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詹同精选集:猪八戒吃西瓜(精装)读后感精选

詹同精选集:猪八戒吃西瓜(精装)读后感精选

《詹同精选集:猪八戒吃西瓜(精装)》是一本由詹同 / 包蕾著作,朝华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页数:3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詹同精选集:猪八戒吃西瓜(精装)》读后感(一):《猪八戒吃西瓜》— 一本能让孩子接受传统艺术熏陶的中国风绘本

家里有孩子的有没有发现,孩子对父母甚至祖父母小时候的事情很感兴趣?我家里两个孩子就经常会问:“妈妈,你小时候都看过哪些动画片?”我每次总是如数家珍地一个个给他们列出来:“《黑猫警长》《葫芦娃》《西游记》《九色鹿》......”孩子睁大了眼睛望着我:“哇,那么多!我们都没看过,你看的动画片是什么样子?”“嗯......这个什么样子,我还真不好描述。”我犯起了难。

自从上次儿子看了詹同老师的作品后,我就开始留意这位老艺术家的其他作品,最近发现一本《猪八戒吃西瓜》,一看绘本的画面,不就是我们小时候动画片的纸质版本吗!仔细再看这本书,取得的成就真是不得了:原来在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时候,因为受《西游记》影片的影响,许多作家和美术家前仆后继地参与到相关题材的创作中来,一下子衍生出众多“猪八戒”题材的作品,“吃西瓜”的版本就不下几十种。但詹同老师和包蕾老师合力打磨的这本《猪八戒吃西瓜》却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拿下1980年全国少儿读物美术作品一等奖,还在事隔30年后的2010年入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100种优秀读物。

詹同老师是中国著名的漫画家,并在1994年被中国美术家协会漫画艺委会授予“中国漫画金猴奖”荣誉奖。包蕾老师是中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三个和尚》《小熊请客》《金色的海螺》等都是他的创作。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这部既能代表中国动画风格又能代表中国文学经典的绘本吧。

首先,故事的绘画风格采用中国传统剪纸艺术,典型的中国风在潜移默化中熏陶了孩子。中国剪纸文化源远流长,最早出现在公元前的春秋战国时期,鼎盛于明清时期。明清时期的民间彩灯花饰、扇面纹饰、刺绣花样等均是利用剪纸作为装饰加工而成,且更多的人还将剪纸作为家居装饰物,用以美化家居,比如窗花,这个习惯和风俗直到现代依然保存。在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剪纸”更是被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绘本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剪纸艺术搬入书中,无疑对孩子了解中国文化,建立中国审美具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其次,故事以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为创作基础,是孩子阅读人生路的优秀启蒙。冰心奶奶曾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书籍也分优劣,儿童绘本作为阅读的起点,在选择上更加重要。经典,一定是其中一个不错的选择。

最后,包蕾老师文书的《猪八戒吃西瓜》语言精炼、故事情节丰富有趣、主题明确,非常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一本好的儿童绘本一定是要符合儿童的阅读水平和方便孩子理解的,也就是说要“童话童说”,让孩子读得懂、读得愉悦。这本故事中没有冗长的语句;语句生动活泼,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故事情节更是妙趣横生。让孩子读完后很快就能抓住猪八戒好吃懒做、意志力不坚定的性格特征,并自己得出是非判断而有所获。

高尔基曾说过:“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现在就让我们在这本中国经典动画绘本《猪八戒吃西瓜》中领略中国传统艺术、文学所结下的伟大智慧吧。

《詹同精选集:猪八戒吃西瓜(精装)》读后感(二):猪八戒吃的是西瓜,孙悟空看的是热闹,小朋友看到了什么?

《西游记》这个童话故事可以说是很久远的了,作为一名80后要说是看《西游记》长大的也毫不为过。一直到现在,大概没有人不知道猪八戒。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受影片的影响,这个故事被搬上了荧幕,深受全国观众尤其是小朋友的喜爱。电影额上映让许多作家和美术家前赴后继地参与到相关创作中来,已下载衍生出众多“猪八戒”题材的作品,“吃西瓜”的版本也不下几十种。

詹同和包蕾合力打磨的这个版本,无论是文字,还是绘画,都充分体现了原作风貌。他们在有限的篇幅里,挥洒自如,写意传神。对原作有继承也有优化,将线条处理得流畅生动,呈现出浓郁的民间传统风格,人物形象愈发俏皮、可爱,成为流传至今的范本。

詹同是詹天佑的孙子、著名儿童美术家,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三剑客”之一,中国美术家协会漫画艺委会“中国漫画金猴奖”荣誉奖得主詹同先生绘制。文字则由著名编剧、儿童文学作家包蕾、撰文。

包蕾,浙江镇海人。原名倪庆秩,笔名叶超。现代剧作家、童话作家、儿童文学家。1938年开始创作儿童文学,主要著述有《包蕾童话近作选》《包蕾童话选》和长篇童话《斩龙少年传奇》等,其中以童话《小熊请客》《猪八戒新传》、美术片剧本《三个和尚》最为世人瞩目。

这本书曾入选2010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100种优秀读物,詹同先生的女儿詹萤老师为《猪八戒吃西瓜》重新勾线上色,力图还原风貌。

詹同以漫画为擅长,风格独特,是一位很有声望的画家。他绘制的动物别有一番情趣,每一种动物形态都很突出,清新喜人,特别勾勒出各种动物的眼神非常生动耐看。

这本书讲述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取经路上发生的趣事:师徒四人走累了在一座庙里歇息,八戒跟着悟空出去找寻吃的,八戒累了躺在树下偷起懒来。正要睡觉发现了一个西瓜, 本来分成了四块,一块给师傅,一块给孙悟空,一块给沙僧,另一块留给自己, 可是吃着吃着,忍不住竟然全都吃掉了……

我想这个画面大概很多家长似曾相识,是不是你的小朋友也有这种情况呢? 糖果太好吃了,好想再吃一块……. 动画片太好看了,好想再看一集…….

后来悟空为了治一治贪嘴的八戒,让八戒被自己吃完的西瓜皮绊倒了四次。

这个故事以风趣幽默的语言不仅批评了猪八戒好吃懒做的性情,也展现了孙悟空幽默而风趣的智慧。当猪八戒踩着西瓜皮摔第一跤时,他说,“就算给师父多叩了个头;摔第二跤时,又说,“是给沙僧行礼”;摔第三跤时,孙悟空笑着说:“何必行此大礼呢。”

读完这本书的孩子不知道会有什么新的启发呢?

《詹同精选集:猪八戒吃西瓜(精装)》读后感(三):这个故事深受儿童喜爱

3月底,江西的疫情爆发。把正在上学的孩子困在家里,除开日常的线上学习,只能看看电视、玩玩游戏。难到了一批宝妈、宝爸们,想着如何丰富他的生活。在朋友的推荐下,选择了绘本图书不光增强儿童知识,也拉近亲子关系。

选了经典绘本《猪八戒吃西瓜》,作者是詹同(1932-1995年),又名詹同渲,广东南海人。曾任中国动画协会副会长,中国美协漫画艺委会委员,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一级美术设计兼导演。40年代中期开始漫画创作。195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同年至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从事美术电影创作。漫画、美术电影作品多次在国内外获奖。

儿童读物《猪八戒吃西瓜》获1980年全国少儿读物美术作品一等奖。1994年7月被中国美协漫画艺委会授予“中国漫画金猴奖”荣誉奖

故事讲述唐僧师徒四人取经路上发生的趣事:师徒四人走累了在一座庙里歇息,八戒跟着悟空出去找寻吃的,八戒累了躺在树下偷起懒来,看到身边有西瓜就自己一块接一块的把整个大西瓜吃完了,没有给师兄和师父留一块,悟空为了治一治贪嘴的八戒,让八戒被自己吃完的西瓜皮绊倒了四次。

仔细看了看,这本书之所以这么受欢迎,也归功于它的二大特点。

特色一:人物形象丰富

四个人物,要说最有特色的莫过于主角猪八戒了。故事的一开篇猪八戒虎背熊腰、扛着猪扒累的气喘吁吁,满头大汗的走路。对比其比人轻松自由状态让人印象深刻。

在凉亭休息时候,听到猴哥要找果子解饿。嘴馋的猪八戒想到早点找到吃的,就可以早吃,也要求去找果子。脱离队伍的猪八戒发挥了他的偷懒本事,不光后悔出门,看到树荫假装肚子疼,趟在大树边吹凉风。直到猪八戒看到附近绿油油的西瓜地,发挥他好吃的个性,嘴馋的流口水开了一个西瓜。本意是四徒四人一份一块,由于猪八戒的贪吃就全部吃光了,还不断给自己找借口不够师傅吃等。

把猪八戒的好吃懒做的个性发挥的淋漓尽致,猴哥的惩戒也让他吃足了苦头。

特色二:图颜色富有中国传统风格气息

绘本《猪八戒吃西瓜》也是出自古代神话故事“西游记”的一篇内容,人物的绘画、物品的绘制、建筑物的展示都负有中国传统风格气息。在凉亭的休息时,都是参考古代凉亭绘制,材料多以木材、竹材、石材、钢筋混凝土为主。在人物着装方面,猴哥的围裙、师傅的僧袍、猪八戒的鞋子、沙和尚的上衣等都是非常浓厚的古代元素、传统文化的风格。

《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也不广光光就是猪八戒吃不到西瓜摔跤的故事。也在暗预,在团队面前,要一起能吃的了苦,要一起能享受的了快乐。要学会分享一个团队才能都的更远。

《詹同精选集:猪八戒吃西瓜(精装)》读后感(四):看了这绘本,开始怀念我的童年了

这两天和孩子在家里看《猪八戒吃西瓜》,孩子虽然还不认识字,但是看着图片,孩子也能理解这本绘本的内核,每次一看就哈哈大笑。

看着孩子开心的样子,仿佛又回到了自己小的时候,那时候我常看的动画片就是《西游记》了,后来又开始看《龟兔赛跑》、《真假李逵》、《猪八戒吃西瓜》和《黑猫警长》。后来才知道我喜欢的作品里面,有一大部分的作者都是鼎鼎大名的调皮的不老美术剑客-詹同老师。

作为詹天佑的亲孙子,他应该继承衣钵,成为一个铁路工程师,但是他却另辟蹊径,成为了一位儿童漫画创作者,在那个年代,做儿童动漫是很难有出头之日的,但是他却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着自己对艺术的喜欢,那些水墨画动画让孩子对世界有了初步认知。

《猪八戒吃西瓜》是詹同先生绘画、包蕾先生撰写的图画故事书作品,故事介绍了唐僧师徒四人取经路上发生的趣事。

当时师徒四人走累了在一座庙里歇息,八戒为了早点吃到西瓜,就主动跟着孙悟空出去找水果了,刚出来没多久,偷懒的猪八戒就不想动了,让悟空自己去找水果。

猪八戒偶遇了个西瓜,本来分成了4块,刚好师徒四人一起吃,贪吃的八戒却自己把西瓜吃完了,孙悟空发现之后,连续请猪八戒吃了3块西瓜皮。

整本绘本形象生动,不认识字的小陈女士看着图片也能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

例如猪八戒狼吞虎咽地吃西瓜时,小姑娘甚至会说,妈妈,妈妈,猪吃了好多西瓜,它饿了。的确,你看那西瓜汁都快要溢出纸面了。

回去路上,猪八戒踉踉跄跄地摔了好几次,小姑娘也会说,妈妈,你看,他好笨,又摔跤了,哈哈哈。

看完之后,我问小姑娘,你觉得猪八戒这样做得对么?小姑娘点点头又摇摇头,瓮声瓮气地说,猪八戒不对,吃太多了。

听完孩子的回答,不禁笑了,2岁多的小朋友只知道吃多了不对,不知道贪心不对。

毕竟,在孩子的认知里,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压根没有想过别人呀。我想着要不要把“自私”这个词告诉孩子,后来想想作罢,她只是还没有办法用她的小脑袋考虑别人,怎么能给她扣上“自私”的大帽子呢?

教育孩子,就是要反复和孩子交流,反复看一本书,让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感悟人生,希望小姑娘看了《猪八戒吃西瓜》知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让孩子知道:幸福就是,你给出了3块西瓜,很有可能收到了一个苹果,一个雪梨和一个香蕉。

《詹同精选集:猪八戒吃西瓜(精装)》读后感(五):一本能勾起人回忆的绘本!

最近看了关于西游记的书,有关于西游里各种妖精解说的《西游妖物志》,觉得很是有趣。碰见喜欢的地方,还会读出来跟我家小孩分享,让他也来跟我感受书中那些新奇的、好玩的解读。后来,孩子听多了也好喜欢,就缠着让我给他找一本关于西游记的书,想着他还小,《西游妖物志》里面的文字还有很多是他不认识的,要找一本绘本来给他看才行。

找来找去,看到市面上好多都是漫画啊,改编的Q版的,想着还是找一本我们小的时候看过的,比较传统的,很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绘本才行。

后来,在桃花源读书会的推荐下,我找到了《詹同精选集:猪八戒吃西瓜》。

这本《詹同精选集:猪八戒吃西瓜》是1962年,詹同老师与包蕾老师合作,在剪纸片的基础上创作的图画书《猪八戒吃西瓜》,还在少年儿童出版社推出了。还在1980年获得过全国少儿读物美术作品一等奖。2009年,该书经贵州人民出版社精心整理后再度推出,并入选2010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想全国青少年推荐的100找那个优秀读物。

由詹同老师和包蕾老师合力打磨的这个版本的《猪八戒吃西瓜》,无论是文字,还是绘画,都充分体现了中国首部剪纸美术片《猪八戒吃西瓜》的风貌,在有限的篇幅里,挥洒自如、写意传神;同时,对原作有继承、有优化,一方面保留了剪纸片的造型特点,同时又将线条处理得更加流畅、灵动,呈现出浓郁的民间传统风格,让人物形象愈发俏皮、可爱,至今都是流传的范本。

在我看来,打开这本书,就像打开小时候的回忆录,书中孙悟空、猪八戒的形象就是儿时电视中看到的,每一个画面都是儿时难忘的回忆。

说了那么多,让我们翻开这本能勾起人回忆的《猪八戒吃西瓜》吧!

话说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在路过一块荒地时,又累又渴,看见一座寺庙,进去却没人没水。本来是悟空自发申请外出找吃的回来,狡猾的八戒因为太累太饿,非要跟着师兄一起去。其实,以我们从小到大对猪八戒的认识,都能猜到,他还有个小心眼,就是害怕猴子偷吃(这里应该是以己度人!)

八戒就是个好吃懒做的,出门太热就后悔了。一想着辛苦,最能找的借口就是肚子疼。这不,他又使上这老办法了。跟悟空嚷嚷着,肚子疼,走不动了,叫悟空自己去找果子,还要快去快回,不能自己吃了。这是个吃货,耍赖都不忘叮嘱别人!

悟空走后,八戒竟然看见了个大西瓜。(各位,我看到大西瓜的时候都会想,这个西瓜是不是悟空想捉弄八戒,变化出来的呢!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个想法)

西瓜是真西瓜,八戒看到就吃货本色上线了。

拿出刀想切,又想到师傅和沙师弟等着,就放下了。看着西瓜不能吃又馋的直流口水。心里挣扎啊!最后吃货本质战胜了理智,在最开始西瓜分成四块,师徒四人一人一块,到最后,一块不剩的下肚。书中将八戒内心的挣扎写得很是传神。

从这里面都能看出在八戒心里还是有师兄弟的,只是天生吃货,理智不能战胜本性啊!

最后,在悟空的呼唤中,慌忙吃了最后一块西瓜,还将西瓜皮丢了出去。

只是没想到自己的偷吃,在回去的路上得到了惩罚,四块西瓜皮将自己一路上摔出了四个跟斗!

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我们听了很多,也看了很多。真正留在记忆中的就是詹同老师这一版!画面还是曾经的那个样子,黑色的八戒,白脸的悟空,红脸的沙僧,骑白马的唐僧。

真是满满的回忆啊!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