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餐桌上的经济学读后感精选

餐桌上的经济学读后感精选

《餐桌上的经济学》是一本由[韩]赵源敬著作,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288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2022-1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餐桌上的经济学》读后感(一):疫情下的幸福

看完《餐桌上的经济学》这本书,不得不感慨,作者真的非常与时俱进。他结合20世纪以来发生的大的经济事件,通过一些经典的经济理论进行剖析。内容有关于生活和经济的灵魂话题,有关于我们所面临的挑战话题,有关于经济与道德的话题,也有如何建设国家的话题,更有关于技术与创新的内容,都是和如今息息相关的。

我是个普通人,感触最深的还是第一章。这让我联想到如今的疫情时代,我们该如何寻找疫情下的幸福感。

随着抗疫战争的旷日持久,大家对“清零”的抵触情绪越来越大,要求“放开”的声音日益高涨。结果在12月份,取消所有大范围的封控,取消全民核酸,取消扫场所码,取消出示绿码,基本全面放开。就一个星期的事,好快呀~

说说我自己的真实感受吧,我当然更希望回复正常的生活节奏、正常上班、正常出门社交等等。但我更担心我自己家的老人、孩子,特别是很小的孩子不能打疫苗,我现在十分害怕这病,哪怕是像感冒,我也不想我的家里人得。

今年上半年被封控在家里的时候,我曾不止一次地想:如果将来放开了,我要干什么?没想到以前怕封控,忙着囤菜,现在怕放开外面好危险,忙着囤药。而最近经常看到、听到的一句话是:“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面对新冠,我们只能接受,迟早要面临这么一战。这种感觉有点像蹦极,终于爬上了跳台,虽然恐惧,但终究还是站在了那里,只能自己对自己负责。

回想我在航空公司接受迫降训练的那天下午,我们一群人坐满了机舱,听从指令一步步收起小桌板,脱下眼镜,脱掉高跟鞋,双手交叉扶住前排座椅靠背,头部放在双臂之间,双脚分开用力撑地,准备迎接冲撞。从充气滑梯上落下之后,我问了一句:如果真的发生迫降,这些程序真的管用么?人群里有人回答我说:有个程序人就不容易发生慌乱,不慌乱才能把握机会。事到临头人没有时间去想具体应该怎么做,按照程序条件如同反射一般执行能把风险降到最低,所以程序是届时人们唯一的依仗,剩下的都交给老天。

万幸的是面对未知的疼痛和发烧,我们每个人并不是独自作战。人类社会发展至今,战胜瘟疫、灾难、战乱的,从来不是某个个体的人类,而是依靠人与人之间的联结和扶持。疫情时代,在不确定的、无法预料的日子里,越来越理解疫情的幸福感来自于平安健康、来自于同心协力。我们正迈向了新的阶段,一切都在慢慢变好。

虽然我无法改变这纷繁芜杂的世界,但我相信幸福的日子总有一天会来到。因为我们在一起呼吸,因为我们在一起活着。这就是我们的生活。————《我们在一起》

正如作者所说,“冲突与愤怒”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态度,而是应该像《我们在一起》的歌词说的那样互相帮助、互相关怀,实现温馨的社会,这才是正确的前进方向。最后希望大家各自安好,顺利过渡,保持坚强,自信乐观,终将会一起度过这个冬天!

《餐桌上的经济学》读后感(二):身边的经济学

三年了,已经足够形成统一的观点:在未来经济的高速增长已经是不可能持续,我们需要适应因疫/ 情等综合原因导致的缓慢增长。

全球化到了现在,所有人都是地球村经济数据中的一个分子。近两年的逆全球化,地区冲突肉眼可见的影响着每一个人,就像蝴蝶的翅膀,从地球的南端能把风吹到北端。普通人能从油价的飞速增长,感受到能源危机和不太安稳的局势。

越来越多的人发现钱难挣,花起来却很容易,批评消费主义的声音开始增多,人们主动节省开支,精打细算起来,我们期盼的幸福生活毕竟不能真的成为无限增长的欲望,众所周知的是欲望是不可能完全满足的。

某音里面网红们的言语刺激与包装,对比明显的生活水平差距,让普通人切身感受到生活的两极化。我们的幸福生活就是要比别人过得好,强烈的对比下,让人们开始对自己的生活状态不满意起来,幸福感极速降低。

所有的不幸皆始于攀比,似乎幸福这个词语离我们越来越远。现在年轻人们工作开始有逆北上广深的选择倾向,远离沉重的债务压力,远离内卷,年轻人们发现留在二三线城市自己的生活舒适程度会远高于留在一线城市,仅仅是房租一项能节省的生活开支就可以让自己压力小很多。停留在过去的依靠房产升/值的期待中,只能离幸福越来越远。

国家提出分流的概念,一部分人进行职业教育,一部分人继续大学升学,因为接受职业教育的孩子毕业后社会地位和工资都达不到预期,有条件的家庭都希望孩子会成为白领,而不是工作繁重且工资低的蓝领,这因为我们的人力资源太过充足导致恶性竞争。

随着低生育率和人口老龄化,我们也会逐步出现人工费用的增长,可以预见的是以后的人工费会贵到装修,搬家都需要自己动手的程度。

2020年底我险险的通过了中级经济师考试,这个考试我准备了三年时间,可以说是拼尽了全力,靠 着运气才通过。

可能有人觉得很简单,我曾经也低估了它的难度,谁让我赶上了考试改革呢,本来简单的模式一下子就升级到了魔幻的程度,就像是驾考,早考过的人总是认为很简单。

我是执业yao师,经济学对我来说就是一门全新的学科,

约翰˙凯恩斯;保罗˙三缪尔森;公共产品的费排他性和非竞争性,这在之前我从未听说过,一项一项的背诵,一点一点的记忆。

也许正是有这个底子,我先在能够听懂一部分经济政策,不在像以前那么的一头雾水了。

经济学家的市场设计让我不由自主的联想到了医保设计,都是为了给更多的人带来福利的技术手段。

因为今年家人生了大病,在外省诊治后需要进行医保报销,怎么能够报的更多,自己自费花的更少,是所有治病的人的共同利益。

各地的医保报销的比例不同,报销后的金额也相差巨大,设计属于自家的大病险搭配方式,有效的抵御家庭经济危机,就是真正的餐桌经济学。

《餐桌上的经济学》读后感(三):为了钱,我杀死了凯恩斯

看到序言这个题目的时候,吓了一跳,“杀死了凯恩斯?”,这是什么什么鬼啊,虽然我不是经济学专业的,但也知道这位老先生,早已去世很多年了,而再回头细细看的时候,才明白了作者什么意思。

看到序言中这连段话的时候,才知道凯恩斯还说过这样的话,虽然现在马上2023年,还有7年到2030年,人类经济实现跨越式增长有可能,但每周只工作15小时就能过上有闲暇时光的是幸福生活,多少有点儿渺茫,每周15个小时,对于现在很多996的打工人来说,有时一天的工作时间都快15个小时了,但也没过上没羞没臊的幸福生活,反而被房贷车贷和一家老小压得喘不过气。

《餐桌上的经济学》,作者韩国人,韩国作为跟中国隔海相望的半岛国家,历史上跟中国渊源颇深,在文化上也有很多相同性。《餐桌上的经济学》,虽说是韩国人所写,虽说是翻译本,看书的过程中除了那些经济学家的姓名和经济学术语比较拗口,其他内容基本无障碍,不像一些欧美作品,本来是一些很幽默的桥段,翻译过来后看得人莫名其妙。

《餐桌上的经济学》,讲的是经济,有各种各样的宏观经济政策,但也有一些时事相关的内容,比方新冠,比方前几年很火的《太阳的后裔》等等,甚至以大A宋仲基大B姜暮烟和某小a某小b为例讲埃尔文·罗斯的匹配理论,好在这个例子不是在宋仲基大火的时候讲的,不然都不知道网友会说出什么过分的话。

在各种新闻报道中,我们这个邻居的普通民众,总会说出一些让中国网友感到莫名其妙的很有优越感的话,但是他们的各种专家在这个时候总是人间清醒,讲出一些很客观很理性的话,再加上最近一直在看韩国电影的解说,对于这个国家的一些专业人士还是挺有好感的。

韩国电影《特工》

《餐桌上的经济学》全书分为5部分,分别是“生活与经济的灵魂”“我们所面临的挑战”“经济与道德准则”“国家的建设”“技术与创新”,列举了22个知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经济学理论,再结合故事,深入浅出的把经济学故事讲给普通民众来听。

经济发展是每个国家永恒的主旋律,也是永远不会过时的话题,经济虽然很大、很宏观,但也可以具体到每个个体,比方失业就业等等。

作为新世纪的每个中国人,懂一点经济学总归不是一件坏事情。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