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浮生一日》读后感100字

《浮生一日》读后感100字

《浮生一日》是一本由[美] 欧文·亚龙著作,希望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24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浮生一日》读后感(一):我的朋友推荐了我一年

很早之间就让绪路给我推书,永远能清晰出现在她的推荐目录里(不包括耽美修仙以及推理小说),就是这本《浮生一日》。一开始因为台译本和大陆本的译名区别还一度找不到,差点花80人民币买台译本……

这次我因为生活中大大小小,言之无味的磨难决定休学兼失业回家学习后,就开始疯狂地寻找可以让我治愈,或者说能让我得以避世的书籍。也是在这时,绪路又提到了《浮生一日》。她作为心理学在读生,似乎把这本书奉为教科书一般推崇,在我寻求安慰时,更是放弃直接开导……而是让我看书= =

在阅读之前,我先看了《被讨厌的勇气》。作为两本同样可以分类为哲学范畴的书籍,它们的待遇绝对是天壤之别。一本译本多样,再版多次;一本译本两种,买都差点买不到(更别说装帧设计之简陋)

但于我而言,《浮生一日》给予我的震撼绝对比《被讨厌的勇气》要大得多。《被讨厌的勇气》深究起来更像一本教人生活的工具书,甚至用了老三套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理论。在哲人与青年的讨论中,与其说是作者对先哲思考的简化呈现,不如说是预设了结果的台本。尽管我不否认它其中积极的一面,但回味起来就很容易陷入“说教式”厌恶。甚至出现了逆反心理如:你这么说真的是对的吗?我的过去凭什么不重要?

但《浮生一日》留给我巨大的思考空间。它一方面是作者的治疗笔记,同时也呈现给读者他对于每个案例的思考与感悟。他不是灌输你,我的思想何其伟大(至少我没喝到鸡汤),而更像一二谆谆善诱的前辈,分享他的经历,邀请你去思考。

前两天还跟绪路说着,我从未去思考死亡究竟意味着什么,但我发现,如果每一次醒来都需要一次感恩,那最好还是赶紧想清楚怎么死去吧。

我想通的第一点就是,在可能消失的每一天,感谢我存在于此,且不后悔我的每一天。

《浮生一日》读后感(二):浮生一日的观感

这是一本不错的书,我会把他放在我看过的书的第一档。一开始是觉得这个名字听好听的,然后发现竟然是亚隆的书,那就没有了不看的理由。在书里的10个探究生命与生活的故事中,印象最深的是一个老妇人来找80多岁的亚隆谈及自己年轻时候未完结的爱情,这个爱情里包含的也许也是错过、误会遗憾。过了很多年,这本书里我还能记得的部分不多了,还能回忆起来的就只有那些打动过我的,与我人生议题相关的片段了。

在我童年,少年,青春期,成人直到现在快30岁了,我看到的生活中的婚姻,几乎都让我感觉到倦怠,疲乏与无趣,能够稍微好点的婚姻便是乏味的深情。看着双方搭伙过日子,与我想象的与我所理解的不同。也许很早的时候,这样的婚姻与陪伴并不适合我的念头就已经冒了出来。我有时看到年轻男女们,他们新鲜肉体与躁动灵魂的碰撞,暧昧,激情,活力,缠绵,这样的一切让我觉得这样的情感与生活是如此的美好,也许唯一的不足是缺了一点东西吧,好像我所看到的的伴侣在每份爱和喜欢的背后,很少有着包容与理解,体谅与接纳,有时候你都分不清这是年轻人的通病,还是人的通病。也许书中的老妇人的这段故事对我形成我自己的婚姻观也一些意义吧,我在人生偶尔闲暇的片刻,我会在想我自己和伴侣相处的时候,我就想着自己不要把自己现在的遗憾带给未来的自己,不要把包含遗憾,痛苦,愧疚等等复杂而交织的情绪留给老迈的自己,也尽量不要留给现在在一起的人。不过可惜的是尽管有这样的意识,在认真学习亲密关系的相处中,在咨询师的陪伴与帮助下,通过认真的学习,通过大量的反思与觉察,依然没有办法保证自己在老去的时候在那些突如其来的某个瞬间。内心的各种情绪突然的涌上心头,一开始就像是小雨滴答,其后灯光昏暗,往事浮现,苦涩,懊悔,悲伤,遗憾,歉意就像上膛的左轮手枪,一颗又一颗的子弹,打进了你的内心,这样的落寞让人蜷缩,让人不敢直视。不知道是亚隆在这里刻意为之,用这样的方式提醒着人们珍惜眼前人,还是我将自己的情感与理解过多的投注在了亚隆的书,有了这样的理解。2021-4-4

《浮生一日》读后感(三):你必须放弃想要一个更好的过去

一位60岁的老妇人萨丽在多次心理治疗后,向她的治疗师坦露了她心底深处的秘密——她有一个黑皮箱,早在15年前就已经被贴上封条封存了,被放在一个看不见的地方,通常是衣柜的最深处。她一生搬过很多次家,但是无论在哪里都带着它。

那里面被封存的是在她14岁至45岁的文字作品,基本涵盖了一个女人最美丽的人生时刻。她告诉治疗师,之前的作品并没有被这样打包对待,只是在发生了一件事情之后。在她14岁那年,有一天在她父亲的抽屉里发现了她自己写得几页诗,那几张摸上去还有点儿湿,可能是父亲滴过的泪。无论如何,萨丽异常的愤怒,她放火烧了自己所有的作品。

她的青春期过得很阴暗,一如很多人的青春期,多次想过自杀。她回忆起在自己取名叫做《公交车上》在那个作品里,她搭上了一辆公共汽车,从它的始发站到终点站,来来回回坐了好几个小时,一路上都在想,应该如何结束自己可悲又可笑的生命。

萨丽在成年结婚后,有过一段婚外情,她视那段恋情为一生中最美的岁月,她也在那段时间里,写了大量优美的文章。而最终她发现,自己心心爱着的人只是在利用自己而已。所有记载她人生成长的文章,都没有被发表。那些无比阴冷黑暗的内容,它记载了萨丽从幼年到成人的人生经历中无数的伤痛。

这是世界闻名的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大师欧文亚龙在其80岁高龄时著写的一部心理治疗故事集《浮生一日》,而萨丽的这个故事就是其中的一个。我之所以对之印象深刻,是因为萨丽太具有代表性了。

随着咨询关系的建立和来访者对我们的信任,在咨询室内就会触及到很多人的核心情结。有时候,明明看到来访者的内心冲突矛盾所在,过早直指真相并不会对其起到多少帮助,更多的就是像亚龙在治疗中的作用,耐心地倾听和陪伴。

有太多朋友,尤其是在岁月渐长时,有时间有精力去盘点自己的过去时,会很想要治疗师变给他一个不一样的过去。他们倾吐着成长过程中的伤痛,抱怨着父母和爱人,细数着曾经过往的伤害,仿佛那些都只是在昨日发生。我也遇到过有一位中年男士,在要不要与初恋情人再续前缘还是和自己的妻子继续生活的议题里,看到他对过去无数的留恋,那些留恋里充满着自己粉饰过的幻想。

我们对过去的恨、对过去的爱,点点滴滴编织成我们脚下走过的路,令我们站到了现在。也许在需要拼命读书、挣钱养家努力奋斗时,我们来不及回头品味曾经走过的路,但人如果稍有喘息回头望去,或者对自己的心路历程开始自问“为什么”时,我们会痛苦的发现曾经发生过那么多的伤害,而那些伤害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消逝而一笔钩消,它们仍像我身体内的某部分细胞,时不时的在构成着、运动着、影响着我们的现在。这一刻其实是很痛苦的。

“我发现我对我老公的怨恨的点同母亲对父亲的愤怒一样,而我对待老公的方式又像我所讨厌的母亲那样粗暴无礼,我与母亲心里的距离无比遥远,以至于我和谁都无法亲近。”

尤其是触到有关原生家庭的议题、与父母和解的议题时,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我为什么会出生在这样的家庭,我为什么会遇到这样的父母的自问。

现实中真的有太多朋友愿意让自己卡在这个点上,似乎心理学的教育就是让我们去发现原生家庭的问题,然后可以找它为自己当下的不如意背锅。

他们对于曾经的经历都有一个共同的遗憾:如果没有创伤,我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更好的过去,因而,我也可能拥有与当下不一样的更好的人生。

这样因创伤而起也因创伤而压抑的人生欲望具有无比强大的动力,让我们一个个去执着于想要一个更好的过去。

甚至像我前文提到的那位沉寂在对初恋情人思念的中年男士的对话中,他描述自己当下的症状是麻木无力的,感觉不到自己的生活,感到自己与世隔绝,感觉自己不是在真正的活着。他只是感觉到自己的生活无趣无味,但他丝毫意识不到这些其实都是在麻醉自己不去面对当下的问题而已。

况且,我们真的要那么相信我们的记忆吗?小时候我觉得家乡的西瓜地里的西瓜真是太大了,是我这辈子见过的最大的西瓜,等我成年后再回到家乡,地还是那片地,西瓜也没有退化,但无论是西瓜地还是西瓜,从幅度到大小都缩了整整几个号。

我们凭什么记忆?凭的不是事实,是感受。

感受真的靠得住吗?

我曾经遇到过一个案例,一个女孩子在我面前哭泣得很厉害,诉说她的母亲如何粗暴冷酷地对待她,她的成长如何的不容易。

在当时的情境下,我作为她的咨询师,给予必要的安慰甚至有些肢体上的安慰都是人之常情,可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在那一刻即便真的能进入她痛苦的情感世界,但我的身体没有任何过多的反应。

再那后一周,这个女孩告诉我一件事。

她在上周治疗后跟自己的母亲聊起了上周在我这里聊起的事情,她对着母亲声泪涕下的控诉说:“为什么?为什么你从来不抱我?!你知不知道就是因为你不怎么抱我,造成我现在跟谁都很有距离感?!”

她的母亲惊讶地瞪着双眼,委屈而哽咽地说:“女儿啊,我怎么不想抱你呢!我是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从小我只要一想抱你,你就躲开不要我,或者转过身不睬我。我也很想知道你为什么那么不喜欢妈妈啊!”

深深折磨我们的那些痛苦经历,果然就是真实存在着的吗?就算是真实的发生过,我们之所以会痛苦,真的都是由于别人的对待造成的吗?

有多少记忆真的靠得住?

有多少感受是我们信念的产物?

如果你现在卡在这样的阶段里,我想我能给你最好的建议就是,请找一位资深的心理咨询师,面对面地把你内心对过往真实的感受吐露出来。

这个步骤相当的重要,在倾诉的过程中,伴随着重新经历的人生,会有很多的情感涌动,而那些情感的宣泄就像在给你自己做一次深层的净化,心灵的垃圾只有倒掉它,人生才会减负,才能更好的聚焦当下。

更重要的是,在重新经历的这个过程里,你会神奇的记起很多鲜活的往事,很多关于你的亲人、朋友以及恋人之间的事,并和咨询师一起讨论。这个讨论的过程,由于有咨询师的参与,有机会陪伴你矫正曾经歪曲的感受,而那些歪曲的感受可能就是制造你当下内心冲突的始作俑者。

也许你会领悟,你的父母并非残忍地不愿意为你付出关爱,而只是因为他们自己也并不拥有这些爱;你的初恋情人之所以让你“耿耿于怀”并非她真的有多么的美丽动人,而只是当前的婚姻问题和当年与女友分手的原因一样,逃避当下的好办法就是美化过去。

亚龙的这个个案里,萨丽没有找到之前的《公交车上》的原文,但她重新写了一篇。

在这篇新文章里,本想自杀的她遇到了一位好心的公交车司机,司机看着寒酸的她本不想让她上车,但看到她瑟瑟发抖的样子就没忍住,并按排挂着泪痕的她坐在发动机罩上以便取暖,并在车辆靠站时买了杯热咖啡给她。

她和这个公交车司机坐在一起,乘着公交车,来来回回地跑在小镇的马路上,就这样开了一整天。

不再希望自己拥有一个更好的过去,常常能为我们带来特别的疗愈。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