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斯宾诺莎读后感100字

斯宾诺莎读后感100字

《斯宾诺莎》是一本由[英] 罗斯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3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斯宾诺莎》读后感(一):随笔

斯宾诺莎的哲学的逻辑基础在于自然与神的同一性和整体性。这其中包含着规律的整体性、身体与精神的整体性、万事万物发展的注定性,以及由此推出的世间非善非恶的存在。人只是因为自身的局限而不能看见整体的规律,并从自身出发形成各种好坏的片面观念,包括对于世界的道德判断和奇迹的相信。我相信如果斯宾诺莎有机会接触佛教,他会喜欢的。佛教中胜义谛中妙有的实相和俗谛中诸相虚空的一体,各种法自因缘的解释,以否定证肯定的方法,都和斯宾诺莎的一些观点有契合处。斯宾诺莎的哲学要求人们突破自身的局限去努力获得更多知识,用理性理解神的意志,或者不妨也可以说是自然的规律,其实不仅在激发人们的主动性去认识和开拓世界,也在一定程度上抹去单纯宗教意义上道德的约束,而鼓励人们去追寻自身完满的快乐,这必然会带来对于人性的尊重和民主的观念。而这当然的削弱了宗教以回报为基础的教化体制。在我看来,斯宾诺莎虽然自己相信他把自然与神统一是找到了真正了解和热爱神的方式,但他也确实是为无神论或者万物有灵论在宗教中找到了一个融合的办法。这几者的转换之处只在于不可证的上帝或神人们是否愿意相信。信神就是宗教,如同牛顿相信上帝是第一推动力。信自然,就犹如爱因斯坦要找大一统理论。这也和佛教中最大的善就是信一样

《斯宾诺莎》读后感(二):跟着作者的指引进入斯宾诺莎的哲学观,开启一段洋溢着美妙哲思的阅读之旅

因为一次偶然的机缘直到去年才第一次听到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的名字,从那时起就对他的哲学理念充满了好奇。然而我既非学哲学出身平时阅读纯哲学书籍又少之又少,深怕那些艰深、苦涩的哲学论证最终使我半途而废,因此一直没有拜读斯宾诺莎的著作。

此书是对了解斯宾诺莎的哲学观非常好的一本书,作者大量引用斯宾诺莎书中的原文再对其进行概括和注解,让我这样的门外汉也看得是津津有味,并被斯宾诺莎的思想所深深吸引。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常常一边读一边在句子下划线,还忍不住偶尔在一旁空白处做下自己对此理解的注释。太多精辟的哲理加上罗斯充分而精准地引导使整本书都闪耀着斯宾诺莎哲思的耀眼光芒。一气呵成地将其读完,久久回味其中不舍合卷。最后拿出读书笔记本,抄写下书中划线的部分也是自己阅读中最受启发及最受益的语句。每天抄上两页纸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温习,让自己重温那智慧言论的同时也像是照一遍镜子,从而达到审视自我的效果。

在阅读的过程中也惊奇的发现斯宾诺莎的理论与佛法颇有想通之处,实为惊喜。如“在自然中既没有美也没有丑,既没有好的秩序也没有混乱。它们是我们的想象,想象断定事物是’美的‘或’丑的‘,’有秩序的‘或’混乱的‘。但是在不同的意义上,既非目的论的意义上可以说,在事物中到处都存在着秩序。事实上,所有事物都作为样式结合在一起,构成它们的属性中一个单一的系统”

斯宾诺莎的思想博大精深,其理念的论述之广之深是不可能在通读一遍的情况下有深刻理解的,这本书值得反复阅读,咀嚼,回味。最后以斯宾诺莎的一句名言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句话作为结尾”我们具有的关于事物的知识,与其说反映事物的本性,不如说反映我们自己的本性。”

《斯宾诺莎》读后感(三):《斯宾诺莎》小札记

斯宾诺莎以百万星辰为基石描绘神的形象;不是僵死不变的,而是作为生机勃勃的神的自然,人又一次成为宇宙公民,以有知识的生活,有情感的活动,生活着。我们以 “神和属于他的东西”开始,属于他的东西是能动性,能动性作为宇宙的内在原因,与称为神意(providence )或自然的东西是同一的。我们过渡到人,一方面通过对知识本性的研究,另一方面通过对人的行为的机械论的研究,了解人的最高情感为什么是由最高知识引起的那些情感。因为最高知识是关于最高存在的知识,所以圆圈是完全的:我们从神开始,也以神作为结束。

人在其中是自由的,自由并不是那种在我们本质的正常功能的范围以外任意活动的力量。自由是我们本性的必然性本身,因为它使它自身的基本命令得以实现。自由的结果也不是某些人认为的那种作为对压抑欲望的生活的正当的报答的外来的奖赏。自由是由于对必然的东西的认识和接受而产生的内在的满足。理性的生活并不是超越情感的生活,自由的理性生活充满着情感,但是这情感是能动而不是被动的。进一步说,道德科学的任务就是把被动的情感转化为能动的情感,因此,生活的道德化在于以在行为中体现出我们自己的真正因素的方式来安排生活。

斯宾诺莎的主要论点是:那自我最实在,那永恒的个体性是最具体的、最有价值的人,是把生命看作对追求清楚知识作不屈不挠的努力的人——清楚的知识不是纯理论知识,而是一种使行为充满活力和生命力的知识: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来说,这种“知识”是与善同一的。它不是一种幻想的安逸生活和神秘的沉思生活。它是一种充满具有多方面存在的义务和快乐的热情活动的生活,是日常生活,但又不是以“日常的”精神来生活。因为这种生活的活动,不是无休无止地从一种兴趣转到另一种兴趣,而是一个单一目的的轻松愉快的态度。对那种目的的意义是意识,就是激发自由人的行为的精神:在达到目的知识中,人处于完满的自我占有状态中。在这种状态中,人到达了永恒。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