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巫术师经典读后感有感

巫术师经典读后感有感

《巫术师》是一本由(英)约翰·福尔斯著作,南海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65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巫术师》读后感(一):原因却如此不同

一层层的秘密展开来,所有的想当然都不存在,所有的过去都是假的。这份折腾!过瘾啊!看过很久之后和STEVE再见面又说到这本书,他说,“那个男主角真可怜!”我眼睛瞪得老大,“有没有搞错?!是他始乱终弃,他活该!他那女友才可怜!”这回轮到STEVE眼睛瞪得老大,“可是那小子给整成那样儿。。。”他说了一半就边笑边摇头。我也乐了,敢情了两个人喜欢了这么多年的一本书,原因却如此不同啊!

《巫术师》读后感(二):爱是唯一的主题

被错综复杂的情节缠绕,一直在猜测和追问到底哪一个是真相,结果却没有谜底。"巫术之外不存在事实真相"。

到最后好像一切都不重要了,谁说了真话,谁又背叛和欺骗了谁,一切到底是一场戏还是真实,那些虚幻而美丽的东西是否真的存在,真的得以追寻?我们都得全盘接受,接受这个世界有残忍与恶意,接受那些不存在的虚无缥缈。"让从没爱过的人获得爱,让一直在爱的人获得更多的爱",这是我们与这个世界的和解。我们没有去追根究底,世界也不会向我们解释和回应,但是我们依然爱他,爱他的冷酷,也爱他的善意。

书里的一个王子与巫师的童话让我久久回味,这是否揭示了一种现实意义,我们去追寻的美好之物,大概都是虚无而遥不可及的,而我们面前的,被我们忽略已久的,才是我们应该热爱的。失去了的艾莉森,去追寻的自以为更好的朱莉,不过是浮光掠影而已。

很值得揣摩的书,总觉得包含着太多的线索,但总逃不脱一个爱字。"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接受那些不堪,我才成为我。

《巫术师》读后感(三):谁都无权成为上帝

我喜欢真本书的语言、叙述的方式以及很不落窠臼的逻辑,对于最近看了太多当代文学作品的我来说确实是一个消遣和放松,但是我发现我没法融入进去,我无法对莫里斯、莉莉他们对主人公做的事情感到认同。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破朔迷离的戏剧,主人公经历了背叛、甜蜜、神秘以及孤寂然后人格似乎得到了逐渐的完善(至少不到处去瞎找女人做爱了),并且开始认真对待爱情,发现了艾莉森是自己的真爱,两人相遇并开始了以后相爱相杀的生活。

我同意作者的爱情观,或者说我解读出来的爱情观,爱与性是相分离的,不要因为性的诱惑而放弃了爱情与爱你的人。但是作者让主人公觉悟的方式却让我觉得非常难受,全知全能的导演戏剧的莫里斯、莉莉在我看来就和我周围的长辈们一样。只不过作者是通过有想象力的方式,完成了老一辈人对年轻一辈人“爱的教育”,而我的长辈们可能只是普通的说教而已。这本书里的主人公犹如《苏菲的世界》里的苏菲一样被别人在操控,根本没有被别人尊重具有选择自由的尊严。但是《苏菲的世界》中的苏菲真的是在对抗创造其的上帝,而且这个上帝对她的操控一开始是出于无意识的,这种操控虽然也可恶但是更多的是带有无心之过,而且苏菲的对抗含义更为智性,是一种真正的自我救赎,这种对抗是为了依靠自己去寻求生活的自由。但是在这本书里,我觉得一开始的操控就是为了满足一个富翁的奇怪的癖好,虽然不说完全是恶意,却也是在故意骗人。而且主人公的对抗方式与对抗结果是我所不喜欢的,在希腊上演的那一幕幕夸张的戏剧使主人公情感上受到了重创,而且他也一开始就察觉到了这种操控,才去的就是一种消极的对抗方式,有时候甚至沉溺其中希望啊不要终止,毁灭掉他的事业与生活的是莉莉的诱惑与勾引,最终使他变好的似乎又是艾莉森的爱情。这种的对抗与操纵都让我觉得非常消极,使整部小说的格调不高。作为一个有着强烈的自我意愿的人来说,我觉得任何人都无权用欺骗的方式去对付另一个人,就算这个被欺骗的人有着巨大的弱点也不应该是由人类担任其训导师。认为自己在金钱或智力上优于他人去教育别人,是对人性的一种不尊重。

虽然不喜欢这个故事的逻辑,但是不得不说作者造出的戏剧场景尽管做作还是很有趣味的,很具有悬疑的感觉,对于风景细节的描绘很引人入胜,消遣看看还是不错的。

《巫术师》读后感(四):巫术师的独角戏

读这本小说的那天,我躲在巴黎的阁楼公寓里,雨下了一整天。翻至《巫术师》的最后一页,感到了“需要来一杯”的如鲠在喉。

这是一本不会让你感到无聊的小说,在这本书里你会遇见许多异域风情元素。希腊的小岛、别墅、奇闻逸事和永不落的太阳,构成了主角出走英国的核心因素;而对传统的审判和不屑(小说的具体体现形式则表现为对一个“母亲”式的、唾手可得的、没有征服感的澳大利亚女人的抛弃),则为主角拟定了那个注定要追求幻灭的性格特征。

文学式的性吸引诱导着这位年轻的中产阶级贵族后裔;在现实层面,将自己设想成为高于世界的,甚至超脱于世俗的,接近神的“自我”,无疑将导致一些行为上的弱点(每个人都会把这一点隐藏得起来);而这些弱点和前面的那种吸引一拍即合,主角便是在那样一种一拍即合的迷思里走向了迷失的自我。那么,为什么“他们”(从头到尾一直保持匿名的这些“上帝游戏”的主使者)要这样费尽周折地给他上演这出戏?

福尔斯让主角替我们追踪这个问题的答案:他从一开始的愤怒、受害者视角试图理清这整场精心策划的“骗局”的始末和因由。在“最后的审判”之后,他回到别墅,看到双胞胎留下的手稿里写下的《王子与巫师》这个故事。这里,福尔斯借寓言之口,埋下了主角即将从“王子” 这一最先的、人生的骄傲门徒,从不可一世跌入“现实”地狱的伏笔(全小说的母题亦在此昭然若揭)。在原著里,主角在那场演出之后有一句对自己的剖析独白:

“我是一个外邦人,好不过是一个斯多噶派,坏不过是一个酒色之徒,而且永远是这样了。”到他有了这样的领悟之后,他从受害者和置身事外者的这一身份跳脱出来,成为了“他们”——那些隐藏在面具之后的发牌者:巫术师中的其中一员。直至小说最后,连“他们”也不存在了。主角意识到:这一场戏,由头到尾,都是为他而写,而且仅仅,也只是为他一个人而写。而这样的孤独,终究来到了。

“巫术之外不存在事实真相,”

国王说。

王子感到非常悲哀。

他说:“我要自杀。”

国王施巫术让死亡出现。死亡站在门口,向王子招手。王子全身发抖。他想起了美丽但不真实的岛屿和不真实但却美丽的公主。

“很好,”

他说,“我可以忍受。”

“你看,我的儿子,”

国王说,

“你也开始成为巫师了。”

《巫术师》读后感(五):让从没爱过的人获得爱,让一直在爱的人获得更多的爱

巫术师,一个充满神秘的名字,开头却完全被主人公赤诚的自白,与他苍白现实的人性给抓住了。作者在讲述故事时十分具有吸引力,用寥寥的文字就把人物的性格和价值观刻画出来,我想他吸引人的地方,不仅仅是这种讲述方式,而是他讲述的东西,确实很有力地揭示了我们的心。他可以坦率地描绘我们内心的恶,又把这些恶劣的人性描述的令人同情不已。

“我们躺在一起,毫不动情,像是一座由床化成的坟墓上的两幅肖像,都非常害怕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类似这样的比喻文章俯拾皆是,对于周围环境的典型特征也能很好地呈现:“知了突然不叫了,倒觉得那寂静有如一次爆炸。”语言的流动,节奏的舒缓,使得这本厚厚的小说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既不会被他细腻又频繁的心理描写感到厌腻,也不会被这个堕落的主人公感到无聊。我觉得是因为作者以一种悲悯地态度在刻画主人公的一切心理,他感到失望、无所事事、在心底讽刺着这个世界,这样的人物在这个世界其实很多见,但真正理解他们的,却很少。

人活在这个世界,是为了什么。曾经有一天晚上,我突然脑海里蹦出这样的想法,人要是想堕落,太容易了,难的是一直保持善良而美好的人性、积极又进取的人生。这样一想,人性本来就是容易被堕落的事物吸引吧,因为这个世界,并不全是美好的一面啊!

主人公与巫术师康其斯的相遇,充满了偶然与神秘的因素。他一个人在海边,突然十分思念艾莉森,由于无法忍受而纵身跳入大海,爬到岸上看到一座房子,在那里遇见了康其斯。

“我只是想讨杯水喝。”

“不,你是来见我的。”

这样的对话,让我想起《日落大道》里男主人公,为了逃避追债人,驱车误进了没落女明星的庭院,从此开始了浮华的圈养生活,这种情节在小说里并不难找,看起来像是误打误撞,却又是情节发展的一种必然。康其斯为男主人公讲述自己的经历,反而被男主人公怀疑是有个弱智的妻子,隐居在海边。这种心理描写也刻画了在那个世纪人们早已厌倦了这种故事,男主人公的种种揣测也显示了他内心的暗黑与堕落情节。

萨德在《美德的不幸》中说,“人类是不幸的双足动物,不但受自己的任性摆布,而且受专制的操纵。神灵的行为规范能让可怜的人类明白一种方法,人类应该借助这一方法来解释神灵对他们的意旨。”这一段话很好地揭示了作者约翰·福尔斯创作这篇小说的目的,通过这样一个故事,揭示人类与神性的联系,揭示人性是脆弱的,只有经神召引,才不会走上暗灭。就像文末所说的,“让从没爱过的人获得爱,让一直在爱的人获得更多的爱”,非常符合个人口味的观念,只是在有些情节的逆转上显得不自然,过于技巧性而显得有匠气,总的来说还是非常具有可读性和阐发性的经典著作。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