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结婚十年》读后感精选

《结婚十年》读后感精选

《结婚十年》是一本由苏青著作,花城出版社出版的372图书,本书定价:15.3元,页数:1996.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结婚十年》读后感(一):蛮好看的。

蛮好看的。女主人公思想很新潮,不愧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啊。无论是在三四十年代还是现在,很多东西都像历史重演一般地出现在我们的身旁。而我们处理这些事情的方式往往又大相径庭。

《结婚十年》读后感(二):只是记录自己喜欢的段落。

一,望着天,我其实也没有什么想头,飞又飞不上去,住在地球上,活在人世间,我似乎并没有十分合适的去处。也许世界是狭隘的,挤得紧,恨不得挤出我才可以甘休--这个世界上恰恰就像是多了我一个人似的。

二,我的女孩我爱她,只要有她在我的身旁,我便什么都可以忍受,什么都可以不管,就是全世界人类都予我以白眼,我也能够独自对着她微笑!

三,他说女人应该像一朵花,吐着娇美,透着聪慧,过于实用是不足惹起人爱怜的。他希望他的爱人像希腊女神,万分庄严,万分高贵,美丽得使人几乎不敢仰视一番。

四,男人可以同一个顶庸俗下流的女子相处,只要她生得漂亮,学问是无关的。不仅此也,女子的学识若太高了,即使不难看,也反而要使男人敬而远之。女人则不是如此。至少在我个人说来,我是宁愿跟这个有学问有地位的男人,否则无论他得打扮的如何漂亮,假如他竟是个理发师之类,我是决不会对他发生好感。而且对于这类油头粉脸的浮滑家伙,我着实也看不出他所谓漂亮的地方来。

五,初不料转瞬之间,我们就都把青春全部消耗在战争期中,跳跃着的青年漫漫给镇压下来变成懒散而冷漠的了。我不能忘记有一次他曾清楚地对我说:“我们宁可给炸弹落下来炸得血肉横飞的送了命,不要让生活压榨得一滴血液也不剩呀。”话虽然不错,但是事实上后来确有许多人都自己抽出热血求苟安了。

六,在一个男人变心时,任你怎样聪明的太太可有什么办法?凶也没有用,老实也没有用,女人的力量只能及于爱她的人的身上,假如那人不爱她了,眼泪图惹人憎厌,笑容也是使人难受的,还是趁早识相些把自己竭力隐藏在黑影里,勿作声息,让他瞧不见,听不到你为止。

七,十年的光阴呵!就是最美丽的花朵也会褪掉颜色,一层层场上人生的尘埃,灰黯了,陈旧了,渐渐失去以前的鲜明与活力。

婚姻到底为苏青带来了什么,我只能说孩子是上帝赐给她的礼物,婚姻也是一种经历吧。选择什么样的男人就选择了什么样的人生,姐妹们,掌握自己的命运从选男人的眼光开始。

《结婚十年》读后感(三):唏嘘

张爱玲有文《记苏青》,苏青代表作叫《结婚十年》,标题正中下怀,下载来看。

有意思极了,十年,就这样细细碎碎的走;

生孩子,死孩子,养孩子;

老公没钱,老公有钱,老公没钱;

恩爱,外遇,离婚。

苏青把女人的小心思写的真好,就是这样俗,就是这样小气。怎样!?那劈头盖脸的吐槽让人看起来爽极了。吐槽老公、吐槽公婆、吐槽家佣、吐槽第三者。

公允的说,贤算不错的男人,或者说是可以嫁的男人了。身材好、帅、家世相当、文化素质相当、能入世、能吃苦。自传体小说里的苏青明显笨拙小气,不懂调教。

这样一个女人,有胆量和才华在四十年代写出自传体小说《结婚十年》的女人,中备受折磨,82年孤寂去世。

如果张爱玲晚年的孤寂是她自己愿意,自己喜欢;苏青的孤寂更像大陆政治的牺牲品了。

四十年代的小说,现在看来一点不过时。或者本身三四十年代就是一个前瞻、释放的年代吧。

建国后封闭荒谬,才会很多情感故事在当下看起来过时和难以置信。

婚姻作为一个社会学概念,存在了几千年之久。不知道未来的人类,想起曾经存在人类社会体系中的“婚姻”,作何感想?

我的朋友这个月要结婚,这是他第二次结婚。

他说第一次是凑热闹,第二次是壮士断腕。

第一次是爱对方爱到不知道用什么表达,第二次是为了彼此家人安心。

他已经足够不羁,长年游走晃荡,但回归婚姻这个问题,还是认同给长辈一个安慰。很感慨,即使从青少年时期起足够叛逆的人(抽烟、喝酒、打炮、吸毒、旅行),由于从小所受的传统教育和身为长子的身份依旧无法在婚姻上“做自己”。

虽然婚姻对于朋友只是形式,无需生活在一个城市(确切说是两个国家),无需生养小孩,但,无形和有形的责任背负起来了。

一向顽皮的他,一脸严肃的谈婚姻。不停听到责任,责任,责任这个词在北京的空气中挥发⋯⋯

唏嘘。

《结婚十年》读后感(四):一个丈夫,三颗樱桃,四个孩子 --读苏青《结婚十年》与《结婚十年续》

苏青的文字是最真诚的,朴素自然,没有特别精巧玲珑的语句可供少男少女们流传。我想是因为她谈的是婚姻,落实到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婚姻。

从最初开始,贤就只是怀青的生活里脱离了现实,充满了想象的爱人。怀青认为他高大,知书达理,温柔体贴这一切都是想象。怀青服从了家里的安排,书信传情加上少女的梦想,也就认为爱着自己的丈夫。

滑稽其实是可悲,“人”赐良缘给两个陌生的人,在别人眼里,只要他们没有哭天抢地的大吵大闹,妻子没有红杏出墙,最好能生个儿子这些就是幸福美满了。而对于这两个年轻人,没有经历相爱,就要以相爱的“礼仪”去对待对方,更加让人难受的怀青心里确是真的认为,那个是自己的丈夫,自己应该“爱”他。甚至会在寡妇瑞仙与贤趁自己生病私会之时,怀青还会认为自己应该按照最无私的爱去宽容他们,成全他们。

无论是少女没有勇气反叛家里,还是对爱的呵护的渴望胜过了自尊,总之,怀青自己是自愿走上了这条本就没有爱情基础的婚姻之路。

在我看来全书最动人的,是怀青在中央大学遇到应其民的故事。应其民的出现,使落寞的怀青受到了自己向往已久的“赵云”的呵护。应其民应该是许多少女恋父情节的最好依托,包括我自己也对他充满了好感。虽然在写到应其民正式向怀青打招呼之前,苏青写了“我是个满肚子新理论,而行动却始终受着旧思想支配的人”,但是应其民的体贴和成熟让怀青一不小心就将新理论的恋爱自由婚姻自由实践了。

虽然书名《结婚十年》这个没趣的名已经让我对后来的失望有所准备了,但是应其民的好,让我不由自主的希望怀青能和他在一起。当怀青查出怀有身孕,其民一时说不出话,怀青也不敢再看他的脸。怀青吐露自己是已婚的人后,单纯的其民说了一句让人出奇感动的话:“那好极了,否则••••••否则我打算马上同你结婚哩,你的孩子就算是我的好了”。一个结婚当日就和漂亮的寡妇纠缠不清的丈夫,一个是温柔宽厚,成熟细心,对自己容到甚至连孩子是怎么回事都不会过问一句的其民。尽管想过打胎,却放弃大胆的想法,选择了前者。此后,其民细细读关于爱护孕妇的书,日日陪怀青三步,肚子渐渐明显了,就算怀青多么舍不得,也必须“舍得”了。

最后一天,孤舟上,湖光月影下两人话别。其民说那是很好的事。“因为••••••因为我喜欢自由,希望这次毕业后能自由自在,到各处跑跑,我本不想同女人结婚的。--现在你去了,那是很好的事。”在得知怀青怀孕后,多次对话中,其民说了很多次:那是很好的事,却没有一句怪罪怀青欺瞒自己的话。可就在不久之后,怀青面对的却是小姑子,公公婆婆对自己生下了女儿的嫌弃,贤的不懂照顾。如果其民说的是真的,自己本来就是向往自由的,但是因为对怀青的爱,放弃自己以前的向往,愿意与她为伴,这种爱,贤做不到;如果说其民说的假话,自己只是不想让怀青感到内疚,这种体贴和善解人意,贤做不到。

“我好比这颗多余的樱桃,应该摘去。现在这里只剩下两颗了--一颗是你,一颗是你的他。”摘掉的樱桃却成了怀青的深切怀念,也成了本书中最为独特的一个故事,让怀青和读者都留下了遗憾。也许选择了他成了新的丈夫,有了新的结婚十年,就不会依然以悲剧收场吗?恋爱自由后的婚姻未必幸福,所以才有许多恋爱结婚的女性也喜欢苏青,不恋爱的婚姻却还能保存恋爱的纯真。实在是不知,最终和其民留下遗憾是不是一件好事。

不过,我也在C大,在南京,我希望遇到应其民。遇见就好了。

两个人的感情出了问题,绝对不是一个人的责任。其实结婚十年最后的悲剧,怀青的责任也不小,在我看来,她始终做不好一个主妇。

从第一个孩子出生起,怀青开始成为母亲。不过“不幸”的是,怀青一直生了女孩,直到第四个孩子元元的出生才改变了每次生完孩子疼痛难忍还饱受婆婆家冷言冷语的悲惨境遇。在这个部分直到结婚十年结束,苏青谈到了亲生女儿薇薇来上海受下人嘲笑的故事,这个倒是个留守儿童问题的先例。除此之外,苏青对孩子描写中也能看出,她对小孩的母爱没有成为重点。从很多本关于苏青的传记中也能够证明,苏青的孩子都对苏青的冷淡抱有极大的不满,甚至到了女儿都不愿意提及母亲程度。总之这种生活上对子女的缺少照顾也体现在了书中。

苏青和怀青都很自我,也许是因为从小受到了很多对她个人价值的肯定,再加上自身才气逼人,俊秀活泼,自负骄傲的性格在婚礼后,日常生活中日益暴露出来。首先可以从她对仆人的态度上,对奶妈大喊大叫,自己不顺心就开始发脾气,仆人做不好事情自己就骂,没有谅解仆人。再说作为一个妻子,表现得态度实在是很彪悍,贤没赚到钱的时候就常常直接指摘贤,还常常对贤发脾气,说狠话,没有理解贤,这些都加重了这个家庭的压力。 苏青在文中也豪不隐瞒,说自己自私自利。

《结婚十年续》中,苏怀青很大胆,甚至在今天看来依然比较让我难以接受。她辗转在多个为她倾心的男人之中,没有找到合适的真心依托,只能满足于物质或者肉体。无论是金还是潘,赵或是谢,全部都是猥琐,胆小,怯懦的,但是待怀青却很好,至少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好。她看透了周围男人的本质,努力使自己在利用他们中得到满足。

风光的外表下是荒草丛生的心灵不再有甘霖的滋润,苍凉一片。她拥有什么,孩子,嘲笑前夫的资本,玩弄男人的能力,写作带来的名气但是她要什么呢,依附对什么的追求才让她活下去?她不知,早已在怨恨,嘲笑和鄙夷中迷失了自己。

读张爱玲会可怜别人,读苏青会可怜自己。

苏青对女人心里的小心思,算计的描写成为一大亮点,她很直白的将女子内心的邪恶,贪婪,自恋的想法统统写到书里。她分享了她的怨恨和思考,让你觉得自己也总如此,每每嘲笑主角时也有被人看穿的感觉而暗自发慌。

我们可怜她,无从在谋生与谋爱,谋家之间获得平衡,我们又怎样得知我们和她不一样?我们挑剔她,也是在挑剔自己,她在那个战乱年代事业家庭无法兼得,我们在这个没有战乱却也混乱的社会又怎么能够幸免她所遇到的困惑。更为可怜的是,她能将内心所惑坦诚告之,而我们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