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半轮黄日》经典读后感有感

《半轮黄日》经典读后感有感

《半轮黄日》是一本由奇玛曼达·恩戈齐·阿迪奇埃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5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半轮黄日》读后感(一):我们死去时世界沉默不语

我们看到68年的一组照片了吗? 孩子们的头发变成了锈斑,一片片,附着在那些脑袋上,如此病态, 然后脱落,如尘上腐烂的叶。 想象一下吧,双臂细如牙签的孩子,肚大如箩,皮肤撑开,很薄 这叫恶性营养不良 一个很难的单词 一个不算难看之至的单词,一种罪孽。 赤身裸体的孩子们大笑着, 他们彼此指着面包果大肚子嬉笑,头发一簇簇地掉落,皮肤颜色变浅从红褐色变成病怏怏的黄色 露出了蜘蛛网一般的血管和易碎的骨头 他们每个人迟早都会得恶性营养不良,没必要现在和他们解释单词的意思 天黑时就变成一个个插着十字架的小山丘,也许会爬过只蜥蜴 一个孩子牵着一条瘦骨嶙峋的狗 一条狗牵着瘦骨嶙峋的猴子 狗不知道迟早成为孩子的餐食 孩子不知道那时哭早已失去声音 然后是安静 是遗忘

《半轮黄日》读后感(二):同时作为凶手和受害者的人类

阿迪奇埃所描绘的是上世纪60年代的尼日利亚,是时空距离颇为遥远的一个生活状态,但她的叙述却让我频频地将之与现实生活作对照,这体现了作者的野心不局限于成就一部史诗巨作。

在书中可以看到,人性中的恶如何在群体中、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被充分激发;将人贴上不同的标签,以简单地区别对待和划分敌我如何使矛盾愈演愈烈;小部分人为了自己的权力和利益而以正义之名构造信仰,普通人如何沦为这些虚无的信仰的奴隶。另外,我还看到了女人的自我贬损和自我限制——读书太多会毁掉一个女人,会自高自大,会欺负丈夫,是荡妇;白人男性很容易就可以交到黑人女朋友——白人男性并没有认真对待这份感情,而黑人女性也只是想从中获得物质利益;尼日利亚人以自己的传统文化为耻,以崇洋媚外为荣;种族歧视——“一百个黑人的生命等于一个白人的生命”。

以上种种都可以轻易在我们如今的世界中找到踪迹,它们曾经导致了尼日利亚黑暗的60年代,也是人类仍将常常陷自己于混乱和痛苦而不能自拔的原因——同时作为凶手和受害者的人类。

但愿我们永远铭记。

《半轮黄日》读后感(三):我们死去时世界沉默不语

我是一边在网络上查阅相关资料,一边读完小说的。尽管内心对于书中会描写到的战争场景已然建筑了心理防线,但真正直面战争惨象时依旧被深深震撼。

书中从奥兰娜、乌古、理查德三个不同阶层、背景的人物着手描写尼日利亚-比亚法拉内战,时间线上则集中在上世纪六十年代,颇为有趣的是其中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在时间上被予以置换,所以读者先看到的是六十年代末中一些故事的“结果”,转而再得知六十年代中的“原因”。新鲜且吸引读者。

如果说奥兰娜、乌古、理查德作为主线因有清晰的内心情感脉络而显得饱满,那么奥登尼伯这一人物形象则略显乏味。一开始,他坚定支持建立独立共和国,在家中俱乐部里侃侃而谈,自信健谈充满智慧。在经历了战争的残酷之后,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夹击让他意志消沉,沉沦在酒精幻象之中。男人啊男人,尤其是理想主义的“革命家”,在现实的蝇营狗苟中往往不及女性坚韧,且总是需要女性柔软的胸脯给予精神力量,仿若回到了母系社会。

凯内内是独具魅力的。书中写到“不会有她此刻的捉襟见肘和局促不安,锋芒毕露的凯内内,尖酸刻薄的凯内内,超级自信的凯内内”是对这个人物最恰切的评价。

战争,带来的不是只有“进行时”中肉体的伤口,更有精神上难以愈合的伤口。愿世界和平。

《半轮黄日》读后感(四):大病一场的空旷感

摘自《博客大巴》 作者:等云到

最近一直在看《半轮黄日》,作者阿迪奇埃是《纽约客》评选的“20位40岁以下最优秀小说家”之一。77年出生,尼日利亚人,2007年这部小说就获得了英美诸多文学大奖——也就意味着,她是在我现在这个年纪就写出了如此史诗般的小说。膜拜不已!

书特别厚,500多页,40万字……是根据尼日利亚内战的真实历史而虚构的小说。原本我真对一部分外国小说有些本能隔阂,似乎是语言习惯和翻译的问题,可能还有不同年龄不同生活状态不同阶层的问题吧,总让我很难进入并理解。但这个小说写得和翻译得都特别好,语言感觉极其顺畅。主线是两对男女的爱情和命运,但因为涉及到种族、家庭、阶级问题以及更广阔的战争背景和殖民主义的终结,而加深了厚重感。讲述方式也很独特,磅礴的故事是通过三个不同阶层的人物,通过他们的视角去观察周遭的一切。我读着读着就在想:为什么我如此喜欢这本小说?是因为作者是个女性?是因为年龄的相似而在看待世事和人物上有类似的评判标准吗?是因为那种阶层的相通感吗?是因为其实尼日利亚内战的这段历史于我们来说也是非常容易理解的?是因为和作者的个性跟价值观有相似之处?……

可惜的是这小说在豆瓣冷门到至今也只有少于十人评价,也不能不让我思考这背后的原因。封面设计的并不出彩——是暗喻铿锵玫瑰吗?!硬邦邦的三个奖项并说服不了读者啊,还有提炼的那句主题语也不是很打动人心,字又极小。作者对我们来说并不出名,故事写的又是尼日利亚这个咱们不熟悉的国度……其实纽约客那个榜单是去年6月公布的,而这本书是9月出的,完全可以加上腰封让人对作者的地位有所认知,再好好包装一下。

正好在姑娘的博客上看到几句关于阅读的话很有启发。“对个人而言,阅读永远不是学知识,是掠夺。在感知能力和框架下,进行多角度的殖民式侵占。”这话说的其实很好,对于有野心的写作者来说绝对是这样,可是这目标对我来说还是奢求,我也并无写作的野心,但“读一个人,只有偷到内力,才算没白看”的确是阅读中需要谨记的。我也一直觉得阅读不是消遣,或者说消遣是非常微小的功用,关键是自己要从中汲取点什么,所以更要勤快点,多读多写,多去感受和体会那种“读完后大病一场的空旷感”。所以就要再自责一下我读书是有多慢(不能为了汲取而纵容自己的慢),断断续续的,本来那种酣畅浓厚的感受因为太散乱的阅读时间而被稀释的差不多了……

在我们这个后殖民世界里,真正的悲剧不是大多数人无权决定他们是否想要这个新世界,而是没有谁给大多数人提供成功应付这个新世界的工具。

《半轮黄日》读后感(五):半个太阳的温度

知道这本书是因为朋友圈里的一个分享“BBC评选出的12本21世纪最棒的小说”。《半轮黄日》是榜单中唯一一本非洲作家的作品,曾获2007年奥兰治小说奖。入选理由:70后尼日利亚作家30岁写出的史诗般作品。我刚从肯尼亚回来,非洲的迷人风景还历历在目,立刻找来这本书拜读。

书名《半轮黄日》源自比夫拉共和国的国旗图案。红色代表在战争中失去生命的人民的鲜血,黑色代表哀悼,绿色代表繁荣富强,中间的半轮黄日代表灿烂的未来。

故事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的尼日利亚,主角是拉各斯的一对富家孪生姐妹。妹妹奥兰娜风姿绰约,精致得像工艺品,是永远的焦点。姐姐凯内内是书里我最喜欢的人物。她虽然没有妹妹的惊艳外表,但个性高冷,犀利能干,用书中的话说是“锋芒毕露的凯内内,尖酸刻薄的凯内内,超级自信的凯内内”。

奥兰娜跟随“革命情人”奥登尼博,来到比夫拉教书。腼腆的英国作家理查德拜倒在凯内内的石榴裙下,定居尼日利亚。不同的人生选择,不同的命运让姐妹俩渐行渐远。

战争打破平静的生活,种族矛盾、阶级斗争一触即发,生活巨变纷至沓来。他们在战争的漩涡中挣扎,对彼此的爱与忠诚受到考验,自我形象也受到挑战。

故事中的人物横跨尼日利亚各个社会阶层,从乡下男仆到大学教授到富家千金。作者奇玛曼达将这些人物置于时代的十字路口,将历史事件融入普通人的生活中,在娓娓道来中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战争的残酷。

为了不影响大家的阅读体验,情节方面我不做详细介绍,主要介绍一下书中涉及的历史背景和作者。

比夫拉战争

比夫拉战争指的是1967——1970年的尼日利亚内战。这场战争给尼日利亚带来了巨大创伤,导致200多万人死去和空前的饥荒,“无国界医生组织”因此创立。

独立后的尼日利亚深受殖民后遗症所累,国家发展举步维艰。尼日利亚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最有影响的是三大部族:北部的豪萨-富拉尼族、西南部的约鲁巴族和东南部的伊博族。

其中比夫拉地区的伊博族经济最发达,受教育程度最深,独立后政府、军队,都充斥着伊博族的各级官员。故事主人公奥兰娜和凯内内就是伊博人。

约鲁巴族和豪萨-富拉尼族认为自己在独立运动中同样做出了贡献,独立后权力应当重新分配。出于利益,两大民族逐渐走近,和伊博族的矛盾日益加深。

为保住属于伊博人自己的资源和财富,1966年2月15日,一群伊博族少壮军官发动了“二月政变”,暗杀了巴勒瓦总理,伊龙西成为尼日利亚军政府领导人。种族矛盾日益尖锐,7月29日,政变再次发生,伊龙西被杀,整个国家处于一片混乱之中。

比夫拉地区群情激愤,认为只有脱离联邦,才能保住属于伊博人自己的资源和财富。奥朱古在政治中心埃努古发表《比夫拉独立宣言》,宣布脱离尼日利亚联邦,成立独立的“比夫拉共和国”。

南北战争全面爆发,比夫拉逐渐处于劣势,饥荒遍野,多国参与了国际援助。1970年比夫拉宣布投降,尼日利亚内战结束。

作者对尼日利亚内战的描写不免让人联想到中国的内战,两个如此遥远的国家其实有着相似的历史:战争的根源无非统治阶级的权利斗争,而战争中最大的受害者永远是无辜的老百姓。

关于作者

作者奇玛曼达.阿迪奇埃,1977年出生于尼日利亚,19岁赴美国留学。被称为西非的托尔斯泰。

奇玛曼达在TED演讲中说,她小时候读的书都是英、美作家写的,书里面描写的全是金发碧眼的白人小孩,他们吃着苹果在雪地里玩耍,大人们喝着姜汁啤酒,总是谈论天气。这些生活元素对于儿时的她来说是陌生的,她是吃着芒果长大的,从没见过雪,也没有必要讨论天气。那时她有一种错觉,好像小说里一定得有外国人才是小说。直到后来读到非洲作家的书,她才知道原来像她一样有着巧克力肤色,卷曲短发的人也可以出现在故事中。

Stereotype是可怕的,它让人们只能从单一的角度去理解一个国家,一种文化。由于国家实力的不平衡,非洲在大众媒体中变成了美丽的自然风景,可爱的野生动物和奇怪的非洲人类。战乱、饥荒和艾滋等标签被无限放大,成为非洲的代名词。因为没有机会直接接触,我们彻底地被这些片面的宣传洗脑。

有欧美的文学教授评论奇玛曼达的作品缺少“真实的非洲感”,因为她书里的主人公受过良好的教育,听玛丽亚.凯莉,开车上班,讨论政府改革,与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并无太大差异。奇玛曼达很无奈:如果一个从小到大在尼日利亚长大的作家写出来的故事还缺少“真实的非洲感”,那么一定要编造一些童年被父母遗弃,在战火中死里逃生的情节才更具有信服力吗?

《走出非洲》的非洲是非洲,《夜航西飞》的非洲也是非洲,但那都是非洲的一部分,是不完整的非洲。看过白人眼中的非洲,或许应该再看看非洲人眼中的非洲。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