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情未了经典读后感有感

《情未了》是一本由亦舒著作,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180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2008-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情未了》读后感(一):不如

写好这个题目想到杜牧的一句诗“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杜牧被一位女子的美丽灼伤了眼睛,所以后来珠帘后面的女子都不如他的意。

亦舒《情未了》中的一篇《穿不易》其中谈到买衣服。一件衣服,做漂亮的时候便是在服装店试身时穿上的一刹那,在镜子前偶遇,新鲜感使人产生一见钟情之幻觉,于是必定要买,非买不可,立刻就买。回到家挂起后,因为名分已定,也就不大关注。待穿的时候,再次打量,已觉效果大不如前。

人的这种心理还有一句话也表现地非常贴切: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

《情未了》读后感(二):姿态怎么优美

相比于小说,我更喜欢师太的随笔

我记得有位专栏作家说李碧华的专栏,像个即将圆寂的老尼。

语音渐稀。师太的随笔,千金重的字眼也愈发少了。

有些事总是我们太过奢求。

想想,自己常常觉得内心丰盛,但能够说出来的不过是高梁怡作为包装的那张薄纸而已。

要感谢师太~

很多人的书,适合安静看。而惟独亦舒的,无论是什么情境,总可以随意拿起来读。

这生活真是无奈和艰难。于你我都是。

我们哭几声,想明白,还是要硬着头皮冲上去,还能做什么?

她让我们看得通透,变得玲珑。

打落牙就血吞,无人怜惜体谅你难堪,千万别到街上拉观众。

无论如何,你能依靠的最终只是自己。

呵,要活得愉快,非把自己踩成一块毛毯。否则总有人替天行道。

想得开,姿态才优美。

《情未了》读后感(三):随笔就是黑白讲?

廉颇老矣!

且看这四篇论朋友——

P 4、《知己》

知己不是附庸品、马屁精,逢事均说好好好,好得不得了。

知己是有商有量有意见的良师……

P78、《公道》

朋友最应该做的便是支持朋友,可以绝交,不可以主持公道。

朋友与朋友要愚忠。明察秋毫的那位,叫敌人。

P158、《忠告》

你若珍惜这段友谊,就该事事盲目支持。

否则,朋友都没得做。

P166、《衰友》

成年人,居然相信(朋友)如此不负责任而笨拙的捧场话。

有这种朋友,谁还需要敌人。

有人称赞你时,你要小心;若你与他毫无利害冲突,又非行家,则可信半成。

然则到底该信还是不信朋友?朋友该盲目支持还是秉公处理?明察秋毫的,叫敌人;专心捧场的,也是敌人。于是朋友怎么做都不过变成敌人——还说个屁啊!

做人可以如此三心二意,作文也可以如此颠三倒四、混说黑白吗?

单看此书一节,论调似乎不可谓不精;不过言多必失,自抽嘴巴,搁在哪都是成立的。这还只是其中我记得住的4处。

何况倪姥姥随笔一写几十年、一年上百篇,何止是“言多”、根本是口水多过茶。不说是文思枯竭,也难免前言不搭后语、驴唇不对马嘴(强烈抗议,此文集绝非散文,只能叫随笔)。

师太,你就从了吧!

照例附感言一二:

P43、“老觉得英文是要来用的,中文是用来享受的,读国际新闻、总统文告,英文大派用场,诗词歌赋,是中文优胜。”

P45、“鱼最苦命的是鲑。出生之际是淡水鱼,成长后游入大海中,五脏六腑起了变化,适应盐水生活。力争上游……上游还有棕熊在等待它……终于到了产卵地,鲑已浑身散脱,只剩最后一口气,达成任务,随即死亡……”

——这一段历史还是头次看到。

P71、“内地亲友来访,绝对不肯选购黑白灰三色衣服,港人认为文雅大方,而他们心理只喜欢七彩缤纷花样复杂的料子。”

——倪老太看人也是终身制,内地在她心目中永远低三等。哪怕不得已要正面描写一下,也逃不掉几句酸文假醋。未必不象白发宫女话天宝。

在P47《罗兰》就说过,她只喜欢无款式衣物。烘托自身气质当然无可厚非,但连她自己都说,那些都纯属个人喜好。难道香港人个个披麻戴孝、大陆仔天天彩衣娱亲,还长眼睛不长?真是痴人说梦!

P133、其实连看亦氏三本随笔集,已经审美疲劳。偏偏这一册印刷尤其粗糙,墨透纸背已是比比皆是,还错误百出。“眷恋床第之徒……”居然能出这样的别字?拜托,好歹一辈子文人,别说是自个儿写错,都怪到出版社吧。

(图片见http://www.douban.com/note/12356636/)

-------------------------------------

美人师太照片——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111415425/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