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R.S.托马斯晚年诗选:1988~2000读后感精选

R.S.托马斯晚年诗选:1988~2000读后感精选

《R.S.托马斯晚年诗选:1988~2000》是一本由(英)R.S.托马斯著作,重庆大学出版社/楚尘文化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2014-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R.S.托马斯晚年诗选:1988~2000》读后感(一):梦

在梦中

我给那只鸟

自由。现实中

我告诉它我的梦

在它的笼中。它

于是唱出金子般的

音符,比我的泪

更滚烫,为我的梦

惩罚它自己。

——《R.S.托马斯晚年诗选:1988—2000》,程佳 译

《R.S.托马斯晚年诗选:1988~2000》读后感(二):王佐良先生评R.S.托马斯

他写得异常简洁,但又能小中见大,于是而有从一个停滞的村子跳到转动着的外面世界的意境上的突然放大。他用的形象对内容十分贴切,但又常有令人吃惊之笔。

他的诗艺是素朴、严谨的,从来没有多余的话。而在素朴与古老之下,他又能不受传统的束缚。他爱农民,但不讳言他们的愚昧和落后。

他最动人的一点就是极具体的细节和极高远的玄思的结合。R.S.托马斯像一块白石那样,经过了时间的冲刷而更坚强又更玲珑了。

《R.S.托马斯晚年诗选:1988~2000》读后感(三):小诗修订

《回声慢慢》第13首

周围是结块的土;

上方是空荡荡的天——

足以让你觉得每个毛孔

都应该带有点意义。

我自己则需要高大的树,

太像教堂了,透过它们的彩绘

玻璃窗,在圣灵的

呼吸声下,我承认了一个世界。

——见《R.S.托马斯晚年诗选》第24页

《对位》道成肉身之四

男人们去表决

女人们去摇篮,

那孩子从前躺在篮里,

橡果一样的眼睛

藏起那棵树,

他们将把他的身体吊在上面。

——见《R.S.托马斯晚年诗选》第121页

《R.S.托马斯晚年诗选:1988~2000》读后感(四):了解这个世界的方式

在这个庞大的题目下,我写下一些不成系统的思索,许多地方不够准确。但这也并非一篇好读的杂文,它需要特别有耐心与宽容心的读者。

1

我认为不存在一种“私人的认知”。假如对世界的认知意味着“正确的认识”,那么也就表明存在一种规则,根据此规则才有正确与错误的区分。规则是属于一个共同体的,没有一种私人规则,因此也就没有私人的认知。

所以谈论“认识”、“认知”、“了解”,就已经将我们卷入一个共同体,规则并不一定是一些条文,它体现于共同体中各个主体的相互矫正。

我想,小说恰恰是一种无所谓正确或错误的表达方式,它从虚构出发,但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假命题。它不是对事实乃至世界的表述,它使用叙述性的话语,却又超越了此类话语。那么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世界吗?

2

多年以来我一直纠结于到底有没有独立于概念的“客观存在”,譬如,如果我们自始至终都没有“太阳系”这样的概念,那么还有所谓太阳系这么一个东西吗?

最近得出的结论是,“x是事实。”则意味着“x相对于任何认识者都是如此这般。”如果“并非x相对于任何认识者都是如此这般”,则不能说“x是事实。”

但对事实的认识则总是相对于特定认识者(共同体)的,知识总是相对的。

也就是说,即使人类自始至终没有“太阳系”这一概念,仍可能有太阳系;但是“有太阳系”,仅相对于有“太阳系”这一概念者才是知识。

3

我想,所谓“现实主义小说”,并非指陈述事实的小说,而是说它虚构而不歪曲、夸大。

其实,意境比实境更为迷人。意境总是显现出一种空性,有点像是梦境。

4

有人说“当下”就是最“现实”的,但作为一个“瞬间”的当下恰恰是无法经验到的,因为“经验”本身就需要一个时段,一次经验起码已经包含了过去和现在。所以,“当下”在认识论上并不比“过去”、“未来”优越。

5

有时候我们假想一个外在于世界的视点,并以此为出发点,想象世界的整体,这往往导致谬误。

以“永恒轮回”的想法为例,当我们设想宇宙历程不停重复的时候,就是假设了一个时间以外的视点,一个外在于宇宙历程的视点,在那里看着“事情”一次次发生。但不可能有这样一个外在视点。那么此类问题就肯定是不可判定的:“我们轮回到第几次了?”

但这并不是说整个宇宙历程只能出现唯一一次,这里谈论“一次”、“多次”都没有意义。

6

那么我们能否想象世界的整体?

不存在一个脱离相互影响的视点,任何观察都是一种介入、扰动,都在改变世界的形象,同时被周围世界的种种因素所改变。所以无法给出一个完备、确定的决定论世界图景。

我们对世界的描画存在一种逻辑上的制约。

7

再简单总结一下人与世界的关系,首先世界作为“对象”和人发生关系。其次,人是世界的一个构成部分,具有整体和局部的关系,“我”与“周围世界”是配套的。最后,从根本上看,人与世界万物具有一种通性,这种通性无法描述,因为描述总是建立在“差异”和“区分” 的基础上。

从一般意义上讲,“了解世界”只涉及第一种关系,但另外两种关系似乎更为根本。小说写作是一个向内求真的过程,也许更多是基于后两种关系而形成的一种“体悟”。

8

对于世界、现实下断言,给出某种特别明确的世界观,一定是有问题的,世界扑朔迷离,相信没有哪个小说家能确切把握。

9

所有事物,从其与他者的关联来看,都是有缘由的,但将全部事物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就会发现此整体“无缘由”,由此无缘由,再看每一事物,也会洞察其“无缘由”。

而我们恰恰无法将全部事物作为一个既定的整体来看,我们的世界图景总是残缺的、动态的。

10

我认为除了外感官,眼耳鼻舌身,还有一些内感官,比如我们可以区分做梦还是现实,这种分辨,不是基于用眼睛看、耳朵听,而是一种直接的分辨。内感官和外感官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一个串联的系统。所有感官都在寻求令自身满足的刺激,同时也可能变得更为敏锐。我猜想,有一种专司审美的内感官,它与眼耳鼻舌身相联,又不能完全还原于它们。它确实能分辨出“美”。但我并不想把“美”设想为一种外在于时空的共相。它就蕴含于时空对象之中,由特定的内感官加以分辨。但作为一种“知识”,审美判断也是相对的,比之事实陈述,相对性更强。

11

想象不是“胡思乱想”,而是一种认识方式,它不直接描述现实是如何的,却通过给出一种可能情况,让人们意识到原来现实世界只是诸种可能世界之一,并由此发觉世界本身的形式特点和潜在规则。

12

假如爱因斯坦将相对论隐藏在一部小说里会怎样?

13

我把世界视为一个巨大的谜,但当我正襟危坐,试图去把握它的时候,总是不得要领,没有感觉。但在一些偶然时刻,它忽而掠过我的心头,却令我惊讶、不安。这大概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种“惊异”。

维特根斯坦说,谜是不存在的。的确,谜不能作为一个问题被表达。“世界为何存在?”是一个假问题。

小说写作也可以是把握谜的一种方式,不是去“认识世界”,而是体会世界作为谜的一面。但它也并非把谜表达为一个具体问题的方法,更非解决它的方法。写作只求更为深切地体会谜,并由此获得一份释然。

14

我写下上面的话,并非想为小说提供一种新的功用。我不想赋予小说任何“意义”、“价值”。这里没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或许只暗示了某种方法……我预计它们从一开始就会被忽略,或者很快被忘记。

(应 方所 之邀而写,收入《方所 NO:25》)

《R.S.托马斯晚年诗选:1988~2000》读后感(五):中译本前言

中译本前言

程佳

《R.S.托马斯晚年诗选:1988—2000》(以下简称《晚年诗选》)可看作是之前出版的《R.S.托马斯诗选:1945—1990》(以下简称《诗选》)的续集,两本诗集囊括了这位伟大的威尔士诗人一生的精彩之作。细心的读者可能会问,《诗选》止于1990年,而《晚年诗选》始于1988年,这其中是否会有重复。

答案是否定的。在这里我先解释一下。《诗选》中收录的前495首诗其实都发表于1988年之前,只有最后一首“缘”作于1990年,是诗人为不久于人世的妻子爱尔西(Elsi)写的,被公认为英语中最优美的抒情诗之一。这本诗选集是邓特出版社(J.M.Dent)为庆祝R.S.托马斯80大寿于1993年出版的,其实在1988年到1993年之间,R.S.托马斯还出版了另外三本诗集,即《回声慢慢》(1988)、《对位》(1990)和《艰难时期的弥撒》

(1992)。那么,编者为何没有考虑把这三本诗集的诗也列入《诗选》范围呢?我推测原因有二,一是已选录的诗歌数量已经是多到惊人;二是从1988年的《回声慢慢》起,诗人的创作进入了又一个崭新的阶段,完全可以专门做一个《晚年诗选》。“缘”后来收录在1992年出版的《艰难时期的弥撒》中,但是编者考虑到这首诗当时深受读者的喜爱,而且对他本人也有着特殊意义,是看似冷漠的父亲对病榻上的母亲深情的表白,所以还是不忍将它排除在外。因此这本1993年出版的《诗选》年代划定在了1945年至1990年。

虽然乍看时间有重叠,但《晚年诗选》中收录的作品与《诗选》基本没有重复。

认真读过《诗选》的敏锐读者可能会有觉得R.S.托马斯的诗歌质地到后面出现了腐化的趋势。的确,1986年出版的《实验阿门》表明托马斯在艰难的精神探索中确实已经到了一个要么突破要么放弃的高度。对于大多数上了年纪的普通诗人来说,诗神要求退休也属正常现象。但R.S.托马斯并未放弃,并没有就此和他的缪斯说再见。我们可以从《威尔士风貌》(1987)中看出他又试图在自己的民族源泉中汲取养料,1988年出版的自传诗集《回声慢慢》,更是他对自己又一次的重新审视。之后,仿佛凤凰涅槃一般,他晚年的三部诗集《对位》、《艰难时期的弥撒》和《决不休战》有了全面的提升,他不断迫使语言去揭示人类的局限性,使语言艰难地超越了它自身。因此有评论家认为R.S.托马斯像叶芝一样,在晚年创作出了最有力的作品。作为他诗歌的译者,我也认为,R.S.托马斯的诗歌在语言和思想深度上,都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无所畏惧的新境界。

这本《晚年诗选》是R.S.托马斯75岁之后出版的5本诗集的合本,包括《回声慢慢》(1988)、《对位》(1990)、《艰难时期的弥撒》(1992)、《决不休战》(1995)以及诗人去世之后出版的《残渣》(2002)。

《回声慢慢》是一部自传性作品,由60篇短文和60首无题诗构成。每篇短文长度不超过一百个单词,按时间顺序展开,从英格兰的童年、威尔士的成长,到受封牧师,再到结婚生子成为人父,最中心的当然还是在乡村教区履行神职,然后逐渐向西迁移,直至最后退休。这些思考印刷在原书的左页,而右页则是60首对短文形成映照与阐发的无题诗。在这些语调冷静、语言极为简约极富张力的文与诗中,R.S.托马斯对自己的过去进行了富有想象力的探索。自我、爱、自然、上帝等以往的主题仍在。

在《对位》中,R.S.托马斯再次把宗教作为主题,借鉴音乐作曲中的复调手法,分神、人两条旋律试图重构人类精神史。它由四个部分构成:“公元前”(15首)、“道成肉身”(12首)、“十字架受难”(5首)和“公元后”(22首)。这些诗没有标题,言简意深。

R.S.托马斯质疑传统基督教的信仰和做法,对现代世俗价值持不确定的观点,这些思考在《艰难时期的弥撒》中更加深刻,语调也更加幽默讽刺。值得注意的是,同《对位》一样,R.S.托马斯在这本诗集的创作中也借鉴了一些音乐的曲式结构,比如弥撒音乐和奏鸣曲。这本诗集是诗人献给两年前去世的妻子的,其中若干怀念她的感人诗篇为这部调子阴郁的作品增添了温和动人的音符。

《决不休战》这本诗集的名字如果直译应该是《复仇女神决不休战》,复仇女神象征着诗人锲而不舍的质疑精神。虽已过八十高龄,可他仍未疲惫,仍继续在诗中质问,但诗中也有一种听由天命的感悟。诗人对语言的运用也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让人叫绝的隐喻、双关处处可见。这本诗集有几首纯粹玩文字游戏的诗歌,让我们看到这位外表严肃的诗人其实也有其可爱俏皮的一面。但这些诗形式大于内容,中译无法再现其味,无奈将最后三首删除。

这样的诗在《残渣》里也有一首。《残渣》收录的是诗人生前未发表的草稿,书名由R.S.托马斯一个装诗稿的文件袋上所标记字样而来。这些诗稿的出版能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感受到诗人晚年生活的丰富和他的精湛诗艺。

《晚年诗选》是我翻译的第三本R.S.托马斯诗集。这本译诗集的初稿完成于2009年,之后又断断续续经过数次修改。翻译他的诗歌的难点很多,比如圣经典故、文学典故、哲学术语、科学术语、双关语以及如何处理简单但内涵丰富的日常词汇的运用等等,但我觉得最难之处还在于如何保留R.S.托马斯的独特句法和诗歌断行特点,这也是我在翻译他的诗歌时最看重的。都说诗歌翻译是一件吃力难讨好的事,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就曾说过“诗歌就是被翻译丢失了的部分”,但我还是希望自己的译作能最大限度保留住原作的回声,再现原作的精神气质。

2013年初,我在新浪网上结识另一位热爱托马斯诗歌的加拿大华裔诗人空因,如果你读过她的诗,就知道她是那种愿意将自己置身俗世之外来冷静观察思考的本真诗人,这点与R.S.托马斯颇有相似之处,加之她身居国外,对西方文化特别是宗教信仰方面有切身的体悟,我便决定请她帮忙校对译诗,空因二话没说就答应了。空因率性、质朴,做事讲求效率,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她放下了自己手头的一切事务,完全把自己投入到阅读和校对当中,废寝忘食,令我十分感动。在这里我要郑重向空因表达我的感激之情,感谢她不计任何报酬的倾情付出。她是一位值得我敬重的优秀诗人。

我还要专门感谢出版人楚尘。从2002年底我接到邀请加入他策划主持的“二十世纪世界诗歌译丛”算起,到现在也有十多个年头了。虽然这期间他自己出版世界优秀诗歌、推动当代中国诗歌发展的宏大计划几经波折,但他仍顽强地坚持着。他也一直给予我温暖的鼓励和坚定的支持,虽然出版计划几度受挫,但这也给了我充分的时间去打磨、校订我自己的译作,使译诗的质量更有保障。

也感谢我的学生李宜萱,感谢她在这本诗集校稿的最后阶段予以的帮助。

翻译R.S.托马斯的诗歌几乎耗尽了我有限的脑力,不再多说,还是让译作自我展现吧。

2014年5月3日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