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天使的呼唤读后感1000字

天使的呼唤读后感1000字

《天使的呼唤》是一本由[法]纪尧姆·米索 / Guillaume Musso著作,黄山书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3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天使的呼唤》读后感(一):好故事,充满意外

不要被它的封面和宣传语迷惑,它竟然是一个悬疑破案的故事!

虽然故事确实如介绍和书腰上介绍的一样,讲的是两个人拿错了手机的故事,但是它真的不太算是个爱情故事。悬念十足,丝丝入扣。

作者非常厉害,两条故事线看似没有联系地稳稳地推进着,到中程因为杀人案件两条故事线交汇了,齿轮开始飞速转动,让人欲罢不能,抛线索的节奏非常好,并且充满意外,真的想象不到故事会向这个方向发展。

每一章都有一句引用的话,是作者的喜好,他的每本书都是这样,我头一次见到。不知为何,很多句都对现在的我有很强的影响,就像是专门对正值困惑期的我说的一样。我甚至把它们记录下来。同时这些话都传达着本书中这一章节的内容。

作者的描绘非常有画面感,这是令我相当喜欢的。

今天一口气看完,力荐。

《天使的呼唤》读后感(二):是挺疗愈的

昨晚睡觉前把米索的新作看完了,作者号称“最温柔的法式疗愈系天王”,在看完这本充满玛丽苏味道的小说之后我确实热血澎湃地从心底燃起了对爱情的憧憬以及美好的想象,整个人感觉都像飘着一样。

米索的作品有个特点就是人家玛丽苏归玛丽苏,但不是只会玛丽苏,情节的处理还是比较跌宕起伏的,将近300页的小说,男女主角相爱的描写不到一页。以至于昨天张大美女看完后惨兮兮地跟我说:

“这根本不是爱情小说啊,根本是悬疑小说好吗?!不,玄幻!”

“不会啊,人家主题很罗曼蒂克啊,告诉你要想俘获一个人的心,必先俘获他的灵魂。”

“我还以为他的主题是偷窥铸就真爱呢!”

“……”

《天使的呼唤》读后感(三):来自远方的你

说实话我感觉评分偏高,这本书不差不错,可是鄙人以为并不能有那么高的评分。这本书的一切情节建立在完美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基础上,现实生活中发生类似于这本书所描绘的故事的概率为0,作者之所以这样,完全是为了透过这个看似不平凡的故事歌颂浪漫和缘分。我们一向相信世界上的某一个角落存在着自己的另一半,为此经历种种,百般曲折绕行,最后兴许就遇见了那一半,遇见了,本身就是一种理想主义,这样的幸运儿本来就很少,书中的主人公很幸运。 我眼下看过纪尧姆米索的三本书了,从《如果没有遇见你》到《幸好,遇见你》再到这本《天使的呼唤》,基本摸清了纪尧姆米索的行文思路,按照惯性你甚至可以猜到他的下一个步调,典型的西式情爱又带着点与众不同的婉转,他习惯绕一个大圈子最后回到一个简单的事情上,而这份简单就是伟大爱情中的某细节,这些细节铸就了爱情。我是很喜欢他的,简直是浪漫至极的一位作家,小事物中潜藏着大事物,所有的大都是为了衬托这些小。而这些主人公,都是在某些领域小有成就的,根据某些特点,我甚至把他认定为西式鸳鸯蝴蝶派了。 每个章节前面附加一句话,纪尧姆米索最为钟爱的表达方式,向我们展示了他不俗的阅读量,同时又为我们今后的阅读指定了方向! 玛德琳娜和乔纳森在遇到彼此之前都有一段爱情,乔纳森的那一段甚至可以用疯狂和“举世瞩目”来修饰,然而戏剧性促使他和前妻分开,当然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概率极小,前妻为了摆脱杀人嫌疑制造出轨假象使得两人分手,他受到伤害后,伴随着江郎才尽的苦痛,屈身于小餐馆继续生活,当然,他最初是被蒙在鼓里的,知道真相后面对这个虽然依然爱着自己虽然极具经济头脑的前妻,还是选择了离开,这一帧就很任性了,离开是因为有了备胎?好吧,我不要打破大家心中的鸳鸯蝴蝶形象了。不过他们之前那么相爱,坦然离开着实有点不在情理之中,这里当然全凭作者为了制造浪漫,为了我们这本书的主题了。相对之下,玛德琳娜的爱情就更合理了,因为从一开始作者就表明了她的爱情故事很普通,是没什么波澜的,也没什么惊喜,能够很容易在命运的牵扯下被策反很容易理解,当然,这其中还穿插了她略显悲剧的童年,更加容易理解她的某些冲动。 有人把这定义为推理小说或悬疑小说我就不能接受了,这是名副其实的爱情小说啊,只是题材新了一点,如若将其作为推理小说来看,完全不可能有这样高的评分,毕竟比阿加莎奶奶的差了一大截嘛,所以这个悬疑的过程只是增加可读性和创新题材用的。小说后来的爱丽丝以及她的父亲这些我不想多说,不太喜欢这一部分。 最后他们两个显然要在一起了,happy or sad?

《天使的呼唤》读后感(四):意想不到的巧合

我以前总会说的一句话,所有的偶然都是必然。

这本书就诠释的很棒!从来不读外国翻译书的我,竟然对这本书欲罢不能,刚开始看的了无新意,觉得可能是很平淡的爱情故事,男女主角因为不小心调换了手机开始的意外爱情,但是越看下去越发现,完全不同。

故事的走向可不是阴错阳差调换了手机,互相传情最后happy end这样老掉牙的套路,前面的平静越发显得后半部的惊险,再回头看她的序曲,才发现一切都因为它——手机,而因缘际会。

手机,这个重要角色在这里贯穿了整部小说。

“表面看来,没什么真正大不了的东西,但表面现象是骗人的。

你经不住担忧。要是手机落在不怀好意者手里了呢?

你开始希望你已经删除一些照片和邮件,可能还有一些短信。反映你的过去,家庭,经济状况,性生活……如果真有人跳出来开始发掘它,足够把你的生活完全毁了。你希望时光可以倒退,但为时晚矣。”——序曲

每一章的前面都有一段名言来总结了精髓,比如开章的这段话:

“命中注定,他们终将相遇。无论他们在哪里,将要到哪里去。总有一天,他们会遇到彼此。——克劳迪~格雷”

然后故事开始,浅浅的无聊,而越往后看越发出惊叹,这完全不是想象中的无聊言情剧,而是悬疑推理剧:二人甚至都没见过面,却因为手机里的内容,对对方产生了兴趣,从而挖掘对方的秘密,而我们读者也以这样的方式来了解书中的人物,以第三视角,来观看他们的窥探。然后发现,女主不是开篇的娇滴滴的贵公主,而是一个有着深痛回忆的能力干警,男主刚开始看也是让人亲近度一般的暴躁老男人,而最后通过女主的调查,才知道是一个被设计坑害的潇洒才子,二个人像南北极一样,互相调查和吸引,直到发现二人的交汇处——爱丽丝之死。就此展开了一段惊险刺激的拯救之旅。而这段故事更是一波n个转折,n个陷阱和被设计的意想不到的桥段。

直至看完,甚至还觉得不过瘾,又感概的想为作者的每一处伏笔拍手叫好,结局虽然稍显仓促,没有过多的描写未来的生活,却又被他的最后一句话给戳中:

“人生最美好的日子,是尚未到来的日子。”

可能作者的表达也是这样,她要是把这几个主角但未来都写完了,反而会不完美,而这样的一句话,巧妙的安慰到了我,并像打了鸡血一样,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向往。

难怪纪尧姆~米索被誉为治愈系作者。诚如她的那句话。

《天使的呼唤》读后感(五):少女逆袭的几点启发-我们最终有选择的权利

一切都从那场意外开始,错拿的手机将两人的命运紧紧的联系在一起,让他们找到人生中的真爱。而错拿的手机只是引子,真正让他们牵肠挂肚,不惜放下生活中的一切去追寻的,是爱丽丝事件,一个女孩的失踪和死亡,以及死亡半年以后的重现。

整本书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个叫做爱丽丝的女孩。如果你的母亲是一个瘾君子,在孩子失踪七天后才想起来报案,根本不知道孩子的父亲是谁,你会怎样?如果住的屋子就是一个瘾君子们交流的场所,你又会如何?如果你从小居住的社区就是犯罪率居高不下,黑帮打手聚集的街区,你会怎样?你还会喜欢读书和音乐,努力打工赚取门票费去欣赏艺术吗?你还会努力学习成绩优秀吗?

很难。在这样的环境中,在很小的年纪,很难有毅力来成为一个完全不同的人,更何况有太多的理由和借口,成为一次次放纵的理由。

但是爱丽丝没有。她又是如何做到的呢?虽然书中关于爱丽丝的描述不是特别多,但至少以下几点给我启发。

第一,保持房间的整洁。如果没有办法改变大环境,至少有一间整洁的房间。在一天的纷扰之后,可以去一个自己喜欢让心灵安静下来的地方。小说里第一次具体讲到爱丽丝相关事件的时候,就是还是警探的玛德琳娜去爱丽丝的房间调查。爱丽丝的妈妈是一个瘾君子,她的房间自然是脏乱不堪,放满了各种瘾君子需要的工具,不时也有其他瘾君子一起在此聚集。但楼上爱丽丝的房间非常整洁,墙面上订着歌剧和戏剧的门票和节目单,书架上摆满了书籍,墙上挂着名画的复制品。显然爱丽丝沉浸在音乐,书籍和艺术中。这也是给我启发的第二点。

第二,有你自己的沉迷。阿尔伯特.埃利斯在他的书《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里提过,人只有三件事可做,且你正在做这三件事:思考,感觉和行为。可见,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一个洞,需要用一些东西来填满它。有人选择爱和家人,所以他/她会是一个家庭至上的人;有人选择金钱,所以他/她会是一个工作狂,甚至会不择手段来赚钱填补心里的空虚。爱丽丝的妈妈显然用不计后果的享乐来填补她生命里的洞。爱丽丝不想这样,她用音乐、书籍和艺术,填补自己生命里的洞,并为之付出努力:打工赚钱以便能够买戏剧/歌剧的门票。有了沉迷,你就不容易受到其它事物的诱惑。

第三,知识改变命运,不要放弃学习。虽然这句话很老套,也充满了说教的意味,但是在爱丽丝的生命中,她用知识改变了自己生命的轨迹,完成了人生轨迹的转变,以及救自己一命。为了能够有更好的未来,同时展开崭新的人生,她寻找自己的父亲,并以超越同龄青少年的成熟,理解生父的日常,并相处愉快。她研究了联邦证人保护计划,一项需要专业律师才能解释清楚的计划,并让生父和她能够成为该计划的一员,并借此展开崭新的人生。同时,她还在被绑架以后,冷静的传递出了重要的线索,利用的就是类似中国藏头诗的方式,指出幕后主谋。这一切,显然不是一个普通16、7岁少女可以想到的,正是她喜欢阅读,平时成绩优秀,赋予了她遇事勤于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找到让自己重怀希望的句子,并写在自己经常看到的地方。在无望的时候,让语言带给你力量。爱丽丝在她的日记本的第一页写着“人生最美好的日子,是尚未到来的日子”。这句话在她早期的生活里,给了她很多鼓励。在爱丽丝遇到处在人生低谷的乔纳森的时候,在觉察到他有异样的时候,也把这句话送给了他,成功的打消了他自杀的念头。不要小瞧让自己心怀力量的句子,不要小瞧文字的力量。在即将下沉中,即使只有些许微光,人也会本能的向光明的方向去。就像格雷厄姆.格林说的那样:动物将死时,会躲入黑暗,人却寻找光明。他要死在自己的地方,黑暗并非他的家。

读完整本书,爱丽丝聪明,冷静和谨慎,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虽然她出身在一个充满犯罪,极度放纵的社区和家庭,但是她依然走出了不一样的人生。环境虽然可以塑造人,但是我们终归有选择的权利。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