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马尔多罗之歌》读后感锦集

《马尔多罗之歌》读后感锦集

《马尔多罗之歌》是一本由[法]洛特雷阿蒙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32图书,本书定价:28.00,页数:31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马尔多罗之歌》读后感(一):第一句

愿上天保佑我们勇气可嘉的,在此刻正变得如他所阅读的文字一般凶悍的读者,在迷失方向之前,得以穿过这些阴森的,满含剧毒的书页的深沼,找到那罕无人至的险峻小路;因为如果他在阅读时没有准备好严密的逻辑,或者未能稳住心神以压制丛生的疑虑,那么这本书所散发的致命的浓烟将会淹没他的灵魂,如水淹没糖。

《马尔多罗之歌》读后感(二):这种黄色的封面大家不觉得耀眼吗?

和译文版的《洛丽塔》一样采用黄色的封面,而且是更加刺眼的黄色,似乎有别样的用意,不过还有一个更温和版本的蓝色封面全集版哈。其实所谓全集不全集,作者总共活了24岁,写得作品也就那么多,两本都是同一个译者,并且把他的作品全部收入了的!

有不少人,把作者洛特跟兰波相提并论,我只想说,他真心不配,兰波是天才,但他不是,他顶多是鬼才,人才或者怪才,但他距离天才太过遥远。洛特的作品,简单说,就是一大堆混乱意向的堆积,我只想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不成熟!他的作品完全没有兰波的豁达通透,显得拘谨封闭,在一个狭小空间完成。什么狗屁超现实主义,全都是自欺欺人而已。明眼人一眼就可以看出这样的诗人用着那么多的毫无关联意向和想象力来证明自己的平庸。

开头我提到洛丽塔,其实这本书的写法上,很有些纳博科夫的味道,真的有一点,只是纳博科夫用的小说的笔法,而我们的洛特用的散文的笔法,诗的两篇没有全部看,不过作为文学评论有些观点是蛮有意思的。我看了些片段,不过也仅仅是一个文学青年的个人见解而已,也许可以说有些独特,还有些模糊,但总得来说这样的诗人真的够不上伟大,别什么都往伟大上凑。

这本书,我给两个星,给诗人。

《马尔多罗之歌》读后感(三):罪恶

我爱上了罪恶。

那天很闷热,当然,也从来没有人说杭州是避暑胜地。沿着不认识的街道,我居然从火车站走到了西湖的旁边,我拿着雨伞和刚刚从书店买来的这本书。

站在南山路的路口,一块大石头提醒我西湖到了。天空的乌云中透出坚硬的阳光。很难说这是诗歌,也不像散文,也说不上小说,就像用文字堆砌的行为艺术。和美术展中出现一头死去多年的驴子的感觉差不多。

一点也不阴凉的树荫下,一些中年人在唱歌后来也有唱戏的,丝毫没有天赋和基本训练的嗓音经过麦克风、功放和音箱之后有了劈柴一样的质感,对于唱歌的人或许完全是为了锻炼身体。他(她)们的投入让我几乎热泪盈眶。

淡绿色的封面很清凉,一个二十多岁不知道什么原因死去的疯子的灵魂在我翻开封面的时候复活了。他对世界的仇恨注定了他不会在人世间待得太久,他的仇恨和愤怒变成的文字有了岩浆的温度和糜烂的臭味。每一个人都有倾诉的欲望,连这个疯子都不例外,只不过他的倾诉是向世界吐了一口浓痰。

形容一下在书店翻开扉页的感觉,吓坏了。没想到这也是文学,虽然也是文字写成了。

西湖边人流真如过江之鲫,沿着湖边的小道穿行。在其中一定有恨这个世界的人,但是没有人敢于像他这样对人群树起中指或者破口大骂。不得不承认,我也是这样虚伪的。

看完之后,我不记得其中任何一句话了,我不喜欢他的诗歌,这并不影响他成为我尊敬的诗人。因为他敢于向世界宣誓自己的罪恶。

《马尔多罗之歌》读后感(四):文字的的愉悦

张爱玲曾说愉悦别人不如愉悦自我,我猜她主要是指文字上的愉悦,写自己喜欢的文字,让自己快乐,就像很多人写日记,尽管有一种文体叫日记体小说,但文字的目的竟然不同,于是便区别了作家和平常人。可是我想说的是什么呢?这几句竟摸不着头脑,被写论文糊掉了,就且愉悦自己,往下看吧。

《马尔多罗之歌》,作者是法国的洛特雷阿蒙,本书写成与十九世纪晚期,作者去世时年仅24岁,死因不明,著作甚少,单被后世称为现代诗和现代文学的先驱之一。谁知道这些冠名呢?这本书被不期然地看到恰切合了当时的心情,而之前,谁知道这个年轻的早夭的作家呢?

且看《马尔多罗之歌》,也许会给我们留下记住他的理由。

基督教有说:忧郁会侵蚀人的骨髓。尼采说:上帝死了,于是他疯了。此文绝未有宣传基督教之意,然而总有一些人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人生,怀疑人生。洛特雷阿蒙或许就是其中一位。可是作为诗人,最很成地去追求世界的本真的人总是过早地离开人世,像叶赛宁、裴多菲、普希金、海涅、济慈、雪莱、马雅可夫斯基、顾城、海子等等,最接近美和真实的人就越容易忧郁绝望,此处缅怀他们。洛特雷阿蒙作为列为他们中的一员是因为他对现代诗体的创作,而非语言。他不是在用美的语言像我们讲述世界,而是用恶的语言讲述真实。

一个年轻人心中世界会是怎样?总是有无限乐观的畅想?而总是有人过早地忧伤,仿佛看透了整个世界。于是洛特雷阿蒙像一个沉郁很久的明眼人一样用流畅的文笔编织语言的游戏,向人们展示这世界的真实。

看这些文字,总让你像读出来,否则会有种被文字所弥漫的思想一样纠缠,压抑的情绪难以挣脱。我们多这些文字,仿佛是自己的思想被源源写出。

也许读了此书会有反作用。我们是该有行动力的年轻人,要创造明亮!

《马尔多罗之歌》读后感(五):通灵敌不过直觉,直觉敌不过戏谑

这本书我并没读完,选读了《第一支歌》,《第三支歌》,《第六支歌》和《诗一》,《诗二》和里面收录的一些洛特雷阿蒙的书信。

很难不拿洛特雷阿蒙和兰波做比较,但显然,后者更容易被接受,虽然兰波的诗集也只是略略翻看。就对文字的态度来说,兰波显然比洛特雷阿蒙更严肃,而正是这种兰波没有的疯狂成就了洛特雷阿蒙自己独特的魅力,让他没有成为兰波第二。

正并不是一本好读的书,对普通人来讲,也并不像很多评论家所说的“幽默”。如若以我父亲辈的阅读体验来看这本书,只会觉得东来西扯,不知所云,了无趣味。而在这本书出版之后的五十年里,绝大多数人也就是这样觉得的。

《第一支歌》发表的时候洛特雷阿蒙已经二十二岁,从年龄及诗的内容来看,我相信,他并不具有兰波那种惊世骇俗的天才。而他在极端表现自我的路途上,也用了和兰波截然不同的手法。

兰波可以通灵,他“可以成为任何人”,在一种“绝对境界”中写出诗句。而洛特雷阿蒙却只是偏爱自己对事物联系的直觉和刻意流泻而出的戏谑。直接后果是,整本诗集几乎就是由毫无相关的近乎无厘头的明喻和暗喻连接起来的,如“丝绸的目光”等。而就整体内容来看,又充满了作者对自己和作品的戏谑,以至各个诗篇中不停出现着也许是故意为之的前后矛盾,如在前文说“我从未能笑出来”,后文又说“我大笑如绵羊”。这无不明示出作者的作态和哗众取宠。

《诗一》《诗二》被某些批评者认为是文艺理论文章。但细读起来却难以苟同,里面的语言如诗歌中的一样晦涩,而各种判断武断而又没有分析,作者显然并不是想分析什么讨论什么,他只是在“表现”,而且是表现“表现”本身,仍旧是出于直觉和戏谑的表达。

而正是这种随意的直觉和刻意的戏谑,敌过了兰波费尽心机提出的“通灵”,成为了一战后年轻人们疯狂吹捧的对象。就这个意义上来说,他和兰波一样,不过是那个时代的年轻人用以表现自己的符号。

最后,其实这本诗集的艺术手法也有一些可取的地方。比如其中的很多比喻,虽然显得无厘头了一点,但也自有其独特的美感,如“海洋啊,古老的单身汉”,读来还是很有奇趣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