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无乐之词》读后感精选

《无乐之词》读后感精选

《无乐之词》是一本由[美] 菲利普·格拉斯著作,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484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2018-1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无乐之词》精选点评:

●文笔满分、翻译满分,对音乐及人生的描述都极为透彻。知道Philip Glass是从失衡生活开始,有的没的听过一些,没想到人生是如此精彩。艺术是没有界限的,也是人类的精华所在,毫无疑问,他是艺术这一词非常重要的注脚。

●太棒了

●我喜欢这位作曲家 但翻译让我感觉有些不是那么严谨 如果以后有能力会去看原版

●太丰富了!

●前互联网时代 文艺青年的日常,非常好看,翻译过于接地气了,各种老菲、老雷的称呼已经很好笑了,写Lennie Tristano的时候直接来了个“崔老师”把我笑喷了。anyway玻璃大师的艺术人生虽然慢热,但总体还是很顺的,50,60年代亲历美国的文化大爆炸、东方热,70年代去纽约感受无浪潮,朋克等多元流行文化,每个节点他都踩到了,且人缘一直不错。看完这本书也有点感慨,像玻璃大师这种层次的人,也只有搞电影配乐才真正赚钱,搞先锋艺术是真不赚钱啊。

●平实而有力量,柔和但是坚定,像握住了自己命运的丝线一样自信向前,泰然接受身边所发生的一切。很让人惊讶的一本自传,一打开就停不下来,像一首曲子一样,把一生的故事梳理出大如乐章娓娓道来细如琴声百啭千生,但有一条认定自己一生将从事音乐的暗暗的动机,推动着前进。总之就是太有人格魅力了!!!

●时而热泪盈眶,时而捧腹大笑,格拉斯的这本自传结合了感动和幽默两种风格,只听他的音乐没想到他在生活中竟然那么有意思,更没想到这个我最喜欢的当代音乐家做过水管工、搬运工、出租车司机。。。一直到四十多岁都还没用自己的音乐赚过一分钱,一直打零工挣钱补贴自己的音乐事业。手写120分宣传单为自己的乐队寻找可以演出的机会,和罗伯特威尔逊排演《沙滩边的爱因斯坦》欠了十万美金的债,数年才还清。看完这本书,再也不要说环境不好不适合搞艺术,先问问自己有没有别人十分之一的努力吧!这是我最喜欢的当代音乐家,他是菲利普格拉斯!

●篇章有点乱,翻译一般。

●已购。菲利普·格拉斯自传,写得蛮有意思的~他们那批搞艺术的,果然都免不了朝圣般地去拜师修习瑜伽~写到自己开出租的逸事最好玩啦~也提到了金斯堡的死。

●没想到极简主义格拉斯的人生如此丰富,学霸、工人、艺术家、素食主义、布朗热学生、瑜伽练习者、奶爸……文笔和翻译都很出色。

《无乐之词》读后感(一):为了音乐的信仰

挺奇怪的一个书名,音乐家菲利普·格拉斯自己的自传。那个年代的人真的是充满了理想主义,想要做什么就去做,而且完全是靠自己的努力,就像作者一样,想要当一个音乐家,为了支撑自己的音乐梦,二十多岁的时候一边搞音乐,一边当了十年的水管工,然后三十多岁的时候又开了五年的出租车。现在的人还有几个这样为了自己的梦想如此的拼? 不知道是作者本来就写的挺口语化,还是翻译的问题,书中的口语特别多,比如模仿巴尔的摩口音就把我们翻译成“咱们”,金斯堡叫做“老金”,多丽丝·莱辛叫成“莱姐”……按照作者的性格确实差不多是这样的,不过在书里读起来还是觉得有点奇怪。 书中提到了好多那个年代过来的老人,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比如我刚才提到的金斯堡和多丽丝·莱辛,另外还提到了克里希那穆提、莱昂纳德·科恩、帕蒂·史密斯,刚好前段时间也开始翻莱辛和帕蒂的自传,科恩的传记以前也看过,克里希那穆提据说很厉害,有一本他的画传,有时间也翻翻看吧。

《无乐之词》读后感(二):话痨的无乐之词,留白的丰沛人生

《话痨的无乐之词,留白的丰沛人生》

文 / VANCA

尽管这是一本写得亲切到“话痨”的回忆录,但同时,它又是一本颇有“距离感”的书。这很有趣。

这部484页的《无乐之词》,是极简主义音乐大师菲利普·格拉斯的回忆录。

菲利普·格拉斯,生在一个巴尔的摩的普通犹太家庭,单靠父母很难支持他走他的音乐之路,好在小时候,父亲开唱片店,在音乐欣赏上自学成才,这给小格拉斯从小接触大量室内古典乐的机会。早在15岁时,他就考入芝加哥大学,两年后,他进入茱莉亚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并取得硕士学位,1964年赴巴黎留学,其中最重要的经历是接受著名音乐教育家娜迪亚·布朗热的训练。随后,他开启印度之行。重返美国后,他真正的职业生涯起步于60年代中期的纽约。相比于传统的古典音乐作曲家,他几乎是站在了欧洲学术音乐的对立面,早早尝试与视觉艺术家、戏剧家合作,参与创作舞台音乐。70年代,他的关注面逐渐从早期的旋律与节奏向和声拓展。1976年至1984年,他陆续推出《肖像三部曲》——科学主题的《海滩上的爱因斯坦》、政治主题的《真理捍卫》与宗教主题的《阿肯纳吞》。回忆录中,格拉斯着墨最多的,当数他的学生生涯以及他职业生涯开始前的那段印度之旅。

在格拉斯笔下,一个充实、勤奋、容易上头甚至彪悍的学习狂人跃然纸上。他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高度自律的时间安排,细细想来真是惊人:早上10点到下午1点作曲,夜里去干体力活,一天练琴数小时,上各种讲座、音乐课、瑜伽课,和朋友们观影观展,还开摩托车周游各地……在朱莉亚音乐学院求学时,他苦练基本功,力求做一个接受最全面训练的作曲家,除了苦练钢琴外,为掌握乐器的性能,他跟同学学拉小提琴,为研究管弦乐,他还下过手抄马勒《第九交响曲》的笨功夫。书中事无巨细地记述了他的思考过程与训练步骤。从年少时起直至41岁,一边靠打工支撑开支一边以猛学滋养梦想的日子始终伴随他,他做过搬运工、水管工、出租车司机,也给艺术家做过助理。展览迷、影迷、学生、工人、助手等不同花样的身份在他的日常生活里交替上演。这一切,都是“格拉斯之所以成为格拉斯”。

这部书也是一部描绘时代艺术图景的编年史。格拉斯从小喜爱艺术和文学,深受各种艺术作品的恩泽,它们全面点燃了他的艺术和思考的细胞。比如他讲到在大学时代的美国,三样东西给他启发:下城的艺术界和戏剧界,上城的茱莉亚世界,来自文学的熏陶。在此期间,他熟读弗洛伊德、凯鲁亚克、凯奇、黑塞、剧作家贝克特和热内等人的作品。赴巴黎留学时,在60年代住在法国,他近距离接触新浪潮电影,一流品质的音乐,以及戏剧——这是最重要的。他从参与戏剧的工作中,能从他人的视角去创作,而不是一头钻进自己的世界写交响乐或者四重奏。他跳脱出舒适区,找到新意,探求新我。

在书中,格拉斯也深情地追忆自己的良师益友,尤其是影响他最深的娜迪亚·布朗热和拉维·香卡。香卡改变了他作曲的方式,而布朗热的影响则在于基本功的内在教诲(更多是体现在听力,注意力,精力上),令他深刻了解到任何富有权威的个人风格都必须建立在深厚的技术功底之上。香卡慈祥,布朗热严厉甚至恐怖,但两人都是他的天使。

格拉斯的印度之行,焦点在于冥想。冥想,焦点在于心灵与呼吸,感受永恒与无穷,这也成为了日后我们理解格拉斯音乐的中心。冥想使人专注,那是他心灵的港湾,远离尘嚣之境。印度之行深深地改变了格拉斯的艺术观。在他学习重复地呼吸、重复地走路时,也渐渐掌握了深度聆听的奥秘。一股神秘的精神力量渗透体内。极简主义,是世人给他贴上的标签,简单来说,极简主义音乐就是,以一个或几个短小的动机不断反复、延伸、堆叠、发展的音乐,乍一听是在重复,但仔细聆听会发现有着细微的变化的风格,以重复的方式逼近无穷。这种风格,与他内在的精神追求如出一辙。

这部回忆录,还有着无处不在的洞察与气场,贯穿格拉斯的阅读经验、聆听经验、行路经验。当他还是15岁少年的时候,去芝加哥大学的路上,被火车轮子卡在轨道上的节奏洗脑时,他感受到了音乐深入心田和灵魂的美与神秘。他想,音乐,并非天外世界,真正的音乐可能是日常生活的声音;当他看到画家斯特拉的作品时,震惊之余,立马察觉:视觉艺术界的变化速度要比音乐界快太多。油画界将创新和新颖的理念当成最高宗旨,而音乐界却没有那种程度的积极性,环境保守很多。那一刻,他感到那被束缚的音乐翅膀终于将要飞向自由;他的叙述,没有虚假的聪明劲,而像这样虔诚的内省,比比皆是。我在书中印象最深的是,他对音乐中的三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的阐释——作曲家,演奏者,听众。对此问题的思考源自格拉斯读凯奇语录集《无声》,终于将他引向一个他原本并不赞同的道理:任何一部作品都是由听众完成的。他在这本回忆录里告诉读者,音乐唯独存在于聆听者和声音的关系。音乐家无非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有可能传达给你的东西设计出来,大家在聆听这部作品时脑中与心中的活动才是这个作品本身。而演奏家的职责应当是必须仔细聆听手上出来的是什么。在音乐会中演奏的时候,演奏家以第三者的身份“聆听”音乐。“最好的演奏状态是在我演奏的时候,我在出手之前的那一刹那大致能听到脑海中的一部分预示。紧接着当我出手之后再把这个预示填满。最理想的演奏无非就是当演奏者允许自己用脑中聆听到的预示去决定下一刻将出现的每一个声音细节。”同时,他创作音乐时,会考虑让音乐去建造“观众或听众和这部作品之间的距离”的心理空间,做出“留白”,让听众静下来去思考自己对这部作品的个人判断。从自己的内心“走”到了作品的内心,而这个“走”的过程,恰恰是他们得出自己的觉悟的过程。

格拉斯音乐世界里的留白,正如他的这部回忆录。他的话语亲切平实,他的一生精彩丰沛,他告诉我们他确定自己要做什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个风格那条路,他告诉我们他如何忠于自己,如何相信自己,令我们仿佛窥见了他从晦涩不分明到赫赫有名的漫长爬坡。然而,他过于乐观的表述,对挫折和自我怀疑却写得十分轻盈,人生中的转折与挫折写得颇为模糊,这,也是他的留白。从对作品的提及上,他省略了太多自己其他的重要作品,比如交响乐作品、钢琴独奏、弦乐四重奏等等,这,也是他的留白。

写于2019年2月27日

本文已发表于深圳特区报 新阅读书评周刊,略有改动。

《无乐之词》读后感(三):从《无乐之词》看父母的教养

如果你对现代音乐稍有了解,便一定会对菲利普·格拉斯(Philip Glass)有所耳闻。他出生于1937年,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和才华的古典音乐作曲家。他是古典乐大师,也是电影配乐大师,他为《时时刻刻》、《楚门的世界》、《丑闻日记》等诸多经典大片担任配乐制作。

他的创作融合了西方古典音乐、摇滚乐、非洲与印度音乐元素,作品经常是重复简短的旋律和节奏模式,同时加以缓慢渐进的变奏,被称为极简音乐。本人亦被称为20世纪简约派的代表。

我最喜欢他的一套作品是 The Complete Piano Etudes。菲利普·格拉斯的钢琴练习曲,既有着格拉斯本人的鲜明风格,还有对于贝多芬、德彪西等伟大作曲家的遥远致意。

《无乐之词》是菲利普·格拉斯的一部个人自传。诚如《纽约时报》所言:“《无乐之词》读起来就像是格拉斯先生最佳状态的作曲:层层推进,伴随着隐秘的感情回潮。”这句话是对《无乐之词》最恰如其分的点评。

这本书的阅读感受是流畅舒适的。音乐大师的文字也自带节奏和韵律,夹叙夹议之间,流动着闪闪发亮的思想。

菲利普·格拉斯自述成长于普通人家,即使自己少年时曾经展现出了音乐方面的天赋异禀,但家庭也并未有所察觉。这番自述,难免有些自谦的意味。纵观格拉斯的成长与家庭故事,便不难看出,成就一个优秀人才并非一蹴而就,既有着父母自身的先决条件,又需从孩子幼年开始的循循善诱、耳濡目染,并在适当的时机向前推一把,助力他的不断前进和成长。

1. 格拉斯的父母

菲利普·格拉斯是班·格拉斯和艾达·格拉斯的第三个孩子。

“艾达是位不同寻常的母亲。1905年初出生的她或许能算第一批加入女权运动的人,但她绝不会这样描述自己。她对性别问题的理解是相当开明并且颇有深度的。”

格拉斯的母亲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第一位女性毕业生,她是全家学问与层次最高的人。她当了老师之后,用挣来的钱继续回去读研、读博。在孩子们分别6、7、8岁的时候,她会把孩子们送去夏令营,让他们在夏令营整整待了2个月,自己则去学习。

母亲的工作与学业都得到了父亲的全力支持。“父亲喜欢母亲有自己的生活,因此对她的这些努力与奔波非常支持。”

格拉斯的父亲则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他曾经两次参军,具备着优秀的个人品质与不错的审美品味。格拉斯对于父亲的人格总结为:暖男、猛男、自封企业家。父亲对待孩子和家庭有着温柔的一面,对待外面的小混混则刚硬生猛。

父亲一直为家庭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条件。他早年修车谋生,后来改成修车里的收音机。因为对音乐感兴趣,修理行渐渐变成了唱片店。唱片店越做越好,成为了巴尔的摩首屈一指的现代音乐唱片店。。

2. 循循善诱、耳濡目染

格拉斯兄妹三人都被送到了家庭所能承担的最好的学校里,并且从小就接受音乐启蒙。菲利普·格拉斯6岁学钢琴,8岁学长笛。而且他的长笛吹得非常好:“说老实话,我当时想同时学钢琴和长笛。虽然我老爸老妈一直反对我以音乐为生,但它们最起码承认音乐是综合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无论他们的收入如何,教育一直是他们作为父母尽责的头等大事,所以音乐课也一直让我们上着。然而,他们的经济状况只能允许我们每个孩子学一样,所以我就摊上了长笛。”

父母不仅尽其所能支持三个孩子的教育与课余生活,在道德品质上也作出了很好的表率。同为犹太人,格拉斯的母亲积极地在二战后安置那些大批涌入美国的欧洲难民,还创立了各种教育计划项目教他们英文和生活技能,并帮助难民在美国安家。“我父母心怀着极其高贵的善良和爱心,并把这些品德也传给了我们。”

格拉斯的父亲经营着一家唱片店,他不仅卖唱片,也在日积月累中爱上了古典音乐。他在销售生涯中,自我教育成了一名音乐知识相当渊博的人,从当代音乐到室内乐到古典音乐都非常了解。父亲常常在家放唱片听音乐,小格拉斯就在一旁听着,耳濡目染之间听遍了舒伯特、贝多芬、巴托克、肖斯塔科维奇……

格拉斯后来读大学离开家,还会时常向父亲推荐应该在店内销售的唱片。父亲是他走上音乐之路的启蒙者之一,而他也同样在日后的岁月里报答了父亲的这份熏陶引导之恩。

3. 关键时刻的推动

格拉斯就读的中学是巴尔的摩城市学院,他的母亲就在学院担任图书馆馆长。在等待妈妈一起回家的日子里,他就坐在图书馆里一排一排地翻书。大量的阅读为格拉斯开阔了眼界,丰富了智识,还让他在获得高中文凭之前,被芝加哥大学提前录取。

他被芝加哥大学录取时,问题来了:父母会允许一个15岁的孩子那么早就离开家读大学吗?

父母最终决定让菲利普·格拉斯去芝加哥上学。过了很久,姐姐告诉格拉斯,其实忧心忡忡的是父亲,母亲则坚定不移。姐姐说:“你能去,完全是因为咱妈要你去。她要你接受最好的教育。”

格拉斯的母亲没有把对孩子的宠溺与舍不得写在脸上,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理性总能占据上风。她知道对于一个孩子的长远来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显然,父母的决定是无比正确的,芝加哥为格拉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芝加哥是真正的大都市,有赖特和苏利文的经典建筑设计,有世界一流的芝加哥交响乐团,还有收藏了莫奈作品的芝加哥艺术研究院,艺术影院。“芝加哥是一座真正可以满足知识分子们文化需求的城市,这一点是巴尔的摩无法相比的。”

“教养”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有两个,一是“教育培养”,二是“文化和品德的修养”。

菲利普·格拉斯的父母,在这两方面都尽己所能地做到了最好。父母亲的教养点亮了格拉斯的童年,启迪了格拉斯的一生,还深刻地影响了格拉斯的信念和品质。

虽然这本书对于父母的叙述比重其实非常微小,但正是有了父母亲的教养,才使得格拉斯拥有了这本书后续记录的人生经历与高度艺术成就的可能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