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好儿女花读后感1000字

好儿女花读后感1000字

《好儿女花》是一本由虹影著作,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39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好儿女花》读后感(一):絮絮叨叨的女人

真的有点失望,我是接着《饥饿的女儿》看的,因为看完了《饥饿的女儿》惊为天人跑到图书馆马不停蹄地借了她的另外一本书,也就是这本《好儿女花》,我越看眉头越皱,真的失望了,这本书完全就是像一个婆婆妈妈的女人在讲八卦,带点卖弄和贼眉鼠眼的神气,我看到小姐姐和作者那一堆破事心里烦都烦死了,我理解那个时代爱情观确实不像现在这样明确,可是这也太乱了,难道那个时代的作家都是这样吗,以艺术之名行淫乱之事。全书非常平淡,就是平铺直叙,我看《饥饿的女儿》作者可以多线并行,讲述多个人的故事而丝毫不显得乱,这也是为什么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另外,《饥饿的女儿》是一个时代的作品,那个时代的重庆,那个时代的中国,全都融合在任务无常的命运里,以小见大,真的巧妙。这本书,除了几个人物的八卦我没看出其他的意义,真的是看完就忘,没有记忆点,合上书你除了隐隐约约记得有点狗血,别的都记不得了,感觉作者不是在写作,而是为了发书而写作,努力回想以前的八卦,再加点想象,一本新书就又出来了,就像是为了写书努力在锅里刮油脂的样子,最后炖出来一锅字数。

《好儿女花》读后感(二):小桃红

看得我好累啊,这些人,并不美好,有时甚至让人厌烦,这些人生,各式各样的苦难,甚少温情,有的情节惊得我三观欲碎,尤其是作者的那段婚姻,她的前夫,我不清楚这里面有多少真实多少虚构,可当现实生活中的人出现在文学作品中,我很难只关注学术成就,而不去想他的私生活,有种时空错乱之感。我一度烦闷的想要弃读,谁都喜欢美好温馨积极向上的故事,当作者把一切赤裸裸的丑恶摊在你面前,那江边的贫民区,拥挤的房子,自私的姐妹,层出不穷的家庭琐事……就这样从残酷的年代走到今天,实在是我不能想象和承受的,要是我的话我只想永久的逃离哪里。这本书里母亲的形象已不如前传挺拔坚强了,大约是年老了,又接连失去了生命中重要的男人,又受到儿女的挤压剥削欺辱,又大概是因为此书的视角是成年的女儿,我能感受到更多来自母亲沉默的爱。看的过程中我始终在想,一个女人,母亲,从动乱的年代走来的女人,她的承受苦难的能力太强悍,她的生命力真的是太旺盛了,一个人怎么可以承受那么多痛苦?这样的生命,这样费力燃烧的生命真的太触动人心了。 阅读中心情不好,因为某些观念实在不合,我有时候会费解作者的行为,有时候会觉得有些矫情,但我也不曾经历过她的人生,也没资格说什么,我也不过是个看客。

《好儿女花》读后感(三):是小桃红,也是好儿女

本来以为第二本不会比第一本好看,但看到后面却给我惊喜。《饥饿的女儿》充斥着强烈的与生俱来的饥饿和欲望,在少女的身上,这个力量压倒了一切,不经意间指示少女人生的走向。最初的生命和恋爱的残缺都在这里揭示,还年轻的小女儿,第一次使出一些力气离开家,开启了后面要更加用力才能支撑下去的人生。

小女儿的力量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写作和爱情,写作也是她的通行证。而在第二本书里,也是她人生后来的阶段,她发现几乎所有力量的初始,都和母亲有关。父亲的残缺成了烙印,她无力冲破,想要拿爱情掩饰,母亲清楚,却不说破。也许是愧疚,也许是明白说也无用,就像她自己的一生,在每件事开始的时候就下定决心,不计代价,可以不和人倾诉,却不能不做。

书的结尾是我没有想到的一种圆满。成为母亲,也是陪伴与怀念母亲的一种方式。曾经层层淤泥里的小桃红,又开了新的一代。生活的淤泥只会不断堆积,小桃红这一生也会不断沾上,也会努力摆脱。花瓣脆弱,即使是母亲也无法去触碰而为她洗脱。但母亲能看着她,以她自己的节奏颤抖,慢慢抖去淤泥,慢慢适应狂风。母亲不能做太阳,也不能做月亮,但能在淤泥太深,风雪太大的时候对小桃红说,“不要怕,太阳走,月亮出,月亮走,太阳出”。

《好儿女花》读后感(四):花的姿态

艰难地合上书,已经发生了好多事。初读虹影时我写过一条微博,说湿气会润泽一切脆弱的心,那时候我的心是那么软。

邻座的女士在起飞前克制地小声啜泣。机舱暗下来之后我打开阅读灯,小射灯的光线精准地击中我的眼,我抱歉地询问邻座的女士,是否会打扰到她。她转过来,一双湿润的红眼睛,出奇地动人。她温柔地摇了摇头。我没法忘记那双眼睛。

读过太多散文诗,在我的青春期。我一度以为这个世界要讲究对仗工整,人人敬畏韵律。是我像往常一样听错了,人人要的是效率。邻座女人的红眼睛,在那些搅动血丝的漩涡里,法国梧桐齐刷刷地凋零,坠入浑浊的江水,与沿岸的破旧船舶并行。后来我总是很想问问红眼睛,你是不是早就知道这些字会伤害我,你是不是预感到这些残忍的事情。

童年时候我在手掌划开一道小口,为了吸引母亲的注意。终于意识到在往后的十几年里,我一直用这种方式处理与母亲以及所有的亲密关系。我被《好儿女花》深深地伤害,跟所有曾经伤害过我的小刀一样,没有章法地刺、没有余地地扎。我想跟妈妈说我对她感到愧疚、泣不成声、肝脑涂地,但是笔者既在,我要像笔者一样活下去。如同我逼迫自己与字字句句对峙,像砂纸胡乱摩擦柔软表皮。我无法再规避生活的暴力,仁心也好,暴戾也好,别无他法,要像笔者一样,用花的姿态直面甘浓的命运。

《好儿女花》读后感(五):沉闷的

这是自传体小说,其实我一直对于这些分类搞不清楚,什么魔幻体,穿越文,自传就是自传,为啥又是小说?就像是校园民谣一样,什么是校园民谣?只是媒体的卖点创意,有实质的东西在内吗?于我,比较简单,书分两类:我喜欢的,我不喜欢的。这本《好儿女花》属于前者。

阅读的顺序是错误的,应当先读《饥饿的女儿》,再来读《好儿女花》,因为犯了错误,所以读完续集迫不及待先来聊聊,然后再去读前传,我也是奇葩中的霸王花了。文中都是小人物大姐、二姐、三哥、小姐姐、五哥,拉家常,从六妹追悼母亲写起,发现母亲生前的秘密,再透露给我们六妹自己的秘密。阅读的时候常常叹气,李某问我在读什么?哦,读母亲。。

这位母亲年轻时叛逆,进入城镇给孢子压寨,遭虐带孩子离家,遇上后来的丈夫,生了4个孩子,再外遇生了小妹妹。小妹妹就是六妹,一身背负私生女的角色,遭家庭和周遭的歧视,但六妹移民写书有钱,家里五个哥哥姐姐既看不上她又离不开她。母亲死了,六妹奔丧,意外发现母亲并不是想象中的幸福晚年,而是捡垃圾坠下垃圾山病重离世,无人愿意讲真话。母亲年轻时候的遭遇,年轻时候的情人关系,通过其他人的只字片语完成拼图。

不知道每个人的母亲在心中都是什么形象,在自己成为母亲之前,我对于自己母亲的印象一直停留在40岁,为什么是40岁?因为10岁以前的记忆太模糊了,40岁的母亲和现在60岁的母亲,在我心中是一样的,慈祥的,瘦瘦黑黑的,皮肤光滑的,从未老过。母亲是应该爱我的,母亲是应该为我付出的,母亲从来如此。但我不会想其他,母亲的感情生活?母亲的性生活?作者却做了这个事情,我相信中国环境下,即使是开放的如今,能这样做的人还是极少的,母亲是特别的存在,有很多方面,我们是觉得神圣不可侵犯的,当然也有偷懒故意忽略的因素。阅读完了,感觉看母亲也更加全方位了:首先她是个女人,然后才是我的母亲。她是有需要的,有自我实现的诉求的,她所贡献出的那些时间、精力、财物,是因为她爱我,她对我的那种你若安好我便是晴天,如此坚定和无畏。

在中国,依然是传统的,大部分的女性有男人是天的灌输,即使是我自己,不停重复男女平等的呼声,也逃不出,很多事情处理,感情处理还是在这个框框里面,这是传统,这是文化,这是血液里面带出来的东西。中国女性是勤奋的,工作率,家务率,为家庭付出很多,我的母亲是其中一位。还有很多女性在孩子出生后,把天改成了孩子,我想我的母亲是其中的一位,那种利他主义,忘我的境界。所以,我很幸福,被爱包裹着,看世界也是暖色调的。母亲的影响太大了,让我成为了一个健康乐观的孩子。在之后的人生中一直是笑脸迎接。但其实对母亲是不公平的。我也看到过许多女人只顾自己,吃的穿的用的,精神上的,这个时候我又会说太自私对孩子和丈夫太不负责。这似乎又是一个平衡的关系,在负责任的同时去放飞自我。

扯得远了,原本迫不及待地来写这篇读后感,只想抒发一下对母亲的爱。作者最后部分的自责是对我们的警示,不要等到没有机会了再后悔。首先是你个体,然后你是母亲,不过不要忘记你也是孩子。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