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孤独之书》经典读后感有感

《孤独之书》经典读后感有感

《孤独之书》是一本由冰千里著作,华龄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2023-1-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孤独之书》读后感(一):《孤独之书》|婚姻中的孤独者

人到中年人生已过半,你有没有时常常感到了孤独的呢? 最近阅读了一本《孤独之书》的书,发现原来我们都是孤独者。 本书作者冰千里是资深心理咨询师、作家,著有《解锁亲密关系》《亲密而独立》等多部作品,心理咨询个案量超过8000小时。 主要研究亲密关系、内在小孩、孤独感。凭借犀利深刻的洞察和饱含情感的文笔,受到数百万读者的喜爱。 这本书总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让读者了解在关系当中,孤独的真相;第二部分是让读者在心灵的历程中,笃定地亨有孤独。 人生漫漫,或许谁都想找到一个自己爱,并且爱自己的人。可事实上,无论你如何坚持的去面对生活,感觉都摆脱不了内心的孤独感。 书中说:关系中的孤独的本质,就是一切的繁华美好,一切的关系尚在,但在内心深处却都与你无关。 可能你会有所期待,从期待当中与其产生了某种关系,从而使关系变得亲密了起来。可就是这样的一种期待,也导致了我们对其产生了失望与误解。 所以我们从来都孤独的,孤独并未从我们的内心里彻底的离开。如果你正在经历事业的重创、感情背叛、人生的转折,可以看一看这本书。 01、婚姻中的状态 作者在书中写到:婚姻最无奈的孤独感在于:我们天天在说话,却从未有过交集。 这句话,我深感认同。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夫妻,在明面上他们继续在一起生活,所说的话,也环绕着彼此这个家。 为了生活,他们总是早出晚归的忙碌着,为了孩子,他们总是在忙里忙外的操劳着,可轮到了自己呢?几时有没有感受过另一半给予自己一点点温存呢? 书中说:语言的意义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分享自我的感受;第二表达一种需求。 如果两个人在相处的过程中,得不到对方的正向的回馈,满足不了这个需求,我们就感受不到对方给予自己的爱意。 所以虽然我们在明面上是在一起,可是实际上心里已经千疮百孔了。 02、婚姻中的沟通技巧 如果你正处在以上类似的情况,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作者在书中给我们几个建议: 1、让对方把话说完 2、不去评判对方 3、在没有矛盾时交流 4、学会道歉与原谅 不得不承认,在我们极力想要表达自己的需求的时候,我们是希望得到对方的认同的。 所以沟通的目的是,为了让对方在倾听同时,也能给予自己一些更深层次的理解。 作者认为,能够打破僵局的人,并不代表他是认怂了,无能了。 当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时,以退为进或许才是最好缓和关系最有效的方法,所以学会道歉才是人格成熟的标志之一。 03、消极依赖的人的典型特点 作者认为,消极依赖的人特别在意伴侣的看法,在意伴侣的情感寄托。 他们过分在意伴侣能为自己做些什么,而不考虑自己能为对方付出多少。 他们会很在乎对方对自己的细节,一旦不顺心,就会怀疑对方是不是变心了? 这种完全依赖于自己的感受和伴侣相处的人,毋庸置疑他们内心是自卑、消极、且敏感的。 他们时时刻刻都需要从对方的关注中,寻找到被爱的痕迹。他们有着早年缺爱的经历,在他们的人生中,没有得到过足够的关注与尊重。 所以在他们的婚姻关系中,在很多时候是孤独无助,而且认为自己不配得到被爱的。这反而让伴侣感到很苦恼,从而导致了对方想要逃避,或者结束这段亲密关系。 所以他们的内心是孤独的,即便一时感受到对方给予的爱,也是一时的感受而已。

写在最后 阅读完这本书,感受到这本书的魅力就在于很深入人心。也许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得不承认,我们都是这人世间的孤独者,我们避无可避。

《孤独之书》读后感(二):人生而孤独,但你可以选择自己定义

第一次试图理解孤独的含义还是在小学的时候。阿桑的《叶子》里面的歌词,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现在想来我们不过是换了一种形式去逃避孤独而已。 小时候父母往往只教会我们怎么样叫做坚强,怎么样叫做懂事,却没说过它们的背后是说不完的孤独。

看这本书的时候,不禁想起十六岁时一个人去异国他乡求学的时候,到达的第一天,人生地不熟,整整一星期没有电话卡,只能用蹩脚的英语尝试和寄宿家庭进行沟通,那一刻感受到了真实的孤独感,无人可靠。 作为同年龄段里面比较钝感的孩子,那一刻席卷而来的孤独感吞噬了之前的无数个日夜,想起爸妈吵架时无助的自己,想起小学就被送去外地住校的自己,想起初中不被父母理解的自己,再也无法很好地自洽。 笔者其实通过看似聊故事聊案例的不经意的笔触,却告诉了我们很多面对各式各样的孤独该如何学会释怀自洽,例如我曾经也尝试过的养育内在小孩的疗法,整个过程很丢人的嚎啕大哭。我试着找到躲在衣柜里的小小自己,告诉她没关系,我们不只是因为有用才被人喜欢的。

前段时间还有一部很火的综艺,《再见爱人2》,里面最让人崩溃的就是张婉婷和宋宁峰这一对吧,他们的性格就和相互控制这个章节里的模型正好对应上。 张婉婷作为捆绑式的控制者,背后隐藏着的是失去控制后的恐惧和孤独,而宋宁峰则可被称为“袖手旁观的控制者”,看似弱势的受害者,优先站到了道德制高点,利用自己的不作为温水煮青蛙式的折磨对方。他们缺乏的是真正的沟通,互相平等倾听对方的需要。 经过了儿时的孤独感,长大后婚姻里的孤独感,最让人难以接受的还是身边的人慢慢离开背后无人的孤独感。当外公和外婆离开后的第一个冬天我并不感到孤独,可当第二年春天来临的时候,到处散发着玉兰花的香味。但在也没有人会打电话和你说,“囡囡,今年的玉兰花开的很好,我挑了最好的几朵穿了个绳,你带脖子上可香了。” 人啊,生而孤独,即使在各种亲密关系里,也无法避开它。但我相信如果当你自己可以理解它,主动地接受它,生活可能会变得不一样。我们会因此学会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更在意自己和他人内心的感受,就像痛觉一样,虽然他给我们带来的是疼痛,但它也同样教会了我们躲避危险。

《孤独之书》读后感(三):孤独如影相随,其背后的真相是......

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说:“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无论是我们出生、我们成长、我们相爱还是我们成功失败,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

孤独是人生的常态,只是在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里,它隐匿得很深,以至难以让人察觉。毕竟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要做,还有很多关系要维系,推杯换盏、你来我往,何来孤独之说?

想起《小王子》里的一个场景,当小王子对蛇说:“沙漠里真有点孤独。” 蛇回答:“即使在人群里也会很孤单。” 年少的孩子很难读懂这句话,但对一个成年人来说,细细品味之后,终于有所悟。

这种人群里的孤独可以理解为:一切的繁华美好,一切的关系尚在,但在内心深处,却都与你无关。

这正是冰千里老师在他的新书《孤独之书》中所提到的“关系里的孤独”。

冰千里老师是国内知名心理咨询师,心理学作家,他在书中将孤独分为三种:关系里的孤独、心灵成长中的孤独、终极的孤独。

1.孤独的真相,隐匿在关系里

离普通人最近的是关系里的孤独,无论是现实生活中失踪的江西高中生胡鑫宇,还是影片《少年的你》中陈念、小北和胡小蝶,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在生活中遭遇困难、或者危险、或者不公时,他们困惑无助、得不到倾述和理解,即便他们有着各种形式上的关系:家庭关系、师生关系、同学朋友关系,但是他们在关系里要么被冷眼旁观、要么被嘲笑讽刺,从而陷入巨大的孤独之中,无人可依、无人可靠。

这种孤独和绝望将无数少男少女推向命运的深渊,当他们稚嫩的身心尚不足以单打独斗和面对未知的恐惧,他们便在深渊里不断坠落。

冰千里老师说:关系的最初模板来源于早年的养育者,这也是精神分析最初的假设。

如果一个人在婴儿阶段经常得不到养育者的及时回应,他就会处在煎熬之中,产生“身后无人”的绝望,影响到儿童期的心理健康发展,如果在儿童期没有补救和疗愈,就会带到成年。

"身后无人"这个创伤修复需要很多年,也有修复不了的,幻化成无所不在的孤独感,被迫产生了不得不坚强的信念,在各种关系里造就了假性亲密,而正是因为这种假性亲密带来了关系中的孤独,隐匿地存在着。

比如对父母报喜不报忧,“不想让他们担心”,“说了也没啥用,只会添堵”,所以“隐瞒”和对困境的“避而不谈”成了与父母关系里的常态,因为不相信自己的脆弱能被理解,更不相信能被接纳和支持。

在婚姻关系里,当出现了以下状况:“除了孩子,我们已经没有什么话题可聊了。” “我们就像一起合租房子的房客。” “不知道他心里想什么。” “不就是过日子嘛,哪有那么多事儿。” 此时便有了婚姻里的孤独。

在社会关系里,一群人狂欢过后,曲终人散,总有人陷入落寞。冰千里老师说:一个人有多孤单,他一定会找到某个渠道狂欢,反之,一个人有多狂欢,在你看不见的地方,就有多孤单。

究其本质,这些关系里的孤独都是因为关系的维系浮于表面,缺乏深度地链接,由此也可以理解蛇说的那句话:即使在人群里也很孤单。

所以关系里的孤独折射出的是期待,因期待而失望,因失望而孤独。

当看见关系中的孤独,看清其背后的本质时,便有机会思考和审视关系,也才有机找回自我。

2.孤独是心灵成长的必经之路

心灵成长的孤独则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在重新塑造自我的过程中所面对的孤独。说起成长,可能更多人会想到改变、疗愈、成功、温暖、正能量等等,少有人会想到成长背后的孤独、失落、悲凉、哀伤。

冰千里老师认为心灵成长的过程就是人格革命的过程。

我更愿意将此简单理解为一个从“旧我”走向“新我”的过程。一个人在萌发成长意愿之初,一定是对自身、对周遭、对过往和当下有所觉知,产生了想要改变的意念。

在这个过程里,势必要打破旧有的思维模式、认知理念、甚至三观,是整个自我系统的升级迭代。在新的系统尚未完全建立时,是最难熬,最孤独的时刻。既有来自自我的怀疑和否定,甚至有撕裂、有拧巴,更有来自外界的不解和嘲笑,就像历史上那些真正的革命者,在革命之初无不经历一顿艰难独行的里程。

作者以一个人是如何与早年养育者进行革命为例进行阐述,一个成年人总是无意识地将早年心灵层面的缺失通过外化得以释放,比如减少了看望父母的次数,增加了与父母争吵的机会,这都是内在革命的外在表现形式。当内心有所觉知,便会知道这里反抗的不是父母本身,而是早年的养育方式,和那个无法反抗而无助的内在小孩,并通过这种外化告诉那个小孩:你是可以的,现在没有人可以那样对待你。

这个过程里伴随着孤独、悲伤、无奈、愤怒、背叛、还有愧疚。需要有足够的力量和智慧,才能与自己和解,与内在的小孩和解,与外在的各种关系和解,最终将关系归位,烟消云散,阳光进来,浴火重生。

所以,心灵成长的过程也是一个借由孤独而看见自我的过程,对内心冲突和解的过程,更是一个疗愈自我和走向自由的过程。

3.终极孤独才是真的孤独

前面所述的两种孤独都是世俗的孤独,但是这世上还有一种孤独,是超越世俗的,那便是终极孤独,也叫绝对孤独。

当一个人开始探究生命的存在形式,活着的意义,死亡的真相,探究人的渺小和宇宙的浩瀚,便很容易上升到哲学层面,并陷入终极孤独。这已经是超越心理学范畴了。

冰千里老师非常坦诚地分享了他在终极孤独中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每一次的自问自答都像是悖论,可又富有逻辑,无懈可击,他将这些思考称之为“胡思乱想”。

“胡思乱想”的结果是:宇宙的存在并无意义、死亡本身也没有意义、人类的终极宿命是虚空、存在的本质是孤独。

虽然难以理解,也难以接受,但有一点可以达成共识,当承认人类是宇宙中一个幻生幻灭的存在后,我们所有关于活着的意义,死亡的意义,都是在绝对无意义的基础上而去刻意赋予的意义,而这便是世俗的意义。如果找不到这些意义,生命便会失去动力。

北大心理学博士徐凯文做的一项针对北大新生的研究表明:每10个大学生中就有3个认为学习没有意义,有4个半认为活着没有意义。于是徐凯文提出了“空心病”的概念。

而这种空心病便是“无意义感”。冰千里老师认为除了一些先天特质和早年养育因素的影响,还有一部分很可能是这些人身上的 “终极孤独感” 被激活了。

当然,还有更重要的一点,越是焦虑的、功利的、以结果为导向的社会文化,越是容易造就人的无意义感。

注意,困扰无意义感的往往是生命、人性、社会、死亡等大命题,而困扰抑郁者的往往是身边事、亲密关系、日常生活、情绪等等,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所以,对抗无意义感和终极孤独的有效方式就是自己为自己赋予意义,而只有内心充盈、人格完善的人才具备这种能力,所以问题又回到了心灵成长。

结语:

关系里的孤独需要认清,心灵成长中的孤独需要疗愈,终极的孤独需要谨慎对之。借由冰千里老师《孤独之书》,我们对孤独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原来孤独是片肥沃的土壤,深刻地理解它,自由之花便可悄然绽放。

0人点赞娜娜有书共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