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青木桌上的女孩读后感1000字

青木桌上的女孩读后感1000字

《青木桌上的女孩》是一本由另维著作,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7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青木桌上的女孩》读后感(一):谢谢你,曾出现在我的生命里

从蹒跚学步到牙牙学语,从离家求学到谋生自立,身边的人来了走,走了来,一波一波,换来换去,世界上的人只要通过六个人就能相识,但是是谁一直默默守候在你身边,与你一起向前走?

曾经牵着你的手带你向前走的人,他们渐渐放缓了他们的脚步,在约定的地方等待我们定时的看望;曾经会和你默默私语的人可能已经牵起了别人的人,和别人说着我愿意,身边的人在行路中换了侣伴,我们也不孤单,感谢生命里曾出现的你们。

不论这中间经历了何种滋味,酸甜苦辣都满怀感激,是你追随的眼神,是多年后的真心话,是我们一直相守的陪伴,即使是看见美丽衣裳也会第一时间想到你。生命中每个人的出现都不是偶然,因为你们的出现,与我相遇,才造就了今天的我,即使远在异乡也能顽强生长。

因为你们的存在,生命才变得有意义,充满了阳光,哪怕前路崎岖也要勇敢前行,不能轻言放弃,感激你们的出现,在我的生命中。让我学会被爱与相爱,相守与珍惜,让我不再孤单,不再害怕,勇敢前行去寻找自我,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少女的甜涩爱恋,是每一分都会被放大,胀满整个世界的粉红,还好这些喜悦与忧愁有古小吉的陪伴。初时的相遇不是那么的顺利,好在作者的真诚换来了这个交心的朋友,很多年后依然在一起,分享各自的小秘密,回忆过往囧事,即使因为她的加入让第一个暗恋对象误会也没有影响到彼此的情谊,这就是久伴。

最多的情深莫不是对你百般疼爱,但也会因为家长的反对,老师的责难,现实的距离,社会的艰难,最后情深变缘浅,留下来不及说出口的误会,没有解释,没事辩白,就让误会继续,因为走到了分叉口,也不用挥手告别,因为彼此不会转身留恋。这一切还好有古小吉,作者年少的一时仗义行为换来的好闺蜜。

比起作者的缠绵爱恋,当然也很让人心动的美好情感,但还是更喜欢她与古小吉之间的友情相伴,人生不就是收获一份可以持久的感情嘛,如果爱情那么脆弱,还会被附加上很多的标签,那还不如有一份久伴的友情。

路还有很长,一个人太孤单,一群人太喧闹,默默行走,如果你愿意相伴,我会很感激。

《青木桌上的女孩》读后感(二):追忆青春闪亮时

追忆青春闪亮时

文/王传言

【《青木桌上的女孩》,另维著,九州出版社,2016年2月】

近年来,怀旧似乎成为一股风潮。无论电影还是书籍,都呈现一股怀旧情绪,比如赵薇导演的《致我们终将失去的青春》就是最好的例子,而后来的《同桌的你》《左耳》《栀子花开》等都延续这样的路数,不断追忆青春无悔的故事。而在图书领域,刘同的《谁的青春不迷茫》更是开启一个新时代。其实,谁的青春都是充满闪亮日子的无悔岁月,无论你是80后还是90后,青春总是悄然而来,又倏然而去。那么,且让我们打开作者另维带给我们的别样青春,品读这本《青木桌上的女孩》吧!

另维,从这个独特的名字,你似乎也应该懂得其中的特殊。是的,名如其人。另维和所有女孩一样,从小满怀梦想,从初中到大学,她也曾早恋、冲动、奋斗、迷茫过,当她一直向前冲的时候,突然发现已经到了青春的尾巴,身边的小伙伴也一个个都长大了,再也回不去了,那些美好的过去只留在记忆里。她7岁入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从中学到大学有过至少5次恋爱,每次都山盟海誓;她是学渣却误打误撞进入华盛顿大学,还未毕业又成为华人电台主播,还是NBA兼职现场记者,总之所有好的坏的,合起来就是一本苦中带乐的故事书。

18个青春故事,送给来不及长大的你。诚如作者所言,在每个人的青春里,都有很多故事呈现,但是这些故事内容,都有着时光的印记。我们似乎应该能够懂得,追忆,往往是在失去之后的反刍,也只能够让往事随风。但是,如何记录这些故事,往往就成为一个你我的分野之处吧!另维,她将写作视作记录生活的方式,也是临摹青春的最佳手段,一直写,一直记录,于是完成了这样的故事。这些在青春闪亮光阴中的故事,难道不正是我们每个人曾经的一切吗?只是,它们都已经一去不复返,如此而已。

更多的时候,我们阅读着别人的青春,却思考着自己的故事。《青木卓上的女孩》也是如此,这是书写另维自己的青春,也是同样90年代的青春,更是每个人的青春。当然,我们阅读只是我们希望留住青春。但是,更应该看到,当我们呼喊那句“青春且留住”的时候,却看到青春的脚步已经远去,只留下你我的身影在青春的尾巴上游荡。

《青木桌上的女孩》读后感(三):越前行越怀念

一次跟弟弟逛书店的时候他问我,“你喜欢什么样的书籍?”我一直觉得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看得书太过杂乱不好总结,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弟弟说,“我喜欢看写爱与梦想的书籍,你为什么不看这些?你是不是没有梦想?”这个问题当场被我回骂过去,但是一个人的时候总是在想曾经为爱而生,满怀梦想的那个自己去到了哪里?那些过往我该如何去怀念?

周末坐在铺满阳光的阳台,翻开另维的这本《青木桌上的女孩》,慢慢的随着文中的情节回望自己的当年。我很羡慕那些拥有精彩青春,并能将其记录下来的人,而他们的记录与我的当年有那么多的共鸣,让我一时思绪连绵。回忆总是片段式的,那些碎片停留的脑海中,总会被书中的情节一一牵引而出。

当年的我们总说将来,如今的我们总言曾经。另维带我回到那个纯真年代,看到书中的人物用纸条传递喜欢,总是刻意地去创造偶遇,那样轻易地许下山盟海誓,却又决绝的互道再见。这些鲜活的人物总能让我在记忆中找到对应的人物。

曾经的我也会为QQ上的“正在输入中”激动不已,在心中不断猜测他会对自己说些什么。每次看到他空间的更新就想在做阅读理解,不断揣测其中的中心思想。会在放学的路上不断制造与他的偶遇,内心狂跳不已,见面却只有一句“这么巧!”更会为分手而伤心抑郁,顿觉人生渺渺茫茫。每每想起当初可以放如此多的心思在一个人身上,便觉得不可思议。

随着我们的成长,这些记忆都慢慢的淀入我们内心深处。其实我们并没有忘记,只是现实的忙碌让我们很难忆当年。只有在每年同学聚会上才可以肆无忌惮的对酒话当年,渐渐的没有了惋惜,渐渐的当年的情侣见面也不再尴尬,渐渐的我也深藏了当初的爱与梦想。

我们回想当初时候,就像带上了滤镜,许多场景在脑海中有节制的回放,内心少了几分激动,多了几分坦然。作者另维在序言中写道“这些年我拼命向前跑,跑的太快丢弃了过去的自己,不可惜也不想念。突然停下来回头看看……原来我曾这么认真的活过。”回忆有时候也会像脱缰之野马在脑海中奔腾肆虐,每当这个时候我们不如放下手中的文件,坐下来歇歇,在脑海中幻化出一片草原,让牵引而出的回忆多奔跑一会。

下次再见弟弟,我会对他说,我曾经有爱与梦想,不过这是一个很长的故事,你想听听吗?

《青木桌上的女孩》读后感(四):这里藏着曾今的自己

这里藏着曾今的我

打开这本书的时候便宛如打开了尘封的记忆匣子,看着作者的故事开始不断地回忆起开始渐渐遗忘的、青涩的曾今。

我不知道是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像作者一般有一个因为偶尔而让生命轨迹交接在一起的朋友,然而我却是有的。没有作者那般的巧合,却也是如此偶然而又充满了缘分,如今的我与她也同作者与好友一般,相隔着距离,但心却一直紧挨着。作者的文字有种神奇的魔力,通过她写自己故事的语句,却能巧妙的击中我的内心。她说着她的故事,却能神奇的拐好几个弯,让我想起我自己。她一次见义勇为,交获了一个看此无法融合,却巧妙的和谐的好友。而我初中之时也是最后一学期,因为一次意外结交了挚友,而这位如今的挚友,曾今我们同班两年,我们说话却未曾超过10句,曾今觉得永远不会相交的两人,却能如此要好,想想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

有时候大概便是一种缘分吧,就像这次的错过促成另一次缘分的相逢。女孩暗恋因为种种巧合而令人惋惜,然而后来初恋的青涩,美好的会让人忘记当初的失败。如今市场上出现了那么多关于青春的电影,然而每次看过我便觉得难以共鸣,因为电影中的青春,非我成经历过的青春。那时候轻狂、尖锐、充满理想,也青涩、苦闷、经历过各种失败与错过。那时候也许觉得自己懂了这个世界,但是悲天悯人之时,其实又无比单纯。曾今也被各种市场上无聊青春疼痛书籍赚过眼泪,如今想来着实可笑。然而,书中另维宛如曾今的自己,没有太过惊天动地,却也有着奇妙不平凡的小小故事。她面对“奶茶男孩”时候的窘迫与紧张,想要表达心意时候的担忧与期待,都仿佛是当初的我们,单纯的追求心中那一份简单的爱慕。有着害怕与矜持,有着青涩的思念与矫情,那是一种一旦长大就会失去的东西。

我们心底都会那样的少年吧,他们惊艳了我们的时光,温柔了岁月,那一刻的怦然心动,无论结果如何,都不悔恨当初的奋不顾身。

我现在是什么样子呢?当我看完这本书之后,我问自己。

我在书中找到了当初的我,回忆当初与朋友的相遇,还会不由自主的笑起,我想起了渐渐遗忘的为我占座的少年,想起了我曾今哭过痛过的爱恋,想起了我曾今的理想与热血,想起了我当初的尖锐,也开始理解身边还尖锐着的少年,就如理解当初的自己。有时候便需要这样回过头去看看吧,去看看曾今的自己。

《青木桌上的女孩》读后感(五):那时青春

这是我曾读过的离我最近的书,倒不是说其他,反而是最浅显的意思——距离。近到只一条公交线的距离,在我念书的城市。关于青春青涩回忆,也是近到把五六年前的记忆拉到心口,从眼睛到嘴角的笑,那么近,又远到遥不可及。

你有没有遇过这样的人

一个不需要特定的时间地点环境

偶然看见一张像他的脸或背影

听见一个与他差不多的名字

就会令你呼吸一滞的人

在正文前图配的文字里,我最喜欢这句。可能是曾经有过这样的心境或者现在还有着这样的感觉,我不清楚,也不想去追寻。但确实感动到我,把我拉回了曾经的那些青春,不曾疯狂反抗过的在平静日子里吵吵闹闹永远不可能来第二遍的时光。

庆幸我在还没有学会遗忘的季节里遇到这本书,那些书里的感觉,恰恰是我夜里闭上眼睛,在困意袭来的前一刻还在努力找寻的记忆,只是回忆一点一点消逝,脑海里的那些面孔,也渐渐淡去了他们的棱角,知道终有一天会消失,所以才抓住了最后的怦然心动,之后消散了,也不会去追寻。

她的一些故事发生在襄阳四中,每次回家去火车站公交线中段很热闹的一站,省内的状元高中之一。以为紧张压抑到麻木的状态,却发生了好多青涩的故事,一个小小的动作,一次眼神的交流,可能就是两颗心的触碰,那么大的压力下的小情愫,会比轻松环境里的相遇更可贵,更值得珍惜。他们成了那时候的精神支柱,在学习的海洋中不至于窒息的一根救命稻草。那时候最容易喜欢上一个人,深陷其中,但是那种情感,也不知是真正的喜欢还是寻一个依靠,毕业了,能真正走到最后的,也并没有多少。

身边有一个故事,被我称为童话。是那种你暗恋的人恰好也暗恋你,最后还没有错过的故事。闺密的故事,毕竟比任何文字都来得真实。高三冲刺时候的座位调整让他们相识相知到相恋,高考前分手,毕业后和好,一直到现在。前几天和她通电话:“他下次放假就过来哎~”异地恋,即使距离和偶尔的矛盾也拆不散的爱情。真心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能见证他们从校服到婚纱。

那时候的青春,会是我们人生中最灿烂阳光的日子,有一种难以忘怀的味道。在听到一首熟悉的歌,或是见到一个记忆里的人的时候,所有的一切轰然坍塌,只记得那年的香樟树,树荫下的窃窃私语。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