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鸟类的天赋读后感锦集

鸟类的天赋读后感锦集

《鸟类的天赋》是一本由[美]珍妮弗·阿克曼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元,页数:38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鸟类的天赋》精选点评:

●语言简洁风趣,一堆小知识小故事的集锦,当然啦,作者屁股歪是应当的。| ‘蒙蒂.霍尔困境’这个知识点真不错,个人以为是最有价值的地方。

●内容非常有意思

●读起来时就像是在观察自己。

●最好是边看此书边查相关鸟的视频资料,以前就看过新喀鸦的一些试验视频,包括缎蓝园丁鸟的,就可以脑补文字画面。

●地球上的生物都很可爱呢。 爱因斯坦说:身为人类,我们的聪明才智仅仅足以让我们看清,在面对宇宙万物的存在时,我们的知识与智能是多么不足

●令人赞叹!

●此书真令人赏心悦目,鸟类的特殊本领让人回味,不过我最关注的还是鸟类的鸟皮层发展与人类殊途同归,或许今后的研究有助于揭开人类大脑的奥秘。

●作者以通俗流畅的语言将鸟类研究的最新成果分享给大众:鸟类并不像人类想象的那般笨拙,在制作工具、沟通同类、歌唱模仿、辩识方位、适应环境等方面,一些鸟的智慧似乎不逊色于灵长类动物,甚至犹有过之。 遗憾的是,随着环境的恶化,鸟类的生存空间遭到破坏,就连适应能力最强的家麻雀近年来数量骤减,人类真的应该好好反思反思。

●“大自然很擅长创造信手拈来的事物,它会保留各种有用的生物特性,对它们加以改造以适应新的生存挑战。造成人类和其他物种分化的许多改变并非来自新演化出来的基因或细胞,而是源自现存的基因或细胞的细微变化。这一生物学上的共性让我们能够以其他生物作为“模型系统“来理解人类大脑和行为。”

●“鸟类聪明的程度或许各不相同,但没有一种鸟是真正蠢笨的。”那人类呢?是否只是因为人为制定了许多标准,不符合的就成了其他人口中的蠢材……(若是可以配上更多直观的插图,就更完美了)

《鸟类的天赋》读后感(一):评《鸟类的天赋》

本书从使用工具,社交,鸣唱,筑巢,识别方向,适应环境等多个角度探讨了鸟类的认知能力。刚开始读有些枯燥,完全比不上上本书那些六足有翅的小朋友有趣,可是越读越入佳境,鸟类的确比我们想象的要聪明,在有飞行的需求下演化出了和人类不同,却同样能支持复杂行为的认知机制。关于演化动力的几个理论和例证颇有意思,科技智能假说,社交智能假说,还有性选择,很难不联想到人类自己。总的来说我们所知还是甚少,很多时候会陷入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困惑。

《鸟类的天赋》读后感(二):学术性强,也有趣味性~

这本书很像一本有关鸟类各种论文的文献综述~学术性强,有大量的篇幅是介绍各种观点来回答问题,介绍各种实验来证明某种观点,同时也很有趣味性。对我来说唯一遗憾的一点是,讨论的许多主人公是我今生不太可能见得到的鸟类,长草了一些热带地区的国家作为旅行目的地(比如新喀里多尼亚),但目前看起来能去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想看祖国常见鸟类方面的文章~还有书中提到的好些书似乎没有引进,这点也令人遗憾。

人类做研究的角度怕是不能离开人类了,不管对象在进化上离人类的远近(可能这样申请研究资金的时候比较有优势?)。虽然明确要谨慎不能把鸟当做披着羽毛的人来看待,不好“拟人化”,但是在分析鸟类的“智力”、“天赋”,还是把人类当做参照物。 尽管书里一开始就强调人和鸟的大脑结构不同(走的不同的演化之路),也不能只用大脑大小来判断某种鸟智力的高低,但从一些研究结论来看,似乎还是要一些相像的地方(是不是真的相像,作为一个外行也分辨不了)。而一些研究“聪明”鸟类的目的似乎也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研究人类。不过因此也收获了关于生物演化、如何衡量人类智力和能力的一些知识,挺好~ 书整体是围绕着探讨鸟类的智力或者说天赋展开,有哪些事例可以表现出鸟类的智力,接着分析为什么这些鸟表现出比较高的智力——环境多变、社交需求(社交真的麻烦!),“两性之间的军备竞赛”(一边出轨一边维持伴侣关系,也就是合作喂养后代)、“窃取食物的竞赛”——或者把智力引入作为研究鸟类的新变量。提出了很多看似简单,但很难回答的问题,也不回避那些目前还没有达成共识、有争议的问题。这也是科学性比较强的一个表现。

《鸟类的天赋》读后感(三):部分笔记

鸟类不仅不是为了飞行能力牺牲认知能力,甚至可能正好相反。确实有些鸟类的大脑在身体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就像人类一样。不仅如此,当脑力派上用场的时候,脑神经的数量、位置、连接方式比脑容量大小重要得多。而一些鸟类的大脑含有大量的有效神经元,其密度接近灵长类的大脑,神经网络的连接方式也近乎人类。

鸟类起源于恐龙,恐龙灭绝,而其中一个灵巧分支幸运生存下来,逐渐演化成今天的鸟类。现今世界鸟类数量是人口的30至60倍,从繁衍后代的角度来说,鸟类优秀过人类,毕竟物种演化比的从来不是谁进化更高级,而是谁更能适应生存。

科学家正在通过大量实验观察鸟类之所以能够解决问题,是因为它们突然的顿悟(原来如此!),还是条件反射下渐进地试错的结果,以此判断它们是否有洞察力。 在这类实验中,有许多因素可能会影响鸟类的成败,鸟类个体的性格(胆大或胆小),可能会影响其解决问题时的表现

人类前脑大约有75%是皮质。鸟类也是如此,尤其是那些鸣禽和鹦鹉。它们的‘皮质’和我们一样多,只不过结构和我们的不同。”哺乳动物的新皮质中的神经细胞分成6层,层层相叠,就像甲板一样,而鸟脑中类似皮质的组织是一簇一簇的,就像蒜瓣一样。但这些细胞基本上和哺乳动物并没有什么不同,也能够快速并重复放电,而且它们运作的方式也同样复杂、灵活,而且懂得变通。此外,它们用来传递信号的神经递质也和哺乳动物相同。但最重要的一点也许是:鸟类大脑中的神经回路(连接大脑中不同区域的路径)和哺乳动物的大脑相同,而实验表明,这样的神经回路是产生复杂行为的必要条件。事实上,真正决定智力高低的是脑细胞之间的连接方式。从这方面来看,鸟类大脑和人脑并没有太大的差异。

达尔文主张人类的心智和其他物种的心智在本质上并没有不同,只有程度上的差别。

复杂的社群互动关系(如合作),使我们的灵长类祖先面临物竞天择的压力,因此才演化出较大的脑袋和高等的认知能力。

科学家们认为鸽子和其他一些鸟类在辨识方向时,可能是采取一种“地图一罗盘”的导航策略。整个系统(包括地图和罗盘)似乎是由多种要素所组成,其中包括各种不同的信息,例如太阳、星星、磁场、地形景观的特色、风和天气。

《鸟类的天赋》读后感(四):为了鸟儿们

《鸟类的天赋》告诉我们鸟儿们是聪明的,并用生动有趣又简洁明了的语言介绍了鸟类研究的种种新发现,让我们知道鸟儿们聪明的表现和缘由。虽然书中有大量的鸟类学专业知识介绍,作为外行读起来却也不觉晦涩,倒颇有一点遇上了一位平易近人的大家,给你倒了杯热茶,请你舒舒服服地听他聊世界东西南北趣事的感觉。值得一提的是,译林本的翻译准确流畅,在传达了原文信息的同时,也很好地再现了Ackerman简洁生动的语言风格,很是可读。

虽然信息量巨大,却毫无说教感,在我看来这是此书最棒的地方之一:它没有落入“我们研究动物,最终可以进一步了解人类”的科普俗套,而是明确地指出鸟类的智力和人类的智力是两回事;也没有过分渲染“保护鸟类,最终是为了保护人类自己”的传统环保宣传逻辑。自然保护先驱Aldo Leopold教授曾经说过"The last word of ignorance is the man who says of an animal or plant: What good is it?"(Round Rivers: From the Journal of Aldo Leopold)。这本书妙就妙在,从来没有试图解答那个混账问题“what good is it?”。——跑个题,相比之下,Duke Senior的“And this our life, exempt from public haunt, / Finds tongues in trees, books in the running brooks, / Sermon in stones, and good in everything”,美则美矣,道理也不错,但在对于自然的态度上,看似赞美,实则居高临下,境界似乎还是低了一点。

当然,《鸟类的天赋》的宗旨之一,还是要呼吁我们保护鸟类。但这“呼吁”的方法来得巧妙:Ackerman领着我们结识了会记仇的渡鸦,会开奶瓶的大山雀,会钓鱼的绿鹭,会玩耍的啄羊鹦鹉,会撩猫的西丛鸦(就是封面那只美丽的大蓝鸟啦),会搞装潢设计的园丁鸟,等等等等。一本书读下来,鸟类与我们来说不再是一个物种概念,而是一个个性鲜明,有勇有谋的个体,用它们的天赋竭力适应着即使没有人类添乱也对它们不总是友好的环境,用尽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和方法生存下去。所以我们说保护环境,说保护鸟类,不是因为通过研究它们的大脑,人类或许可以更好地探索自己的认识系统;也不是因为它们是生物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们种群的崩溃,将最终导致人类的灭亡(虽然后者的确是事实),而是因为它们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并有权利继续神气活现地在这地球上活下去。

2017年4月在校园里遇见的一只断足灰背鸫。希望小家伙还在哪里,依它的天赋坚强而快乐地活着。

《鸟类的天赋》读后感(五):鸟类带我回故乡

这是一部让人对自己更包容,对世界更谦卑的作品。

非洲布须曼人能辨识数百种草药、鸟鸣、动物的粪便、植物的根茎、风的味道、泥土的讯息、大雨将至的天候——自然在他们面前是立体的、生动的,可食可饮,无法隔绝的。在这种实在的连接中,布须曼人天然知道自己在天地间的位置,更知道自己生命的轨迹——不多于任何一只毒甲虫,也不少于任何一只知更鸟。现代人类呢?

世界的联网让任何一个现代智人的知识,甚至超过布须曼人一万倍,但现代智人的知识却是知性的、虚拟的、手机化的,也因此跟布须曼人比起来,世界在现代智人面前是壁立千尺,庄严冷漠的。我们无法让自己回归成一个布须曼人,因为真正意义的布须曼人在几十年前也消失了。我们唯一能做的,是让自己对世界的认知更广博而幽微,外延更大,内涵更深。

本书第二章,当我读到鸟类可以让自己一半的大脑进入慢波睡眠状态,另一半保持清醒,它甚至可以一边飞行一边睡觉,这实在让我惊诧和莞尔。然后第44页,山雀“会把种子和其他食物藏在几千个不同的地点,以供来日享用,并且6个月之后,仍然清楚地记得什么食物放在哪里。”山雀能做到这些,它的脑袋,却只有豌豆的两倍大。

我不能不感到,人类其实也没什么可骄傲的。什么万物的灵长,估计也是没跟其他动物商量,自封的。这种自豪感,没有任何其他动物出来品评也就罢了,关键是人类这么干,容易落入亢龙有悔的境遇。你极力发展自我,最后不但连自然都不认识,你连自己对自己,都无法进行客观的评估,谈什么事业、生活、爱情呢?

鲜明的提醒就在45页。

我过去总以为,那些《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之类的传说,总是人类天马行空的幻想,当不得真,却可以当做冰淇淋让自己甜爽一下。却没想过现代智人(远古不是)各种对于自然知识的缺乏,会照成他无法评估自己思考和行动的后果。一只鸟,经过数亿年的演化,它的每一个身体部件都在配合它飞行的生存方式。鸽子大小的鸟,飞行时耗费的体力,大约是休息时的10倍。而雀类这种更小型的,由于飞行时振翅频率,耗费体力是休息时的30倍。本书没谈蜂鸟的飞行,我记得因为蜂鸟的翅膀振动极快,导致蜂鸟醒着的大部分时候,都得不断吸取花蜜以补充营养。这种演化造成,鸟类哪怕连牙齿都不敢长,因为它太沉了(所以尼尔斯也没法骑在鸟的背上)。我们更不要忘了,鸟类的祖先是恐龙,为了生存,鸟类需要不断缩小体态,以及它们面对世界的态度。本页谈到:“我们以为鸟类不是靠智慧解决问题,而是以飞行的方式回避问题。“

这不就像布须曼人那样,由于它本能地知道自己在自然中的位置,而采取的极为科学而自然的生存哲学吗?由此反观:我们人类,以及每一个个体的人,知道自己在自然中的位置吗?

我们的知见过于狭隘,我们的感受又过于膨胀。

本书时时带给人舒适和警醒。比如长尾隐蜂鸟,它能够记住在“委内瑞拉和巴西所持的姜花及百香果花的生长地点、分布区域与花蜜含量。”而信鸽的脑子里,更像是装了一幅全球GPS定位仪。问题是:这些让人惊叹的功能,它们因为一直在使用,才能发挥出最佳效果的。而现代智人呢?任凭本自具足的许多功能荒废,而发展体外的替代功能。本书认为,当我们不再有建立认知地图的习惯时,我们的社会理解力也在降低。读到这里,我开始庆幸我从未使用智能手机。

而科学家们的工作也让人敬畏。他们可以辨识出鸟的口音,知道哪只鸟结巴,知道某个鸟曾经在乌干达生活过。为了了解各种鸟类的智商,情商,是否有短期记忆,是否有自我意识……科学家们想尽了各种匪夷所思的办法。作者对科学家的描述也常令人解颐,比如谈到某些各执己见的专家,作者说想让他们的认知达成一致,(我找不到原话了)就像让一群猫走在一起那么难。

本书用了很多篇幅说了鸟类的求偶,以及婚外情等事。本书没谈到的,是这些行为的背后,是什么在驱使鸟类的意念。想起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一朵花长得漂亮,不是为了取悦另一朵花,而是吃它的动物——为了繁衍。一只母黑猩猩甘愿成为头领的众多姬妾,不是为了它喜欢当小三——为了繁衍。一位母亲,宁愿献出自己的生命,也要保护不会跟她对话的嗷嗷待哺的婴儿——为了繁衍。世间万物,都不在为自己而活,而是我们看不到的某种实实在在的存在。

如果我们能更多看清这些,我们就会更知道从何处去探寻自己的来路。想到那句“戏剧就是回故乡”。搞戏剧的人,也托大了。只要放开知见,鸟类也可以带领我们回故乡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