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关于陈光标慈善的作文

关于陈光标慈善的作文

提升写作能力,做到手到擒来,希望这篇文章对您的作文能力提升有帮助,特地精心编写的关于陈光标慈善的作文。

关于陈光标慈善的作文篇1

作文素材名人事例:陈光标

为了响应9•22中国城市无车日的活动,昨天,江苏黄埔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陈光标在他的公司内举办了一场活动,他不仅亲手砸掉了他的一辆大排量奔驰车,而且还为集团的员工购买了200多辆自行车,提倡大家骑车上班。

当天上午,陈光标的公司内,他亲手遥控操作一台机械手,将一辆还有3年才报废的大排量的奔驰轿车给砸了。对于砸车的原因,陈光标解释,这是为了带头倡导低碳绿色出行,因此他还建议,目前的油价应该再提高50%、停车场停车费按每小时10至20元计费、车辆上牌费2.0排量以下10万,2.0排量到3.0排量之间30万,3.0排量到4.0排量之间40万,4.0排量以上收取50到80万上牌费,所得资金用于发展公共交通更上台阶和缩小贫富差距。只有这样,才能更加鼓励大家“少开车、多骑车”,践行绿色环保理念。

砸了车,应该如何上下班呢?昨天,陈光标还购买了200多辆自行车发放给所有的员工,并亲自骑着自行车带领着员工走上街头,宣传“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大力提倡低碳绿色出行”的环保理念。为了鼓励员工低碳绿色出行,陈光标当天还现场宣布,只要是自己的员工骑自行车上班,路程在5公里之内的,每月补贴300元,10公里之内的每月补贴600元。

【素材分析】其实,践行绿色环保理念,方法有许多种。比如,陈光标给员工购置200多辆自行车,提倡大家骑车上班,就是值得称道的方法之一。然而,其砸掉豪车,就显得很不理智,让这次环保行动变了味,走了调。从小处讲,他不是高调环保,而是在高调炫富;从大处讲,是一种极大的浪费,与“资源节约型社会”格格不入。

【素材运用】适用于环保、绿色出行、作秀、浪费、理智、态度、宣泄、消费、生活等话题。

关于陈光标慈善的作文篇2

阳光透过繁茂的绿荫洒下片片斑驳,几只麻雀突然吟唱着起飞,树叶被抖动得沙沙作响。“姐姐,你愿意为贫困山区的孩子捐款吗?”在前往少年宫的路上,一个身穿志愿者服装的女孩抱着捐款箱问我。“嗯”我点点头,拿出零用钱投进捐款箱。女孩向我鞠个躬,蹦蹦跳跳地走了,看着她红色的背影,像一团跳跃着的火焰,我的视线模糊了。

三年前,妈妈单位举行了一次“与希望工程手牵手”的慈善捐款活动,活动期间,我帮助妈妈进行登记工作。一切进行的非常顺利,直到她出现了。蓬头垢面的她,穿着灰色大衣,身上散漫着刺鼻的化工气味。她走到我面前,伸出黝黑的双手,把皱皱的纸币投进了捐款箱,她的指甲里嵌满了泥巴,眼神憔悴,望着我说;“务必要把前给那些孩子啊!”我才发现她的眼睛里噙着泪水,我在她眼睛里看到了自己的身影,是多么的渺小。说完,她便转身离开了,没有留下姓名和联系方式。

事后,谈及此事,妈妈总是猜测:或许她的孩子是希望工程的受益者,又或许她和慈善有着些许不解情缘,更有可能只是纯粹出于一片爱心。无论她是出于什么目的,她最终以微薄的力量帮助了那些孩子。那些纸币的面额虽不大,却可能是她几星期省吃俭用的结果。

她眼睛里所蕴含的东西,像极了我曾在他那双大眼中看到的那样。

五年前,一场可怕的地震吞噬了数万无辜的生命。学校组织我们走上街头,为灾区同胞赈灾捐款。一个又一个的路人走过,在捐款箱中投入了他们的爱心。忽然,好像有人在扯我的衣角,我低下头,看见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正仰着头望着我。我蹲下身子,看着他,他举起两张百元纸币塞进捐款箱。我饶有兴趣地问他:“你的钱是要捐给谁的呀?”他奶声奶气地回答说:“妈妈告诉我,在遥远的另一个美丽家园,有和我一样年龄的孩子需要帮助。”他紧皱着眉头,充满稚气的脸庞上显露出严肃的神情,两只像宝石一样的大眼睛闪烁着悲戚的光芒,“姐姐,你一定要把钱寄给那些小伙伴”,他肉嘟嘟的小手握紧了我的手,死死地抓着,好像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我的心一怔,微笑着点了点头。他的大眼睛突然放出欣喜的光芒,走向了他母亲。

脑海中,两束真切的目光绾在爱里,看不分明了。

许多人以为,慈善是只有富有的人才能完成的,殊不知慈善只是一种感恩的生活态度。感恩与社会,所以把爱心再奉献给社会。

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尽自己所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让慈善之花开满大地。

关于陈光标慈善的作文篇3

慈善在那儿?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小区中不知道什么时候来了一只流浪狗,一看见人就叫个不停。居委会的成员曾经试图赶走过,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也许这个小区有着令它留恋的东西吧,每次都会回来,再次叫个不停。居委会赶得烦了,也就随它去了。

那一天放学回家,因为爸爸妈妈的出差,我只得一个人独自解决晚餐。好在楼下有一家馄饨店,抱着不求质量,只要吃饱的心理,我决定在那解决。

店主是一个年以过百的老奶奶。岁月已经在她的脸上刻上了皱纹。可这位老人乐观得很,经常笑哈哈的,即使是第一次来的顾客,她也总能搭上话,给人一种亲切感。

我刚买好单坐下,无聊的等着馄饨上桌,老人便笑眯眯地走了过来。“小妹妹自己来吃饭啊?”“嗯。”我轻轻点了点头,“爸爸妈妈出差了。”“哦。”老奶奶明白了,“今年几岁了?”“13岁。”在与老人的交谈中,我也渐渐放松了许多,完全没有了刚来那会的无聊寂寞之感。

不一会,馄饨就上桌了,热气腾腾,香气扑鼻。

“快吃吧,趁热。”老奶奶将碗推到我面前。早已饥肠辘辘的我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老奶奶时不时地拍拍我的背:“吃慢点,不着急。”

一碗馄饨很快就见底了。我舔舔嘴唇,心满意足,准备告辞。

突然,店外传来一阵犬吠声。我疑惑的朝店外走去,只看见那只流浪狗冲着店口“汪汪”大叫,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

店里有热心的顾客对老人说:“我来帮你赶走它吧。”还没等老人说话,就随便抄起了一根木棍,准备向流浪狗打去。

“等,等一下。”老人气喘吁吁地赶上来。顾客诧异地看着她。老人定了定神,说:“别打了,这也是一条命啊。”顾客张了张嘴,还想说些什么,但看见老人脸上坚定的神色,便不再说了。

周围围观的群众慢慢散去。

我站在老奶奶身旁,看着她又从店中拿来了一碗馄饨,放在流浪狗前面。流浪狗显然没想到,慌张的向后退了几步,底气不足的叫了几声。老奶奶又将碗向前推了推。流浪狗才小心翼翼的凑上前去,闻了闻,开始吃了起来。

我迟疑着,最终开了口:“老奶奶,这条狗……”话还没说完,就被打断了。仍然是那一句。平平静静。

“这也是一条命啊。”

我愣了愣神,天不知不觉已经暗了。路灯也亮了起来。老人蹲在树旁,看着流浪狗吃着,眼里全是疼爱。月下,树影斑驳,在路边灯光的映照下,老人显得有些落寞。

过了不多久,听见老人的声音传入耳中:“它不过是一只无家可归的动物,也只是想寻找家的温暖而已。”老人似乎叹了一口气。依然是那一句:“这也是一条命啊。”边说边摸了摸流浪狗的头。吃饱喝足的流浪狗此时也无比的温顺。

我似乎明白了什么。

我悄悄地离开了。

回家的路上,脑海里挥不去那一幕。一闭眼,仿佛就可以看见老人气喘吁吁地阻止,以及疼爱的看着流浪狗的样子。

以及,那一句“这也是一条命啊。”

我们平常所说的慈善,只是物质上的捐献而已,然而,真正能够心存善良的慈善在哪儿呢?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关于陈光标慈善的作文篇4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是像甘露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慈善是每个人必备的品德,它就在我们身边,如此简单。

还记得那个烈日炎炎的夏日,还记得那条平热闹凡的小街,还记得那位布满沧桑的老人,时间的齿轮飞速转动着,把我带到了那天。

一眼在嘈杂的人群中看到了他,大概60岁左右的样子,在那个仅仅不到几平方米的破旧小屋,尽管火辣辣的太阳无情的灼伤着他苍老黝黑的皮肤,尽管晶莹的汗水一滴又一滴从额头滚落到地面再消失,他依然埋头苦干着手中的修车活,不辞辛苦的顶着烈日以微薄的利润维持着生计。

“好了没有?”旁边的一位中年妇女不耐烦的嚷着,挥手为自己扇着风,斜着眼打量着老人修车的技术,皱着眉看着自己被肢解又重新组装的车,算着大概要多少钱。

“这车难修。”老人挥了挥自己如雨的汗,艰难的起身,脸上浮起一抹轻松的笑容,“修好了。”

中年妇女接过手上的车,掏出包里一沓钱,随便抽了张10元扔在了老人手里,转身就想离开。

我愣了愣,莫名为老人涌起一丝怒气。老人也愣了愣,随即叫住了那名妇女,我理所应当的认为老人会为自己的辛苦劳作而多讨点钱。谁知老人开口道:“车轮没气了,给你打点吧。”

妇女转过身却没吭声,老人仿佛看穿了妇女的心思,又笑了笑:“不要钱。”说着便又蹲了下去。看着老人被车挡住的身影,看着妇女闪躲的眼神,看着她那句脱口而出却硬是被咽回去的“谢谢”。我也笑了笑:老人的心,如此美好!慈善,竟如此简单!

想起莎士比亚的那句名言,老人仿佛就是那美丽的甘露。他简单的慈善是拥有一颗感化别人的心。当一个人带着慈善的心,去做慈善的事,即使遇到不慈善的人,慈善,一样如此简单!

关于陈光标慈善的作文篇5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汶川地震发生后,这句话几乎印刻在了所有人的心中。

在地震发生时,我正在上海某家医院治疗腿伤。在那家医院中,集结了许许多多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伤者。在听说了四川汶川发生了地震后,所有人的心都系在了这场灾难上。有一些来自四川的伤者的心,更是悬到了嗓子眼,他们都在默默为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人祈祷,希望他们无恙。

在灾难发生后,医院里所有人都在考虑捐款,医院也派出医生去汶川救灾。

和我同一病房的是一个大约二十岁的年轻人,平时,我亲切地叫他大哥哥。他的妈妈一直陪伴在大哥哥的病床前。在大哥哥住院并且又住的是高级病房后,他们原本就不怎么富裕的家庭由于妈不再工作的原因,生活变得越来越拮据。大哥哥的妈妈是一个热心肠的人,她在听说汶川地震后,”霸占“了房间中唯一的电视机,始终看着CCTV频道,关注灾情,并想为灾民们出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在听说了捐钱的主意后,她始终拿不定主意,是否要捐款。一方面,她的确想要通过捐款的方式来帮助灾民;另一方面,在她家经济条件拮据的情况下,不允许自己捐太多钱。捐多了,87自家条件不允许,捐少了,又对不起自己良心。那几天,她依旧在看CCTV报导的新闻,但神色间却多了几分愁色。

几天后,大哥哥随着几位医生去楼下做康复训练。这一次她没有陪同。而是又一次守在电视机前看新闻,当看到报导消防队员积极抢救被困人员时,她像整个人都被唤醒了似得,猛的从电视机前的座椅前跳了起来,像是食肉动物猛地扑向自己的猎物的样子,冲向了病床旁的柜子前,她所进行这一系列动作时的速度之快,把正躺在病床上的我吓了一跳。她也不忌讳我正注视着她,看着她从柜子里拿出了一只钱包,屏息凝神,从钱包中数出几张百元大钞,接着,快速跑出了病房。看着她消失的背影,我已经猜出了她要去做的事情,她在做这件事时再没有丝毫的犹豫,毅然决然。他们拮据的家庭,面对200元一晚的病房,他们一家已经是能省则省,大哥哥的妈妈的衣服都不怎么换,一直都是那几件,她心疼钱,惦记着要省钱给儿子治病。但在面对捐款这件事上,她却没有一点心疼钱。这一点,让我感动。

她的举动,也是一种慈善。她,也是一个伟人。

平凡的人所做出的善举往往比名人们所做的更让人感动,因为那更贴近我们的生活,也是真正发自内心的。

慈善在我们的生活中并非看起来的那么遥远,其实慈善就在我们的身边。

关于陈光标慈善的作文篇6

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就像甘露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英·莎士比亚

在媒体和网络上我们时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消息,各界名人纷纷慷慨解囊,为各类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就比如说韩红,她的韩红爱心基金会,每年都能在各个贫困山区和灾区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成为了她生活中的一部分。但是这样的大手笔,并不是每一个普通人所能承受的。那么,我们就不能做慈善了吗?我想不是,做善事并不只代表钱,而是我们的心。在前一段时间,我就亲身经历了一件让我感动至深的事。

那一天,我的扁桃体发炎,妈妈带我到医院去看病。就在挂号大厅排队的时候,我被那紧密的人群中,时不时传来的一阵阵小孩的呻吟声所吸引。透过人群,我看到了这样的一幕:一位满脸泪痕的妈妈怀里抱着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坐在候医的椅子上,小女孩脸色苍白,嘴唇发紫,她的小手无力的垂在身体两侧。在她们面前还站着一位衣着朴素的男子,是孩子的父亲,他一只粗糙的大手紧紧的攥着一卷钱,另一只手颤抖地抓着一位穿着白大褂男医生的手臂。嘴里不停的重复着几句让人心酸的话:“医生啊!求求你救救我的孩子吧!”“你的孩子病情很严重,需要住院治疗,你赶快去办住院手续交押金吧!”医生严肃地说。“医生,我身上只有这些钱,这还是我跟工友们凑来的,能不能先给我孩子治病,我完后凑钱来补交押金。我不会赖掉这笔钱的,求求你了,我给你磕头了。”这时又传来孩子的痛苦呻吟声。孩子的父亲焦急的流下了眼泪。一旁的母亲紧紧的抱着小女孩也哭出了声,仿佛一松手孩子就会永远离她而去。

医生也有些动容了,将视线转向别处。眼里流露出深深地同情和无奈。这时候医大厅里没有了往日的嘈杂,只有那对父母的抽泣声和孩子的呻吟声。就在这时,一处传来阵阵拐杖碰地的声音,只见一位白发的老奶奶缓步走向那个孩子。她眯着眼睛深深看了一眼孩子,随着一声长长的叹气,把手里的一百元钱递给孩子的母亲:“这孩子啊,也挺遭罪的,我这么点钱也派不上什么用场,给孩子买点吃的吧!”孩子的母亲颤抖地接过钱用手抹了一下眼泪,哭着说:“谢谢您,大妈!谢谢谢谢!”忙不停地作着揖。

我看着噙着泪花的妈妈,拽了拽她的衣角:“妈妈,我是不是也应该做点什么!”“宝宝你想怎么做,妈妈都支持你。”“妈妈,你先借我一百元钱,我回家就用我的压岁钱还给你。”妈妈用赞许的眼光看着我,从皮夹里抽出两百元钱递给我“也算我一份吧!”妈妈微笑的对我说。我高兴地拿着这两百元钱,走到那位母亲面前,轻轻拉了拉那小女孩的手:“小妹妹,你一定要坚强哦!你的爸爸妈妈都很担心你,快点好起来哦!”随即把手中的钱递给了小女孩的妈妈。那位母亲激动的说不出话来,只是一个劲的对我点着头。孩子的父亲更是哭着对我连声说谢谢。

紧接着感动人的一幕发生了,只见一张张五十、一百,还有二十,十块的钱塞到了孩子父亲的手里,那位父亲被眼前的一幕惊得呆住了,连谢谢都忘了说。这时那位医生像是想起了什么,向楼上跑去。不一会儿,他便和一位老医生下楼来到小孩身边,对孩子父亲说:“这位是我们院长。”“我决定先给你的孩子治疗办理住院,手续你以后再补。快带孩子去检查吧,你们不要急,我们院方一定会尽全力救治的,你们放心吧!”孩子父母说话间就要给他们跪下,被医生们拉了起来,便跟着医生一路小跑的往急救室跑去……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就是我心中的慈善,不在乎钱的多少,只在于你是否有一颗善心。

关于陈光标慈善的作文篇7

“爸爸,我想把自己的器官捐出去,行不行?”

小何玥在说这句话的时候,脸色苍白,语气也是有气无力,身体虚弱得如易逝的花朵。唯一例外的,只有她黑夜中的皓月般明亮的双眼,闪烁着希翼,坚定不移地盯着身边的父亲。

这是她最后的心愿,生前唯一的未完成的。

“何处春江无月明”在为她的颂奖励上的诗,是多么地贴切她的名字,她凋落却弥漫在每个人心中的明亮光芒,平凡而伟大,是许多人对她的形容词,亦是我对她的最初映像。

她从来都是希望着能尽自己的力量给别人希望,而这一次,她用尽生命最后的怀念,赋予了三个生命重生的希望。

“我们应该好好地向她学习!”所有人都在这么说,可又有几人,能够学习她那在生命的尽头仍心念着“众”,而不是“一”的勇敢呢?也许还有许多人也在喊着“我也要捐献器官!”

而最后付诸行动的又有几人?何玥的父亲在她死后也为自己签下了器官捐献书,也许这就是思念了,离她最近的人才会发自内心地为她所渲染,想要追逐着她的脚步,看看她心中那充满爱的世界。而我们,无数知晓了她的美丽的人们,更好地,便是为她祝福,被她带来的纯净洗涤,继而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向她已达成的,“为世”的目标前行。

她的同学曾经讲述过一件事,何玥为了给垂病的同学捐款,将身上仅有的十元钱全部掏出,毅然放进捐款箱,十元钱,是她全部的路费。

她说,这没什么,大不了走路回去。

这份什么,只有对同学的支持与祝福。为此,她愿多走那漫长崎岖的数里山路,这没什么,只有对世界人的爱心与帮助,为此,她愿留那些印记于人间。这才是真正的慈善之人,不是赐予,不是施舍,是与人分享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不论是多是少,自己永远是最后。

有人说,生命的质量,取决于自己的选择,使她的心压在了每个人心底深处,那一片属于永久的感动的区域。

被她所救的索朗旺姆点燃的一百盏酥油灯还仍在亮着光,长长的灯火为她指着方向。。

安息,何玥,花虽逝,依旧香。

关于陈光标慈善的作文篇8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乐从人。我非常爱乐从,因为这个“魅力水乡”孕育了聪明的乐从人,充满爱心的乐从人——

在2010年4月14日,从青海省玉树县传来了一个万分不幸的消息——当地发生了两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伤亡人数高达9727人,财产损失3.97亿元。地震发生的第二天,乐从镇就有一位热心的市民向乐从慈善会捐款500元,为灾区人民表爱心,而乐从各界热心人士都不断地向灾区捐款,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就读的乐从小学也提出倡议,希望同学们把自己的一份零用钱捐给玉树地震中有需要的同胞们。

仪式当天,老师们和同学们都穿着校服整齐地站在绿茵场上。望着那降半的国旗,想到那受难的同胞,同学们的心都不好受。三分钟的默哀中,大家都十分安静,每个人的心中都在为亡者哀悼,也为生者祈福。

三分钟过去了,每个班的代表拿着班级筹得的现款纷纷走向主席台,把那个装得满满的捐款信封投向捐款箱。那里面装的不只是大家捐给玉树受灾同胞的援助金,还装着乐从人对玉树同胞们满满的关心和爱心。

除了学校,乐从镇的爱心超市也向玉树灾区送去了不计其数的爱心包裹,同时也为玉树地震启动了“玉树灾民抗震救灾生活补贴”项目。

乐从,我的家乡,一个景美、人美的好地方!这里是充满爱和慈善的天堂!

关于陈光标慈善的作文篇9

慈善是充满爱的,人类需要慈善,需要爱。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片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着你生活的岗位……每一次想起雷锋,就想起这一段话。几十多年过去了,社会生活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不管什么时候世界都需要温暖。“学习雷锋,好榜样……“这首歌,雷锋这个名字,还有他代表的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什么时代都一样,他一直在记我的心中。

虽然在现实生活中,钱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但是说到做好事呢?需要金钱吗?我觉得不单纯是,而需要的是一颗向善的心,那是用金钱买不到的。

我在网上看到这样的一个故事:在2007年2月16日,刚刚卸任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得克萨斯州的一个庄园里举行了一场慈善晚宴,旨在为非洲贫困儿童募捐。应邀参加晚宴的都是富商和社会名流。在晚宴将要开始的时候,一位老妇人领着一个小女孩来到了庄园的入口处,保安拦住了这一老一小。小女孩露西说:“叔叔,慈善的不是钱,是心,对吗?”巴菲特带着露西进去,当天慈善晚宴的主角不是倡议者的安南,不是捐出300万美元的巴菲特,也不是捐出800万美元的比尔·盖茨,而是仅仅捐出30美元零25美分的小露西。晚宴的主题标语也变成了这样一句话:“慈善的不是钱,是心”。

在家里,我也经常听到爸爸妈妈说起慈善的事,比如说为汶川玉树地震捐款捐物;为灾区儿童献上自己的爱心;单位里谁生病了,要去探望;帮助有困难的人,还有在街上,看到行乞的,总会给点钱。在学校里,我们也曾为家境贫寒的同学捐款;在同学生病的时候给予关怀;在同学碰到困难时给予安慰……在别人需要时哪怕给予微不足道的帮助,这就是一种慈善。雪中送炭的温暖远比锦上添花的灿烂来得实在。慈善不在乎钱财多少,公益也不在乎大小。只要心中有善念、有助人的担当和责任,善小亦为之。每个善举都有温度,千万个善举的力量会燃起温暖和爱心的火焰。

所以,我觉得慈善就是帮助人,关心人,是对他人的关怀,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爱,是人人可以做到的,“勿以善小而不为”,慈善本身并不一定意味着你的富有,只要从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人人都可以成为慈善家。对我们学生来讲其实也并不难,只要尽自己的力量多做好事,帮助人,关心人。慈善,就在我们身边。扶起摔倒的老人,扶盲人过马路,让座给残疾人,拾金不昧等等,善良的心态丝毫不亚于捐出千百万金钱。我们要心存感激,学会感恩,保持一颗善良的心,好好学习,回报父母,回报老师,回报社会。

每个人在社会上存在的价值和地位不同,对社会的贡献也有大小之分,慈善的心态与能力无关,心存善念本身就是一种快乐。与人为善,努力营造“人人慈善、慈善可敬”的良好氛围,才能让更多的人愿意一起来做好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间将变成美好人间!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