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在路上的读后感大全

在路上的读后感大全

《在路上》是一本由[美] 杰克·凯鲁亚克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3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在路上》读后感(一):好耶

事实上读的这本是2001年版的文楚安老师的译本(译得真的超好!),图书馆里翻出来的,喜爱这部作品的各位一定要去看看文楚安老师的这部漓江出版社的作品真的原文译文后还附送一堆研究资料(文楚安老师敬业地翻了牛津的垮掉文学资料把一手史料都译出来了,就是60年代文学评论家对凯鲁亚克作品的看法,还有一篇他做牛津访问学者时候调查垮掉文学的游记)

能感受到凯鲁亚克内心中的彷徨(妈呀我说的什么废话?),尤其是最后写墨西哥游历的是我觉得全本最佳!

其实是先读了金斯堡文学讲稿才去图书馆找到,因为真的觉得讲稿里面有太多内容看不懂了,所以寻思着先找一本凯鲁亚克的小说读来补补课

真是没想到一找就挖到宝了,原本是想看看《镇与城》的but金斯堡在讲稿里老是拿《在路上》举例所以就先看了

有哪位同为研究垮掉派的书友读懂了金斯堡的那篇长诗吗(关于他在讲稿里面对他的诗解释介绍了很多但并不影响我没看懂这件事)

总之,好看,看就完事了!

《在路上》读后感(二):走吧,上路

杰克·凯鲁亚克(Jack Kerouac,1922-1969)小说家、诗人,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父母为法裔加拿大人。逃离与追寻贯穿了凯鲁亚克的一生,身份的疏离和语言的隔阂,让他始终游离在社会的边缘。他自诩是时代和社会的“局外人”,一直在找寻属于自己的声音。

在纽约期间凯鲁亚克结识了艾伦·金斯堡、威廉·巴勒斯和尼尔·卡萨迪等人,并以他们和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原型创作了《在路上》。此书被誉为一部定义了“垮掉的一代”的经典作品,至今畅销不衰,并且被列入美国大学人文通识课的必读书目。

在路上写的是萨迪数次穿越美国,在路上遇到的事。

在路上是一个很庞大的主题,自由,理想,爱情,金钱,一切,都在路上。

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

大多数人的生命,缺少这个自我探寻的过程。萨迪和迪安数次横穿整个美国,去寻找自我,实现自我。他们的旅行疯狂且充满波折,有时食不果腹,有时居无定所,他们自由的游荡在美国的旷野上,肆意的散发着光和热,从不害怕无处可去,从不慌张,因为一无所有也意味着,任何地方都可去的。在路上本身就是生活,追求本身就是意义,不去问为什么,只管去做。只要行动了,一切迷茫也就迎刃而解了。

走吧,上路。

《在路上》读后感(三):他替你走完另一程

[美] 杰克·凯鲁亚克 著 梁永安 译 / 在路上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文图 / 左叔

读美国作家克杰·凯鲁亚克的《在路上》,我总是会不自觉地联想到过往的岁月里,到底有没有一代中国人的精神状态更为接近书中所描述的状态,而书中一直提到的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如果以时代衍进的方式来换算,大概会相当于我们发展历程中的那个阶段。

我对美国的历史没有太多的研究,对“垮掉的一代”也仅仅局限于搜索引擎百科常识里提及的那点内容,但我可以非常明确地从作者的字里行间中感受到,这是一个刚刚从离乱中挣脱出来,整个社会正在从灰暗、无序的状态中一步一步艰难走出来的阶段,而每个阶段的年轻人都能非常敏锐地感知到这一切的变化,他们或许无法用言语来表达,但他们会通过行动来实践,书写记录这个时代,或者用脚步去丈量脚下的土地。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出走的冲动,既是时代赋予的,也是年轻人所独有的。

从东部的纽约,到西部的洛杉矶,横穿整个美国,往返要1万3千多公里。在公共交通尚不发达的年代,凭借着搭便车和有限的经费只身冒险,这大概是属于某个民族深埋在血脉之中的东西。而农耕社会背景下的中国,如此横穿国境的壮游,好像只有诗歌风行的年代里,那些文豪才有机会达成的事情。也许会有其他人,但唯有他的故事被记住了。这是不是也是出走的另一个原因。

看到他们乐此不疲的上路,感受到真切的窘境和饥饿,风尘仆仆地回到家中,停息下来时间不久,内心里又涌起新的冲动。常常会让我觉得,这个世界之所会有奔腾不息的“永动机”感,绝大部分的可能是我们内心中的“不满”。对于看过的世界、遇见过的人与事、收获到的感受的不满足,所以才会再一次背起行囊,踏上征途。就像书中所说的那个,“道路就是我们的生活”。有形的路,无形的路,都是往前的路,都是生活的一部分。

我喜欢作者写下的关于沿途风物的描述,在情绪的表达、在人物的勾勒、在芜杂的对话之外,这些“神来之笔”就像是放置在一家人来人往餐厅的角落上,一幅不起眼的小画。未必出自名家之手,但却因为足够用心而显得特别珍贵。作者很喜欢用特别开阔的、近乎鸟瞰式的视角来描述沿途的风物,无论是现实眼前的画面,还是想象中的场景,几乎都是有一种悬停在高处的感觉。这样的视角,大概率是跟一个人的心胸相关的。一个天天念叨着柴米油盐的人,多半是没有办法做到的。唯有放下琐碎的人,才能将自己所站立着的这一块想象成地球表面上的一块斑。

书中另外一些令我觉得印象深刻的画面,是一些分别时的画面,跟朋友分别,跟爱侣分别,跟年少荒唐的岁月分别,都是令人伤感的笔触,但作者又孜孜以求、不厌其烦地一再表述。我不知道是不是可以从心理学“分离焦虑”的视角来解读这些情境的描述,会不会作者童年缺失的阴影隐藏在其中,会不会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宣泄或者补偿机制,通过旅行去偶遇,通过分离去体味?没有继续深究下去,却反而看到了自己内心里的某个阴暗的小角落,忽然就被一束光照亮。

一本近似“传记”类的作品,看到的却是一个“群像”。离乱中的迷茫,漂泊里的友情。一个人是另一个人灰暗的阴影,一个人跃入了人海,而另一个人依然在徘徊。我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一种友情,两个完全不同路径的人,一个人替另一个人完成了他曾想过,却因为种种原因不可能去走的人生历程。他賛你走完了另一程,而你正在走的,也曾是他也许曾经想要走的路。我在这本书里,看到了美国男版“双生花”一般的故事。当然,这也有可能是我想多了一层。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