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人间游戏》读后感1000字

《人间游戏》读后感1000字

《人间游戏》是一本由[美]艾瑞克·伯恩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5,页数:28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间游戏》读后感(一):有“预谋”的行为及其背后逻辑研究

社会是由人所形成的集合体,而人与人促进关系的方式是沟通。只有进行沟通,人与人才会产生交集甚至是亲密关系。但是所有的沟通都会如自己所愿吗?为何总是会有没法沟通的感觉呢?

在做出社会活动中的自发行为时,人们的姿态、观点、声音、词汇及其他方面不时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而行为变化意味着情感变化。就特定的个体而言,各组行为模式都对应着特有的精神状态。其中的变化和差异产生了“自我状态”的概念。这种状态是类似于“角色扮演”一般,并非是单一有限的系统。PAC模式三种自我状态分别为“父母自我状态(P)”、“成人自我状态(A)”、“儿童自我状态(C)”。当施动者做出反应时,回应者也会根据其感受做出相关回应。

除安排时间和为有关各方提供均能接受的安抚以外,消遣的另一个功能是社交选择。消遣构成了选择熟人的基础,结果可能会产生游戏,故消遣具有“排他性”:若能参与到群体性话题就视为结交成功,反之亦然。另一方面,消遣可以确认角色和稳定立场。此时“角色”类似“人格”。立场是一个简单的声明,且在一定程度上是绝对的。而“游戏”是一系列含有陷阱或者机关的动作,某种程度上使沟通变得并不纯粹。

两性关系是与他人组成的亲密关系最隐秘的一种,其中的“游戏模式”更容易让双方形成困境,从而导致消极影响。双方可能都会不断进行角色切换,通过语言的输出未必会解决问题。这时其背后的逻辑就会格外重要,也就是说,要了解对方这么说的真实含义是什么?企图又是什么?他想得到我怎样的回应?从而做出反应来结束或者延续关系。作者用大量游戏实验构架其行为对各种社会关系的引导和影响。并且对每种模式行为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完整的推理出其背后的逻辑。有些“游戏”,竟然是从我们孩童时期就开始屡试不爽。当PAC状态进行交错时,情况会更为复杂。

我们似乎总会陷入一些语言困境中,被自己或者被他人。总有一些特定的“开关”会开启与其对应的“程序”。突然有一天你发现:原来我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是这种原因才出现的。我们做出的这个反应是因为不知不觉间我们也进去了这个程序。所有的关系和行为模式都被解读时,那时候我们是兴奋的探究还是会背后一凉呢?

《人间游戏》读后感(二):通过艾瑞克的游戏案例,学习沟通分析技巧,走上关系修复之路

艾瑞克·伯恩开创了沟通分析治疗体系的先河,他的心理学理论帮助很多来访者完成了自我的探知以及疗愈过程。 那么艾瑞克的沟通分析体系是一个什么样的治疗过程呢?他的根本原理又是怎样的呢?他的这一本《人间游戏:人际关系心理学》就是建立沟通分析理论的代表作。

在这里,艾瑞克从游戏分析的理论和实践把人与人之间交流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动机和内心世界进行了完整的剖析。也让我们明晰了到底有哪些心理状态主导着我们和他人的沟通。 为什么说是哪一种心理状态呢?因为在这一本书中,艾瑞克把一个人的完整人格成了三部分,也就是父母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和儿童自我状态,当我们在与别人沟通时,刺激和回应分属于不同的心理状态时,就会给沟通造成困难,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不良表现,误解和伤害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的。

这种情况在夫妻关系中经常出现,极为细小的一件事这可能是导致夫妻吵架的导火索,这就是因为沟通中的双方状态不在一个频道。看一下下面的情况是否在生活中出现吧! 丈夫说:今天炒的菜有点咸?妻子回应:就这样了,爱吃不吃。 妻子看着电视说:某某带的那条项链好漂亮啊。丈夫回应:你已经有太多首饰啦,不要想再买了。

还有本书中的一个案例,怀特太太和丈夫准备去一起看电影,但却因为怀特太太无意之中提到了粉刷房屋这件事情,丈夫认为这超出现有经济承受能力,妻子不应该提出这个问题。两个人的战火被点燃,最终两人不欢而散。 无论是我们现实生活,还是在这本书所举的例子中,沟通不畅的情况比比皆是,最终的结果就是给双方带来伤害,为什么会现这种情况呢?怎样避免这种情况呢?

这就是这本《人间游戏》或者说艾瑞克的沟通分析疗法主要完成的任务。这本书中,艾瑞克用了36个日常生活的场景并把它们当成小游戏,进行系统分解和关系重建,让他们都向着可以获益的方向前进。这就是用游戏的方法练习沟通技巧,如果读者阅读并不断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就能够改善沟通能力并让自己得到完美的疗愈。 比如上面案例中,怀特太太因为一句无意的谈话,让关系破裂,那么她怎么来修复这种关系呢。开始这个游戏的是她,她更有主动权。面对丈夫已经陷入生气的状态,怀特太太需要重新回到成人自我状态,她可以挽着丈夫的胳膊,笑着和她一起看电影。当然对于生气中的怀特来说也是一样,安抚自己愤怒的儿童状态,回到成人状态,把困境放在旁边,这才是良好沟通的模式。 这样的沟通案例,这本书中还有很多,面对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走进《人间游戏》,梳理沟通中的困境以及解决方案,让我们在艾瑞克沟通分析案例的带领下,走向良好关系的修复之路。

《人间游戏》读后感(三):沟通游戏如何塑造人际关系?

理解《人间游戏》的首个难点在于,我们不能将书名中的“游戏”与我们通常理解的“游戏”划等号。

本书作者艾瑞克·伯恩在书中也曾提醒我们这一点。伯恩在书中举例,数学游戏分析假设玩家是完全理性的,而本书的论述对象——沟通游戏——处理的游戏都是非理性的,甚至是不理性的。

当然,要想彻底搞明白这一点,我们有必要首先了解作者艾瑞克·伯恩以及他创建的沟通分析学。

《人间游戏》首次出版于1964年,这本原本写给专业人士的书籍意外成为了畅销书,伯恩及其理论也因此风靡一时,影响力一直持续到今天。

在这本书中,伯恩借他的游戏理论来探讨人际交流中的误区和隐痛。他首先给出了对于“游戏”的定义:游戏是一系列持续进行的互补式隐匿沟通,其结果是非常明确的,是可以预测的。换句话说,游戏是一系列经常重复、反复再现的沟通,是一系列含有陷阱或机关的动作。

在此后的论述中,伯恩根据游戏经常出现的场合,将其分为生活游戏、婚姻游戏、聚会游戏、地下游戏等类型。

比起艰涩的定义,伯恩在书中列举的例子更有利于我们理解其理论。

但在谈及例子之前,我们需要获悉伯恩理论的基础构建。

在伯恩的理论中,沟通分析最基本的立足点在于对自我的分析,因此他在本书开头就提出了人格的三种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每个人的心中都住着自己的父母)、成人自我状态(每个人的心中都住着一个成人)、儿童自我状态(每个人的心中都住着一个儿童)。

这三种自我状态各有其作用,都有权得到平等的尊重,只有当其中的一个方面打破了健康平衡是,才有必要进行分析和重组。

接下来我们可以用伯恩在书中给出的“你为什么不……是啊,可是……”游戏来理解上述理论,这是最古老,也最容易理解的游戏之一。而且我们很多人对这一游戏其实并不陌生,它的场景如下:

一个人提出问题,其他人开始提出解决方案,每个人都以“你为什么不……?”开始。对于每一个方案,最初提出问题的人都会予以反驳,最终发起人胜利了,其他玩家垂头认输。

根据伯恩构建的理论,在这一游戏中,由于解决方案大都被否定了,因此这种游戏显然隐藏着其他目的。

继续深入探究,我们会发现,这个游戏不是为了表面的目的(即成人自我状态寻求信息或解决方案),而是为了安抚和满足儿童自我状态。

也就是说最初提出问题的人看似呈现的是成人自我状态,但实际上他给人的印象却是一个不称职的儿童自我状态,因此其他人就变成了父母自我状态,渴望为他分享智慧。

但这种渴望最终都会落空,因此这一游戏的目的不是获取建议,而是拒绝建议。因此伯恩给出的办法是,要想获胜(避免无意义的交流空耗)最好的办法是一开始就远离这个游戏。比如回答,“这的确是个难题,你打算怎么办?”或者,“真是太糟糕了”。借此来避免引起交错沟通。

从上述例子我们不难看出,伯恩的沟通游戏并没有什么趣味,甚至它会引起沮丧,乃至于伤害彼此间的人际关系。

因此伯恩剖析游戏模型的目的在于,帮助人们摆脱这种无谓的沟通游戏,真正认识沟通对象,因此他在本书的结尾说“有一种东西比游戏更有价值,那就是亲密。”

亲密是伯恩理论中,自主性的三种获得表现之一,另两种表现则是觉知和自发性。

觉知意味着以自己的方式而不是别人叫你的方式去观察,去倾听,它要求人们活在此时此地而不是别处,觉知的人才是真正活着;

自发性则意味着自由选择,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三种自我状态),而不是被束缚于别人赐予的单一情感;

亲密则意味着觉知的人自发的,不受游戏困扰的坦诚,意味着活在此时此地、天真无邪、感觉敏捷的儿童自我状态的彻底释放。

通过上述三种表现,伯恩试图告诉人们,亲密是儿童与生俱来的能力,但随后的成人和父母状态会干预这种亲密。但我们仍然有机会寻回这种亲密,寻回这种比游戏更有价值的东西。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