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设计心理学2读后感1000字

设计心理学2读后感1000字

《设计心理学2》是一本由[美] 唐纳德•A•诺曼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3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设计心理学2》读后感(一):书如题名

略啰嗦,略无聊

举例子解释得和上课一样

非要150个字符吗?

略啰嗦,略无聊

举例子解释得和上课一样

非要150个字符吗?

略啰嗦,略无聊

举例子解释得和上课一样

非要150个字符吗?

略啰嗦,略无聊

举例子解释得和上课一样

非要150个字符吗?

略啰嗦,略无聊

举例子解释得和上课一样

非要150个字符吗?

《设计心理学2》读后感(二):提炼和思考

有时候他像一个婴儿一样提出问题(天真的),怎么根据它们的大小、斑纹、行为、颜色去进行鸟类的辨别?而不是怎么分辨鸟类的种和科。

然而有的时候,设计是为了激发,这就是艺术作品的意义所在,有意创造出得以激发思考和讨论甚至争论的东西。

作者在这本书中探讨了复杂的重要性,他提到很多设计师将简单等同于简单的外貌,但看起来简单的用起来却并不简单。

他认为使用户用起来容易,意味着增加设计师或工程师的难度,说的很有道理,苹果的设计就是如此的,使用苹果的产品从来不需要说明书的帮助,就是因为设计师在考虑产品的时候,展现出了强大的设计能力,让人们不用学习就可以使用。

他还提出:设计面对的挑战是去管理复杂使之不再令人困惑。

“事物应构造的尽量简单明了,但不能过分简单”——爱因斯坦

人们购买一个拥有复杂功能的产品,比如apple pencil,很多人购买它们却很少使用,这就是因为人们认为它们需要这些功能,在购买时它们只考虑这些功能发挥最大作用的时候。

“复杂的事物更容易理解,简单的事物反倒令人困惑”

“目前的现状是我们必须去适应技术,是时候转变成让技术来适应我们了”

然而有的时候,设计是为了激发,这就是艺术作品的意义所在,有意创造出得以激发思考和讨论甚至争论的东西。

菲利普斯塔克的外星人榨汁机,不擅长制作果汁,斯塔克自己说过做这个的目的是创造对话。

他还谈到系统设计,适当的解决方案需要一个系统的方法,而不只是重新设计很多部分中的一个。同时设计团队也应该包括多种学科,包括人机工程学、环境专家等等。

“今天的世界提供给了我们太多选择,但讽刺的是令人满意的却越来越少了”

《设计心理学2》读后感(三):复杂:设计的必要之存在

“少就是多“

毫无疑问,Mies Van der Rohe的这句名言至今仍然影响着设计界,无论对设计师或者设计使用者来说,他们已经习惯并相信了简约设计产品的美好:比如Iphone,比如百度。

至于简约设计为何能大行其道,从设计者和使用者的角度来考虑,答案也显而易见:设计使用者(也就是我们)已经越来越懒惰,懒惰到如果一个产品还需要我们去看说明书,或者多摆弄两下,我们的耐心就会炸裂。所以,我们使用的东西最好是超级简约,不看说明书也能捣鼓明白,而且操作步骤少之又少,更重要的是,它能一步到位解决我的问题。产品的设计者们非常明白这个道理,被这个目标驱动的他们自然也就向着简约设计这条路越走越远,更有甚者,认为简约设计就是简单设计。而Donald Arthur. Norman的这本书好就好在给设计师们提了个醒:对设计而言,简约不是简单,而是只在必要时候考虑它的复杂。

因为种种原因,本书中心论点看起来不是那么明显,甚至稍不留神,你会看不出作者对“设计只在必要时候考虑它的复杂“的有效论证,好在反复深究后,理解它并没有那么复杂:

心理学证明,人们更喜欢中等程度的复杂,太简单我们会感到厌烦,太复杂感到困惑。置换到设计上来说,即便是看起来极简的好设计,其背后也是设计师精心设计的中等程度复杂。

举例:

使用汽车,大多时候只需要把控好方向盘、油门和刹车,但庞杂的其他功能和提供参数仪器等也很重要,所以,汽车再简约,它们也会存在。

使用Iphone,大多时候只需要掌握好Home键和触、点,但为了维持其良好的体验,其令人叹为观止后盖,复杂、精美的电路板依旧存在。

与之相反的例子是滑雪板和吉他一类产品的设计,诚然,它们外观很简单,但是熟练使用它们需要经年的学习。这些本身缺少了的控制环节才是它们上去简单明了的原因,而这些环节最终都需要使用者自身去适应和学习,实际上整个产品反而更加复杂了。

瞧,真正的简单只存在于头脑中。“少即是多”固然真理,但认为这就意味着设计必须简单未免有失偏颇,不可排除的复杂性和高密度信息呈现是设计目标与其工作步骤所固有,好的设计总是逼迫着设计师需要做到是在繁简之间找到美观与功能的平衡,将所有的复杂性有效的进行整合。

正如 Donald Arthur. Norman所说: “你不可能把本身复杂的实物简单化,而如何将复杂性有效的整合,这就是设计师的工作。””当然,这也是本书存在的价值意义。

《设计心理学2》读后感(四):被设计的复杂

对于《设计心理学2——与复杂共处》这本书,我不太懂得该将其归类在那种类型书籍内,当然这不是我想与大家讨论的重点,我之前看过另一位国外作家撰写的书籍,内容大致是讲述,如何透过人的心理分析行为,在通过某些持续的行为形成心理建设。当我看到《设计心理学2——与复杂共处》时,我发现两本书的共性,这一共性与内容无关,而在于它们对内容的细致表述上。在看这两本书时,我都有一相同的错觉,就是我觉得作者好“啰嗦”,我之所以选择啰嗦这个词而非冗长,是因为作者所写的文字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对于缺乏耐心或者领悟能力尚可的读者,可能在阅读时需要倾注更多的耐心。我想这可能是国外该类作品与国内作品最大的不同,它们通俗易懂且节奏缓慢,力求使所有阅读该类书籍的人都能读懂。

当我看到《对等待的设计》这章时,我才开始真正意识到,我们生活在一个“被设计”的世界里,我们所看到的,甚至我们切身感受到的事物,都被精心设计。而很多时候正因我们缺乏自己生活在“被设计”的认识,导致对于我们无法精准描述的事物,我们只能用简单的“愉快”或“不愉快”来表述,而这看拟简单 “愉快”“不愉快”的划分背后,却有是其“设计”成功与否的最直接印证。在阅读这本书时,我们不难发现,所有的复杂都是为了力求简单,所有的简单都为了满足复杂的运作,简答与复杂在这本书里,已不在是对立的关系,而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在彼此的领域拓展延伸,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阅读《设计心理学2——与复杂共处》第九章里的《评论家的偏好》时,我第一次与作者产生共鸣,因为它正好佐证了我之前的一个想法——批评家是为了批评而批评。在此与大家分享一段不太愉快的经历,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过,在网络因为与其他网友意见相左而遭受语言暴力的经历。事情原委就不一一细说,大概是在某处看到网友清一色说某某人不好,恰巧此人我略有了解,便发表个人意见,虽有偏颇的地方,但整体来说还是比较客观中立的,偏颇的地方在一些温和的网友指出后,我也立刻推翻先前偏颇的言论。关于我发表的这种近拟墙头草的个人意见,能引来如此多网友喷我,其实蛮意外的。毕竟我不是站在他们的对立面,只是不全然认同他们的观点罢了。

当时我的观点还是有一定的拥护群体的,因为我重点提到“大家所接收到的信息都是经过过滤和人为传播的,到底事实真相如何,不是我们能评说的”,如果我当时读过《设计心理学2——与复杂共处》这本书,就能运用“被设计”这一理论去反击他们了,呵呵~其实我自己也是为了批评而批评。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我们去反驳一个论点,有时不仅仅是为了确立自己的论点,更多时候是一种情绪或者心态的作祟,这种意识形态让我们偏离我们初衷,进入为批评而批评的荒诞怪圈。

《设计心理学2》读后感(五):书自有益处,需自己再次消化

其实不是很明白,设计心理学系列为什么可以成为畅销书或者推荐书籍。读起来十分不顺畅,而且冗长,大概是原版与翻译的差距吧,做了中英文双语的设计后发现,汉字非常精湛简洁,三言两语换成英文结果就成段了。一点小意见,进入正题< 与复杂共处>

一个事物是否让人觉得复杂,取决于两个方面:

“产品对于使用者的可理解性”和“使用者自身的理解能力”

1.可理解性:

△设计角度:即设计人员是否将产品设计得逻辑清晰,而不仅仅是功能的叠加。换成实际设计工作中的例子,就是现在很流行说的:先交互设计——再到视觉设计。一款APP,在设计初建立起清晰的概念模型很有必要,能避免后期陷入只关注局部功能而忽略思考整个产品的设计陷阱(现在很多设计师都会遇到这种情况)。设计师可以通过将复杂的逻辑设计成易于理解的概念呈现给用户,比如进行清晰的功能划分、组件的设计等,来降低用户理解的复杂度。书里面这张图就是最好的解释:

△事物本身:随着时间的推移,事物可能会存在变化,从而导致简单可理解的东西变得复杂,比如腐蚀的指示牌。

△文化社会差异导致的复杂性

2.理解能力:

我们熟悉和理解的东西,就不会觉得他复杂。甚至随着我们了解的知识增多,在某一方面变得专业,反倒会更喜欢复杂。

觉得书里比较有意思的一个观点是复杂守恒,因为有切身体会..用户看到的一个简单的汇总表格,私底下却是程序员小哥哥们不知道掉了多少头发写出来的。一面简单,必定有更复杂的一面作为支撑。

我从自己的理解方面,做了最简单的关于复杂的概述。当然有失偏颇,因为这本书涉及很多的领域:生活中、专业的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等等。

其实这本书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与复杂共处的案例,如果读完之后能够自己重新梳理一遍(再设计这本书的内容),我相信阅读完的同时,也学了怎么与复杂共处了(难道这是读者的小心机?!)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