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不被理解的少年读后感1000字

不被理解的少年读后感1000字

《不被理解的少年》是一本由陈瑜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页数:3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被理解的少年》读后感(一):不被理解的少年

第二本书与第一本书比起来,好像“生病”的孩子更多了,也没有了父母的想法。对于“生病”的家庭,我还是蛮想挺贵为人父母的想法。刚才跟我妈聊了一下少年患有心理疾病的问题,我妈就说家里(小县城)最近也新建立了一个精神病院,现在不光小孩,成人患有精神疾病的人也很多。然后我跟我老妈讨论了一下孩子内卷的问题,她觉得孩子在什么时候就应该做什么事情,散养下来的孩子可能会更有创造力。为人父母想要竭尽全力给自己的孩子最好,不要比别人差,恨不得把大半的积蓄都花在子女身上,所以造成了“你不能比别人差”的局面。 在这本书里,只看到了孩子的控诉,被“毒”家庭捆绑,看着一个一个的对话片段,真的很窒息。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可能心理问题就是最大的抵抗。孩子在年幼的时候,所有的价值观都是父母给的。有毒的家庭模式让孩子承担了不该TA承担的责任时,就很容易压的孩子喘不上气。希望家长可以把孩子当作平等的“人”来看待,多听听孩子的心声,不要让悲剧发生或者让孩子成长以后再来用一生去治愈童年。

《不被理解的少年》读后感(二):让我们的孩子成为童年的幸存者吧

读《不被理解的少年》,各种情绪和记忆在书中15个青少年的讲述里不断被唤醒,那种窒息感像是在做一场噩梦——梦里拼命想逃离某地,却发现自己无论怎么跑都还在原地。

把书合上,我能从噩梦中醒来,但书里的这些少年,被困在他们的过去和现在,苦苦地挣扎着向前走,却少有人能真正挣脱……最让人感到悲伤的是,这些淹没人的苦在旁人甚至是父母眼里,常常只是简单一句——“平时都看不出来……”

“我这都是为了你好。”

“没有为什么,我这么说你就要这么做!”

“看吧,我早就告诉过你。”

“我们也是这样长大的,都没有什么问题。” “别人都不会,为什么就你这么多事。”

“他们为什么不找别人麻烦只找你,你自己找找原因。”

“你要死就去啊,威胁我吗……”

每个成年人都是童年的幸存者,但也许是幸存发生的太过于日常,让人忽略了成长里的艰辛和许许多多的灰暗时刻。甚至,也许我们并不是幸存者,只是活着的,心上带着一个大洞,不断变老的人。

心上有洞的成人变成了父母,这其中的许多人没有试图把洞补上,却反过来在孩子身上继续挖洞。那句“我们也是这样长大的,不也没有什么问题”终于展现出了问题所在:不懂怎么去爱,并且,以爱为名义施行伤害。你一定也见过这样的父母,他们——

一遇到问题就翻旧账,无法就事论事;

情绪不稳定,出现问题时不加克制地向孩子释放情绪;

用暴力/冷暴力做为处理问题的手段;

把孩子的沟通要求视为顶嘴,要么不沟通,要么责骂、争吵;

在孩子遇到困难时泼冷水、刺激、打击孩子;

答应的要求总是食言,还要把责任推到孩子身上;

无视孩子的求救信号,甚至反过来进行指责;

不信任、随意贬低孩子;

只关注孩子的学习,却丧失了作为父母最基本的保护孩子的功能;

……人为什么能这么轻易地当父母,去影响另一个人的一生,为什么能这么理所当然地把当父母视为自己的权力,轻易地对孩子说出伤人的话?自己童年时那些心里的爱、恨和期待,都完全忘记了吗?

孩子怎么看“先是自己,再是妈妈”

这几年常常听到这句话——“你先是自己,然后才是妈妈”,作为一个母亲,这句话让人感到被松绑。但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孩子亲身验证的这句话的影响力。从小因为父母忙,零要么是跟司机阿姨在一起,要么是自己住校。初三的零说,“上学之前,我一直觉得司机和阿姨,像我爸爸妈妈……”

零的妈妈是一个彻底贯彻“自我先于母亲身份”的女性。陈瑜说,零的妈妈是她朋友圈里最有干劲,能量最足的一个人。但零在学校总是处在被孤立的状态。她总觉得自己没有价值,不被人喜欢,总是否定自己。

当她觉得自己状态不好,向家长寻求帮助时,妈妈建议她洗个热水澡,虽然也说要带她去看看医生,但因为忙,就没有成行。

零难受的时候,会把自己的头发剪得很短,或是报复性地吃很多东西,吃到自己难受。零说她理解妈妈的选择,小的时候也跟妈妈吵过,但后来也接受了,妈妈就是这样的人,当妈妈在当妈妈的时候,也是个足够好的妈妈。

陈瑜问零,是否会因为在妈妈的优先级里被排在后面,而觉得自己价值感比较低。零一度哽咽,但她依然表示理解妈妈的选择。

当陈瑜问她,以后你当妈妈,会做一个怎么样的妈妈?零说,我会先做一个妈妈。我希望我的小孩比我高兴。

成人不想因为孩子失去自我人生的意义,看似无可厚非,但孩子呢?他们为什么就不得不承担随之而来的各种影响。这世上的事,真的有所谓的公平和均衡吗?

当学霸会开心吗

和很多成人认为的,患上心理疾病的孩子应该是家庭环境差、不爱学习、自我要求不高,恰恰相反,这本书里的大部分孩子,自我认知清晰、自我要求高、判断力强、学习成绩也是中上,好几个都是班级或是年段前列。

蓁蓁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学霸,从小,她的父母就是给她制定精确到分钟的学习计划,寒暑假、五一国庆春节基本都有满满当当的学习安排。她所在的高中全国知名,里面的学生都是超级学霸。但每到高三,很多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办法继续上学或参考高考。

蓁蓁说他们班45人,有近10个同学有心理问题或是身体不好。她说,重点班的课间都是静悄悄的,每个人都处在高度的竞争状态中,一个人学,其它人看到就会不自觉地认为自己落后了,每个人都在追赶想象中的那个“进度”。

刚上高中她觉得数学比较难,每天早上和另一个同学4点起床恶补2小时数学,等6点再跟其它孩子一起吃早饭,读英语。晚上一般都是学到12点睡。每天就睡4.5小时。

从小到大,来自父母的教育就是要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努力了不行可以接受,但不能接受不够努力。为了实现“极致”的目标,蓁蓁说她可以不计代价去做,哪怕身体出现问题,她也停不下来,始终陷在一种紧张的压力中。

她跟父母说,父母却认为是她知识掌握得不牢,能力不足才会处理不好自己的情绪问题。医生开了药,父母担心会影响思维和学习,让她不要再吃。她说她不想再跟父母讲,因为他们无法理解她,只是不断给她各种“解决”建议。

看似保护的伤害

有个叫园子的女孩,妈是老师,妈妈非常在意学习,园子哪一科不好,妈妈就会想办法把她调到班主任是这科的班上去强化她的学习。

园子爸妈都会打园子,他们都觉得孩子不听话了就得打,打了才会乖才会好。园子妈妈打她的时候,会把她裹在被子里,整个人压在她身上,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如果园子哭了,他们会打得更凶。

有一次园子问妈妈为什么要这样打她。妈说,因为听别的家长说把孩子打到凌晨4点,孩子也没事,于是她就这样做了。

园子一直在努力地自救,吃药,自己学心理学,尽可能把自己和父母的距离拉开,不让他们随时爆发的情绪影响她的恢复。

但即便是这样,当陈瑜问她,是否能确认爸妈对她的爱时,园子说,我一直知道他们是爱我的,但他们爱的方式不是小孩能接受的。

在这15个案例里,每一个孩子都在讲述自己的创伤和他们的努力,但孩子在家庭当中是最弱势的群体。很多时候,孩子做出艰难的改变,刚刚看到一点希望,结果到了父母这里却被无情地嘲讽和打击,重新又陷入绝望。

更让人感到悲伤的,是即便身陷困境,很多孩子还是不断尝试理解父母,认为他们是爱自己的,只是方式不对。

真正有问题的家长们,却被“我没问题”的想法蒙蔽了眼睛和心灵,看不到孩子的痛苦和挣扎,直到真的出了事情,才不得不面对。但往往这个时候,事态已经超出控制。

很多孩子在求救无门的情况下,选择自残,用身体的痛把自己从精神的痛里拉出来,同时也隐约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父母看见自己,相信自己,多爱自己一点。

但即便到这时,依然有家长能硬着心肠对孩子说“你想吓唬我是吗”“你怎么不了算了”“你是不敢吗?”“你有本事就真的啊。”

初一的晚清说,她已经放弃希望了,她现在就想妈能更恶劣一些,直接把自己逼死,让妈一辈子活在内疚里。

太令人绝望了。这样的关系还要这样持续多久?什么时候成人才能意识到自己的无知和傲慢带给孩子的伤害。

希望有更多的父母能看一看这本书,去听见孩子的声音,去看见孩子在经历的困境,童年是一场生存游戏,让我们的孩子成为幸存者吧,让他们长成能够体验快乐和幸福的大人吧。

在我看这本书的几天前,有个晚上睡前,我问小朋友,你知道我特别特别爱你吗?

她说:我知道。

我又问,你知道我无论什么时候都特别特别爱你吗?

她说:有的时候不知道。

我嗯了一声,跟她说:那你现在知道一下。她点了点头。 之所以这样问她,是我当时想起一件事。有一次我俩发生矛盾,晚上睡前我跟她重新梳理事情的前前后后,跟她确认,有没有什么想问我的,或是想说的话。

她当时问我:你会不会因为这个不喜欢我。

我当时听到这句话,心一下就酸了。我说,不管什么时候,不论发生什么,我都不可能停止爱你。我可能会生气,但不是气你这个人,而是气你的某一个行为。但我生气,是因为我在你的行为里没有感受到你对我的爱。我觉得自己的需求被忽略了。但我绝不会因为任何事不爱你。

我后来读这本书时特别感慨,和她分享了几个案例,有一个讲到一半就哽咽了,缓了缓把案例讲完,然后问她:你知道…… 我的问题没有问完,但她马上转头对我说:“我知道。” 爱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双向的流通。如果接收的一方,没有感受到爱,爱对于他来说,就不存在。

《不被理解的少年》读后感(三):读《少年发声》系列:看见孩子

上个月,连续读完陈瑜写的《少年发声》系列的两本书。第一本是同名《少年发声》,第二本是《不被理解的少年》。

最早认识陈瑜,是2016年前后,在喜马拉雅上听《做不焦虑的小学生家长》课程。这课是陈瑜创办的“人生大不同”公益平台与陈默老师合作出品。后来,她又开通微信公众号“少年大不同”,主要发布关于家庭教育方面的内容。

陈瑜,记者出身,后投身家庭教育,接触到很多家庭,很多孩子。她从中看到了当代孩子成长中的困境,也看到家庭教育的滞后,看到很多不被理解的孩子。于是,她便将“扬声器”对准这些孩子,聆听他们的心声,便有了第一本《少年发声》。

第一本书主要以作者与孩子的对话,以及作者本人的感受和思考为主。呈现了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所思所想,心理状态,人际苦恼,学习困境等方面。整体而言,这些孩子,有成长困惑,有生活学习的烦恼,但大多数是身心健康,顺利学习生活。

第二本《不被理解的少年》则不同。这本书里采访的孩子很多是在看到第一本书后,主动从公众号后台联系作者的孩子。相较第一本书中的孩子们,不被理解的少年中很多都是出现心理病症,出现厌学、抑郁、焦虑、强迫等不同程度的情绪心理状况。这本书,每个孩子的采访文章后,都有陈默老师从专业心理专家角度给出的分析、解读。

在这个系列的书中,作者与孩子只是采访与被采访的关系,相对直观、客观地表达了孩子的心声和需求。

难能可贵的是,《少年发声》给了孩子们发声的渠道,给了他们被看见的机会。

作为教育中的主体,他们不应该被忽视,不应该沉默。

作为一个家长,看到文中孩子们的心声,感慨良多,有几点感触较深的启示:

听起来有些老生常谈,但“尊重”二字背后,有太多可探讨的空间。

这里的尊重不是我们平时理解的尊重领导,尊重朋友,不是因社会地位,社会角色得到的额外价值。这里的尊重,更多是指,孩子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有他独特的情绪、感受、需求,有作为人独立自主的意志。

这是孩子作为一个人最起码的需求,应该得到最基本的尊重。

他们虽是未成年人,但作为人最基本的需求,是共同具有的。他们也同样具有人性中积极面和消极面。至于,孩子外在行为表现出来的状态是积极还是消极,是需要家庭、学校的教育者去引领,培育,激发。

一个活生生的人的最基本需求,应该得到正视,应该被看见。

《不被理解的少年》中很多孩子都是正值青春期,他们的很多成长压力和矛盾来自与父母的冲突。

比如,一个初中女孩,她在与同学聚会时,妈妈都会跟着。她也提出反抗,但母亲以担心她的安全为由,仍然不放手。

在一个家庭发展周期中,子女进入青春期,是一个信号。

这个信号提示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应该进行适当调整。青春期,是孩子从儿童迈向成人的过渡期,也是一个准备过程。

此时,适时地给孩子更大的“自主领地”和自主权力,是一种准备练习。换句话说,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界限应该逐渐清晰,尽量不越界。

青春期之前,父母教育孩子,更多需要言传,行为指导,或者下达命令。此时,我们和孩子的关系,就像我们在前面牵着孩子的手往前走。父母是引领者,孩子是跟随者。

而青春期,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更像是并肩行走,或者是退居其后。孩子自主探索,父母“掩护”。亲子相处更多需要建议、商量、合作。

当然,在拥有足够的自主空间后,孩子会进行更多的探索尝试,父母需要容许孩子犯错。某种程度上说,成长道路就是一条不断试错的路。

《不被理解的少年》中第一个采访对象佳佳,就是一个从小不被允许犯错的孩子。从小学到初中,他从父母处得到的反馈都是“错误是不被允许的,你需要全力做好每一件事情。”在课业难度增加的初中,他在努力之后发现无法追赶同学,到高中抑郁休学。

还是上文中提到的佳佳,让我看到了这代孩子的认知水平远远超过父母。如今的教育体制和母亲教育观念已经远远无法引领他们成长。

印象最深刻的是,上文提到的佳佳在访谈中,谈到对学习的看法时,表示:“学习有意思,是建立在自己知道自己要学什么并且有明确的目标,或者说能让自己有提升的基础上,这样的学习才是快乐的。老师,你想想看,我们现在接受的教育,是为了学习还是为了考试?”

“有一点我非常自信,至少我的硬实力是足够的,但是学习还是不配。”

在谈到他休学的问题上,佳佳说:“再不拿回主动权,我要么上新闻,要么现在已经变成其他同学的样子,我觉得前者的可能性大一些。”

佳佳从小学习成绩优秀,独立思考能力强,对学习和学校的教育有更深层的思考和认识。他不愿与其大多数同学一样,在父母指定的道路上盲目跟随。从对话中,可以看出他知道自己休学决定将要承担的代价和面对的问题。他现在考虑的是先活下来,再考虑未来的方向。

上高一的语喧也同样,她为了改变父母不成熟的情绪状态,营造更好的家庭环境,开始自我改变。这个十几岁的孩子说:“在一个困局里面,必须有一个人先做出改变,困局才有改变的希望。我没有办法改变父母,我想改变我自己。”孩子不仅承受父亲的冷暴力,还主动担起关系改变的责任,自己阅读,学习心理学的书籍,积极寻求改变。

《少年发声》中的定慧是一个从小“自学成才”的孩子。他从10岁开始,在家自学学校课程。同时,他利用互联网自主探索感兴趣的领域。18岁时,他不仅优异成绩高中毕业,还自己创立了一个为自主学习的学生群体自学交流平台。未来,他的目标是申请国外一所大学,目前的创业经历正好为其资历背书。

作者陈瑜在采访后记中也表示:

或许,如今孩子的痛苦不只是高竞争的学习环境,繁重的课业,还有一部分觉醒的孩子,叠加着“清醒”却又无法逃脱束缚的痛苦。

孩子无论是面对学业、情绪、人际关系问题,父母都需要与孩子站在同一条战线,引领支持,帮助孩子一起解决问题。现实中,我们父母在具体操作中,无形中站在了问题一方,责难孩子。

责备无法代替解决问题。父母不能只关注结果,更需要提供情绪上,方法上的过程支持。父母更需要的可能是看到孩子行为状态背后的需求,而非将孩子视为问题本身。

孩子面临的问题,有时候可能是具体问题,也可能是一种努力后仍然无法前进的困顿、无助感。

此时,孩子需要具体学业辅导,也需要父母的精神支持与鼓励。精神支持,可以是接纳共情,看到孩子的难处,对孩子目前状态表示理解。也可以是从更高的认知层次启发,引领,给孩子勇气。从情感上链接起来后,再谈具体的问题解决方案。

看《少年发声》系列的两本书,除了看到当今青少年成长中面临的困境、困惑,也看到了他们超越父母想象的思想,认知水平和创造力。

如叶圣陶先生所言:“儿童是新时代之创造者,不是旧时代的继承者。”

青少年的成长是面向未来的。我们父母以往的经验或许无法完美规划他们的未来。

确定的是,无论未来的路如何走,都需要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共同拥有强大的心理资源、认知资源,去勇敢面对未来的所有不确定。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