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苏菲的哲学课读后感摘抄

苏菲的哲学课读后感摘抄

《苏菲的哲学课》是一本由[法] 多米尼克·贾尼科著作,未读·思想家·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页数:17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苏菲的哲学课》读后感(一):35

迷失于俗世。

踟蹰不前 圣殿残垣

身板厚实 充满活力

高贵的灵魂、犀利的目光、对对手嘲讽的辛辣力。

说话谨慎,性情平和,永远以理服人。以博学的知识和求实的精神。

名垂后世 人事浮沉 提纲挈领 连篇累牍 空洞无意义 精确的分析。

用直白的事实,代替的原因或者论证。

哲学的本质就是好奇么?记录所见到的东西比试图理解他们要轻松许多。

我们的世界,可能是众多存在的世界中,最好的一个。

《苏菲的哲学课》读后感(二):好词 好段 好句

cover

哲学不应止步于思考。体验生活中的苦与乐,才是哲学的真正内涵。

3

光明总会驱散黑暗,喧嚣总会归于沉寂,游戏过后 总要严肃一下。

8

有的人功德圆满,有的人一无所获,还有的人沦为一场悲剧。

批判精神,怀疑主义。

9

在哲学和科学的领域里,一个命题是否有价值,与他的提出者无关。

12

没有一定程度的教育和培训,就没有批判精神。批判精神是人们再具备初级的智力和文化自主性,在衣食无忧时才能享受的奢侈品。

14

在权威面前坚持真理。

18

哲学是伴随毫无功利的科学而诞生的,他挣脱了神话的束缚,摆脱暴政的政治制度。

虚无主义:认为一切都是不存在的,没有意义的,都是暂时的或者是假象。

《苏菲的哲学课》读后感(三):哲学入门,三观正很重要!

然后还是推荐一下这本书吧。

写给未成年人的哲学导论。我发现导论有两类,一类其实是启发性的哲学史——或者梳理为专题(大问题)或有重点地介绍思想(苏菲的世界),另一类导论更多是介绍哲学的“观念”,介绍哲学观点则较少(内格尔的哲学课,复旦王德峰的哲学导论,胡军的哲学是什么)。我感觉前者还是更适合放在读完哲学史以后再读,后者大多可以作为真正的导引先看看。这本书属于后者。

推荐的这本是目前为止读过最浅的导论,全书三十个问题,每个问题安排即将进行高三哲学学习的高中生花十五分钟阅读,一个月读完全书。实际上每节只需要花三五分钟,质量却很好。

什么样的哲学导引是最适合高中生的呢?最重要的恐怕是哲学三观要正(孙正聿的哲学通论是我读过的反面教材),看看这本书的目录:防火防盗,防人生导师;只有批判精神就够了吗;哲学能回答所有问题吗;上帝,这个问题超纲了。还有什么比这三观还正的吗?

《苏菲的哲学课》读后感(四):《苏菲的哲学课》#3/52#

《苏菲的哲学课》#3/52#

哲学的入门书籍

之前买了《苏菲的世界》但是没能坚持看完

对我来说

没接触过系统哲学教育读来还是比较生涩

这本《苏菲的哲学课》就更加浅显入门一些

里面关于批判精神的内容很受益:

批判精神对哲学的各个层面都是至关重要。

如果批判的精神只能导致犹豫不决和怀疑主义,那它就是一个缺点。但是,如果它有助于识破各种成见和江湖骗术,就会成为一种力量。

没有一定程度的教育和培训,就没有批判精神。

即使在今天,具有太多的批判精神,往往也会很危险。某人如果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只是为了羞辱别人或者为了特立独行而批评,就会被看做虚无主义。

如果说批判精神应该被看着是一种美德,并得到贯彻实施,那么怎样才能合理地利用它呢?注意,别把手段当成结果。批判精神只是一种工具,但是它能够视为自己的目标,批判自己吗?

理性的声音反复告诉我们:为了批评而批评,这毫无意义。

对于哲学而言,批判精神是一项“必要不充分”条件。哲学每发展一步,我们就能把理性和批判精神的边界向前推进一些,使之更加清晰。

批判精神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它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而且不断被你们搭建和完善。

哲学的作用,不是批判谬误,而是选择可以清晰表达,并证明有效的真理,纠正与克服谬误。

“哲学能带给你们什么,只取决于你们自身的努力,首先要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要具备更多的智慧和思维的锐度。”

哲学不能回答所有的问题

但它会帮助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帮你建立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会人保持理性的判断

只有逐渐培养起理性的判断

才能在人生的节点处

做出在当时更为合理的选择

哲学,就像一堂帮助人情绪认识世界和自我的课程,让我们学会把握分寸。

所以,谦虚能成为智慧的起点。

#学点哲学吧~#

《苏菲的哲学课》读后感(五):播下智慧的种子

在大多数人的认识里,哲学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其实哲学源自于生活,它应该是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和掌握的知识与工具。 在哲学氛围浓厚的法国,那里的高考就要考哲学,所以你看,学哲学也并不需要什么繁复的仪式和神秘的暗号,当你想要对世界的本质和真相进行探究的时候,就可以开始踏上你的哲学之路。 你只需手握“批判精神”这一工具进行独立思考,但同时要注意不能为了批判而批判,把工具当做目标,当作结果。从哲学发生之处出发,这一次的哲学之旅会有什么收获呢?作者在书中写道:“飞一趟安得列斯群岛归来,我们既可以得到休息放松,还能晒一身古铜色的皮肤。学习哲学,我们能有同样的收获吗?是的,收获就是理解本身。” 在哲学咖啡馆认识各位哲学家,与他们交谈,了解他们对世界的认识与看法,获悉他们的理念,让他们理念照亮我们的大脑,有了他们,我们便可以从一个更高的起点出发。 哲学不是遥不可及的,哲学就在我们身边,甚至与自身休戚相关。柏拉图就说过“哲学的本质就是好奇”,最基本的好奇是对日常现象的好奇,比如牛顿发现苹果下落砸到他的头,牛顿进而好奇这一现象发现了万有引力的规律,这就上升到物理学的高度。但这一规律的成立是需要一定的条件,即存在边界。另外,作者在书中谈到了自由,这里的自由并非是我们生活中认识的自由——随心所欲,这里的自由是哲学的自由,是人可以自己选择自己的行为。 所谓“超纲”哲学,就是大多数人平时并不会用到,或者没必要去思考的问题。比如,上帝是否存在?上帝对于我们的生活(特别是中国人)有没有作用,科学盛行的时代,人们相信科学技术,并不相信上帝存在。科学家通过揭示总结规律,来证明世界存在运行的方式,看看我们的周围,我们的社会是高度技术化的,但技术裹挟着我们,甚至操纵我们,让我们无法获得评判的标准,善恶被抛弃,获得成功成为至上的法则,而宗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指导约束人们的欲望和行为。就像作者说的:上帝就像那根可能存在的房梁,支撑着我们的星空和道德。 哲学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关乎人自身的,即人的存在,或者通俗一点就是“人生的意义”。我们学习哲学是为了更有意义的生活,加缪在《西西弗的神话》中描述了人的存在状态:我们像西西弗一样推着巨石往山顶走,抵达之后巨石就会滚落到山脚,如此往复,无望的重复,陷入荒谬虚无。我们可以选择放弃,但同时也可以选择承担,而加缪正是看到了这种高贵的悲剧。当我们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有勇气的活下去,这才是哲学给人带来的启示。 在《苏菲的哲学课》里,作者厘清哲学与科学的关系,辨明“爱”的意义,指出哲学的真正目标。我们手握哲学,哲学能带来什么?作者在书中说道:哲学的作用,不是批判谬误,而是选择可以清晰表达,并证明有效的真理,纠正与克服谬误。 哲学不是为了批判而批判,哲学可以让我们的人生更开阔,让我们更热爱生活。最后,作者列出了哲学入门书单,读者可以选择与一位与你气质合适的哲学家交谈。 打开这本小小的书,播下一颗哲学的种子,让它生长成为一棵参天大树,或者一棵小草也可以。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