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给孩子的科学课》读后感精选

《给孩子的科学课》读后感精选

《给孩子的科学课》是一本由吴军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236,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给孩子的科学课》读后感(一):40堂科学课,带孩子把有趣的实验玩起来

文 | 夏鸢的暖心小筑

你知道古代人是如何测量时间的吗?你知道如何才能知道地球是在转动的呢?还有很多很多问题,当孩子问到你时,你是否会回答的出来呢?

《给孩子的科学课》一书,作者吴军老师为孩子准备了40堂生动有趣的科学大课,帮助孩子打开科学的大门,从而引导孩子喜欢上科学探索。

本书分为6大板块,分别是:古代科学时代、文艺复兴、启蒙时代、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现代科学。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具体的科学课都有哪些?

比如,在文艺复兴时期,书中讲到了伽利略的钟摆实验,通过水钟与计时的算法,从而引发出队古埃及人发明日晷的历史,这就是之前说到的那个问题,古代人是通过日晷来测量时间的。

通过这节科学课,我们也可以与孩子一起在生活中进行钟摆或时间的实验与探索。比如,我们可以准备一些容器,用沙漏或其他物品来代替古时候用到的东西,从而来帮助孩子理解时间。

或者,使用现在带有钟摆的钟表,给孩子做时间启蒙的演示。当我看到钟摆两个字,就想到了之前给孩子制作的钟摆时钟,通过钟摆后面的旋转齿轮,就能够让孩子明白钟表的原理。

再比如,后面的傅科摆实验,虽然这个实验的前提是有些困难的,但是当实际做了之后,会发现很多不一样的惊喜出现。比如后面提到的单摆方向的变化,我们也可以通过这样类似的方式来让孩子感受摆动的技巧与原理。

因为在这之后,通过摆实验就印证了地球是属于自转的。有时,一个事物的原理是不复杂的,复杂的只是我们自己过多的想法而已,当我们能够走出固有的思维模式后,就能够对简单的原理不再排斥了。这就是科学的必然存在。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为孩子做很多事情,但,如果在闲暇之余做一些科学实验,对孩子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既能学到科学理论与原则,又能做一些有趣的科学实验,对孩子的成长尤为关键。

夏鸢的暖心小筑

绘本阅读指导师

家庭教育指导师

《给孩子的科学课》读后感(二):给孩子的科学课:改变世界的40个实验故事

《给孩子的科学课》是一本见证人类智慧进步的科普书。

本书作者吴军,是计算机科学家,多次获得“文津图书奖”“吴大猷科普著作奖”等大奖,擅长用生动文字讲述科普知识,出版有《全球科技通史》《智 能时代》等畅销作品。

而这本是吴军“给孩子的通识课”系列的蕞新著作,整个系列有三本,分别为《给孩子的科技史》《给孩子的数学课》《给孩子的科学课》。

整本书共有六大部分,按照时间线分为古代科学时代、文艺复兴、启蒙时代、科学革命、工业革命、现代科学。

全书选取40个改变世界的科学实验故事,以科学史为纲,以科学实践为主线,从实验入手向孩子讲述科学的历史和本质,通过科学实验让孩子了解科学。

书中,有影响人类文明的科学实验,有七千年的科学历程,有广阔丰富的科学视野,有探求未知的科学研究,有执着探索的科学精神,有受益终身的科学方法,有点亮发展的科学思想,有全程渗透的科学思维。

在这本书中,你将了解实验装置及其原理,通过生动幽默的漫画读懂艰深的科学道理,知晓历史上每一个重大科学发现背后的故事,看到科学家们在设计实验、解 决问题的思路。

书里,有检验皇冠是否掺有水印的阿基米德浮力实验,有发明火葯的中国炼丹术实验,有测算时间的伽利略钟摆实验,有测试大气壓威力的马德堡半球实验,有识别阳光颜色的牛顿分光实验。

你将通过这本书知道电池是怎么被发明出来的?地球是怎么证明自己在旋转的?狗为什么在进食前会自动流口水?看不到见的光线是如何被发现的?发霉的甜瓜为何会救了无数人性命。

总之,这本书从远古文明到现代科学,有着丰富的跨学科知识,通过讲述科学家的实验故事,打开孩子的科学认知,让孩子看见更大的世界,看见更远的未来。

《给孩子的科学课》读后感(三):跟着科学家,一起来见证人类智慧进步吧!

小时候特别想看一看课外书,那时候根本就没有钱买书,如今看到这么好看的童书忍不住去翻看……

古人没有尺子的时候,怎样测量长度?怎么才知道黄金制成的王冠中有没有添加白银?火yao是怎么发明出来的?一磅重的铁球与10磅重的铁球,谁先落地?发霉的甜瓜为何能就无数人的命…… 面对这些问题,是不是好多孩子甚至一些家长也不清楚。《给孩子的科学》中,不光有这些问题的答案还有跟这些答案有关的实验。让我们跟着科学家吴军,一起来见证人类智慧进步吧! 这本书一共有40个科学实验故事,包括了古代测量长度、质量、重量,火yao的发明,摆钟的发明,温度计的发明以及近现代光学、电学、医学遗传学、青霉素的发现等等。 这本书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以科学实验为主线,在描述人类历史上重大发明时把谁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和解决问题,然后他们是怎样解决问题的。比如讲马德堡半球实验时,作者先讲了主办这场实验的主角马奥托·冯·居里克的成长环境,他受消防泵从木桶抽出水受到了启发,于是他用了16匹马(分2组)才拉开抽完空气的一个直径不大的两个半球组成的密封球。居里克把他对大气研究的成果写成了书。后来,罗伯特·波意耳受到居里克的启发,发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被发现”的定律。故事还延伸了“不能让科学家饿肚子”的小故事。 当然,不同的实验故事不光有技巧和成功也有失败和遇到了困难。每一个故事还配有有趣的手绘彩图,让孩子看了印象更加深刻。 其实,这本书还有两个姐妹书,分别是《给孩子的科技课》、《给孩子的数学课》,很适合8岁以上的孩子以及热爱科学、数学、科技的人们阅读,亲子阅读也很不错。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