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最亲爱的》读后感1000字

《我最亲爱的》读后感1000字

《我最亲爱的》是一本由陈浩著作,浦睿文化·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页数:2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最亲爱的》读后感(一):陈浩《我最亲爱的》

一本随手买下的书,不知为何,不知缘何。起初是很排斥这一类鸡汤文,或者是,包装很像鸡汤文的。所以买来后一直置之高阁,甚至保护膜都没撕。但不知为何,不知缘何,终究是打开看了,终究是囫囵吞枣地看完了,引起一点感慨,一时情绪。这本标榜为父亲写给女儿的文章集,最终掺杂了许多对社会、对人生的议论、思考,许是我太倦了,不愿去探寻这人世,我只想看看那姓陈的一对姐妹和她们的父亲之间,令人忍俊不禁,令人会心一笑,令人沉思往事的生活琐碎,但可惜,作者没有给我想要的那么多。我还是愿意去看,这对陈姓姐妹的趣事,看大陈的青春故事,看小陈的鬼马精灵,毕竟陈是一个很好的姓,不是吗?毕竟怀春少女,是那么值得怜惜。可惜,恍惚间,一切皆已为陈迹。总而言之,这本书还是勾起了我内心中的某种向往,在美好的夏日,享受着阳光的沐浴,看着一个洛丽塔,或者两个,在温柔清风与甜蜜空气之间,回眸一笑,微笑所到之处,都是青春的痕迹。所以啊,我多想,在这美好的世界里,养个你。

《我最亲爱的》读后感(二):胖爸爸和漂亮女儿

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封面上的“此生和你父女一场,十分愉快!”让我想起以前看过的梁继璋给儿子的话——“亲人只有一次的缘份,无论这辈子我和你会相处多久,也请好好珍惜共聚的时光,下辈子,无论爱与不爱,都不会再见。”意思大致一样,只是一个温情,一个冷峻。

我都喜欢。

我的爸爸走得早,所以,我爱看父亲与女儿的故事。那样能让我记起和父亲一起的日子。

都说女儿是父亲前世的情人,所以陈浩足够幸运,两个情人来到身边,焉能不幸福喜乐?这样的满足情绪在《我最亲爱的》字里行间充盈,让人艳羡。

这个胖子老爸像爹像妈像朋友,有时候更像需要女儿哄的小孩。幸好,陈浩的两个女儿一个古灵精怪一个老成深沉,互相中和,让她们的老爸不至偏离轨道,得以成其为一个不错的老爸。陈浩享受其中,天天拥有小确幸,这些都被他收进了《我最亲爱的》里的“父女仨的小幸福”。

然而,作为父亲,虽然对待小情人都是宠溺,却必须有一两拨千金的举重若轻才能实现如春雨一般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陈浩并非一个只知宠爱的父亲,他有他的教育智慧,所以才会拥有书中这两个可爱的女儿。我想,他是不会对女儿高声说话的,他要说的,都被他写在了“有些事,我只说给你听”。

胖爸爸渐渐上了年纪,所以,他有好多怀旧的情绪,而两个女儿都并不喜欢。他一旦说起他的那个年代,两个孩子就会逃之夭夭。没有听众的老爸太过寂寞,所以他不得不说给读者听,于是,就有了《最亲爱的你》里“最好时光的一代”。当然,他其实还是要说给女儿的,想要女儿知道自己经历过什么,热爱过什么,或许,这也是每一个父母在逐渐老去的时候想告诉孩子的。迟早有一天,他们会想了解父母的年代,那个时候至少还有文字让他们去追寻。

《我最亲爱的》读后感(三):“你怎么也得生个女儿”

很多事情的确是无法解释但又值得解释,比如这个父女关系,以前弗洛伊德说,异性是相吸的,所以女儿都要多少恋父,这叫做厄勒克特拉情结。反过来,虽然弗洛伊德没定义,但为人父们也的确难逃对女儿所织下的这张情结之网吧。

说父亲只爱女儿或者偏爱女儿似乎是不确的,但现实与虚构之中,这种父女之爱却着实更让人着迷。《傲慢与偏见》里,五个女儿多数和父亲要好,父亲也最爱他的女儿们(当然,他也的确没有儿子)。前几年一部《点球成金》,一个靠大数据战胜对手的球队教练之所以放弃到波士顿发展,也是因为舍不得自己的女儿。这样的文学与影视故事数个几天几夜也不能完。

生活里的作家也不能免俗的给子女写字,但出名的又有太多是父女故事。李敖在监狱里给女儿写了如何学英文的信,余光中把未来的女婿都当成了假想敌,当年王朔还写了一本的《致女儿书》,絮絮叨叨的无非就是在解释一个老爹是多么的不好意思说我爱你(若是儿子打死我也不信王朔会如此这般)。相对的,现代社会里还真是很少老爹给儿子写信写字这种事儿,倒是母亲龙应台给儿子的信变成了书。

这样的情形,除了用异性相吸解释,似乎也没有什么可说的,毕竟性别差异,或者能增添你的想象力,或者也能弥补某些人生的缺憾?就比如他们常说,女儿是前世的情人,说到底似乎还是一种对自己理想女性的盼望,亦或想要以无与伦比的溺爱去造一个心中的异性之神?

这种的心理学我是没有研究的,所以多数也就瞎猜。反正作为一个儿子的父亲,我纵然再爱,倒也无法甜腻到如同有一个女儿。所有的女孩子天生就应该是公主,但儿子们和父亲之间却不但经常没有这种互相体谅的情怀,甚至还会有仇敌的气氛。这样的俄狄浦斯情怀其实也经常在文学影视里被典型化,例如小罗伯特·唐尼的《大法官》,他和父亲的关系就一团糟,即使最后修好,也是男人与男人之间的互相体谅而已。

当然,过分扩大这样的男女差别,是有些歧视或者反歧视的因子在里面的,但好在这里虽然有反动的因子,但总体害处还比不上恐怖主义或者原教旨。而至于在现实中,这样的差别不承认也得承认,比如我就经常不能容忍我儿子的某些事儿,也耐不下心去跟他怎样怎样,倒是一起打个游戏或者抢夺玩具,似乎是一个更好的相处方法吧。

可无论如何,“你怎么也得生个女儿!”这样的话,我倒是听过很多了,我当然喜欢女儿,可是这命中是否能有个女儿,却恐怕是早已经注定的缘分。不过,我喜欢陈浩在这本《我最亲爱的》里面所说的话,并且也把他们当成了真理:“苹果不能比鸡腿,老爸的爱不是一种男人的爱,是超人的爱;女儿不是女人,爱女儿也不能跟爱女人比;爱女人会欲仙欲死,爱女儿不会。不然问问。”

我没有女儿,但我看到我太太的父亲如何对他的女儿,便更加相信了上面的话。

《我最亲爱的》读后感(四):父亲与女儿的永久盟约

看陈昀在《你爸好可爱喔!》里说,“每早上学时,爸爸都要顶着他那十几年都怀胎九个月大的肚子跟我道别,让我抱抱它跟它说再见”,我正含着一口酸奶,然后噗一声,浪费了起码五毛钱的量。一边心疼我那五毛钱,一边又舍不得放下《我最亲爱的》。我想,这绝对是一本陈浩爸爸派来逗乐的书,绝对是的。

心中嘀咕着这大肚子是不是陈昀说的有些夸张了,直到从陈浩爸爸笔下写出,“出发去旅游,到了海关,日本关员看我腹大团团,十分可疑,于是伸手摸我的肚皮虚实,喃喃地问句:‘这里是什么?’”好吧,我相信了。看着他们的生活,让我好生羡慕。陈浩爸爸重复的那句,此生和你父女一场,十分愉快,让我的泪水瞬间奔了出来。

然后,我想起了多年前看《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时, 周国平说的:“我爱我的女儿胜于爱一切哲学。” 是的,女儿是父亲上辈子的情人,所以让他们一个个沦陷,不管他们在别人心中是如何伟大,如何牛逼,他们心甘情愿在小小的幸福生活里沉沦。周说, “因为生命是女人给我的礼物,我愿把它奉还给女人;因为我知道自己是个溺爱的父亲,我怕把儿子宠骄,却不怕把女儿宠骄;因为儿子只能分担我的孤独,女儿不但分担而且抚慰我的孤独;因为上帝和我都苛求男儿而宽待女儿,浑小子令我们头疼,傻妞却使我们破颜;因为诗人和女性订有永久的盟约。”其实,是父亲与女儿的永久盟约。

周是不幸的,又是幸运的。妞妞出生后被查出患有恶性眼底肿瘤,不久后便去了天堂。几年后,周再一次有了女儿啾啾,作为她的成长记录写下了《宝贝,宝贝》。如他所说,“也许我命中该做父亲,比做别的什么都心甘情愿,绝对不会厌烦。”在他感受到巨大幸福时,他曾写下,“一切正在和将要做幼儿的父母的读者,尽你们的力量记录孩子在生长中的可爱表现,能记多少是多少,孩子将来一定会感谢你们的。”可是,又有多少父亲能够记录下女儿是成长呢,多数父亲或许只是深深的记在了记忆里。

陈浩就属于特别用心记录女儿们成长记录的温暖爸爸。他特别幸运的拥有两个女儿,陈翔和陈昀。他用满满的爱陪伴照顾着她们,即便有时候她们无比“嫌弃”他的幼稚,他也乐此不疲。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又怎会感受不到那份让人融化的爱呢。这是一本特别温暖的书,温暖到让自己羡慕的不得了。

而我也知道,这是别人家的爸爸,是别人家的互动与亲密,我艳羡不来的。因为同样的羡慕,我特别喜欢丰子恺,喜欢他在《儿女》里写的,“我的心为四事所占据了: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艺术与儿童。”这些是压抑克制爱的父亲从来不会给我表达的。但其实有什么关系呢,爸爸给我的爱也是一样多的,即便他如此含蓄,我还是可以感受到的。

父亲与女儿的永久盟约,爸爸们才懂,女儿们才懂。

PS:书评均为原创,未经本人授权,禁止转载!

《我最亲爱的》读后感(五):写给女儿的情书

《我最亲爱的》是台湾资深媒体人陈浩2015年5月刚刚出版的一部新作。这部谈父女情、母子情、两岸情的随笔集,继续延续着文字细腻,感情真挚的风格,在书中倾力书写着他与对女儿的柔情,对母亲的怀念,对往昔的追忆。

字里行间,我慢慢勾勒出这样一位父亲的形象:一个年轻时风流倜傥的大帅哥,四十几岁才结婚,几年之后才有了第一个女儿,后来又有了第二个。如今年过半百,身材发福,又回归单身,成为了养育着两个女儿的单身爸爸。

如果是在过去,一个男人又当爹又当妈,和两个十几岁的青春叛逆期女儿一起生活,一定会被当作“很惨”的例子拿来说事。然而,从这本书中,我们全然看不到那些辛苦与艰难,反而充满了与女儿们生活中的小细节,小情趣,小感动。父女三人的生活幸福而满足,和普通家庭并没有什么不同,甚至更令人羡慕。这大概就是文人的生活智慧,文艺父亲的育儿经,文青女儿的养成记。

全书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蒋勋、王伟忠、韩良露、黄春明四位老友和女儿陈翔、陈昀,以及作者自己的序言、自序;第二部分父女仨的小幸福,写“父亲的女儿”,主要讲述父亲与女儿们生活中的点滴趣事;第三部分有些事我只说给你听,写“女儿的父亲”, 把一些想要告诉女儿的回忆故事讲给她们听;第四部分最好时光的一代,看起来似乎天马行空,随性而至,实则不离其宗,满含对过往的追忆与感念,紧扣成长与变迁的主题。

值得一提的是,我之所以将序言单独看作此书的一部分,是因为我从未见过有这么多序言的作品。众好友摇旗呐喊,两个女儿倾情作序,作者自己再细细道来,俨然是朋友们的文学茶话会,谈育儿,谈文学,谈友情,谈人生。

人生,说长也长,说短也短。只是从一本书写就到出版的时间,作序人之中的韩良露女士已经在两个月前因病逝世。作为多年的好友,作者形容她是:“‘惯于行走飞檐高墙的野猫’,从青春期开始就活得非常自我,不把刻板的教育体制放在眼里。她自由的天花板比我们都高,眼耳鼻舌身意,她能张开的细胞比谁都多,电影、音乐、诗歌、美食、旅行、星相,样样全身心去体会和实践,一辈子活得比别人三辈子都多,实在令人艳羡。”

不知是否正是有着这样的朋友与经历,才使得这位父亲能够对女儿们有种格外的宽容,他允许她们小小年纪就自己买衣服、穿耳洞,自由的选择要读的书,要听的歌;考试成绩不好,可以不看成绩单便签字;一起读书、逛书店,一起看电视剧、漫画书;一起去旅行,由女儿来制定路线……太多和普通家长不同,太多自由自在,仿佛早就看透了女儿很快便会“翅膀硬了飞走”的事实,也深谙唯有心灵的伴随,才是真正的呵护这一真谛。

其实书中还有很多有趣有意的小故事。作为一个父亲,他没有缺席女儿们的成长,在伴随着她们一天天,一年年,共同经历着人生成长与变化的同时,也在不断追忆着属于自己的青春与回忆。比如:令人垂涎三尺的《冰糖肘子果酱梦》中的各色美食与果酱,读过一遍便记忆深刻的《风尘》中那种被遗忘的青春味道,等等。

随笔是生活,成长是人生。陈浩用自己的文字点点滴滴记录着女儿们的成长,书写着一封绵长而深情的情书。在封面的右上角,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句话:“此生和你父女一场,十分愉快!”淡然一句,却包涵了太多不言而喻的人生况味。最亲爱的人是女儿,有这样一位父亲,有这样一本写给女儿的情书,多年之后,待她们长大成人,结婚生子,直至老去别离,都一定会成为人生中最美的记忆与风景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