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人间游戏》经典读后感有感

《人间游戏》经典读后感有感

《人间游戏》是一本由(美)艾瑞克·伯恩(Eric Berne)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232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23-1-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间游戏》读后感(一):你所相信的心理游戏,决定了你的命运

一本能让你哭四次的书。

第一次哭:“原来我如此地不适应社交,像个外星人,不适应正常运转的人情世故。”

第二次哭:“你们赢了,看看你们对我做的事,我呢,我只是倔,我才没错。”

第三次哭:“我的内在小孩真是好抑郁、好可怜,我会努力治愈你哈。”

第四次哭:“这本书前面的内容让人有些灰心,好在作者最后还是给出了三大解药:觉察,自发和亲密。”

这本书给人希望,虽然这希望似乎渺茫。

《人间游戏》读后感(二):人间游戏

有人说,人生如戏,全靠演技。在我看来,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试想,我们每个人都有非常多种身份,比如孩子,家长,伴侣,员工等等,不就正如戏台上一个又一个角色吗?

最近我读了《人间游戏》这本书,本书解析多种日常生活中的心理游戏,分析“游戏”中角色的举动、目的和益处,掌握摆脱坏游戏的根本方法,从而让我们不再受无意识游戏的摆布,让日常沟通变得更加理性、高效。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叫“自我状态”的概念,在某种状态下,我们会有一整套行为模式,而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就会根据这种行为模式来完成日常的行为活动。

作者指出,在生命中的任一时刻,社会群体中的每个个体不仅会表现出“父母”“成人”或“儿童”的自我状态,而且他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准备着从一个自我状态转换到另一个自我状态。

这种状态自然也会有好坏之分,或者有合适与不合适之分,理性与不理性,所谓成人的自我状态更加符合我们一般性的期待,换句话说,显得更加理智成熟。

了解一个人的自我状态是怎样的,有多种方式,尽管从每个方式来看,我们都可能无法全面的去认识这种状态。

比如从一个人经常说的话,我们也可以了解到一个人的自我状态。习惯使用“不可以”“你应该”命令式的人,是他的父母自我占了上风;能够清晰阐述“我的个人想法”的人,是他的成人自我正在运行;情绪化抱怨“要不是因为你”的人,是他的儿童自我在作祟。

我们需要清楚的意识到,这本书中所谈论的游戏是从心理学角度来进行阐述的,当然这种游戏仍然是借助于我们的言行来交流信息的。

从某个角度上来看,这个游戏是会在不同代际之间进行遗传的,这本身并不让人感到意外。一方面,在遗传的过程中,基因对于我们的性格也有非常大的影响,另外一方面,这种遗传则是源于家庭教育。

父母对待孩子的游戏方式很可能会“遗传”给孩子,因为在孩子年纪还比较小的时候,他们有可能会认为这种方式是正确的,或者他们并不知道有更好的交流方式。

用书上的话说,儿童的“抚育”基本上就是一个教他们玩什么游戏的过程。不同的文化和社会阶层所偏爱的游戏类型各不相同,而不同的宗族和家庭所喜好的是同类游戏的各种变体。这就是游戏的文化意义。

当然,在了解自己的自我状态,自己常玩的“游戏”后,我们仍然有机会做出一些改变,让自己的行为变得不那么“古怪”或者极端。

多一些自我觉察,或者在专业的人士帮助下,我们心理层面上的人间游戏也许会更加和谐,更加温暖人心。

《人间游戏》读后感(三):用游戏模式解决心理问题,心理学大师的经典给我们提供问题解决之道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的人生和游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深入了解游戏的相关思想,也就能够对于我们的人生深度洞察,也就能够更深入了解人类很多行为产生的根源,也就能够找到很多心理问题的解决之道。

所有,才有了美国心理学艾瑞克·伯恩提出并在全世界范围内流行的理论:借用游戏来完善内心世界的人际关系心理学,它的理论和实践给很多人带来了人生的改变,也让艾瑞克得到极大的认可,让他成为沟通分析心理学流派的创始人,让他成为心理学大师级人物。

而这一本书《人间游戏:人际沟通心理学》,就是艾瑞克最核心的著作之一,在全世界之内广泛流传。而现在,这本书的中文版又一次与中国读者见面,又让艾瑞克的思想得到传播,也又一次让我们从他的理论之中感受改变的力量。 那么,在作者的理论之中,是怎样定义“游戏”的呢?又怎样把游戏引入心理学体系的呢?

游戏是一系列持续的、互补的、潜在的沟通,有着明确的、可预知的结果,就是我们面对其他人态度的写照。我们在与他人沟通的过程之中,自己的内心肯定会有自己的预期,并期待相应的结果。但最终的结果是否符合预期呢?这又是我们无法掌控的,这就会造成我们内心世界出现偏差,就是我们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

艾瑞克把这些预期和结果产生偏差的类型整理成了36种类型,也就是这本书中所详细介绍的游戏类型,并对这些游戏类型进行细致的分析和寻求解决之道,让我们从中找寻改善内心世界的方法。

艾瑞克为了更好的解释自己的理论,对于我们的内心自我提出了PAC模型,就是把我们的心智成熟分为三种完全不同的阶段,分别是父母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儿童自我状态。

处于不同自我状态之中,诉求也必然不同,就会表现出完全不同的沟通模式。而游戏沟通分析,就是从这样三种自我模式的匹配角度走进人际关系沟通的世界,寻求沟通中产生问题的根源,并试图去改变这种状态。

比如,经常把“不可以”“应该”等等挂在嘴上的人,必然处于儿童自我状态,而这是他所诉求的也必然是父母自我状态的沟通诉求,是要求对方全心全意满足自我诉求的沟通方式。但当对方无法满足之时,内心就会产生波澜,就会有其行为表现,这就是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那怎样处理这样一直心理模式呢?把这种沟通模式和书中相应游戏类型进行对照,也就更容易找到问题所在,也就能够根据书中建议更好解决问题。

那我们就走进这一本《人间游戏》,认真梳理作者的相关观点和实践策略,完成改善我们和其他人关系的目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