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英儿》及其他》读后感精选

《《英儿》及其他》读后感精选

《《英儿》及其他》是一本由顾城著作,金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98.00,页数:4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英儿》及其他》读后感(一):仅仅谈缘

顾城,陌生而又熟悉,熟悉的仅仅是他的名字,陌生的是他的作品,所以对他可说陌生的很,关于他的事迹仅仅是从百科,他人的讲述中了解!人家所说他的诗朦朦胧胧,或许李商隐和他一样,生活在一个梦幻国度,对他的诗歌比较有印象的是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只是不知道诗人最后为何没有找到光明,在黑夜中沉沦,最后选择了那样一种不同的方式离开?期待开卷有益!

《《英儿》及其他》读后感(二):《英儿》在阅随笔记(1/3)

诗人写纪实小说,灵气的文术,尤是语法属得上“太盖了”,用词偶尔僻奇,通常以单薄求纯净(珍美的小橘子、性欲作愿望),天然不失情调地阻断流俗,以及来自复杂甚至冲突性源头的语料,经他造物,拼接出透着气儿的场景感(格式塔,读者的经验感觉完形),再则“昏了”的凌乱地方,求爱求救都在乐性的句构里,又及用修辞时候,冗杂的信号简直全扔了,拿意象或特征上身作代,像口述诗,惊叹话语一样的完善流畅,很受益。

露脊精装,读得细,一个“恩与妻”,一个“爱与欲”,红白玫瑰片刻的和谐,纯情又专制。善书擅画的顾城,里面有古老的人类感情的表达,一种茹毛饮血的浪漫,真实、迷乱、狂热到了极致,如同树木凝视着天主,洪水翻跃进深渊。最后,把字儿都忘了,这个世界就瓦解了。

《《英儿》及其他》读后感(三):自我

看完了书后的序才感到这本书的编者费了很大的心思集结成这么一个比较完备的小说集。

书中的文字也是写诗的样子,有大胆的文学实验,也有个别真情的吐露。

《英儿》这个故事读完后,我也希望只是一个故事,那个偏执地童话诗人仍然活着,不管英儿是为了什么和顾城在一起的,肯定是有着爱的,只是顾城过于追求自我和偏执,而保持着一份纯真的英儿却少了谢烨的大度,终于离开他。

我查找了李英的资料,她也在五十岁的时候患了癌症早逝,可见她的内心仍是不安的。

始终无法相信一个男人怎么能同时爱两个女子,那么可以接受一起生活的女子该是有多大程度的隐忍与牺牲。诗人总是有着对于美的一份偏执,不然怎么写下那些灵动的文字,然而想象的世界终归是有限度的,过度的沉溺虚妄不是谢世便是出世。

自我和现实的紧张关系终是要在不断地磨合中找到一个平衡点,童话的世界只可以是痛苦至极的短暂麻醉,第二天早上,仍然要小心翼翼地去面对改变。

《《英儿》及其他》读后感(四):文字原来可以这样写

在初中语文课上,老师读到过一首两行诗,相比大家都知道。当时我就想,竟然能把黑夜和黑眼睛联想在一起,而且去寻找光明,那需要多深的洞察力呀!后来上高中接触到了诗人海子,上大学之后,从网络上认识了顾城,原来很久以前听到的诗句是顾城写的,又了解了他的距离,看了一些他的诗,最喜欢的还是那两句,还有《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远和近》《因为思念的缘故》《鬼进城》······

《英儿及其他》这本书我是在新浪读书上看到的,从淘宝网上截图后,在QQ上发表了一个心情,希望有人送我这本书。没有想到的是,一个月之后在我生日的时候,武汉的一个诗友就送了我这本书,从圆通快递员手里拿回来,迫不及待的打开,发现书脊没有粘住,又一看书面是平的,我想就应该是这样设计的吧,回来问客服,后来看有的人发图评论,哦,果然就是这样设计的。打开书,溜出来一个书签,一看就是顾城写的书法,好像是一个“鬼”字。很喜欢他的书法,很特别,很有个性。再一看小说,更加崇拜顾城了,诗人笔下的文字,无论写成小说还是诗歌,都是那么绝美。高晓松老师说,顾城的文字是天成的,果然没有说错。

书还在继续的阅读中,文字和画一样,是天成的。期待下一本《因为思念的缘故》,节约生活费,买全顾城海外遗集。

《《英儿》及其他》读后感(五):他的格格不入,生活无法容忍

初识顾城,还是初中,因为他脍炙人口的一句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然而真正喜欢上他却是在大学。偶然间看见一本他的诗集,读他的第一首诗时我就知道自己爱上了他。他的文字里有我一直追寻的东西,我喜欢的那种干净和纯粹。 关于他的文章看了很多很多,大致了解了他短暂的一生,知道他和谢烨还有英儿的在我看来略有些传奇色彩的故事。而看了《英儿》之后,我更加觉得他就是个敏感的孩子,有一颗不能被亵渎的天真的心和对纯净的向往,就像他的诗,天然纯粹,充满梦幻的味道。想必在顾城看来,他和谢烨还有英儿在国外的生活就犹如童话故事一般吧。两个他爱的人,陪着他去过出世的生活,安慰他孤寂的灵魂。所以在英儿走后,在谢烨也要离去时,他的人生其实就已走到了尽头。就算没有发生最后的惨剧,孤独的他也决计无法承受生活带来的打击。他是属于死亡的。 顾城的结局令很多人叹惋,的确,明明是内心如水晶般清澈的人,怎么会落得那般田地。其实也是必然,他的敏感,他的纯粹,已经跳脱出世人理解的范畴,纵然是自己的妻子,纵然是他深爱的英儿,都无法理解。在顾城的眼中,他是不属于生活的,他有自己的精神世界,一个纯净的童话城堡,他在里面写诗,在里面画画。他所爱的人,他曾以为和他一样生活在这城堡中,却最终发现原来她们都站在城堡门口,天天念着城墙外的生活。于是他更加痛苦。 我想世间最残忍的事就是曾以为自己得到了最宝贵的东西,到头来却发现是自己在骗自己。她们是属于生活的,顾城不是。他以为她们了解他,爱他,就像他爱她们一样,其实不是。但我想,顾城是知道的,他知道她们和他不同,他知道她们受不了他的敏感,他的不食烟火。但只要她们还在他的城堡中,他可以忽视这些。他拥有她们,他的灵魂不再寂寞,这就足够了。 顾城是真真正正脱离世俗的人,和很多吟诵出世的文人不同,他是无法入世的,他的灵魂,他的心都不允许他这么做。所以他漂泊海外,想要追求自己真正渴求的生活,却还是在梦的终章迎接了死亡。 他说,“我是属于死亡的,我知道。但是我并不爱它。我希望有一个灵魂得到我,我希望我能得救,不太寂寞。”他的渴望,那么简单,但在世俗的生活里是那么难。他的结局其实从开始就已经注定,“你们是生活所生,我也是。但我的灵魂却是死亡所生,它愿意回到那里去”。顾城短暂的一生,起于生活,灭于生活。因为他的格格不入,生活无法容忍。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