绿林网

《不听话也OK: 培养孩子自信和创造力的21条“叛逆法则”》的读后感大全

《不听话也OK: 培养孩子自信和创造力的21条“叛逆法则”》的读后感大全

《《不听话也OK: 培养孩子自信和创造力的21条“叛逆法则”》》是一本由【美】希瑟·舒梅克著作,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4.80 元,页数:32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听话也OK: 培养孩子自信和创造力的21条“叛逆法则”》》读后感(一):听话的孩子就一定好吗?

作为家长,我们总是潜意识里希望孩子可以听话。这个“听话”通常意味着孩子很乖,不会做父母不允许的事情,不用过多的操心,可事实上真的有这样的孩子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渴望冒险,渴望独立,渴望探索这个新奇的世界是孩子们的天性,所以越是父母不允许的事情他们越想去尝试。虽然我们都不希望孩子受到伤害,但事实证明过度的保护只是限制了孩子的自由和成长,正如我们小的时候也曾忤逆父母的话,是他们眼中不听话的孩子。

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童年本来就是一场接着一场的冒险之旅,即使偶尔不听话其实也没什么,不是吗?《不听话也OK》正是这样一本让读者重新审视自身教育观念的专业育儿书。它利用21条培养孩子自信和创造力的“叛逆法则”,告诉所有的家长们养育孩子不是限制他们的自由,而是在保护孩子的同时释放他们的天性,从而让其自由自在的快乐成长!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告诉孩子不要去做什么,却忘了孩子拥有很多属于自己的权利,比如有权充分自由的玩耍,有权冒险和犯错,有权活蹦乱跳,有权拥有属于自己的活动空间,有权决定自己要做什么事情......当然,这一切都必须在成人的支持下才能享受到,这就意味着身为父母任重而道远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建立正确的育儿观才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到底有哪些应该注意的问题呢?本书的作者希瑟.舒梅克综合众多儿童心理学家、早教专家和儿童教育工作者的观点和经验,以儿童的成长规律为基础,制定了一系列的“叛逆法则”,并通过深入解读孩子和家长两个人群的心理,告诉我们切合实际的解决方式。其中有关于“冒险与独立”、“电子产品所带来的影响”、“孩子在学校拥有的权利”、“儿童阅读书籍的题材选择”等多个话题,这些内容与孩子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家长们最为关心的问题。在阅读过后,相信大家很快就会明白怎么做才是对孩子有好处的。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不应该总打着为他们着想的口号去限制他们的行为与思想,正如书名所说的那样:“不听话也OK!”

《《不听话也OK: 培养孩子自信和创造力的21条“叛逆法则”》》读后感(二):取书中精华为己用

【不听话也OK】的作者希瑟·舒梅克是美国在育儿和幼教方面知名的演讲家。她是让低龄孩子在家庭、幼儿园和学校中自由轻松玩耍的倡导者。本书分为七个部分,二十一个法则,而这一些列的“叛逆法则”,综合众多儿童心理学家、早教专家、儿童教育工作者的观点和经验,以儿童的成长规律为基础,顺应孩子成长的节奏,让孩子受益终身。

因为作者是美国人,所以她写的内容是针对美国儿童在幼儿园、学校的情况的,因此里面涉及到的一些“叛逆”内容----家长直接跟老师说不签名,说不同意等相关内容,我觉得不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故此对于此本书,读者要学会取其精华为自己所用。而比较能用的上的是幼儿部分,特别是上幼儿园前的早教部分,以下是我所取的精华内容。

第一个法则----安全其次。是的,作为家长,我们要接纳风险,在安全的范围内,让孩子大胆地去探索,因为“限制风险的危险”可能更大。例如家长很喜欢说“小心点!”“从那里下来!”“你会受伤的!”这类话,如果说得太多,就可能导致孩子畏葸不前,逃避任何风险,甚至是必要的风险。可能我自己是女孩子,本来就比较乖,觉得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从我先生的身上,我就深深地感觉到这个危险的危害真是太大了。我先生很害怕蟑螂,一个壮实的男人,从小的害怕蟑螂,完全不敢接触它,不敢用脚踩它,见到它就要掉头逃跑。我问他原因,他说小时候妈经常跟他说“蟑螂很脏很脏的,不要碰,不要接触等负面的话,所以渐渐地他就变得见到蟑螂就害怕了”。这个说法让我印象真是太深刻了。因为家长的一些负面的话语,就剥削了孩子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导致孩子不肯独自探索和尝试新事物,而是等待成人的命令。从某个角度上来说,那一刻的确防止了危害的发生,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说,我认为,家长这样做是害了孩子。

另外,这一本书有一大特色就是,每一法则后面,都总结了“应该说的话”、“避免说的话”和“你的角色”三部分,让家长更明确自己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地与孩子进行有效地沟通。我认真看了一下这些“应该说的话”,都是积极的或者指令明确的话语,因为在孩子0-9岁之间,大人都是他的管理者,大人决定了事情的底线,我们要有家长的威严,所以说的话应该是陈述句,感叹句,积极的话语,而尽量避免消极的话语,因为消极的情绪也是会传染的,而且孩子也不一定能理解否定句的含义。

总体而言,本书还是可以的,重点在于读者怎样取其精华为自己所用了。

《《不听话也OK: 培养孩子自信和创造力的21条“叛逆法则”》》读后感(三):教孩子,我们可以不听话

有句歌词是这样唱的——听话,听话,孩子你要听话!这话说得深入爸妈的心,因为这样我们带孩子就轻松,说不准还能让自己倍受别人家长的羡慕和指教。

那么关于听话,我们究竟有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应该没有,在我们的认知中,孩子听话就约等于让家长开心,让老师省心,或者让社会放心。那么我们或许可以思考下,在我们的不确定的标准中,是否有那么一点不听话的余地呢,就像希瑟说的那样——《不听话也OK》。

这本书并不会教会孩子如何叛逆或顶撞,如何违背或捣乱,实际上它是一本献给父母们的书,比起捡起来就能用的育儿方法或指南,《不听话也OK》提供的家长的是一种育儿原则上的思考,教育方向上的探索。

书中提供了21条培养孩子的“叛逆法则”,这些法则的美好愿景就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保护孩子的想象力, 更多地发挥自己的能量。坦白说,这21条尽管在国外如此明朗开放的教育环境下,实行起来都是困难重重的,在目前国内的教育环境下变更加举步维艰了。另一方面,我也不得不承认,尽管我知道这个法则可能是很好的,但这个原则未必适合我国的教育现状,也不得不直面家长们的质疑和担忧。

比如关于“孩子在学校的权利”的法则,光是禁止小学家庭作业以保证自由玩耍的时长,无需让家长在作业上签字等就明显已经挑起我的谨慎,虽然我知道道理都是对的,可是作为妈妈臣妾做不到。还有关于“悲伤,同理心”的塑造上,家长不得不面对社交环境中的困难重重,要引导孩子善意实在不容易。

当然,《不听话也OK》中大部分的法则都是的行之有效,且非常实用的。比如“冒险和独立”中的关于安全其次问题的建议,关于“要不要和谋生人说话”的讨论,关于“要不要保护自己的社交意愿”的指导,还有关于“允许犯错并示范错误”的基本,关于孩子的刻薄言语或牢骚言论的引导等。

除开原则讲解之外,也有详细的操作细节,比如平时应该或不应该对孩子说什么话,可以怎样陪孩子玩,以及怎样扮演好家长的角色。

《不听话也OK》,不是讲孩子,而是说大人或许可以离经叛道一些,或许可以有所创新,可以有所思考。

《《不听话也OK: 培养孩子自信和创造力的21条“叛逆法则”》》读后感(四):21条“叛逆法则”培养孩子的自信和创造力

“不要爬高!”“不要乱动!”“不要摸,烫!”…… 孩子还小的爸爸妈妈对这些话一定不会陌生,“不要”系列话语每天从我们的嘴里不知道要出来多少次,但是孩子真会听我们的话不要去做那些我们阻止他们做的事吗?我们多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听我们的话,做个棒棒的乖小宝,做父母的就能省心不少。可是,就如绘本《大卫,不要》里描绘的一样,尽管父母一再的说“不要”,但是大多数的孩子还是会按他们的方式去做,当然这也是他们的探索行为。 在《不听话也OK》书中,作者希琴•舒梅克,一位两个孩子的妈妈,在育儿和幼教方面是全美知名的演讲家,她给我们讲述了21条培训孩子的“判逆法则”,以儿童的成长规律为基础,顺应孩子成长的节奏,尊重孩子,让孩子受益终生。还列出了21世纪儿童权利指南,包括在学校教育和数字化世界中的权利。如“有权充分自由地玩耍,且可以自由发挥,有权体验独立自主,有权冒险和犯错……”等。 作者讲述的第一条法则就是“安全其次”。她认为童年本来是一段不断冒险的时期,相对于健康的冒险,安全至上带来了更大的风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合理的冒险有助于他们更容易警觉到危险,通过冒险也让孩子感受世界是美好的,在冒险中能让身体变得更敏捷。冒险对于孩子来说通常是撞伤、摔伤,膝盖破皮等,而对于大人来说会感到内疚和焦虑,花时间面对混乱、包扎伤口等等。 我家一岁四个月的小宝也正处于这个冒险探索时期,他对什么都好奇,小小的人儿也是对大人的话不当回事儿,什么都想要去摸一摸,爬一爬,你越不让他去摸,越不让他爬,他还偏要去爬,眼神里还充满着挑战的味道,真是让我们哭笑不得。当然,我们也知道这是他的探索行为,而我们只是当心他的安全问题,想着让他稍大一点儿再去探索,那样危险就会少很多,可是他却不能安静的做个乖小宝,当我们试图按住他不动,不让他去爬去摸的时候,他就以哭声来抗议,直到我们放手让他按自己的方式去玩才罢休。确实,我同时也看到,通过孩子的这种探索行为,他的身体也变得敏捷,他摔倒了又爬起来,碰到了头或手脚受了痛,几次后就会小心一些了,注意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当然,大人一定要注意可以预见的太危险的事情一定不能随他的意让他去触碰。 书中每个法则都详细的分析了“判逆”的原因、“叛逆”的好处以及注意事项,还列了一些家长应该说的话和避免说的话以及家长在其中要扮演的角色建议。 这21条法则,有些也许在我们育儿的过程中不适用,但正如作者的第21条法则 “放松”一样,“不要每种方法都尝试,只选择适合你的家庭的方法”。抚养孩子的正确方法不止一种,育儿方法也是如此,可以借鉴,但不要完全抄袭,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教育孩子时要“放松”,不要太紧张,也不要急于求成。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