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路上书》读后感锦集

《路上书》读后感锦集

《路上书》是一本由蒋勋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304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012-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路上书》读后感(一):早起拂镜自照,觉得好看,忍不住多照了几次

我记得书中描写到了这样一个情节,作者看到某本书上有一段说“某人早起拂镜自照,觉得好看,忍不住多照了几次(大意如是)。”作者对此大受感动,这其中蕴含的美学意识多么多么让人回味,我当下的感觉是——这不是自恋吗?

后来我看到女娲造人的故事,女娲有日临水自照,感叹人间没有这样美丽的生物实在太可惜,于是捏土照着自己的样子造了人……

这是一个认识美于是实践美的过程,就像喜欢了一件东西想要拥有一样——我将这两个情节联系在一起,如是理解。

《路上书》读后感(二):美的感觉

我们都曾经在路上有很多的思绪涌动,但会不会把他们留在纸上呢?

蒋勋是台湾的美学学者,最早接触他还是因为《孤独六讲》,虽然没有看过这本书,但是这本书因为声名远播,所以关注到了。

这本书是纪录作者20年前旅行途中的所思所想和他自己的故事。

第一个最大的感受是作者流畅的表达,娓娓道来的文字为我们带出了作者的途中所见所闻,行云流水的字里行间让我们能够迅速地阅读,也算是一种感官上享受。第二是第一次能看到美学家眼里的世界,话说三句不离本行,文章中还是向我们透露出美学家是如何观察这个世界。至于作者自己的故事,有趣但不特别。

总之,也许看完后忘记了内容,但是他能在你阅读的时候 带给你赏心悦目的感觉。

《路上书》读后感(三):知己 蒋勋

在去色达前,我特意去书店想选一本书路上看

被这本书的装帧吸引,而且感觉听名字好适合路上看,而且还带着塑胶

有一种在勾引我的感觉

于是买了下来,出发那天却换了一本上路,有没有很无厘头,哈哈!

这本书还是回来看完的

书里记录的是作者求学时期和早期的一些随笔

因为作者有在欧洲求学的经历,早在八几年他就搭车环游过欧洲了

比起近年来的搭车热 出国热真是相形见绌啊

高手永远那么低调而谦卑,真是值得敬仰。

在此还是特别推荐大家有机会可以去看看蒋勋的文字

因为他的美学虽不及宗白华和朱光潜那些美学巨擘一样高大

但是读他的文字反而更亲切更容易喝得下去,娓娓道来,不着一点脂粉。

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蒋勋作为祖籍福建,后迁住到台湾,

再加之游历各地的经历,因而早就世界性的视野,可贵的是他不带有偏见的

理解和对比思考,让初学者可以很容易接受不至于沦入一种极端,心胸也自然开阔

起来,学会包容,自然体悟更多。

《路上书》读后感(四):“旅人”读旅人书

第一个旅人加了引号,说明自己很可能是冒牌旅人。我只在回老家的路上,坐在仅九位乘客的大巴车里读完书的一大半。不过,这样的“身体力行”的行动,确实带来了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这个体验,让我更加细腻地品味离别与相聚,以及这期间旅行者感知自身存在的境况,轮廓变得清晰,辨识度突然提高。我觉得作者蒋勋有着异常敏感的触觉神经,对世事和周遭的体悟,或许因为其自身的身世阅历的丰富而能对这些体悟实施贴切、实在的表达,尤其在情感诉说方面。并且,看似随性记录的散文里,却提出了许多很有观点的质疑,凝练而到位。这不得不说是我非常喜欢的。

更令人起敬的是,作为一位研究、讲授美学的教授,经年累月地与美,与形象、与形式打交道,我却能从他的文章中体会那种扎根于民间的、朴素的、本质的内容中的美学情感和学术道德,例如实实在在的实践、身体力行,以及割去了浮浅、漂泊不定、伪形式的安定感。《路上书》是如此,《美的曙光》是如此,甚至讲述中国书法演变与美学简史的《汉字书法之美》也是如此。究根结底,都回到了“原点”,扎根于事物的本质,不论事物历史的源流与变化多么多端幻象。诸位如阅读《汉字书法之美》最后几页关于弘一大师的书法时,便有真实的体会。这是蒋勋美学思想的基本格局、思路、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当然,也是本书的结局,我以为。

《路上书》读后感(五):一些摘录

我与风景,萍水相逢,不过都在流浪途中。

我想念夏日,太阳的烫烈,汗的粘腻,以及那种思考不能集中的夏日的懒困。

车上的手环,总觉得好寂寞,好像等待着人们用手来握它们似的。

关于年代,关于方向,没有人记得,也许是月亮刚刚圆过,潮汐又上涨了一次,太阳落山的地方,有一株榆树的影子罢了

流浪在繁华城市,随口唱些学来的歌,有的听了让人高兴,有的听了令人悲伤,无论高兴或悲伤,不过是人间一些小小的故事

爱别离和怨憎会都在路上。路上来来往往,无非众生。偶然有一人从路上退下,在路边树荫歇息,也因疲倦,暂坐一时而已。他瞑目打盹儿,睡梦中自有微笑哭泣。路人匆匆忙忙,哀怨贪痴不断,偶一驻足流连,以为这微笑哭泣便是真相了。

而我昨天看见观音了,在人巨大的自苦中,看到原来观音的喜悦正坐在人的忧苦之中。喜悦要在哀怨贪痴中开花。

厮杀着的,人世间

走在路上,与众人摩肩擦踵,我也有心愿未了,要随四处流去的灯火,一同缘起,一同缘灭

被我们称为石头的,其实已是石头的骸骨。它们活着的时候是没有形状的。在被称为洪荒的时代,一切都尚未命名,一切都还没有形状。偶然石头之间相撞,迸闪出火花,我们才知道,原来石头中还是藏着火的

屋漏痕,是时光的斑驳漫漶

我终究是个凡人,走过这欲望欢爱的大城,虽然知道众生颠倒梦想,也有悲悯,却连谦卑也不敢,连刻苦也不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