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浮生如梦读后感1000字

浮生如梦读后感1000字

《浮生如梦》是一本由梁实秋 著 / 齐白石 画著作,台海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3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浮生如梦》读后感(一):跟梁实秋老先生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人?

你是不是会常常有这样的感觉,一边吐槽着生活的无聊,一边兢兢业业的上班。科技带来的便利,似乎没有给我们带来多少生活的快乐,很多人甚至开始怀念,曾经网络不那么便捷的时代。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让你的生活变得乏善可陈的,并不是高速发展的网络,而是你自己。 我们知道,生活不仅仅是眼前的风景,更多的,是你未曾触达的远方。你的学识素养让你能够看得更远,能够让你拥有更加好的生活感受。这个典型的代表,便是梁实秋老先生。 梁实秋,原名梁治华,字实秋,1903年1月6日出生于北京。他是中国现当代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而且是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他一生为我们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成为了后人丰富的精神养料。 在他写的《浮生如梦》这本书里面,他对自己平时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方面,用轻松有趣的语调,来为我们展示了他的生活乐趣。也让我们明白了,生活并不是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当你用心地去感受生活的时候,生活也必然会回馈给你同样的欢愉。 《浮生如梦》总共把书分为了四个部分,分别是:生活·悠然见南山、社交·往来无白丁、饮食·但爱鲈鱼美、人生·浮生如梦。 第一个部分“生活·悠然见南山”主要讲的是梁实秋老先生平时的生活起居,住的是雅舍,爱散步、下棋、下棋,还讲了北平的年景,是多么地热闹。 第二个部分“社交·往来无白丁”主要讲的是梁实秋先生的社交生活,包括出行、请客以及和大伙的嬉笑怒骂。而且这个部分极具烟火气息,让人可以感觉到梁实秋先生是一个非常真实的人。 第三个部分“饮食·但爱鲈鱼美”主要讲的是梁实秋老先生的饮食习惯,在这个部分列举了很多好吃的美食,其中有不少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吃的食物,当我们看的时候,也会感觉到满满的生活气息。 第四个部分“人生·浮生如梦”主要讲的是梁实秋老先生老年的生活,以及他对过往生活的一种缅怀,是整本书感情的升华,字里行间都是绵绵的情意。 为了避免被琐屑生活打磨得麻木不仁,我们要学着像梁实秋老人一样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

《浮生如梦》读后感(二):活在旧梦里的人——梁实秋《浮生如梦》读札

经典作家旧作再版,向来比新人新作的出版更为复杂。特别是像梁实秋、胡适等作家,胡适还好说,有许多文论体随笔,可常出常新。而梁实秋不同,虽然他早年也曾参与论战,但设计文艺主张的理论性文字较之胡适而言少之又少。我读梁实秋,同许多读者一样,大抵是从《雅舍小品》开始,后来又陆续翻到《雅舍贪吃》等等集子,知道梁实秋先生的确是个名副其实的生活家,拿当下的话来讲,是一等一的吃货。

但凡爱吃、懂生活的人都是情感细腻的那一群,否则怎么会从酸甜苦辣咸五味之中尝出他人所未察觉的滋味,还能与生活哲思相牵涉。据传,金圣叹死前所说最后一句是:“豆干与花生米同嚼,有火腿味。”或许真假有待考证,但披以老饕外衣,实则哲人的本质足可彰显,若不是参透生死悲欢,遍尝人生五味,怎会于死前说这番话。

话题还是拉回这本集子,翻开目录一扫,大致可以知道这是梁实秋散文小品的精选本,综合了“雅舍”系列文章与其怀旧忆昔的众多篇什。何为“雅舍”,它是抗战爆发后梁实秋蛰居大后方重庆北碚的一处居所。当时的文人有许多都在陪都重庆、上海以及香港等地,再有就是到了革命圣地延安,或者是在去延安的路上,萧军、丁玲都是后者。梁实秋是浙江人,重庆的潮湿想必是适应的,但估计是吃不了辣,因为在这本集子里尚未看到关于火锅的文字。可以说,自1920年代的文学革命和文学论战后,大多数文人都为了所谓“主义”争得不可开交,成了“重利轻别离”之辈,这里的“利”指的是政治权力。梁实秋更重别离,《浮生若梦》里不少追忆友人与亲人的文字,大多写得深情款款。不知为何,读《想我的母亲》,我竟不禁将其与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以及沈复的《浮生六记》勾连了起来,述及童年时代母亲对自己的爱,梁实秋着墨拿捏极为到位,所写之事,无不让人动容,也无一件不让人想到自己的父母。不仅如此,更多的是一种物是人非、生死两隔之感,在此意义上,梁实秋的散文的确在最大程度上继承了明清小品的余脉。

梁实秋写过一篇《浮生如梦》,想必许多文青的QQ签名抑或微信昵称都是与之类似的文字,但读完这本集子,才让人真正对这几个字有了新的感悟。这也是将此散文集定名为此的原因吧。

《浮生如梦》读后感(三):你热爱生活,生活就会热爱你!

“把日子过成诗,简单而精致。”一直很喜欢这句话,也曾想着把生活过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不过很久以后才发现此事说起来容易,要真正做起来就难了。漫漫人生,纷扰俗世,活着本来就不简单了,更何况还要随时准备面对那么多突然而来的意外呢?生而为人,活的恣意洒脱是多少人的梦想,可事实上又有几人能在看破一切之后仍能保持对生活的热情,那一定是少之又少吧。

尽管这样的人属于“稀有动物”,但并不是一个也找不到,被誉为“一代文宗”的中国著名散文家、学者、翻译家――梁实秋先生和中国著名绘画大师――齐白石先生俨然就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两位。正如儿童文学作家冰心所言:“一个人应当像一朵花,不论男人或女人。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的一个好朋友。”的确,一个有才有情有趣的人是多么难得啊,而人生若能成为这样的人不仅自己活的舒心,也能为朋友带来愉悦!

《浮生如梦》是一本读来甚为有趣,又让人在轻松之余颇受启发的生活随笔。其内容精选了梁实秋先生58篇散文经典,再加上齐白石先生的32幅传世画作,更令书籍变得弥足珍贵。前者看似平易的文字,往往蕴含着诸多典故和生活细节;后者生动形象的插画惟妙惟肖,仿佛跃然纸上。尽管他们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却有着异曲同工的相似之处,让人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毫无违和之感。试问,若不是对生活充满无尽的热爱,又怎能通过文字和图画将其生活的美好之处展现的淋漓尽致呢?

人是感情动物,总是会对自己朝夕相处的事物发生感情,梁实秋先生就是如此。因此,我们可以在“雅舍”一文中看到:不管住在哪里,只要住的稍久,他就舍不得搬走。即使那房子有窗而无玻璃,风来则洞若凉亭,有瓦而空隙不少,雨来则渗如滴漏,在他眼里,这样的“雅舍”依旧很可爱!一如齐白石先生笔下的《大好园林图》也不过是郁郁青山旁的竹篱茅舍罢了。

下棋是一门学问,虽说只是为了消遣,但却可以通过棋局看出一个人的脾气秉性。有的人很有涵养,输了也不会有什么太多表情,有的人则为了一步棋也要争得面红耳赤,跟前者对弈即使胜了也不会有太大的乐趣,而与后者那就迥然不同了。当然,做观棋不语的真君子更不容易啊,不知道书中的那幅《二十四景之竹院围棋图》中的几人属于哪种呢?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身在异国他乡,最怀念的是家的味道:在某一刻,我们会特别想吃故乡的地道小吃,会特别想看故乡特有的景或者物,也会特别思念故乡的人。而即使在异地看到,也早已物是人非,失去了记忆中的滋味了。就如同齐白石先生《山茶花图》中的茶花,当梁实秋先生在美国西雅图居住时看到这种中国特有的花时,心境想必也是不同了吧。

典雅而不失生活气息的内容,绘声绘色的图画场景,看淡一切却又在认真生活的人生态度,阅读这样的作品,才真是有趣有料,不是吗?

《浮生如梦》读后感(四):浮生如梦,仿佛处处以爱补坑

曾经非常喜欢梁实秋的文字,尤其每每看到他的名字,总会在脑海中跳出“春华秋实”四个字。民国时期的作家里,喜欢的有很多,可是梁实秋永远是笔锋幽默的佼佼者。鲁迅先生的严肃,老舍先生的接地气,都远不及梁实秋的幽默,那种适度的、带着中庸传统的创作手法,总是让人阅之开朗。

早年间,梁实秋先生也是与鲁迅先生等作家打了不少笔仗。其实,与其说是打笔仗,不如说是一种先进思想与另一种先进思想的碰撞。这对于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进步,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翻开这本《浮生如梦》,“简约不简单”设计风格的封皮,带来一种清新的感觉。翻开书的内页,首先引入眼帘的是齐白石先生的画作,每一帧都是那么美。不禁想起先生最著名的,那些用放大镜才能看清的画作。真正的艺术家,都是心心相通的,彼此的作品之间,融合起来毫无违和。梁实秋先生的这本《浮生如梦》,就很好地演绎了这种艺术境界。

再来说梁实秋先生的女儿梁文茜在《浮生如梦》中,收录的先生的58篇文章。在“第一卷 生活·悠然见南山”中,大家可以看到梁实秋先生写他日常生活的文章,如——雅舍、书房、读画、吸烟等佳作;还可以看到“第二卷 社交·往来无白丁”中的社交礼仪,如——谦让、送礼、为什么不说实话等文章。尤其文人都是爱美食的,以至于在“第三卷 饮食·但爱鲈鱼美”中,梁实秋直接写了一篇《馋》来告诉我们,何为“民以食为天”。在“第四卷 人生·浮生如梦”中,有心的读者肯定不难发现,这是梁实秋先生怀念过往岁月的日记总和。我总想把这个篇章归为他的日记,因为这里有太多他回忆的故事,也有太多我们想要阅读的流光。

《浮生如梦》最后一篇文章是《想我的母亲》,梁实秋一开篇就写了这样一句话:“父母对子女的爱,子女对父母的爱,是神圣的。”也是因为这份神圣,让他不敢轻易触碰这个题材。但是也是从这个题材中,看到了一位对岁月而言最寻常的母亲,是怎样在日常生活中给予了子女不同寻常的母爱。尤其是文章的最后,先生的母亲至90岁享寿而终,虽然文中没有那种泪洒字间的感觉,但确实能感觉到他写每一个字的时候,满满地都是哽咽。尤其是最后一句:“如今我只有佩白康乃馨的份了,养生送死,两俱有亏,惨痛惨痛!”这才是为人子女最痛苦的心情吧!

生死无依处,浮生若梦时。人生何处,不是以爱在补坑!

《浮生如梦》读后感(五):有心人,生活处处皆学问

时光匆匆,暮然回首,人生不过梦一场。有些人,糊里糊涂过完一生,走到生命的尽头才发觉枉此一生。而有些人,且行且珍惜,认真过好每一寸时光。就比如梁实秋大师,即便是简单的吃喝拉撒睡,在他眼里,也是颇有学问。而这些学问,在大师的文章《浮生如梦》里,变得通俗易懂。

《浮生如梦》的作者梁实秋。梁实秋,原名梁治华,字实秋,中国著名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华人世界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被誉为“一代宗师”。

《浮生如梦》共收录的58篇经典散文。开头部分,是齐白石的字画,总共三十二幅,每一幅都特别生动有趣,笔画简练,内涵丰富。每一幅画配上注解,配上几句梁实秋的经典语句,品读起来意味深长。结合齐白石的画看梁实秋的文章,另有一番风味,好画配好文,给文章增色不少。

《浮生如梦》的内容由四部分组成,一、生活.悠然见南山。二、社交.往来无白丁。三、饮食.但爱鲈鱼美。四、人生.浮生如梦。

第一部分,关于生活,收录了《雅舍》《读书》《麻将》《下棋》等描写日常的散文,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的随意而安、知足常乐和幽默风趣。就比如在《读书》篇中,作者说如果图书都能做成“显微胶片”纳入腹中,或者放映在脑子里,则书房就成为不必要了。在《麻将》篇中,作者不会打麻将自称“四窍已通其三”的人物——一窍不通。

第二部分,关于社交,收录了《谦让》《送礼》《为什么不说实话》《谈话的艺术》《谈友谊》等篇目,主要写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相处,社交处处都充满学问,无论是送礼还是谈话亦或是骂人,都有学问。以送礼为例,如果生日时个个都送蛋糕,那过生日的主人还得发愁如何处理收来的蛋糕。如果是送一件贵重物品,但是小房间却容不下,也是件烦恼的事。礼物如果送得不对,礼物就成为收礼者的负担。所以梁实秋大师说,送礼,应该投其所好。

关于人与与之间的交往,梁实秋在《旁若无人》中引用了叔本华的寓言,让人们时刻提醒自己:这世上除了自己还有别人,人形的豪猪既不止我一个,最好是把自己大大小小的刺毛收敛一下,不必像孔雀开屏似的把自己的刺毛都尽量地伸张。

第三部分,关于饮食。收录了《馋》《吃相》《饮酒》《豆汁儿》等17篇散文,这么大篇幅来写关于吃的,足见梁老对吃的偏好,放到选择也可以称得上一个“吃货”。

第四部分,关于人生。此部分共收录了《记得当时年纪小》《童年生活》《中年》《老年》《想我的母亲》等10篇小散文。梁实秋从年幼写到退休,书写着对人生的感悟。生老病死本是自然规律,但是真的到了中年、老年的时候,心中还是免不了怅然。而人,在合适的年龄做合适的事,就是好的状态。

梁老喜欢用典,《浮生如梦》收录的篇目很多都引经据典,这些经典都有注释,细看注释部分也有不少收获。

《浮生如梦》写的都是生活日常之事,每一篇章就如同一个个小故事一样具有吸引力,看完能了解一些以前不曾了解的某些地方的风土人情。而作者幽默风趣的表达,则让人读来轻松愉快、妙趣横生,越品越有味。

整本书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行文之间流露的真情,更让人倍感亲切。最显文化底蕴的是,梁老将大道理寓于小事之中,处处透着处世的大智慧,处处藏着生活的大学问。

锋芒毕露的人,读读《浮生如梦》,会让你学到一些待人处事的圆融之道,人际关系也会变得更加融洽一些。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