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人生本来如寄读后感锦集

人生本来如寄读后感锦集

《人生本来如寄》是一本由沈熹微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280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17-1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生本来如寄》读后感(一):真正的深刻,从来不需要提醒。

世间美好之物数不胜数,我们永远无法全然占有。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拥有欣赏好物的惬意。

成长是勇敢露出皮肤和血肉,让他们感受风吹日晒雨淋,感受疼痛和欢喜,不再害怕

人事如飞尘,可谓劳攘矣,唯静坐是小自在

慢慢来,少少吃,一点点去争取,一点点的爱

真正的深刻,从来不需要提醒

有节制的情感和缘分会叫人更加懂得珍惜

静静的活着,像终年不化的雪,像从未被抵达的湖

读的时候,痛哭了两次。大悲大喜的人生,有些人注定要提早退场。退场之前的人总是比我们这些依依不舍的更加看得透彻。梁老爷子的一句话,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人生本来如寄

《人生本来如寄》读后感(二):所谓日久生情,都是绵里藏针。

1.

“ 当你熟知一个城市冬日的樱花和海鸥,早春的海棠和牡丹,熟知它的哪条巷子里有让人挤破头的臭豆腐米线……不,甚至拥堵的交通、脏乱的环境和始终跟不上趟的审美都会成为羁绊。所谓日久生情,其实都是绵里藏针,无形中销魂蚀骨,等到发现已经太迟了。 ” 沈熹微其实一直是我特别喜欢的作者,去年她病逝的时候,我刚刚收到这本书《在人群中消失的日子》。写了很长很长的读书笔记,但也无人分享了。 她是真的很能发现生命中微小幸福的人。她说她因为交稿要无时无刻不去发现那些生命中无足轻重的小事。但其实有时候哪怕那些开心快乐是东拼西凑,或者是自己用尽全力想象出来的,也很美好。 同居昆明,我看她坐我做过的公交走过这个城市。 忽然觉得自己错过了很多,她眼里的一张公交车是多么让人神往呀,身边的人,事,天空的颜色,吹来的风。在她的笔下都充满了鲜活的气息。

2.

沈熹微。爱极这个作者,上升到我最喜欢的散文作者了吧。只可惜她因病痛离去,只留下零星三四本作品。

我也看七堇年,也看安妮宝贝,但她们大都写的晦涩,并不是那么好懂。把内心的声音写的太过于抽象,对于情感精力几乎空白的我,看到那些遣词造句实在生不出共鸣感,更无法去接近她们内心的罗曼蒂克了。

平日也喜欢独木舟的随笔,读消失宾妮的葬我以风,算得上我比较钟意的随笔。可是偶然在字里行间还是觉得吃力,一直觉得随笔是一种感觉,是某时某刻的一种无法言语。如果非要用文字来叙述就会变得难懂起来,因为其实作者自己也很难去形容,尽力表达时代入的感情会很强烈,掩埋在下面的情绪相比起故事情节来说,传达的效果不会那么准确。

因为一个人心里最深处的地方其实谁也不能理解。 但我不知道为什么,觉得沈熹微的书里每一个都能找到自己生活的小影子。

今日摘抄了一段她关于昆明四月天的描述,那就是我心里的样子。一个读者能找到一个作者和自己的内心能有如此巨大的重叠实属不易。我爱极她书里碎片式的生活。只是说一些小事,关于对某些事物的迷恋与讨厌。又或者仅仅在写早上醒来听到的声音。 那份恬静与安然令人动容。

3.

距离这个年轻的姑娘离开我们好像已经过去了很长一段时间了。前些天她的微博忽然更新,点开看原来是她的妈妈。妈妈是个很乐观的人,悲伤之余,甚至还在安慰熹微的读者们。 我认识沈熹微。是一个偶然。当然“认识”这个词有些不妥,因为是单方面的。我曾经花了一整个晚上去了解她,为了帮助清吧的吧刊采访写文案。那个吧刊组长把任务发给我时,我愣怔。“你们难道不认识沈熹微吗?”她问。 就这样我认识了她。 为了做足功课我翻了她很多的微博,其中有一句让我记到如今。 她说,相比小说,更期待随笔。小说是吐丝成茧,随笔是生命从血管里汩汩流出来。 不能更赞同。这也是我喜欢随笔的理由。想要窥探他人的内心。思索我们之间到底有什么不同?我会是个怪人吗?这是我想在书中寻找的。 在她最后一次更新的公众号里,她离开医院决定去三亚旅行。 “次日天气晴朗,阳光普照。外婆说梦见菩萨会护佑我,所以大清早起来跪拜祈祷。我看着那冉冉升起的金色逐渐铺满山岗,觉得这样的日子还会有很多,就算苦不会少。” 我真的有点佩服她。在我们面对未知时,甚至是面对死亡时,我们如何还能活的像一首诗?去喜欢下雨天泥泞的草地,欣赏地平线的晚霞。 大多数时候我会在微信上留一条加油给她。不管她能不能看到,我是多么希望她能这样一直坚韧的活着。 “你不一定要沿着别人走过的那条路去走,但一定不能呆在房间里哪也不去。她这样想的,也这样去做了。”这是当时为她写的文案。她选择写作作为自己的那条路,缓慢但依旧前行。是她赋予了文字生命又还是文字给予了她力量呢?我更喜欢后者。世界上没有那么多励志故事,我更愿意相信,上帝虽然赋予她疾病缠身,但却赐予她深刻的灵魂。 如此,她甘之如饴。

以上是三段去年或者今年在写东西时偶然提到她的内容。

真的很喜欢这个作者。

买了所有的散文集。

文字是永恒的良药♡

《人生本来如寄》读后感(三):人生如寄,岁月如驰

我很早的时候就知道“人生如寄”这个词。那个时候看言情小说,迷恋过一首暗恋诗: “山有木兮木有枝, 心悦君兮君不知。” 后又在哪本书上翻到 “高山有崖,林木有枝。” 还以为又是一首爱情诗呢,结果往下一读,原来是: 高山有崖,林木有枝。 忧来无方,人莫之知, 人生如寄,多忧何为。 今我不乐,岁月如驰。 觉得这首诗很美,很潇洒又带点落寞。 沈熹微这本遗作,书名就是《人生本来如寄》,其实我对于“遗作”这种词是有点避讳的,一是我以前读邱妙津的《蒙马特遗书》,导致很长一段时间都很压抑;二是人家都是遗作了,你读完想说几句批评的话,又觉得于心不忍。 但读完这本《人生本来如寄》,发现我的担忧是有点多余的。虽然是遗作,沈熹微关于自身疾病的痛楚只是随笔一提,并不多做解释停留。她写的更多的还是生活中的小事和幽居中的思考,情绪极为平静,基于这种写作内容和风格,我在阅读时完全忽略了这是一本遗作。 我个人最喜欢的两篇是《最后的日子》和《失眠者的飞翔》。 《最后的日子》写的是沈熹微在幼年时经历外公去世和成长后对死亡的思考。外公去世前,家里热热闹闹的,母亲和姨妈打着麻将,小孩们围着一个火炉,大人们谁和牌了谁就去隔壁看看老人有没有什么需要,就在这样喧喧嚷嚷中,外公安静的死去。 我对她的描写的情景很熟悉,我童年时期经历的死亡都是非常热闹的。 我的曾祖母在世时常年在床上斜靠着,床头柜上有一个粗陶罐子,我从她床前经过,她会从罐子里摸一块土冰糖出来,我舔着回家,手上都是黏腻的糖稀。 她过世的时候83岁,我大概一二年级,辈分排得远,没有披麻,只是在手臂上别了白布表示家有丧事,我竟然还在白布下别了我的小队长标志(也就是一条杠)。治丧期间,大院的人都来家里吃斋饭。主人家最后上座,从各家各户借来的长条凳很高,桌子也很高,哥哥把我抱上去,我只能跪坐着,才能夹到远一点的菜。 吃完饭自己爬下来去灵堂的一个大铁锅里烧纸钱,哭是哭不出来的,反而找到新的乐趣——和哥哥们嗑瓜子,一边扔纸钱,一边扔瓜子壳,看谁扔得快,扔得多。大人们在灵堂内,跪在蒲团上聊家长里短,清点礼钱,灵堂外吃完饭的桌子将就斗地主打麻将,等到11点半,女眷们开始煮夜宵,12点一到到就放鞭炮,大家聚拢吃了汤圆面条,即可回家。我们什么都不用管,只保证撕土黄色的钱纸把火烧旺就行。 上山的前一晚会做法事,也就是做道场,领头的道士打完牌,套上一件宽袖袍子,拿着火在坝子里又唱又跳。后面跟着他的几个徒弟,还有吹唢呐打鼓的。元舅舅是大爷爷的大儿子,也是就是曾祖母的长孙,他要端着灵相跟着,他一点都不正经地跟在道士后面胡比乱划,把我们逗得一边笑,一边拍巴掌。 第二天一大早抬棺上山,下着小雨,走一会儿跪一会儿,可能是坟山没位置了(肖家大院后面有一座坟山,全是肖家人的坟,还有几株野桃树,花开得特别多),曾祖母的棺材要抬到更远的骑龙坳去。盖棺撒米杀鸡,这些我都没见到,不过也不遗憾,因为最好看的是烧灵房子,而那一次我挤到了最里面,看得最清楚。 再后来就是邻居家二舅的儿子得病死去,他还很年轻,大概20岁。因为是早夭,和我曾祖母死的时候气氛完全不同,大院儿的妇女都去陪二舅娘哭,我连汤圆都没吃就回去睡了。外面一直吵闹,睡也睡不着,心想:这个哥哥死了,二舅还有一个儿子,要是我死了,我妈妈爸爸怎么办呢?又想,还好我比较小,我死了他们可以再生一个,那么,如果我要死就要小一点的时候死,绝对不能20岁了才死。翻到当时的日记,觉得小孩子的想法千奇百怪,但对死亡居然看得很轻。 史铁生写“死亡不是生的对立面,它作为生的一部分存在”,就像是努力了一学期,放了一个长长的暑假。这个比喻很妙,这个暑假我没有回家,珍余搬走了,我一个人住,上班的时候一天一天过得可清楚了,在办公室刷撕下一张日历就是一天,但在家过暑假,时间刻度消失了,我不看几号也不看星期几,每天几乎是随心所欲,一日三餐也不必按时间,过得多少可以说是麻木不仁了。但一想这可是悠长的夏日假期啊,是那个努力生存之后,得到的奖励一样的死亡,便觉得浪费也就浪费了,游离于时间之外,继续麻木不仁。 另一篇《失眠者的飞翔》,写她常年病居,失眠了也不忧虑,因为不用担心第二天应付不来。凌晨睡不着,起来拖地,看电影,觉得这种悠哉悠哉的时光是捡来的,又偷偷的快乐。昨天,我因为紫外线过敏,导致日光性皮炎发作,本来就圆胖的脸肿得像个猪头,半夜的时候,过敏处又红又痒,我经验丰富,不敢用手抓。赶紧去冰箱里冰冻水,等水冻好了往脸上一敷,再大的瞌睡也醒了。于是只能看电影,为了保护眼睛,要点台灯,降低光差,烧开水,吃护眼素,再摸出墨镜戴上,以这种奇异的姿势,重温了《花样年华》,深夜触角尤其发达,以前没看懂的忽略的,在一个晚上好像全都懂了。 有时候读书会让我很浮躁,尤其作者提笔就是非洲巴黎,而我连杭州和上博都没去过的时候。有时候又会让我觉得很心静,沈熹微常年卧病,心思纯净,她说人生悲喜,要竭力体会。也是,既然人生如寄,岁月如驰,忧愁不知何处来,又不会停止,那还不如过得快快乐乐。即使有悲伤,也不用心慌,竭力体会人生的悲喜就好了。 2018.7.26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