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控制论读后感精选

控制论读后感精选

《控制论》是一本由[美] 维纳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4.00元,页数:16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控制论》读后感(一):感兴趣

人工智能应该是人类突破自身极限的一个方向,我想若是能在这方面人类取得突破性进展,那么我们似乎会离‘共产主义’更进一步,这是我们能想到的极大的发展生产力的方法!嗯,当然,离不开基础科学的理论成果。

《控制论》读后感(二):控制论

嗯,八年前看到新华出版社出版的一本科学读物的合集里面有这篇控制论,可惜当时看不懂,现在终于等到了北大重新出版的《控制论》,准备开始阅读了,不过估计还是很有挑战,希望能够在阅读控制论这条路上走得远一些。。

《控制论》读后感(三):很吸引人,但是不好懂

1948 年诺伯特·维纳发表了著名的《控制论——关于在动物和机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一书。后来,控制论的思想和方法逐渐渗透到了几乎有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维纳把控制论看作是一门研究机器、生命社会中控制和通讯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更具体他说,是研究动态系统在变的环境条件下如何保持平衡状态或稳定状态的科学。

我就是怀着战战兢兢的心情读的这部著作,深感作者的伟大和所论述题目的艰深。硬着头皮,看完了前一半,后面的就再也看不下去。这不是一本谁都可以看的书,如果有兴趣,不妨看看相关的介绍,但是原著就算了吧!

《控制论》读后感(四):逻辑推理与想象力

与其他伟大的科学家一样,维纳很多时候是依靠直觉来做判断,而非纯粹的逻辑推理。比如他经常直接拿生物体与机器进行类比,然后得出判断。

逻辑推理可以保证我们的结论严谨和自洽,但却不能让我们产生有创意的想法,甚至过于强化逻辑推理,对想象力是一种限制。

大师们常常在很早的年龄就完成了逻辑思维的训练,然后他们就可以尽情展现和挖掘用直觉做判断的乐趣。上世纪欧洲大师们的著作中总是洋溢着天才般的想象力,而严谨的数学推理仅作为附录提供。反观现在的学者,恨不得将著作写成数学普及教材,似乎不充斥许多矩阵和积分就不足以显示自己的学力,这些学者也就难以有很好的想象力了。

发现新知识和发明新东西,更多地是靠想象力。而对某个具体问题的解答或某个结论的证明则更多地需要逻辑推理。

《控制论》读后感(五):對抗增熵

維納認為宇宙是一個隨機的偶然的存在,這樣的存在是趨向于增熵的,即:混亂,無序,毀滅的。但當整個宇宙趨于衰退時,其中有一些局部是存在暫時的、有限的反熵過程的,僅管這樣的概率是最小可幾的,生命就在這些局部地區存在。這里所說的生命是控制論中所謂的“生命”,即有機體,包括動物和機器,它們與外界環境通信的模式相同,都有輸入、輸出、反饋過程。輸入是環境以某種方式使有機體發生變化,而輸出則是有機體使環境發生彎化,反饋就是把系統存儲的記憶“程序帶”來控制現在的方法。

有機體在與環境進行通信交流時,通過反饋來決策采取的行動,為了延續反熵過程,有機體須不斷地進行自我學習,這是由有機體結構來決定的,即存在與環境進行通信的感官器官,執行特定任務的效應器官、進行決策的中樞器官以及各器官之間有效的通信等,同時由于有機體結構的多樣性和可能性,決定了自學習也是多樣的和可能的,這種結構既能使自我有序化(反熵),也能適應未來多樣的偶然性。同時也就否定了納粹式的或集權式有序,僅管這種有序短期效率更高,但是這樣的控制是與有機體的多樣性根本衝突的,最終會造成系統的崩潰。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