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传奇女书——花蹊君子女九簪(修订版)读后感摘抄

传奇女书——花蹊君子女九簪(修订版)读后感摘抄

《传奇女书——花蹊君子女九簪(修订版)》是一本由赵丽明著作,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2,页数:27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传奇女书——花蹊君子女九簪(修订版)》读后感(一):让传奇继续

截至2013年12月,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总数已达37项,成为世界上入选“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而这其中就有“江永女书”。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女书是一种女性文字,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女性专用的奇特文字。女书文字有专家论述,是汉字的一种变异形态。这些字笔画纤细均匀, 字体瘦长,略感有些倾斜,如枝丫,如蚂蚁。对很多人而言,女书犹如一片神秘的圣地。 清华教授赵丽明——后第一批博士生,经历许多困难,调查研究三十年,撰写出《传奇女书》一书,将神秘的女书展示与世人面前。使我们能更全面的走进和了解女书——这一中华民族的传奇。 全书九个章节,讲述着女书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过去,女书有着它的历史意义和使命。在当时的封建礼教统治的旧社会,女子的地位是非常低下的,她们没有享受教育的权力,她们活动的范围被限定在家的方寸之间,她们没有地位,她们的情感命运被压抑着。女书的出现,使得这些同命运的女性有了呐喊的方式和宣泄的地方。 女书可以书写在折扇,纸片上,还可以将其刺绣、刻划、戳印、书写于衣服,手帕,或者编织的花带上。女书可以书写出来,也可以吟唱出来。如此,女书可以出现在很多的场合,姐妹相聚于一起作女红,剪纸绣花,纺纱织布时,互通心迹,诉说衷肠时,伙伴出嫁时…… 女书的内容多是倾诉自己内心的苦,发泄释放内心的压力,也有美好的祝福,以及倾诉心中的美好。 女书作为女性独有的文字,承载着女性特有的情感。它似乎是一片净地。避开污浊的社会气息,女性在这里得以疗伤,得到慰籍。 女书是我国旧时女子的智慧结晶,它是来自于民间的文字,是一种方言文字。 今天,女书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我们知道,我们在好奇它的诞生,它的过往。那些热爱着它的人则希望能够将它世世代代传递下去。也有更多的人逐渐参与到女书的抢救中来,才让女书得以重生。2015年,国际ISO组织确认了女书共有397个字符,首次实现了女书的规范化。中华女子的一个传奇得到了世界的认可与赞叹。 而未来,女书的传承更加任重道远。

《传奇女书——花蹊君子女九簪(修订版)》读后感(二):君子女——汉瑶文化与女性荣光

这本书应该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属于破冰之旅,传奇女书对于很多初识者都是神秘且惊叹的存在,尤其是在旧社会女性地位与文化程度的有限性,能滋生出系统的诗化书写文字可谓奇迹,也不枉书写者以“君子女”自称。书中影印着许多手本女书,那些竖行排列的形似“多”字的斜体蚂蚁文,记录了一篇篇往事传奇,见证着女性荣光。

如果抛开书中的一切单看那些照片,我倒是感受到些字符笔锋中原始之力,的确在了解女书之前就因它的硬笔风格与质感会误以为这些文字是甲骨文,但它确实与甲骨文无关,而是汉字楷书的变体。仔细看来这些文字还真是符合女性的特质,窈窕修长,婀娜多姿。

在湖南、广西、广东的交界之地,汉族与瑶族(还有些少数民族)的多元文化的融合之下,产生了奇特文字文化现象,这些根深蒂固着封建儒家思想之地以女性文本记录着生活传递着文化。

在网上看了这样的传说,20世纪50年代,一个江永妇人去北京探亲,她不会说普通话也不会写汉字,她就用女书写下地址去街上找人问路,当然不会有人认识她写的是什么。在那个特殊敏感的年头,她的女书被怀疑为特务的符号或是保密密码,她就被带到公安局接受调查。公安局也无法得知这些文字背后的端倪,于是就找语言学家帮忙,经过语言学家的考证与研究发现,女书得以慢慢浮出水面,逐渐走入公众视野。当然这样的故事并不考证,不过却又在神秘的女书文化中增添了传奇色彩。

我们更多的是了解一些方言,心口相传的话往往在文字中有些却找不到相应的对照。比起语言的变异,文字的演变要复杂得多,也来得更坚韧与传奇。传承至今那些信件、歌谣、规劝歌、诗文与传说都在形色灵韵的字迹中得以保留。在上江圩一带传统民间习俗中, 沿袭着“人死书焚”的惯例,女书老人一般会将自己一生的书写都交给子女烧掉,以求在阴间读用。想来传世的手稿更加珍贵无比。

2006年女书被列入国家首批非遗名录,女书得以让更多的人了解与热爱。然而时代的推进是迅猛的,在无数的历史更迭与颠覆之下,存留下来得以传世的女书已与实用生活告别,但它独有的气质和韵味以及学术价值让它再次发光发热,带动文化产业和文化交流,让湘南,让江永在苦难中得以诗情画意。

愿传奇女书有更多人喜爱与传承,让传奇不灭。

《传奇女书——花蹊君子女九簪(修订版)》读后感(三):中华女子多奇志

《传奇女书——花蹊君子女九簪》向读者展示了中国岭南地区的“深山里的野玫瑰——女性文字”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次了解和关注女书,不禁为它所吸引所震撼,感叹中华女子的聪明才智和智慧。 《传奇女书——花蹊君子女九簪》内容包括女书概况、女书选读、女书的书写方式等,共分为9个章节,分别讲述了何为女书、女书溯源、女书的使用和传承,地方风俗、女书与汉字、女书的科学保护传承等。精选女书作品原件扫描、逐字逐句对照翻译,包括婚嫁三朝书、结交姊妹信、自传诉苦歌、歌谣谜语等等,还收录了季羡林、周有光、李学勤等专家力荐女书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推荐信。引领读者走进江永,走进传奇的女书文化。 女书主要流传在湘、桂、粤边界的湖南省江永县,所以又名江永女书,是目前世界现存的唯一一种女性文字。女书完全由女性创作并使用,代表着别样的文化生态,它是江永女人日常书写的文字,咏唱的歌谣。母女之情、姐妹之谊在此间蔓延,如玫瑰一般悄然绽放。周有光先生称女书为“深山里的野玫瑰”。千百年来,女书只在江永县东北部潇水流域,以及与之交界的道县部分村庄的农家妇女中使用,长辈教晚辈,或女红姊妹互相学习,代代相传。女书习俗已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女书具有语言学、文字学、社会学、人类学等价值,女书建构的精神家园具有人类普遍意义。 《传奇女书——花蹊君子女九簪》的作者赵丽明博士,清华大学教授。研究领域涉及中国语言学史、汉语史、文字学、历史学、人类学、民族学、语言学(包括方言学、社会语言学)、妇女学等。主持国家重大社科基金项目“中国西南地区濒危文字的抢救、整理与研究”、“清华大学中国西南地区濒危文化研究中心”。兼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训诂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语言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女书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等。已出版著作20余部(包括合作),主要有:《中国女书合集》(5卷本)、《女书用字比较》、《女书与女书文化》等。 本书装潢精美,从实用性和美观性的角度,用女书的外表柔美的书法抒发女性与生俱来的智慧和创造力,让读者欣赏中国深山里的秀美文化,并从内心体会到女书阳光灿烂、积极向上的精神,进而体认到女书在人类学、社会学、文学和语言文字学等多方面价值。通过阅读本书,可让更多现代女性了解女书、亲近女书并通过学习女书不断体会女书所传达的精神价值,相信定会给中国现代女性带来民族的自信、性别的自信和文化的自信。

《传奇女书——花蹊君子女九簪(修订版)》读后感(四):独属于女性的文字

第一次知道女书,是在某档综艺节目上。匆匆一瞥之下,便留下极深的印象。因为时间仓促,当时并未能对这一神奇的文化现象多做了解。直到前几天,无意之中发现了由赵丽明教授编纂的《传奇女书》才解了自己这几年的好奇与疑惑。 女书,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不要说去读去写,仅仅是听过它们名字的人都极为的稀少。它就像是沧海遗珠一样,就在那里静静的看着这世间的沧桑变化,记录着这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女书的出现,在中国的文化史上是一件极为特殊的事情,它的书写、阅读与意义都与我们已知的所有文字都不同。在中国浩如烟海的文字中,它竟然是显得那么的遗世独立,有些孤单,有些孤傲。 在赵丽明教授的《传奇女书》里面,我们得以第一次完整的见到女书的真面目,包括它的出现、它的文化意义,它的书写等等。由于女书本身的复杂性,想仅仅通过一本书便要完全的认识她了解她显然是一件不现实的事情,因此,相对于可以阅读或者书写女书,我可能更加的对她背后的文化符号与意义更加的感兴趣。在阅读《传奇女书》的时候,自然也就放了更大的精力在这上面了。 女书的形成自有其特殊性与巧合性。从她的诞生到今天具体有多少年的历史,已经无法确切的知道,但是她的流通区域却从来只在湖南省江永县一代,大约也只有方圆百里大小。所使用者也大抵是当地的基层妇女。但是就是在这样小的地方,她却能够历经千百年的时光流逝而流传至今,实在是不能说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事情。因为地理天然上的与世隔绝,也让女书的形成与发展,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甚至于也因此而生出了许多传说,但是在赵丽明教授等女书研究者看来,那些看似神秘的传说也大多是附庸风雅或者空穴来风的臆想罢了。女书虽然是女性的专用文字,但是从她诞生的那一刻起便是自由自在阳光的,女书文字的使用者也只是最最普通朴素的劳动妇女而已,她们用这种独属于自己的文字,来描绘自己的生活,来表现自己的幸福、快乐与对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展现。同时,女书的形成也在相当的程度上担任了教化女性民众的作用,因为女书的存在,她们得以凝聚在一起,一起读纸读扇,自演自娱,自我欣赏,自我享受,乐在其中。而这种凝聚力无疑在无形中增强了女性的自我意识与群体意识。因此,女书的形成与出现自有其特殊的社会学意义。 虽然由于女书的小众,久不为大众所知所识,也因为其写法与读法与我们一贯的认知大相径庭,但是对于一种古老的文化而言,这在中国的文字发展史上仍然是极为重要的一页。在赵丽明教授等人的推动下,女书已经开始渐渐地走出大山,走向国际,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女书,也开始对女书投入更多的研究经历。或者,在未来的某一天,不但在湖南也在更多的地方,女书也会绽放出更加迷人的生命力吧!

《传奇女书——花蹊君子女九簪(修订版)》读后感(五):中国文字瑰宝女书

最近看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做《传奇女书》,这本书的封面就给人一种特别的感觉,黑红相间的色彩显露出一种不一样的氛围。上面有很多的文字种类,有我们熟悉的汉语女字,还有英文女字,其他的语言也有很多种,虽然都不认识,可是凭着感觉也能猜到也是女字,当然最为抢眼的还是右边的色彩斑斓的一种说画不像画,说字不像字的东西,这个应该就是本书所要讲述的重点,女书吧,应该也是女书中的女字。

本书的作者是赵丽明博士,作者是清华大学教授,一直以来研究《说文解字》,并且获得较好的效果。作者在教学研究领域涉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曾获教育部等部门颁发的社科优秀成果奖等。作者研究女书有着多年的经验,本书就是作者多年以来研究成果的结晶,让我们看到了女书,对于女书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本书中通过九个章节来讲述女书,作者开门见山,开始讲述什么是女书,其实在生活中女书运用的真的是不多,以至于很多人根本就不了解甚至是没有听过女书。只是在一些节目中偶尔听到一些人在讲述女书,也是觉得很好奇,怎么还会有专门为女子提供的书写的文字,真的让人觉得新奇。女书起源于汉朝,大家都比较熟悉汉朝这个朝代,我们现在身边的很多事物都和汉朝有着不解之缘。最为明显的就是汉字,还有我们自称汉人,汉族,都是跟汉朝有关,类似的还有很多。而女书也是原自汉朝,也是专门为女性书写所用,现在在湖南江永有着我国唯一的女书,女书源远流长,有人认为日本的片假名就有中国女书的影子,由此可见女书的意义非同一般。

女书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流传过程中也有着不同的说法,关于女书的来历也是有着很多的说法,虽然说法不一,可是也都能看出女书有着传奇的经历,也为女书带来了更多的神秘色彩。女书的存在也是有着一定的原因的,在当时的年代,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根深蒂固,所有的文字只有男人才可以学习,对于女性来说,这是一种束缚,一种桎梏。因此才开始有人创作一种专门为女性书写所用的字体。这种字体是在汉字的基础上加以改变,才创造出这种美丽的文字。

女书的经历也是很坎坷,一路走来经历了风风雨雨,尤其是在时期,这种文字也是遭受到毁灭性的打击,尤其是到了现代,女人也可以和男人一样在学校学习,所以到现在这种优美的文字已经没有多少人能够书写了,这种文化也是需要人们继承和发扬,所以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学习继承这种文字。

《传奇女书》是一本非常不错的文学艺术作品,通过这本书的介绍,让我们对于我国的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对于女书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这种被称为深山里的野玫瑰的文字确实很不错,很喜欢这本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