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美國的反智傳統》读后感锦集

《美國的反智傳統》读后感锦集

《美國的反智傳統》是一本由理查.霍夫士達特(Richard Hofstadter)著作,八旗文化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NT$650,页数:6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美國的反智傳統》精选点评:

●政治人物的學識、教養和文雅會變成負面弱點,而粗鄙、陽剛形象,說著人人能聽懂的大話則深受喜愛。群眾對你的智識和辯論技巧不會是欽佩,不理解會轉化成排斥和輕蔑。有學問者被視為沒能力「做事」的人,而威脅與誇大的言詞取代了冷靜優雅的辯論。

●在前言中,台大的陈思贤教授提到这本书翻译实在是恰逢其时,在世界民粹主义兴起,特朗普等非建制领导人频现的背景下,如何认识特朗普现象与美国的反智传统间的关系?在此可不可以提出如下假设:当一国内的某一大众群体的不平等、被剥削感偏离均衡点时,精英与大众之间对于知识的看法就会分化,而这种分化程度则受到宗教福音主义、原教旨主义的民主态度、白手起家商业观念以及绝对平等的教育思想的影响,特朗普的迎合白手起家式商业背景、口无遮拦式政治演讲、毫无顾忌的大众迎合,恰恰切中了对精英领导者老套路的厌弃,宁愿选择与自己相似度更多的人,也不愿跟随精英主义的大流。

●中译本来得太好,简直是写在半个世纪前的预言

●比较难读,有点啰嗦,但是有理有据。看完感觉美国真是个幸运的国家,人们的反智也无法阻挡历史的车轮。。。

●得到了好多安慰...也在「民主」這件事上獲得了更深的見解。當然,在全球右派不斷崛起的當代脈絡下,知識份子的命運只會越來越坎坷,但是...怎麼樣都要撐住啊!#100

●一种视角

●“快乐学习”的理念固然让许多孩童得以无忧无虑地成长,却也牺牲掉美国学生在语文、科学、人文史地上的基本训练。美国的反智传统,可以上溯至美国开国元勋杰弗逊曾经说过的一席话:“农夫比教授更能判断是非,因为他并没受到太多后天人文规范的影响。”在过分重视成果,即商业化的“成果”典范之下,实用主义从而取代了智识的今日美国;小布什、特朗普身上所弥漫着的现代美式生活价值,无疑为反智的传统做了更通盘的诠释。

●用了差不多一个月终于把这本书看完了。尽管这是一本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老书,但是在今年选择出中译本如导读所说是有现实关怀的。不过对我而言,感兴趣的倒是美国普通民众对现代化的看法、美国知识分子群体对欧洲与美国二者的看法,他们是如何理解文化的他者的、以及美国的教育问题,比如书中提到的传统精英教育博雅教育与新式生涯导向教育的博弈。这本书内容庞杂,时间跨度长,粗粗读完一次还有好多不理解的地方,以后有机会还要再好好读一读。

●课程读本

●Hofstadter对五十年代麦卡锡主义的反思,从“传统”的角度“预言”了五十年后美国的政治困局。要而言之,福音派的原始主义、商业社会的实用主义与政治/教育中的民主主义三大“传统”共同导致了美国社会对于“智识”及知识分子根深蒂固的敌意(anti-intellectualism)。这些传统在今日美国自然有其影响,但具体到Trump的兴起,则必须下降到更具体的层面讨论60s以降知识分子形象与自由主义的绑定,以及信息技术所铸就的“一知半解”的选民阶层。【余英时当年正是受此书启发写下影响甚巨的“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一文,但细观之,中美“反智主义”的主体似是有根本不同的】

《美國的反智傳統》读后感(一):一本唱高調的政治作品

美國學者在六○年代的作品,以“麥卡錫主義”作為反智的箭靶與案例,對作者的左派背景有所了解後,就不難發現其著書的動機與強烈的政治意圖,當然政治本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不過一旦有了利益衝突或預設立場後,就算作者再多論證與分析,也難以讓本書做到客觀中立。

中文版選在數十年後作發行更是難以掩蓋其滿滿的政治氣息,導讀中宣稱台灣難以鄙視、貶抑“智識”更是無稽之談,台灣要真尊重強調“智識”的話,何來東廠網軍?何來職業學生?何來偏頗媒體?何來總統論文門?這樣的導讀只能讓人對其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冏樣感到無比難堪而已…

縱觀世界歷史,人類在宗教、政治、商業上可說是充斥著欺騙與謊言,這和智識的普及與否不能說全無關係,但智識是水漲船高的,只要人類社會是一個有高下之分的金字塔,就自然會有人利用人性中的恐懼、慾望與自私等因素來煽動群眾,這不僅難以根除,更絕非美國或西方所特有,充其量只能說越有機會表達個人想法的社會就越容易突顯這個現象罷了,除非自我保護與自私自利的人性能被徹底改造改變,我們人類是很難有跳脫這個迴圈的一天。

作者花了大把篇幅來談美國宗教、制度與社會,說穿了只是拐彎抹角的批判和自己政治立場不同的團體,和麥卡錫主義的主張者並沒有本質上的不同,只不過用了一種更為取巧與討喜的辨法,如果今天讀者被“美國”、“反智”這種標題給吸引上鉤而對此大加撻伐,不也正好落入了反智的陷阱之中嗎?

《美國的反智傳統》读后感(二):美国人为什么反智及其后果

这四部书【《反智年代》《梦幻之地》《美国的反智传统》与《断裂的阶梯》】,其中有三部都是专门论述美国相当一部分人(至少两三成比例)是如何反智的,其中《断裂的阶梯》只是有专门一章谈到美国的宗教与反智问题。 很显然,一个严重反智的美国,选举出一个反智的总统,也是合情合理的,而偏偏这群反智的人基本都是支持共和党的(也就是在美国宗教团体支持共和党的比例最高,而黑人是支持民主党比例最高的群体)。 美国人为什么如此反智?必须思考这一点,因为它跟我们想象中的那个美国完全不同。 因为美国的严重不平等,它导致了教育水平的下滑,导致了高辍学率和低读写能力,尤其是导致了对宗教的严重迷信,也助推了美国高比例人群对宗教不应有的狂热。 宗教不是迷信,但是有些人对待宗教的态度却是很迷信的。 一个反智的美国,对于美国本身而言意味着什么?对于世界而言呢?这样一个反智的群体,被人当傻子卖,难道很意外吗?那些有大钱的猴精们儿可是惯于耍弄这些人啊,他们有钱有资源,可以制造各种舆论和谎言! 跟神州的愚民一样一样的,美国的愚民也是可怜可悲也可恨。当然,他们多半还是自找的,不平等的待遇的主因之一,就是他们不愿意跟黑人分享福利。 这里又回到了奴隶制身上,可见这个制度对于美国的影响是何等之深! 越是不平等的社会,社会歧视就越严重,偏见就越多,真是恶性循环。直到今天,这个结看似结开了,因为美国的政治终于发展到一个总统可以明确地说出种族歧视的言论了,可以明确告诉黑人及有色人种:我可以对你们进行差别对待! 美国,在反智和堕落的路上又前进了一大步!世界都做好准备迎接这样一个公然蔑视普世价值、公然反对环境保护的头号大国了吗?

《美國的反智傳統》读后感(三):沐猴而冠的菁英(刘仲敬)

文明和菁英几乎就是一回事,因为前者总是由后者体现和定义的。民主只是菁英生成机制的一种,从来不曾取消菁英存在的理由和事实。反智主义和反菁英主义不是同一个概念,因为知识分子并不总能以菁英自居。事实上,定义模糊的知识分子甚至经常并不拥有实证意义上的知识。他们通常是符号政治的经营者,继承了巫师在原始部落的地位。部落民崇拜巫师,因为他们相信巫师真有呼风唤雨的法力,然而万一风不调雨不顺,也会非常符合逻辑地烧死邪恶的黑巫师。宗教将决定人类命运的可怕权力,从人类自己的手中夺走,交给了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神明,降低了祭司的权力和荣耀,同时也增加了他们的安全和利益。然而宗教和巫术的边界,从来都不是泾渭分明的。永远居于文明外围和底层的群众,尤其主要是为了巫术性质的理由,才乐于接受宗教的统治。 产生近代美国的基督教社会,实际上始终处在与各种怪力乱神争夺群众的状态。「虔诚的中世纪」或「黑暗的中世纪」,其实只是主流叙事体系给读者造成的错觉。文艺复兴以后的人文主义,部分地恢复了巫术时代「以人为本」和「人定胜天」的精神。启蒙运动以后的历史进程,逐次将人文主义知识分子从教会、贵族和资产阶级手中解放出来,或者不如说使他们的阶级地位不断降低,一步一步从土豪转化为游士。 公立学校造就了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知识分子大军,相应地将贵族的经验主义政治降格为无产者的意识形态政治。无产阶级知识分子实现了弗兰西斯・培根的预言,因为他们除了经营符号政治以外别无出路,所以仅仅为了自己的生计起见,就要永无止境地折腾可怜的社会。马克斯・韦伯所谓的「为政治而生」和「以政治为生」,实际上是他对这场阶级斗争的委婉表述。 意识形态政治、知识分子政治或无产阶级政治通过苏联达到了历史巅峰,以致即使知识分子自己都无法否认三者之间的隐秘联系。文明从自己的起点走到终点,发现童年和暮年分享了许多共同的特征。无产阶级知识分子通过《真理报》和真理部,神奇地绕回了赫曼・赫塞《呼风唤雨大师》(the Rainmaker)的原点。人类的命运通过他们掌握的宇宙真理,重新回到了人类自己手中。史前史的悲惨和混乱,都是因为错误的打开方式。符号和口诀各就各位以后,世界自然会回到正确的轨道上。因此以后的任何灾难,从逻辑上讲只能源于意识形态的错误。意识形态的错误,又只能源于邪恶势力的蓄意破坏。广大群众不可能不发现,生活仍然是痛苦和悲惨的,于是失败的巫师失去了在阁楼和地下室穷困潦倒的机会,只能以叛徒内奸的身份领教无产阶级专政的铁拳。 美国知识分子没有落到这样的下场,主要是因为他们比旧大陆的同侪弱小得多。他们在政治上的成就,以富兰克林・罗斯福和肯尼迪为最高峰,但较之欧洲、更不用说苏联,都只能算是凄惨的失败。艾森豪威尔和里根的胜利都引起了知识分子的普遍反感,所以川普现象并不像健忘的公众想象的那样特殊。知识分子虽然最鄙视其他人的偏见,对自己的偏见却是无比珍惜的。 本书作者霍夫士达特(Hofstadter)证明知识分子为了避免修改认知结构,并不怎么介意歪曲哪怕是非常表层的事实。「史帝文逊(Adlai Stevenson)是具有不凡心智与格调的政治人物,在近代历史上他对知识分子的吸引力远超过任何人或事。另一边则是保守与传统的艾森豪威尔将军,他不善言词,被个性狡诈无人喜欢的副手尼克松所操控,甚至他整个竞选的主轴都是由这位副手与共和党内麦卡锡派的人所设定。」今天的读者恐怕难以相信艾森豪威尔是尼克松的傀儡(艾森豪威尔从来不是能受副总统操纵的人,这话明显是失败者自欺的解释,不愿意说艾森豪威尔政府对成功商人的信任和对知识分子的不信任),正如未来的读者不大可能相信川普是班农的傀儡。 美国例外论和美国知识分子在政治上的软弱,从深层结构看是一回事。知识分子只有在贵族、教会、资产阶级的传统菁英退出历史舞台以后,才能在无产阶级面前短暂地扮演菁英的角色。美国例外论有两个政治-社会性的基础。其一是美国没有旧大陆意义上的无产阶级,民粹主义者传统上非常敌视官僚制度和社会主义。知识分子和后两者的天然亲和力,导致拓荒者和农场主的后裔普遍倾向反智主义。其二是民兵、宗教和自由企业在美国仍然强大。他们本能地信任自己的生活经验,怀疑知识分子的理论建构。世界警察美国/绥靖主义欧洲、宗教美国/世俗欧洲、资本主义美国/社会主义欧洲的二元对立,注定了美国知识分子天生的软弱性。《美国的反智传统》其实是美国例外论的《知识分子篇》,虽然是从思想史的角度切入的。 知识分子一词就是「非美」的外来语,足以触发美国人民本能的反感,因为这个国家诞生的意义,就在于隔离旧大陆的造作和腐败。这种偏见蕴涵的智慧,比其主人和敌人的想象大得多。偏见是民主的基石,为理论知识不可能丰富的普通人服务。政治正确需要的成本,比科举还要高得多,给普通人造成的负担,比兵役和税收还要大。知识分子必须像巴比伦占星师一样,假装懂得那些其实只有上帝知道的东西。这种系统的欺骗必然使他们堕落,变成类似《真理报》编辑和拉普塔哲学家的角色。 其实,没有哪个知识分子真心反对真理报。他们只是觉得:《真理报》编辑水平太差,凭什么你专政我,应该我来专政你这个文盲才对;如果广大文盲胆敢跳出来维护偏见,我也恨不得像《真理报》一样专政你们。托洛茨基是每一个知识分子内心深处的梦想,正如《风月宝鉴》是每一个男人内心深处的梦想。美国知识分子和大多数男人没有落到精尽人亡的下场,多亏他们是输家。失败是上帝对大多数人,甚至可能是对所有人的最大恩典。人性败坏的最有力证据,就是人人都对这种保护不知感恩。如果你想让谁毁灭,最可靠的方法就是让他心想事成。浮士德博士的契约,就是用来购买这种待遇的。 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是一个心中永远明镜高悬的人,但他的镜子是用橡皮泥做的。女人如果讨厌镜子里的形象,至多把镜子砸了。知识分子可以随时改变镜子的形状,随时保证自己永远是最美丽的。最淳朴的知识分子就是钱钟书在《小说识小》中描绘的《易》洞先生,他老人家习惯在书桌旁边放一面镜子,写出什么得意之笔,可以第一时间对镜子下拜说:「《易》洞先生,尔言何妙,吾今拜先生也。」如果有人表现得不那么露骨,那就说明他们骄傲得更加狡猾,在热爱自己的终身事业当中,投入了更多的外部成本。你看到电影造型特别逼真,当然可以合理推论,这部电影的拍片成本,比那些看起来不太逼真的电影高。 可怜的希拉里就是因为太信任占星术的现代版本,想过楚门一样的生活,才落到今天这种下场的。她老人家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至于《风月宝鉴》里面的男人是什么样子,《红楼梦》已经告诉你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