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五感胎教童话》经典读后感有感

《五感胎教童话》经典读后感有感

《五感胎教童话》是一本由任贤珍著作,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的141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011-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五感胎教童话》读后感(一):美妙的胎教时光

尽管现在社会上对胎教是否有用还是众说纷纭,但从我个人的经验来讲,胎教还是有用的。胎教是母亲与胎宝宝的一个有效的交流,对孩子的智力发展、情感发展都应该有一定的好处,只不过这些好处不是显而易见的,所以也经常会被大家所忽视。胎教是一个非常好的亲子过程,母亲通过与腹中胎宝宝的亲密互动,可以极大的增加亲子感情,提高母婴幸福度,增加母子之间的默契性。

我怀孕的时候就会在每天的固定时候进行胎教,听听世界名曲,唱唱歌,读读诗歌,讲讲童话,出去逛逛公园,轻轻抚摸肚子和宝宝说说话……每当进行胎教的时候我都会非常快乐,感觉自己是全世界是幸福的妈妈,心中充满阳光,把生活中不太愉快的事忘记得一干二净(怀孕时人比较敏感,总会为一些小事在心中纠结)。

我手上的这本《五感胎教童话》是由韩国人任贤珍所著,主要是通过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这五种不同的感官入手,让准妈妈们通过书中的小故事,把这五感传达给腹中的胎宝宝。这本书的画风很韩国,卡通人物、动物五颜六色、造型简单夸张,非常可爱。书中配合每种感官的体验给出我们不同的童话故事,每个童话故事都充满了童真童趣,读这些小童话的过程本身也是孕妈妈一个美妙的阅读体验。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适合胎教,甚至将来宝宝出生后当做宝宝的故事书都可以,随书还附赠一张光盘,光盘选取了书中十篇童话故事由专业配音人员献声,妈妈们想做胎教时可以随时放随时听,非常方便。

胎教是一个必须长期坚持才能见到效果的“小工程”,在胎教的过程中,准妈妈一定要让自己在一个安静温馨的环境下进行,并且要保持心情愉快。我在孕期一直坚持胎教,在宝宝出生之后也经常给他听胎教时的音乐或给宝宝讲胎教时的故事,宝宝听到这些音乐或故事时,和我的互动明鲜增强,由此可见,胎教还是有作用的,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什么都知道。

我们进行胎教的目的是为了让宝宝健康快乐成长,提高情商,所以在进行胎教时切记不要盲目跟风,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就什么胎教方法都一股脑的上,那样不但会把自己搞得很累,胎宝宝也受不了。其实只要我们正确认识胎教,自然而然的引领胎宝宝去感受世界的美妙就够了。

《五感胎教童话》读后感(二):不错的尝试

说到胎教,自己的孩子正赶上国内早期教育刚刚兴起的时期。那个时候正是家长开始重视早教但又实在不知道怎么做的阶段。我自己也看过一些书,但是当时这方面的资料还不多。于是,按照自己浅薄的理解买了一盘《胎教音乐》,里面是世界名曲,但是已被转换成了很适合宝宝听的柔和的乐曲。自己怀孕的时候,时常听听,有时也会和肚子里的宝宝“聊聊天”,抚摸一下,再有就是注意自己的生活方面。这就是胎教的全部内容了。这盘CD在宝宝出后做了她的催眠专用曲,居然百试百灵,不知道是不是胎教的结果。呵呵~~

经过几年的发展,早期教育早已在国内初具规模。这方面的学习班、资料当然不是我们那时候可比。有机会打开这本《五感胎教童话》,首先就被其第一部分:关于五感胎教所吸引。禁不住赞叹:居然有这么细致地掌握胎儿发育情况的资料,每个月胎儿的发育特点、它所具有的某种感官的敏感期、父母应该怎样去促进其发育、孕妇要注意的事项等等。真的很细致、实用。

这是一本指南性书籍,作者有自己的一套教育理论。理论和我当初的理解不同。当初,我以为是通过妈妈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五感来促进胎儿的五感发育。细读此书发现并非完全这样。

书中开篇提到:拿到这本书,首先,妈妈要做的是读这本书里的童话故事,并欣赏书中美丽的图画,在读故事的过程中要将故事内容转化成脑海中一个个活泼生动的画面,头脑中要浮现五感。这是至为关键的一部。然后是听书中随附的CD,要将脑海中构成的画面与声音相对应。再然后,是妈妈给胎儿讲故事。讲完后,还要和宝宝交流。换句话说,母亲在对胎儿进行五感教育的过程中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画面、并在头脑中体验五官至关重要。这也是本书的特色所在。

再看书中所用的胎教童话,按照五感进行了分类、每类有五则小小童话,并配以色彩鲜艳、漂亮的插画。故事充满童趣、奇思妙想、温柔温馨,令人情不自禁的走进童话世界。特别是童话侧重性强,比如在听觉类,童话运用大量拟声词,相信能更好地促进胎儿的听觉发育。

作者是[韩]任贤贞,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童话朗诵家。现在远东大学和忠信大学终身教育学院担任教职。书中并未过多介绍作者理论的形成及来源。但是,个人体会应该是比较不错的胎教的指导性丛书。比之我们当时的“有病乱投医”,现在的父母和孩子真是有福分啊!

《五感胎教童话》读后感(三):胎教影响孩子的一生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人民各方面需求层次的提升,尤其是随着计划生育的改革浪潮掀起后,独生子女三后之间已经成了主流趋势,转眼父母和孩子的天地来了个大逆转,小公主小皇帝多了,孩子,作为家长的唯一支撑和希望是容不得出半点闪失的,根据一项权威的调查资料显示:现在每一个孩子平均有6个大人看管(包括孩子的父母、女方的父母、男方的父母),这一比例的严重失调明显突出了孩子在家庭中的重要地位,由此也可见孩子的安危和优秀与否的事关重大。而孩子的成长很大程度都是由家长决定的,包括孕前充足的准备和后期的教育培养,看孩子,人们都说“三岁看大”,胎教更是不容忽视、必不可少的一环,但初为人父母的年轻人存在很多胎教盲点和认知误区,这里告诉你如何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胎教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作为即为人父母的家长来说,千万不能误读胎教,不要认为胎教不重要,后天的培养才是成材的关键,其实不然,长成后的我们现在之所以存在特长和爱好的差异,有的对触觉感知灵敏,有的对味道情有独钟,有的则是对乐感有天分,有的对色彩更是有着独到的见解,这一切其实都是先天早就埋下的伏笔,因为胎教不是矫情。

《无感胎教童话》从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物种不同感官入手,让准爸妈通过故事的方式传递而腹中的胎儿,根据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在孕期针对性的进行训练补充,塑造胎儿之后的人格型。作为一个非婚族,此前也了解了一些孕前知识,看胎教书还是第一次,可以说是完全不同的阅读体验,这本绘本在丰富多彩的颜色画感中阅读轻松的故事,加上光盘故事的悦耳生动,仿佛真的身临其境,场景变得真切起来,视觉效果很好,抢眼,不同的故事配上迥异的色彩,连文字传递出的声音都活泛起来,便是没怀孕的人,也好像回归了人性的初始,涤荡心灵,真是一大享受。 文字不多,符合孩子的阅读习惯和审美标准,是用爱的方式与胎儿保持交流,不只感官全面,而且从父母双方,家庭完整的角度出发,让孩子感知世界的多彩美好,在未出生之时就打好人生的基础,赢在起跑线上,从而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

为人父母,不做胎教,你OUT了。如果做胎教,不涉及五感胎教,你更OUT 了。尽管胎教不能完全决定孩子的未来,但是,胎教,绝对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

《五感胎教童话》读后感(四):自然而然就好

韩国著名儿童作家任贤珍写的《五感胎教童话》这本书,以《我想看美丽主风景》、《我想听甜美的声音》、《我想吃好吃的东西》、《我想闻芬芳的香味》、《我想感受温柔的触碰》五篇童趣盎然的童话,教我们这些准妈妈、准爸爸从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五种不同的方式给胎儿以刺激,传递良好情绪,促进胎儿脑部发育,看起来很有道理。没有刻板的教条,没有复杂的做法,书看起来很漂亮,做起来也很容易。

说实话,经过胎教是不是真的就能让孩子聪明,我真的心存疑问。从妻子怀孕以来,周围的人都在给我们传经授道,要补钙、要吃核桃、要胎教……总之就是为了生出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来。妻子就自己天天琢磨吃什么才有营养,吃什么对孩子大脑发育有好处,该让腹中的宝宝听什么音乐等等这些事情,但她又往往因为没有恒心不能坚持,总是半途而废,继而报怨我对她不够关心,不支持她。而当我拿回这本书的时候,妻子一如我估计中那样迫不及待的翻了起来,并现场办公,立即让我朗读了第一篇童话……对孩子有没有作用还不可知,至少当时能让妻子高兴,也算是物有所值吧。

事实上,我非常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聪明,只是我崇尚自然,喜欢自然的事物,也希望事情自然而然的发生、发展、结局。所以,我总的方针就是随其自然,只要她心情愉快就好,并不愿意她刻意的去吃什么东西,去做什么事情。而在这本书中作者透露出来的一个思想,也是如此,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以平和的心态来享受生活,不能刻意的去做,那样反倒影响自己的情绪,而这种情绪会通过内分泌进而影响胎儿。

但是现在社会上有一种非常不好的倾向。为了让孩子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赢在起跑线上,这起跑线先是划在小学,后来到了幼儿园,现在已经进行到了娘胎里,而且已经有往精子、卵子发展的倾向,这已经不是在望子成龙,而是迫子成龙了。现在无处不在的胎教应该就是这种思想风潮催生的产品。孩子的天性被家长的这种功利性的竞争所扼杀,在母亲的腹中就已经沦为家长彼此竞争、实现目标的一种工具,这对我们的孩子来说真的是一种悲哀。在我看来,这些根本就是现代版的揠苗助长寓言,让人哭笑不得。

我曾设想,自己的孩子长大后,我不会要求他非得怎么怎么着,做什么大的事业,我只想他能快乐的生活就好。和朋友谈起的时候,他们说我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没有孩子的时候是这样,等孩子一出生就会改变,就会开始和他们一样逼子成龙了。人是环境的产物,到时候我会不会那样现在不得而知,但我写下这篇评论就是表明我的一种态度,在孩子的教育上要尊重孩子的天性。也希望在孩子真正站在起跑线上时,我依然能象现在对待胎教的态度一样——自然而然就好!

《五感胎教童话》读后感(五):孩子能看见妈妈爱的颜色~

我国胎教起步较晚,而且虽然近年来不断有胎教理论及教材引入,但是本土化的进程很缓慢,主要原因,在于胎儿教育尚未进入到高校的学前教育研究视域中。一方面,医学对孕期的研究已较成熟,但生理发展并不必然产生相应的胎儿教养结论;另一方面,高校的学前教育中,无论是高校教师的研究方向还是对学生的培养方向上,0-3岁的教育已较少,更不用提胎教内容(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和学前卫生学只有零星涉及)。生理发展研究与相应的胎教研究尚未搭建起科学意义上的桥梁,致使市场走得更远,却无系统性,良莠不齐,甚至会出现一些耸人听闻的胎教理论神话。中国社会对胎教理论的判断力,亟待提高。

所以,藉着对《五感胎教童话》的阅读和学习,我初步摸索并概括一下里面隐含的一些胎儿教育的原理。

1、本书的主要目标是提高胎儿对感觉的敏感性。为什么重点在“感觉”?因为胎儿期以及新生儿期,是孩子生理发展及大脑发展的关键期,而大脑的发育,主要是通过脑容量的增加、神经元的增加及分化来完成。而感觉的发展有助于大脑的发育。

2、达到本书目标的手段,是通过孕妇阅读并书本内容在大脑中形象化,并通过有意义的语言向胎儿讲述,并伴随适宜的音乐,让胎儿也产生与母亲一样的“五感”,从而提高感知的敏锐度。这时我们不禁提出疑问——我的另一位同事,大学教育系教师,也是一名孕妇,也表达了这样的疑问——胎儿是否真的能与母亲产生同感?产生这样同感的机制是什么?是否已通过了临床验证?是否母亲在说味觉的时候胎儿真能分泌唾液、在说触觉故事的时候胎儿的臂部肌肉能发生跳动?如果不能经过验证的话,这只能被我们归入胎教理论神话一类。

下面两点是我觉得作者非常具有创意的地方:

3、虽然书本将五感分成五个部分,用不同故事来向胎儿讲述,但是也不忘五感的交互性,五感的发展不是割裂的。例如《妈妈最美丽》一篇中,就把玫瑰花、婴儿的笑容和妈妈的爱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哪个最美丽。妈妈的爱是无形的,却是可感的。作者将之归于视觉感知中,将之形象化,如果胎儿真能感觉到的话,该是多么美妙的体验。还有书中引用的“天空是那样的蓝,把手伸出去好像就在融化在里面一样。”巧妙地将视觉和触觉连接起来。

我们在修辞中有“通感”,我们说“幸福像花儿一样”,我们号召孩子要有想象力要有创新能力,这些让人兴奋的感觉的前提,就在于,我们的感觉能在不同感官进行转化、交汇。

在这样的假设下,我们甚至可以大胆迁移,将一些抽象名词,同样转化一些五种感官中能进行感知的“物体”,让孩子在胎儿期就产生对这种概念的向往,是否可行呢?例如在一些宗教家庭中,对胎儿进行提前对宗教感情的教育;例如对“成长”“爱情”“责任”这样大词的形象化。……前景非常可观。

4、对于五感的敏锐性的培养和训练,让胎儿产生向外界“索取”的趋向,同时也注重“节制”感的传达。我们会看到有些幼儿出生后表现出对外界事物的贪婪,一直将自己的需要局限在马斯洛说指的需要的最低层次,有些则表现出“适可而止”的气质,吃饱了喝足了,就用心观察世界。这样的节制感是否也能在胎教期培养出来呢?在书中做了一定的尝试,如乡村老鼠和城里老鼠的故事;同时也有为喜欢的东西而期待并忍耐的内容,如采柿子的故事。我们不希望将孩子训练成为像《香水》格雷诺耶那样的怪物,也不希望孩子只满足于声色犬马,所以我们的五感胎教同样也要避免这样的倾向。

在这样的原理下,我也大胆再迁移一下,在味觉类,除了让孩子感受进食的快感,是否也可以通过一个小故事或母亲的语言,让孩子充分感受饱肚的享受?还有在子宫内的温暖舒服感?这样,让孩子活在当下。

书中的故事传达了妈妈对宝宝浓浓的爱,场面温馨。故事也很经典,很值得准妈妈一读,我也将它送给了我那怀孕的同事。等她看完之后,我再补充上她的反馈。

但同时要补充的是,在书后那位优生科学协会主任说的那句“绝不能让他们输在起跑线上”我并不能认同,而且觉得很不舒服。孩子的成长不是只有“赢”和“输”这样的单向度发展,我们也不希望过早地让孩子感受到成人强加的生存重担。美国的Head Start计划也不是这种生存论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用爱和社会关注去把孩子唤醒,而不是让他去应付那个由我们搞砸的世界。这样的话,真不希望在一个有学术素养的学者那里听到。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