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事实改变之后的读后感大全

事实改变之后的读后感大全

《事实改变之后》是一本由[美] 托尼·朱特著作,中信出版集团·见识城邦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48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事实改变之后》读后感(一):你被改变或影响的时候,是因为什么?

朱特以美国为例,以美国在国际社会上作为主导国的地位为例,以欧洲各国也需要美国(因其拥有压倒性军事力量)为合盟国关系为例展开循环左右论证。论证这种关系架构的开始、发生,和转变,以及这些发生或转变所关联的实质性事实和杂糅性事实。

朱特的整个文本其实都在论证和指出一样东西,那就是,客观事实层面上的一些事实,其实并不一定就能左右和改变观点事实层面上的那些事实。相反倒一直是、且始终都是那些有观点事实能力的,在以无视和不承认发生的实质性事实来影响和维持着一些既有“事实”,包括客观事实层面上的“事实”,和观点事实层上的“事实”。

究其原因,则万变不离“欲”和“利”。这也是我们全人类共同的实质性事实困境。当“事实”改变之后.......我们会因怎样的“事实”去影响“事实”?

《事实改变之后》读后感(二):一个历史学者的历史意识

这是今年我最期待的书作之一。此为托尼朱特遗作,涉及书评和政论,多数写于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算是托尼朱特晚期思想精华。托尼朱特是我特别喜爱的历史政治学者,无论是兼具恢弘与细腻的《战后欧洲史》还是优雅自省的《未竟的往昔》,抑或深沉持重的《沉疴遍地》,托尼朱特以充满哲学光辉的思想和饱含文艺气息的笔墨,生动书写了战后欧洲的政治生态和社会变迁,其作品一贯思想深刻,文字练达,总透着一股令人亲近与敬重的智者魅力。至于本作,书名已经暗示,基于“事实改变之后”,作者一些早期的思想观点也随之发生改变,在有生之年晚期的不断校准和调整中,作者力求探究现实政治和历史进程的深层含义。本书的基调堪称顿悟后的苦闷,托尼朱特以多年修为历练出的本能性的历史意识,直陈自己的观点错误,甚至无惧周身政治环境压力,虽然目睹着国际政治与其理性规范渐行渐远,他依然继续探求着一生为之努力的目标:历史的真相以及现实政治的未来。就这一点而言,作为东欧犹太人后裔,其在本书中对以色列相关政治论述尤为令人印象深刻。当然,如果此前并未读过托尼朱特的作品,并不影响对本书的理解,也许无从发现托尼朱特的思想变化,但即便将本书单纯作为了解托尼朱特思想精华和治学魅力的媒介,也值得所有喜爱历史和政治的人来读一读。

《事实改变之后》读后感(三):身份与原则

我从来不是历史人文书籍的深度阅读者,当然更不是从业者。只是非常偶然的机会从好奇心日报的推荐中看到了这本书,于是记下,在这个十一假期,机缘巧合大家相遇。

很认真的看了序言之后快速的过了一遍目录,作者的多重身份(犹太人—对中东欧的认同—英国人—美国人),以及曾经的政治派别都让我觉得非常有兴致读下去,原因也很简单,如果一个人在一生的时间内不停的从自我认知的层面去转换身份,那么他的思想是很难一直保持一致的,所以我纯粹是出于好奇想知道他是如何做到的,结果没想到挖出来一个很厉害的托尼——正如标题所写事实改变之后,他的想法也一直在变,然而读完所有的想法,哪怕是按时间线弄清楚了以后,还是会发现他对于世界的认知和所期待的方向并没有变化——在我看来这恰恰是他的原则所在。

比如巴以问题,从犹太人的身份,从美国人的身份他都有写到解决的办法,但是看看我们今天所处的世界,并没有因为有这样智慧的人而变得很好。再比如对东西欧的认知(这段让我频频想起伍迪艾伦的电影),都完全不是美国人视角,身份带来的思考纬度实在值得玩味。

很久很久没有看这样的书了,顺便刷了一波自己对世界其他大陆的认知,很多年前在南方周末这张报纸还很好看的时候我曾经有过类似的阅读体验——你看到一段话需要停下来想想这和自己认知里的世界是不是一样。并不是所有的作者都有能力驾驭对欧洲的看法,对中东看法,对美国的看法,对世界经济和国家存在的意义的看法这样的主题,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说了这么多还让我这样的白丁感觉到清晰的结构与逻辑。

合上书觉得非常满足也非常可惜。满足在于这本书打开了一扇窗也向下挖掘了一个地道可以让我横向纵向的对这个世界有更多的思考。可惜在于,国内的环境下没有这样的母语作者可以带来同样的阅读体验。(或者是有只是我不知道)

谢谢Tony.会继续好好看书~

《事实改变之后》读后感(四):严搏非:关于“事实改变之后”

“当事实改变之后,我的想法也随之改变。您呢?”朱特的太太说这是朱特最喜欢的一句话,据说它来自凯恩斯,所以,朱特19岁的儿子为朱特最后的一本文集取了这个名字:《事实改变之后》。但这几乎是误读,我相信,若朱特活着,他不会同意这样的书名,因为这很可能会曲解了这句话的意思。

作为思想史家和历史学家的朱特当然很清楚,历史基于过去发生过的事件,这些事件尤其是重大的事件都曾被反复描述过,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事件已经被认识。就像19世纪初年的法国贵族眼中的法国大革命、1920年代欧洲左派所认识的十月革命,它们并不是朱特所说意义上的“事实”。朱特所说的,包括凯恩斯那句话的意思,都是指由于我们的认知进步和历史实践的进程,我们曾经反复谈论的历史知识被重构了,于是,在新的历史的知识图景下,我们需要质疑和重新确立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立场。这才是“事实改变之后”的真正意思。

但这里应该还有更为精微一些的意思,即我们的灵魂不可固执于过去的立场,我们当避免被激情捕获,而如何让我们的灵魂归于“事实”,则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二十世纪产生过一些极其强烈的激情,在这些激情下的历史运动并不是朱特和凯恩斯所说的“事实”,凯恩斯和朱特前后相接地参与和见证了这段历史。这段历史中出现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意识形态统治”,这是一种特殊的政治,一种特殊的激情。虽然它也可以追溯到1789年和1848年,但直到二十世纪,才形成这种历史性的激情,这是以前数千年的政治都没有的。这种政治不仅是一套解释世界的体系,而且,它使得现代性之后的人类社会,在脱离了神权政治之后,依然可以让他们的政治行为具有神的特征,既具有了无需神意介入的神圣性。撒旦由此才成为天使,这成为二十世纪独特的历史特征。

朱特和凯恩斯的“事实改变”应该蕴含着这样一层意思,即我们如何不被激情捕获并让“事实改变”是一个韦伯式的面对真相的责任,它要求我们主动地找到那个判断事实的距离,从而使“事实”在这个距离上被呈现出来。它是主动的、积极的,从而也当下地构成了我们的立场。

严搏非

2019/1/7

《事实改变之后》读后感(五):译者自述

似乎是為了反抗一個虛無主義、沒有信仰的社會,如今人們立場堅定,不容置疑,彷彿真理在握:既然極左是錯的,那麼一定是越右越正確。文章裏寫道(引自乔纳森·弗里兰德发表在《纽约书评》2015年5月21日刊的文章,原题为“The Best Man Among Us”,中文译文以“信仰证据,即使这意味着放弃最深情拥抱的信念”为题于2018年1月30日首发在《东方历史评论》官方公号上,译者也是本人。下面的引文都来自与此文),「許多早年信奉馬克思主義的人們都經歷過朱特的幻想破滅的過程,最後走到了另一極端,改頭換面成為強硬的anti-communist和新保守主義分子。朱特並沒有這樣做:他不會用一個教條去替換另一個教條。」

人們接受的信念很多時候不是因為理性被說服,而是因為情感體驗,不能被reason其實是無法被感染,因為不能感受與自己不同立場者的情感體驗。朱特能試著去感受讓他批評的人選擇抱殘守缺的情感源頭(不是為其辯白)的努力實在是動人。文章中寫道,「霍布斯鮑姆之所以拒絕否定斯大林主義,乃是因為他不願背叛『少年時期是自我』:少年霍布斯鮑姆目睹了共產黨員在戰前的柏林街頭對抗納粹衝鋒隊的場景。

真正睿智的人應該是「能夠具備道德上的複雜性(moral complexity),承認並且審視自己的矛盾之處」的人吧。那種對自己的信念確定無疑的人都讓人恐懼。另外,其實對某種信念「確定無疑」是容易的,能夠不斷懷疑自己、拷問自己,「區分善惡毫不猶豫,但不譴責人性的弱點」,同時也不陷入道德相對主義,才是真正困難的。

我希望自己能做到朱特那樣:不左不右、不黨不群;與左邊吵,與右邊吵,與中間吵,只服膺於證據、事實,不斷勇敢地承認自己的愚蠢、錯謬、無知,樂於修正自己的觀點、立場,永遠不讓自己在智識上安於舒適境地。

願vital centre真正形成

以及,我很慶幸在非常恰當的時機讀到朱特,並且因為翻譯《事實改變之後》又更深入理解他。他的勇氣、良知、清醒、睿智、對事實的尊重,銳利的思考和寫作感染我,說服了我,我這才得以僥倖沒有成為糟糕的意識形態宣傳家。十個月的艱辛努力換來的這本中文譯著也是我在向這個偉大的靈魂表達感激和致敬。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