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文字的力量的读后感大全

文字的力量的读后感大全

《文字的力量》是一本由[美]马丁·普克纳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44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文字的力量》读后感(一):书读的不多不可怕,可怕的是以为自己读得很多

小时候我是个自觉心中有万物、充实饱满的人,后来长大后老觉得自己是个空心的人。

后来我发现,哦,还是自己的“姿势水平”不够。看了这本书更是明白这个道理,人类五千年的人文成果,“砒霜”不论,“蜜糖”还不汗牛充栋?自己又看过了解多少呢?

书读的不多不可怕,可怕的是以为自己读得很多。翻开这本书并不会像拉开一面落地窗的帘栊,尽得阳光明媚;但它会像微风浮起帘角,让一两缕阳光透进屋来,让你知道外面你不知道的世界多美好。

《文字的力量》读后感(二):文字的力量

“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这段记录充分展示了文字的力量。本书作者从史前文明讲述到现在,描述了文字作为信息的载体,记录和传承了人类的文明。这本书描述的应该是文学或者说是文字承载的内容如何影响历史,无论是《希伯莱圣经》还是《共产党宣言》到世界上第一部小说《源氏物语》都影响了历史,承载了文明。 但欠缺象形文字和拼音文字的对比,在谷腾堡印刷术发明之前,纸张的发明+象形文字让统治者可以跨区域统治帝国,不同区域和语言的人民,可以在相同文字下统一思想。这也是中华文明帝国和阿拉伯帝国的统治密码之一。也让中华文明影响了东亚千年。而拼音文字,适合沟通和交易,但文字只掌握在少数精英手中,阻碍了文化和文明的发展和传播。 谷腾堡印刷术让拼音文字的信息承载量腾飞,也使得整个知识精英扩大,工业文明超越古老的农业文明。 现代互联网的兴起,象形文字重新焕发,目前世界中国的印刷品从信息承载量和价上都应该开始占优了,我相信新的文明的复兴。 最近在市场上,看到小时候珍惜的书籍,在以重量来出售,人类文明信息的载体脱离了书籍,但文字的力量还是永恒的,因为阅读和写作需要加工和学习,比语音和图画有不同的想象力,具体到中文是否能超越英文,要看未来的发展。此书我是在微信读书上读完的,微信读书最后书评和笔记比《得到》方便。

《文字的力量》读后感(三):文字的历史推动力

«文字的力量»并不是一部文学作品导读书,而是通过对十六部文学作品的介绍,向我们讲述了文字是如何随人类历史和社会演变,并推动人类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可以说,是一部文学角度的“人类简史”。

文字初创伊始,带有神秘的色彩,能够书写文字和对文字进行解读的人,成为了王国的统治阶级,当抄写员们出于兴趣或政治意愿,收集、整理、记录民间故事时,文学随之诞生。给读者提供一个进入过去的入口是文字最重大、最深刻的影响。口头传述的故事会为了新的观众和听众而被改编,在当下变得鲜活;而一旦 被文字记录下来,过去的事情就按照原样存在下去。是文字创造了历史。

当这些故事成为了经典文本或神圣文本,激发了人们的崇拜与顺服,它就具有了文化的凝聚力,成为了一种宗教。在这个阶段,最令人意外的就是众多的哲人和先驱,如孔子、苏格拉底、佛陀、耶稣、默罕默德,他们纷纷采用了述而不著的形式进行传道,而他们的理论都是由后续的弟子整理口述而成。

随着书写技术的提升,使得越来越多的独立作者登上了舞台,如世界第一部小说«源氏物语»以及第一部现代小说«堂吉诃德»相继出现,小说成为了文学发展的一大主要形式。

当古登堡的印刷机发明和普及之后,人们了解知识,获得知识更为容易。路德通过印刷自己的纲领与教廷对抗,而教廷突然发现,面对印刷术打造的新世界,你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领袖还是上帝的代言人,这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你写的内容是不是足够好,足够吸引人。通过报刊、传单、小册子等形式,信息传播制造了新的权威,无论是新旧大陆文明的碰撞,«独立宣言»的发布,还是«共产党宣言»的传播。

书写技术的革命还在继续,计算机、互联网、电子书等新技术改变了文字的书写、检索、传播、阅读等方式,但回顾历史,每一次新的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不过是给文字世界带来了一次新的爆发。新时代的文学将走向何处,我们将拭目以待。

《文字的力量》读后感(四):如果文字不存在,我们会失去什么

作者在开篇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文字从不曾存在,如果故事只有口头传颂而从未以文字记载,我们将会失去什么?

全书通过回顾文学的历史,给出了答案:如果文字不存在,我们的历史,我们对帝国和民族的理解,我们的哲学和政治思想,我们的宗教信仰都会改变,甚至不复存在。

关于文字的宏观故事以四个阶段展开:

第一个阶段由小群体的抄写员主宰,只有他们能掌握早期困难的文字系统,并因此掌控了那些从讲故事的人当中收集的文献,比如《吉尔伽美什史诗》(Epic of Gilgamesh)、《希伯来圣经》(Hebrew Bible),以及荷马的《伊利亚特》(Iliad)和《奥德赛》(Odyssey)。

第二个阶段,当这些经典文本的影响力逐渐增强,那些富有感召力的教师对它们提出了挑战,比如佛陀、苏格拉底、孔子和耶稣。他们公开抨击神职人员和抄写员的影响力,他们的追随者则发展出新的写作风格。我将这些生动的文本称为“教师文学”(teachers’literature)。

第三个阶段,得益于那些让接触书写更容易的创新,独立的作者们开始登场。这些作者先是模仿古老的文本,但接着,像日本的紫式部和西班牙的塞万提斯这样的更大胆的作者很快就创造出新的文学体裁,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小说。

第四个阶段,纸和印刷技术的广泛使用带来了批量生产和大众文学的新时代,随之而来的是报刊和海报传单,还有比如《富兰克林自传》(The Autobiography of Benjamin Frankli)或《共产党宣言》这样的新文本。

这四个阶段,以及使之成为可能的故事与发明,共同创造出一个由文字塑造的世界。

就像《古代狂想曲:始于大英博物馆的13段旅程》的作者,通过回到展品的发源地,去探究展品背后的故事、历史、风土和文明。本书作者通过追溯文学作品的源起和作家的生平,去寻找文学塑造历史的瞬间。

最终,作者掷地有声地指出:文学总能将言语投射到空间和时间的深处。唯一能保证文学存续的是持续使用它:一部文本需要保持它与其他事物的足够的相关性,被每一代人翻译、抄写、转码和阅读,从而超越时间持续存在。是教育,而不是技术,能保证文学的未来。

《文字的力量》读后感(五):《文字的力量》:文字、书写技术与世界文学

相比塞万提斯、莎士比亚、歌德的时代,当今的文学在某种程度上似乎更贴合“世界文学”的情况,一方面,我们接受本国文学传统的熏陶,可另一方面,我们也在不断对异域敞开,柏拉图、布莱希特、纪德,都可以成为我们的文学渊源——当然,不得不承认翻译的贡献。在这种情况下,文学的边界得以大大拓宽,让人有应接不暇、眼花缭乱之感。不过,若跟随哈佛大学英语与比较文学、戏剧教授马丁·普克纳,貌似无边的世界文学其实也有迹可循。

在《文字的力量》一书中,普克纳以半游记的形式讲述了自己与世界文学中的部分经典邂逅的过程,其独到的眼光、翔实而充分的论证往往给人以不小的启发。普克纳无意于重复前人的观点,相反,他从文字与书写技术的视角入手,以书写媒介的变化串联起文学世界的变化。特别的是,《共产党宣言》这部通常被归在历史学文献的作品,也被纳入了世界文学的范畴,因为它提供了一个关于世界的宏大叙事。

尽管纸张和现代印刷征服了世界,但它们的出现其实相对较晚,前者总体上在中国人改进了造纸术,并向外传播以后才让书写变得愈发轻松,而后者则不得不追溯至古登堡对印刷机的改进。尽管如此,前现代时期依旧留下了不少经典,甚至是“神圣文本”,比如《荷马史诗》《吉尔伽美什》《希伯来圣经》《一千零一夜》,诸如此类。这些文本的出现,不得不归功于大量抄写员的辛苦付出,当然,抄写错误也得算在他们头上——这无疑考验着后代研究人员的想象力和耐心。

“轴心时代”是东、西方的思想高峰期,一时间涌现出了佛陀、孔子、苏格拉底,以及耶稣这样的先哲或圣人。不过,让人意外的是,这些先哲或圣人往往述而不作,部分是因为他们意识到了文字的局限,它掩盖了交流和对话,总是呈现为一种独白,尽管我们如今在阅读其学生留下的文字时很少会想到这一点。对文字的类似怀疑同样见于伊斯兰世界,以及西非,《桑介塔史诗》频繁得以表演的地方。

在普克纳看来,现代印刷会经历的种种过程——尤其是著作权和原创性的主张,以及对盗版的合理打击——《堂吉诃德》的作者塞万提斯都经历了,这位小说家意识到了印刷的力量。德意志的马丁·路德也不例外。他与大主教的论战,正是借助印刷的力量扩大了其影响力,他的《圣经》德语译本亦复如是。可如果环境是苏联时期,文字也会成为诗人的罪证,阿赫玛托娃和索尔仁尼琴对此不会陌生,不过,“地下”文字也是对抗极权主义的有力武器之一,因为火种就意味着希望。

从古希腊到中东,再到东亚的中国和日本,直至南美的秘鲁和圣卢西亚,普克纳一边行走,一边用技术和文学的相互影响为我们勾勒出一幅世界文学地图,在这幅地图上,人类最初是彼此隔绝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之间的经济交流和文化往来逐渐增多,其中就包括文学的翻译和传播。随之而来的,还有经验的丰富、社会的进步,生在今天的我们,如果就这一点而言,显然是极其幸运的,不过,受到电子书冲击的纸质书的未来又会如何呢?这是留给时间的一道问题。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