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电影冷知识: 当我们谈电影时,我们在谈什么?经典读后感有感

电影冷知识: 当我们谈电影时,我们在谈什么?经典读后感有感

《电影冷知识: 当我们谈电影时,我们在谈什么?》是一本由许立衡 / 张凯淯著作,台海出版社出版的平装-胶订图书,本书定价:45元,页数:23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电影冷知识: 当我们谈电影时,我们在谈什么?》读后感(一):电影的全部

之前在书店偶然看到了这本书,翻了几页发现内容还挺全的,所以就购买了一本,回家仔细研究了一番。虽然说书名写的是电影冷知识,而其中的内容在行业来说一点也不冷,全都是必须要掌握的。尽管我已经拍了很多部微电影和短片,但是对于电影我一直没敢下手,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害怕失败。我知道还有很多需要学习与磨练的,如果想要拍好电影,首先就是要了解电影制作的流程,还有多看成功的案例,其次才是去实践。这本书无论对于专业者而言,亦或者说是业余爱好者来说,都是不错的读物。它在科普的同时,会把电影制作台前幕后整体流程中出现的乐趣带给读者,这也就让更多人有可能爱上电影。

这本书很全面,作者除了介绍制作中的必要知识,还有遇到一些困难时的正确应对方式。对于电影本身,我之前经常写影评,在影评中也会经常提到这些问题。那么写影评也有很大的好处,这能够帮助观众进一步去认识与剖析一部电影。好的电影总是有无数争议的,如果每个观众看完之后想法都一样,那么就说明它没有给观众留下思考的空间,这种电影也就不适合写影评。当我们看完电影之后其实都有个习惯,那就是和身边人去分享,对于心中的疑惑询问他人的看法,当实在是想知道却又找不到答案的时候,就回去翻看别人的影评。但每篇影评好像看法又都不一样,这就是写影评真正的乐趣,虽然写的是客观的东西,但它实则出自于主观意识。

拍电影当然就要用到摄影机,摄影机在什么时候该搭配什么样的镜头,其实跟光的关系也很大。对于光的测量,我们人类的肉眼是根本无能为力的,毕竟影响是要呈现在屏幕里,再间接传到观众的眼睛里,所以还是要借助专业的仪器比较方便和专业一些。在做任何事时,都要提前做好计划,尤其对于拍电影,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耗费的人力物力往往很大,所以准备工作必不可少。有些场景不适合某些光,这样一来就可能营造不出一些气氛,这样一来这场戏就废了。如果说要运用到自然光,一定要测量好太阳的运动轨迹与时间,毕竟大自然可不好说话,谁让太阳光源那么强烈呢。这些还只是光的问题,所以说看这本书之后你有可能会知难而退,也可能会迎难而上。

《电影冷知识: 当我们谈电影时,我们在谈什么?》读后感(二):不冷的知识

这本书叫做《电影冷知识》,但其实写得热乎乎的。

“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解释每个冷知识点的时候介绍了相关的历史、人物和有趣的小故事,从而让干巴巴冷冰冰的知识点热起来;第二,由于作者是台湾宝岛的电影爱好者和研究者,因此在讲解的过程中带入了亚洲读者更为熟悉的亚文化。

举个例子。

熟悉日本和台湾文化的读者都会知道有个表达叫做“内心OS”,经常用来表达“内心独白”或“吐槽”。虽然经常使用这个缩写,但我从来没追本溯源,问问OS到底代表哪两个词。直到作者谈及off-screen sound和 voiceover在电影中的区别。润物细无声,几乎可以用来描绘电影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了。电影对我们的影响,绝不仅仅停留在荧幕上,它所造就的文化和思维模式早就在不知不觉中塑造了我们的自我认知、社会形态和对生活的想象。娱乐至死,已经发生,正在发生。

此处值得一提的小细节是,百度百科给出的OS解释和作者是不同的。百度百科把OS解释为overlapping sound,而台湾那边的网页大多使用跟作者一致的解释off-screen sound。

我读这本书的另一个感受是,好的老电影的欣赏需要掌握老电影的缘起和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

在电影《恋爱假期》中凯特温斯莱特在卡梅隆迪亚兹的大宅中发现了一排排的电影收藏,她像个突然发现了糖果屋的小孩,不知道从哪片糖果下口才好。这时,是邻居埃里·瓦拉赫、获得终生成就奖的资深电影编剧牵着她的手,告诉她如何欣赏每一部经过历史检验的好片子。

每个年代的读者总会带着属于自己年代的背景知识来解读信息。习惯了彩色电影,自然会觉得黑白电影沉闷;习惯了有声电影,会本能地感到无声默片夸张。我们需要回到当年,才能重新感知为什么《绿野仙踪》会给当年的观众带来如此巨大的震撼,正如我们年代的人第一次经历《阿凡达》。而这可能也就是电影冷知识对普通电影观众的真正意义。

第三个值得一提的知识点是作者特别提到了日本和台湾的benshi。相信所有考托福做过TPO的同学都在阅读中做到过日本的benshi,而台湾的benshi是我从未关注过的。台湾的benshi如何在历史潮流中承担起开拓民众眼界、推动政治风潮的作用,又在现代生活中与视障图书馆相结合、为视障人士提供解说,是很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领域。

《电影冷知识: 当我们谈电影时,我们在谈什么?》读后感(三):电影背后之《电影冷知识:当我们谈电影时,我们在谈什么?》

Blue编辑

自从电影于19世纪在美国诞生以来,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成功走进了全世界人们的生活并成为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现在已经习惯与每天下班的休闲时间在手机电脑或者电视上看看最近上演了哪些热门电影,年轻情侣在热恋期的时候也会选择去电影院看看电影来增进两个人的感情。

既然电影与我们的生活如此紧密,我们对于电影的认识是不是也非常全面呢?什么事剪辑,电影里面的特效场面是如何布置和拍摄出来的,电影里面的恢弘音效是如何制作出来的,这些可能都是我们平时没有怎么仔细思考的。相对于电影的剧情内容而言,定影的制作流程对于常人而言就是冷知识,然而知晓这些冷知识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其实也能开阔眼界,增进对一部电影的认识。

由台海出版社出版,有电影工作者经历的许立衡、张凯淯合著的《电影冷知识:当我们谈电影时,我们在谈什么?》一书就将普通大众和电影制作者两者联系起来,让身为普通大众的我们第一次能够真正比较系统的走进电影的幕后。

在本书中我们理论和实战两个角度来研究电影。通过书中的这些冷知识我们可以很快了解电影制作过程中的一些“潜规则”、

如我们在看一部电影的时候,往往在特定的镜头处配有相应的音乐来烘托,这种电影原声乐的加入是怎么来的,我们可以在书中看到即使在一百多年前的默片时代,电影也并不真的就是无声的。作者在这里列举了198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的大咖啡馆为他们的电影系统公开放映的时候,就在现场提供了钢琴配乐。当然电影技术的发展,配乐也经历了剧院风琴和原声音乐两个阶段。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电影的配乐已经成为了电影不可或缺的一个标准配置。

本书收录的“冷知识”涉及的方面众多,我们还能够看到我们最为讨厌的片尾,一般而言作为观众的我们在观看一部电影的时候,当荧屏开始出现片尾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认为这部电影已经结束没有什么值得看的,片尾出现的各种人名对于身为观众的我们是可有可无的。但是每一步的电影制作者好像是不约而同的要加上那长达几分钟的片尾,这样做的意义在哪里,这些我们可以在书中从一个影视圈中人的角度去发掘其中的内涵。

以上仅仅只是列举了书中的两个小知识,相信通过本书的阅读,眼前的你对于电影的认识会比以前更加深刻一些。

《电影冷知识: 当我们谈电影时,我们在谈什么?》读后感(四):电影世界

接触这本书是因为一位编剧朋友的推荐,他是我的大学同学,现在在和一群有梦想的小伙伴们一起拍电影短片,未来还会尝试长片,而作为他的入门导航之一,他看的就是这本《电影冷知识》。 看了本书,才明白电影为什么会成为一件奢侈品,最少也要几百万的投入,因为这实在是一个浩大的工程。研发、前制、拍摄、后制与发行,每一阶段都投入了成百上千人的心血。作者还提到了有时候到了后制的时候还在改剧本,拍摄的时候才在找场景,甚至发行的时候重拍片尾,不禁想起了前段时间豆瓣上很火的演员集体吐槽王家卫导演,拍戏没有剧本、明明演的是东邪剪辑出来后变成了西毒、一部电影从木村拓哉的女儿出生到长大,真的是让听者忍俊不禁、大开眼界。如果导演是厨师的话,那制片就是饭店老板,导演一门心思考虑怎么拍,而制片需要考虑的就太多太多,可想而知,作为王家卫导演的电影制片该会有多么的头大(笑)~ 除了介绍了“一部电影的诞生”,作者把最多的篇幅留给了“电影冷知识”,像是拍板的用处、假血的配方、大家都爱用的电影色调、片尾字幕的秘密等等,包罗万象,作者的切入点引人入胜,叙述同样诙谐又干货满满,哪怕不是电影从业人员,看了也会同样乐在其中,感觉,下次看定影的时候可以好好和同伴显摆一下了。 读这本书,就像是上了一堂解剖课,在影院上映的电影是一个完全体的话,在这里,被分解成了配乐、画面、调度、配音、剪辑等好几个部分,一一点解。为什么金像奖的最佳摄影颁给了某某某(原来这个镜头好在这里),为什么定义某某某电影是爽片(狂轰乱炸视听盛宴),为什么说宫崎骏的电影离不开久石让的配乐(佳偶天成锦上添花),电影背后的故事太多太多“内幕”。 “电影本身就充满魔力,但我们认为,要把它组装起来、送到电影院,并把观众都拉来看,这个过程也是一种魔法”,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所以会看到有的导演为了一个镜头反复拍几十上百遍,所以会看到剧组成员在杀青后会不禁感慨而泣,所以当某些不可抗力导致电影无法如期上映时电影制作团队的心痛无比,我崇敬那些把电影当成艺术品在雕琢的电影人,就像宫崎骏大师那样,真的是辛苦了!在最后也祝愿的大学同学早日实现能够导演院线电影的梦想,加油!

《电影冷知识: 当我们谈电影时,我们在谈什么?》读后感(五):假血是这样制成的,打板原来是这个意思。

2019年几乎每周都会看一两部电影,从豆瓣top100开始看,看的大部分电影都是多年以前拍的经典电影。当然,也有今年的《绿皮书》和《调音师》等作品。

看电影的主要目的就是来体验不一样的人生,或是从电影中获得一些启发。作为一个观影者,我们更多关心的是电影给我们内心带来的感受是否震撼,能否逗我们开心,能否让我们暗然神伤,或是引发我们的思考。

然而,我们很少去了解电影背后发生的事,电影是一个产业,背后有无数的人员在这个行业工作。他们都在做什么?片尾的字幕没有具体内容为什么还会有那么长的名单?电影里的血是用什么做的?怎么拍出巨人的效果?对于这些知识,我们很少去思考。

那么,你想了解这些知识么?《电影冷知识》这本书就会给你答案。当你看完这本书,你会惊讶,原来电影背后还有这么多有趣的知识。

本书作者:许立衡,台艺大电影系毕业,参与过多次业界与学生的影片制作,对不同的制片文化也相当有兴趣。张凯淯,生命科学系毕业,现职为电影工作者。喜爱各式电影,期待通过分享自学得到的知识,来探索更广阔的世界。两位作者给我带来许多电影背后的知识。

对于电影,我最想知道的事儿是影片中的假血是用什么制作出来的?虽然知道一定是有染色剂之类的物质,但是具体是什么却一无所知。还好,这本书给了我答案。

假血在制作上通常分为两个部分:染剂和黏稠度高的主体。而主体又分为多种,最早由甘油来当做主体,为了让整体粘稠度提高会加入一些玉米淀粉。而另一种配方是用糖胶作业假血的基底,把糖胶与水按比例混合,在加入玉米淀粉和染剂制成。还有一种非常“美味”的假血来源,他就是巧克力糖浆,该假血多用于黑白片影片。

是不是没有想到,一个假血的制作就有不同的配方。而每种配方出来的效果,会应用于不同的电影场景中,是不是很有意思?

对于拍电影,我还对一个道具特别好奇,每次在拍摄开始前,有个人先把拍板拿到画面中打板,然后导演喊开始,这个打板起什么用呢?

打板的功能很简单,就是为了要同步声音与画面。电影的制作是分为影片和声音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最后会由后制部门的人员将声音跟影片合起来,而为了保持影片开始播放时,声音也正好对上,就需要一个点,而这个打板就起到了同步点的作用。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影片和声音两位运动员站在起跑线上,要听到一声枪响才能开始跑,不能早一秒,也不能晚一秒。

这本书解开了我存在心里很久的疑惑,这本书还讲述了大家最爱电影中什么色调?为什么电影院要售卖爆米花?你以为的3d电影概念并不是最近几年新出现的,这些你都知道吗?

如果你对这些问题感兴趣,这本书可以来读一读。下次再看电影时,你可以当个内行看看门道,是不是也是件很有趣的事情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