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餐桌上的世界史经典读后感有感

餐桌上的世界史经典读后感有感

《餐桌上的世界史》是一本由[日]宫崎正胜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餐桌上的世界史》读后感(一):我们的饮食历史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

这两天看了日本人气作家宫崎正胜的《餐桌上的世界史》,真的内心很受触动。

日本知名学者宫崎正胜从世界史的角度出发,通过平常可见的各种食材和料理,为我们讲述人类文明的交流与变化的过程。

正如书中前言所说的:我们的餐桌贯穿着世界史!

餐桌就像一个大剧场,让食材登上餐桌这个剧场的就是我们人类自己。从古至今我们人类社会出现了一些巨大的转变,随着这些转变又衍生出新的食材圈。

而在餐桌上演的饮食大剧中,作者划分为四个不同时代的时期区分:

1.约1万年前的农业革命;

2.15-16世纪的大航海时代;

3.18世纪后期开始的工业革命;

4.20世纪后期开始的科技革命;

我们现在丰富多彩的饮食习惯,地方风土人情都是经过这么漫长的时间和一次次的转变慢慢沉淀而来的。

现在餐桌上那些随处可见的食物经历了一次次的大迁徙以及料理的千万种演变的才能到达我们现在的餐桌上,餐桌上每日的料理与食材,犹如人类的历史重演。

最开始的生食、熟食、发酵到后来遏制食物的腐败再到冷冻食品的巡回地球,这些变化也让我们的人口逐渐的增长。我们的饮食文化也在慢慢的发展,人们为了让食物更加的美味慢慢的加入了不同的调味料。人们对料理的追求也越来越高,也学会了如何去享受那些来自世界各地不同风味的独特食材。

后来我们的生活的节奏似乎加快了,因为各种客观的原因我们餐桌上出现了快餐、罐头、加入热水就能食用的简易饭菜等等。人类似乎渐渐习惯了独立饮食,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也少了,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体。

由于人口的激增,人类对食物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是最终人类对自然给予我们食物的崇敬与感恩之心渐渐淡了。人类对于自然的馈赠觉得理所应当,所以大肆的挥霍,不知珍惜,等到食物缺乏的时候,人们又开始创造“第二个自然”,自己种植、养殖这原本是好事。但是很多的商人为了急功求利,对那些农作物,养殖作物使用大量的化学药剂。

我们餐桌上的食物不再干净、安全、新鲜,这到底是进步还是退步呢?

《餐桌上的世界史》读后感(二):人类历史上的饮食文化

当我们今天在各式各样的快餐店吃着简餐时,可曾想过早在公元79年,古罗马城就有贩卖简餐的商店了。

“食色性也”人类对食物的喜爱和追求来自本性,人类也因为贪欲而创造了各式各样的美味。自生命出现以来的历史,食物又是如何演变的?我们今天餐桌上的食物是如何演变而来的?人与食物之间又会发生怎样有趣的故事?日本作家宫崎正胜为我们娓娓道来。

作者从一万年前的农业革命说起,伴随着人类生产力的进步,谷物和容器的出现,食物也在不断进化发展,更重要的是世界各地区的日益紧密联系,饮食文化也在互相影响着。

世界三大谷物和各自的饮食世界的形成,因为自然条件的差异,欧洲和中国的饮食文化中,既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有大相径庭的差异,当然,不同的饮食文化,在不同国度之间的交流,也更加促进了世界各地饮食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在地理大发现,“哥伦布大交换”时代,这是史上最大的一次饮食文化的交流,高产农作物玉米,马铃薯对欧洲社会的影响是非常之广的。在中国,明清时期,玉米、番薯等高产旱地农作物的引进,不仅解决了当时人口的粮食问题,在当时的鼓励垦荒的政府制度下,更是增加了人口,从而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最后的一丝余辉。可见,食物对历史的影响之深,我们对饮食文化的研究非常重要且有深远的意义。

除了食物本身的演变和影响,作者还在书中探讨了人类饮食文化的历史上几次重要的变革,如“热食”文明,为了使食物保存更长久的“冷链”物流系统,不断进化的冰箱不断革新着食物的“冷冻”技术;人类为了防止食物的腐败,而开发出各式各样的料理,来维持食物的风味。来自欧洲的人会用葡萄酒制成的醋来保鲜,而来自汉朝的人则用米的发酵用于保存食物。猪羊是如何演变为主食的?还有改变我们生活的“方便面”等既食食品,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方便面也逐渐地被“快餐”连锁便利店所取代。

这是一本餐桌上食物演变发展的科普书,作者的语言简练,知识性和趣味性并存,研究角度非常新颖,从饮食文化来探讨世界饮食历史的发展,历史发展的过程很漫长,很复杂,但对一个十足的吃货而言,记住了食物的演变,是不是也记得了那段久经尘封的历史呢?如果我们对身边的食物的“前世今生”有了了解,我们的生活是不是又多了一点趣味呢?

《餐桌上的世界史》读后感(三):美味的历史

(1092字)人人都可以说自己是个吃货,说“身体里晃荡着一个吃货”——这是好吃不假,然而要进阶为饕餮,或者美食达人就还要一番讲究。吃什么,为什么这么吃,真要追根溯源,其实也不大简单。《餐桌上的世界史》便是从世界史的角度出发,从生活中常见食材入手,将人类与美食的历史放之地球村的角度深挖有趣的佐料,为我们讲述了一道关于人类文明、进化、文化交流、食物迁移的大餐。

从餐桌上看历史,也至少要有两项绝招:一必然是个吃货,二很懂世界史。好在,作者宫崎正胜符合这两点。宫崎正胜教授,专攻国际交流史、世界教育史,著有《中东与伊斯兰世界史图解》《世界史图解》《从地名与地图看世界史》《航海图中的世界史》等多部作品。学者视角,但又不掉书袋,反而从生活元素,人生存必然需要的衣食住行入手,这样讲史,讲史话的视角很是新鲜而有趣。当然,此书也并不让人失望。可以想象,手中有一只地球仪,你在印度画一个圈,标记“牛肉鸡肉”;在欧州画一个圈,标记“牛肉”;土耳其画个圈,标记“羊肉”;中国太复杂,就暂时标记个“猪肉”。四个圈,世界四大美食圈尽在掌握之中。

至于其他有民族特色的饮食圈,同样可圈可点。中东阿拉伯地区,善用香料,如同大地一般存在的番红花,对苏美尔人来说是稳定心灵,是具有特别意义的花,象征太阳的恩惠。拥有最古老麦类文化的西亚,各种饼和馕,让你三个月都不用开火,不会饿肚子。伊朗、北非、伊拉克等干旱地带有种名为海枣的果实,简直是“生活中的万能食材”:长至20-30米高的果树,可以结果持续100年——种下一棵子,绝对收益丰丰。于是,对这些地区的人们来说,晒干的果实便是居家外出常备食物了。人类可饮用的食物总是与地域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十足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然而食材也是“长着脚”会迁移的,南飞北往的候鸟不经意间携带着植物的种子翻山越岭;人类之间的征战与文明之间的碰撞,各种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商业圈的繁荣,食物也借文明的交流在世界范围内不断交融与衍变。豆腐是游牧文化渗透的产物,非洲的芝麻5000年前就传入了中国,热带的葫芦漂洋过海成为寒带人的水瓢,南欧的香菜或者芫荽因为其辛辣中的抗病毒性因而成为沙漠远航的必备“良药”......

民以食为天,食物从来也不会单一的存在。从餐桌上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单食一瓢饮,还是漫长岁月中形成的世界饮食文化的交融,以及整个地球村人们的生活轨迹。风云变幻,当下餐桌食材的背后还有更多过去和过来——这样的食物的历史真好看。

《餐桌上的世界史》读后感(四):老百姓如何确知天下事

以如今的通讯发达程度,要了解异国他乡正在发生的新闻,只消动动手指。但是在媒体没那么发达的年代,甚至是根本没有媒体的史前,老百姓又是如何确知天下事的呢?日本历史学者宫崎正胜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由平凡的生活物件和生活习惯,我们就能得知天下事。譬如,“民以食为天”,《餐桌上的世界史》就告诉我们如何从饮食透视世事变迁。

通常来说,学者们是反过来研究的:先有因后有果。譬如,因为战争或者自然灾害,导致了歉收和饥荒。但当我们接触到的是生活的真实,完全可以反过来看——由事物的果,推测其中的因。毕竟,对身处某个时代的人来说,历史大事件孰与最直观感受到的生活品质,很难说清。而这种由果及因,反而能帮助我们与世界建立某种连接。

“料理”一词,原指对食材的评估处理,找到最佳搭配。而所谓的“最佳”,往往因地而异、因时而异。在《餐桌上的世界史》开篇,作者谈到了世界史上的四个重要时间点,他们也刚好与料理革命互为表里。约1万年前,当人类以谷为食,并以容器来盛装,应该无需“农业革命”一词来提醒他们世间巨变;当前所未见、产出更丰盛的食材攀上餐桌成为主流,15到16世纪的人们已经近距离尝到大航海时代的硕果了;其后是非本土食物丰富了我们的饮食结构,工业革命的车轮也推动着工业化的食物链条;而今,空运冷冻食品已不新鲜,皆是拜科技革命所赐。餐桌上缓慢的变化,外界已是星移斗转。

即使偏安一隅,也仍能嗅得历史的流动。对欧洲人来说,玉米被称作“土耳其小麦”,但玉米真的原产自土耳其吗?其实不然,大航海时代的烙印,让欧洲惯以“土耳其”做定语,来泛指东方、阿拉伯等地的舶来之物,就像日本人将外来之物笼统地冠以“唐”之名,非实指源自中国或源自唐朝,我们却可从中窥见历史未完全褪去的尾巴。

说到“唐物”,茶叶无疑是最有代表性的。日本茶还分为两派,从读音就可区分。一为“cha”派,一为“sa”派。两派之别,得从方言里找答案,恍若两条看不见的线牵引着。“cha”近似粤语的茶,印度、波斯、阿拉伯等沿海国家及俄罗斯皆为cha派。而“sa”近于闽南语“tay”,以泉州为中心的网络,延至台湾、荷兰都是sa派。由此又可见过去贸易通商的留痕。

品味寻常之物中的历史,在宫崎正胜看来,不仅是有趣也很重要。他更提出“史心”一词,指的是“感知物质或体制内部变化的能力”。今时今日,我们能轻松获取信息,知天下事,但没有什么比经由“史心”感知的历史和现实更亲切。我们不是在听别人的故事作壁上观,有故事的事物无时无刻不在滋养着我们的生命,世间一切与我们息息相关。

——戊戌年读宫崎正胜《餐桌上的世界史》

《餐桌上的世界史》读后感(五):记几个书里比较有趣的内容

1、日语“五十音图”与调料:“调味的 さしすせそ ”口诀说明了调料的添加顺序,也就是砂糖(さ)-盐(し)-醋(す)-酱油(せ)-味噌(そ)的先后顺序。

2、蜂蜜与蜜月:据说,在中世纪的欧洲,日耳曼人在婚后一个月内会努力饮用蜂蜜发酵制成的酒,以备怀孕生子,而这也是新婚旅行或新婚休假的honeymoon之由来。

3、埃及人与面包:威廉 · 齐尔(Wilhelm Ziehr)在所著的《面包的历史》中提到,古埃及的仆人薪资是每年360杯啤酒、900个白面包、36000个普通的面包。此外,法老王外出旅行时,会携带数万个面包以供国王与随行者食用。

4、谁是养猪大户:根据1998年的统计,全世界共饲养了约9.5亿头猪,其中有半数以上饲养于中国。

5、酒、咖啡与理性:17世纪,咖啡经由奥斯曼帝国传至欧洲,由于正值宗教改革,人们认为葡萄酒、啤酒等酒精饮料是麻醉人类理性的饮品,相较之下咖啡则成了“唤醒理性的饮料”而大受欢迎。

6、Lord、Lady与面包:欧洲中世纪的“Lady”(淑女、封建领主之妻)和“Lord”(封建领主),也与面包有着密切的关联。“Lord源自于古代英语的“守护面包的人”,而“Lady”则是指“揉捏面团的人”。毕竟对中世纪的庄园领主而言,最重要的仍是赖以维生的面包。身为领主的妻子必须监督面包的制造,领主再将烘焙好的面包分配给属下。

7、奢侈品——胡椒:在欧洲无法升值、仅产于热带的胡椒,在印度西岸、东南亚岛屿等地栽培收获后,还得经过阿拉伯商人收取高额的中介费才能转送往欧洲。所以,胡椒在欧洲被视为奢侈品,可当作对君主的纳贡、赎金、罚金、结婚时的贺金等,简直是货币的代用品。

8、马铃薯战争:军事评论家卡尔·冯·克劳塞维茨( Carl von Clausewitz)曾以巴伐利亚王位继承战争为例,分析带有特定目的的战争,他认为那其实就是巴伐利亚与奥地利之间的马铃薯争夺战。因为两军为了打击对手,都在蹂躏敌方的马铃薯田。

9、如何推广种植马铃薯?:在法国,由于迷信马铃薯对人体有害,人们长期不敢食用。帕尔芒捷建议路易十六佩戴马铃薯的花,并分送给贵族以达到宣传效果。另外,为了引发人民的好奇,还故意颁布禁止给予平民马铃薯的法令,借此将其奉为高级食材。在宣扬马铃薯料理美味的同时,帕尔芒捷还在巴黎郊区萨伯隆的原野打造出50英亩的马铃薯田,并广为宣传是自南美洲引进的稀有作物。白天有武装人员看守监视,入夜后又故意撤去看守员。附近农民见状,以为农田内是既美味又昂贵的作物,于是趁半夜盗取幼苗,进而开始栽种。自此,马铃薯的栽种才流传开来。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