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最美之物》读后感精选

《最美之物》读后感精选

《最美之物》是一本由[日] SML公司 编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19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最美之物》读后感(一):做自已喜欢做的事

看了这本书,觉得日本人对自已的人生很负责,他们选择自已的职业,大多数是根据自已的兴趣来的,书中很多的制陶师都是接触到了这个行业,发现自已很感兴趣,然后放弃自已之前从事的职业,全心投入到其中。我感觉这种事在中国不多见,很多人就是为工作而工作。

看书的时候,也会联想到自已的行业,发现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一个匠人,通过自已一步步的坚持,不断地思考,改良产品,总有一天会在世界留下自已的痕迹。

《最美之物》读后感(二):最美之物

最美之物

“即使只有一个蒸芋头,只要器皿漂亮,就可称之为秀色可餐“。

《最美之物》读后感(三):《最美之物》评论-30分

这是我第一本接触到的有关陶瓷的书,一个美好的开始!在学院图书室借阅,时间点上恰到好处,从这个星期开始,我将会阅读大量的有关陶瓷的专业书籍,我希望能在今后的很长时间里,依然能够有如今的兴奋和态度。在过去的十年里,我弄丢了自己的理想,在接下来的十年里,我不能再错过。

虽然日本的陶瓷历史并不算久远,但日本陶瓷与其文化和其他艺术行业的融合确实精致且复杂。民艺在日本的发展事态蓬勃,和现代生活的需求息息相关,诸多的职业化陶瓷匠人已经风格鲜明,自成体系。不仅可以维持生计,而且也有着相当高的技术、造型和审美视角。

书中介绍了几十位日本的陶瓷匠人,依据当地的原材料特色,独立成窑,出品各具特色的实用陶瓷器皿,可以快速的了解陶瓷器皿的制作技术。提倡在使用的过程中,逐渐完善工艺的细节,提倡产品必须与盛装菜肴为最终的完成步骤,只有这样才能贴近生活。SML公司编著的这套书确实赏心悦目,很有营养,摄影质量上乘,是国内同类型图书缺失的部分。书后有日本重要手工窑场的地图,还有书中所有器皿对应的价格,非常亲切的策划环节。

我对陶瓷的认识是初级的,但新鲜的事物会令人印象深刻,随着时间的推进,随着实践环节的增加,我会逐渐加深对它的理解,书中内容值得反复研究和学习。

《最美之物》读后感(四):读《最美之物》--------了解日本陶艺

最美之物是我阅读日本陶艺的第一本书。这本书是在某人微博上知道的,那时对于陶艺,对于餐具只能说是知之甚少,甚至于本身对于日本的餐具是带有偏见性的。是的,我并不喜欢日器。我不喜欢他太朴素,不喜欢他不完美。《最美之物》这本书可以说是陶艺的初级入门,对于算是正统学习过陶艺的我一开始并没有看上,但仔细阅读之后,细细品味,它打破了我的偏见,这让我知道在不了解的情况下莫要去评价它。

这本书主要介绍了当今日本几大窑口以及它的主人,讲述了这些窑口的“故事”。故事并不华丽却打动了我,如日本食器一般朴质,却真诚。他客观陈述了他们的经历以及制作方法,几十年的故事却好像眨眼之间发生的一样,这也许就是它的魅力所在。陶瓷沉浮于世间万年,经历的多少年的演变,造型、装饰不断地变化,才有了现在的陶瓷。日器之美,在于返朴归真,他们励志追求最古朴原始的做法,不刻意、不做作,追求自然。这一点,曾经是我不喜欢它的一个原因,我不能理解为何在轰轰烈烈的发展之后还要追寻原始。莫是食本源自于土,而陶也土?这一点我并没有很好的得到解答,但在日器上,我看到了生命力,看到了我们日常生活中本来应有的面貌。生命力,这也是是对日器最好的解释。

笔者现居地景德镇,在这里很多人追求柴烧,追求仿古,那时候我认为这是在模仿日器,没有自我。想来我也是太自我膨胀,对待某一事物过于偏激,也许,日器是一个好的对待陶器在发展中的回顾。而我们景德镇的柴烧,也是追求一种沉淀吧。

笔者文笔烂,知识点少只能浅谈。有兴趣者可交流,希望可以学习。

最后,感谢《最美之物》让我了解日器文化。

《最美之物》读后感(五):一枚蒸芋头的美感

A

上世纪30年代,民艺运动倡导者柳宗悦的及时出现,开创了传统匠人的工艺复兴。他的核心理念是:“工艺文化有可能是被丢掉的正统文化,原因就是离开了工艺就没有我们的生活。可以说,只有工艺之存在我们才能生活。从早到晚,或工作或休息,我们身着衣物而感到温暖,依靠成套的器物来安排饮食,备置家具、器皿来丰富生活。如同影子离不开物体那样,人们的衣、食、行、住也离不开工艺品。没有任何伴侣能够以这样密切的关系与我们朝夕相处。……美不能只局限于欣赏,必须深深地扎根于生活之中,只有把美与生活统一起来的器物才是工艺品。”

B

这是一本打开了便不愿意放下的最美之书。

洁净纸张承载着温润的色调,一个个朴实敦厚的名字扑面而来,森山窑、福光烧、一久堂、五十岚元次。手工艺人的平淡述说,如何误打误撞进入此行,如何在日复一日的重复劳作中突然开悟,一切都是浑然天成,这些器皿在寻常生活的使用中获得自己的生命。

整体来说,书中的陶艺匠人基本都是摒弃了现代化的设备和原料,采用当地的泥土和植物烧制的釉料草木灰,用传统的脚踏式转盘代替自动转盘,用木柴烧窑代替了煤气窑或电窑,在剔除了机械化以后,每一次的制作都是不断的尝试和超越。在这种复古的进程中,又会融合产生新的技法,小鹿田烧之飞刨法、刷毛法的细腻美感,牧谷窑之绞胎花纹的清新淡雅,齐藤十郎之泥釉流描法的笨拙趣致,莫不如是。

对于日本文化,经历了越多浮华的人会越加欣赏。年岁不高的自己,已然笃定地爱上了它简约之上的极致。关于民族大义,滴血的创伤在渐渐愈合,或者说,我认为那个时代的疯狂并不是这个种族的集体错误。回想当年去台大交换,新生课上邻座的姑娘与我搭讪,以为我是日本人,笑。而当年在那边也确实认识过一群认真又可爱的日本同学,一起去逛西门町,听着他们僵硬的普通话,感觉甚是有趣,是一个值得尊敬的民族吧。

C

书中的一些精彩句子:

纵有陶艺传统、优质泥料和丰富经验,若无美的眼光,则一切枉然。纵有美的眼光,若无流通之所,则技艺只能搁浅。纵有流通场所,若店家的目光愚钝,则又功亏一篑,让古怪的器物充斥店面。这是我一直以来对陶艺的看法。——from安西水丸

即使只有一个蒸芋头, 只要器皿漂亮,就可以称之为秀色可餐。倘若使用中意的器皿,装盘时稍作留意,感激之情就会涌现心底。从“我开动了”到“我吃完了”,这种心情会一直贯穿始终。——from长尾明子

有“用”才能称为“器”,所以一定也要去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其他事物。吃饭和饮茶都是为了让人放松,因此,与挖空心思制作的器皿相比,能给使用者留下想象余地的“轻松”的器皿更容易贴近生活。——from齐藤十郎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