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看见与被看见:走出精神避难所》读后感摘抄

《看见与被看见:走出精神避难所》是一本由[英]约翰·斯坦纳著作,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80,页数:20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看见与被看见:走出精神避难所》读后感(一):尴尬的不是我?尴尬的就是我!

这是作者继《精神避难所》之后的续作,篇幅不算长,观点延续上一部作品展开,引用了大量的精神分析实例,既有经典理论作为基础,又有现代理论佐证分析结果,是一部很有现实指导意义的著作。 通俗的说,精神避难所就是我们逃避现实困境的一种手段或是为此建立起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就像我们因为一些过错或是疏忽使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我们就想用一些自己觉得会有用,但实际没什么用处的的方法去掩饰,也就是只要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或者更严重一点的会选择逃避和远离。 这种自我防御机制的建立可以有效缓解焦虑并释放不适感,但我们终究要走出来面对真实的社交圈,即看见别人和被别人看见,在我们看见别人的时候会产生怎样的情绪,如何削减如芒在背的不适感和尴尬情绪,在被别人看见的时候,同样会感到别人的眼神和举止传递来的情绪,如何正确认知并积极面对,是我们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这种很常见的情绪起伏对我们的影响并不大,很多人都能通过自我调节达到平衡,只要不郁结在心里就不会有更大的问题产生。 而作者提到的另一种比较极端的人格问题是我们需要研究和探讨的,这部分人会建立一种自恋型幻想状态,即在一定程度上的自我理想化,幻想自己被崇拜,被需要,一旦陷入这种幻想状态,自己很难想要出来,而一旦他们被要求走出来接受现实,就会迅速转化为自卑感,强烈的心理变化很可能导致抑郁等心理疾病的产生,这就需要相对专业的心理医苼介入辅助疏导和冶疗。 这本书的内容很专业,不仅能帮助我们解诀实际问题,还能了解到心理学的前沿研究方向,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专业心理学书籍。

《看见与被看见:走出精神避难所》读后感(二):非常实用的精神分析实践指南

心理咨询中,很流行一句话:看见即疗愈。

是的,看见就是最大的疗愈,而看见却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

本书来自英国精神分析师约翰·斯坦纳撰写的有关帮助来访者“走出精神避难所”方面的,为心理咨询、临床心理治疗师的专业实践的案例、解决方式等提供了有价值的指导性意见的书籍。

由4位业内大咖施琪嘉、曾奇峰、吴和鸣、熊卫背书,联袂推荐。

作者是英国精神分析学会分析师和培训师。

译者黄满霞也是业内人士。

这本看见与被看见,走出精神避难所是精神避难所的续集。讲的内容是有关精神分析流派里的防御机制主题。有实践案例,帮助咨询师在工作方面有更加清晰的方向,书中的方法可以直接用来更直接地帮助受分析者描述他们自己的体验,更好地帮助受分析者去改变、去成长,去更好地把工作进行下去。

这是本督导师推荐给咨询师学习的书籍,更倾向于专业指导,阅读学习起来需要有一定的基础,更适合业内人士以及有一定基础的非业内人士,像我这种有20多年常年基础的爱好者也可以,不是大众心理学的心理自助类书籍。

作者基于精神分析鼻祖奥地利的弗洛伊德,

儿童精神分析研究先驱、客体理论关系创始人奥地利的梅兰尼·克莱因,

客体关系理论家、克莱因的忠实追随者和理论捍卫者英国的赫伯特•罗森菲尔德,

探索生本能与死本能的冲突的英国籍波兰的精神分析学家汉娜·西格尔,

研究人在得到理解和逐渐转化的内部世界的错综复杂引发了在每时每刻临床互动的细节中的表现的临床技术的贝蒂·约瑟夫,

等人先前的研究成功的学术贡献为基础,作出了创造性和综合性的努力,更进一步丰富了当代精神分析的工作成果,提出了一种新的、全面且具体的阻抗机制,以理解病对于变化的抵抗,为临床心理治疗师提供了指导性的建议。

这本写得非常好,逻辑推理一级棒,案例也很真实,方法非常有建设性,作者花了很多心血,非常有价值的一本书。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轻工出版

《看见与被看见:走出精神避难所》读后感(三):谁不渴望被看见?谁不渴望被关注?让我们带领孩子们走出精神避难所!

我们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在追寻看见与被看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感受到被关注与被理解,但同时也会有一些复杂的、不愉快的体验。 英国精神学分析师约翰•斯坦纳,在考察了诸多来咨询的患者后,创作了《看见与被看见:走出精神避难所》一书,帮我们理清看见与被看见、抑郁与偏执等之间的关系,让我们看清自我,找到自我。

《看见与被看见:走出精神避难所》

一.被看见的焦虑 当我们还是小婴儿的时候,就渴望被看见、被关注。婴儿会发现眼睛有一种吸引人的力量,他(她)可以通过眼睛来吸引母亲的关注。 除了视觉,听觉也是拉进距离的媒介。当孩子发现母亲没有第一时间跟他(她)的视线相对,他(她)就会通过哭闹或者尖叫来吸引母亲的注意力。 婴幼儿能够感知并接受母亲作为一个完整的形象,母亲用乳汁哺育他(她)、陪他(她)玩耍,他(她)能感受到母亲的爱,也会深深地眷恋着母亲。 当母亲发脾气时,他(她)尽管害怕,仍然下意识地想要靠近母亲,此刻的婴幼儿会成为一个矛盾综合体。 曾经有人做过一项调查,分别让孩子给妈妈、妈妈给孩子打分。 妈妈们对自己的孩子是各种吐槽,该吃饭不吃饭,该睡觉不睡觉,只会跟自己对着来,妈妈们给孩子打出了7分、5分等等,分数都很低。

妈妈给孩子打分

可令妈妈们没有想到的是,在她们眼里缺点满满的孩子,却都给自己的妈妈打出了满分---10分。

孩子给妈妈打分

这其实就是因为小孩子们有自我修复的能力,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自己所爱的妈妈,与发脾气、对自己大吼大叫的妈妈是同一个人,他(她)开始体验到爱与悲伤、快乐与焦虑,并从这些冲突中产生了修复的能力。 二. 自恋与自卑 看见和被看见都是自恋的重要方面。 《礼记•大学》中曾记载:“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意思是我们生活在眼睛凝视的罗网之中,你不论做什么,都会被他人看见。 我们渴望被看见,是渴望被赞美的快乐。就如同小时候完成一个涂鸦作品,就迫不及待地要拿给别人看,当别人说“你真棒!画得真好!”心里就会美滋滋的。

儿童涂鸦画

可是如果我们不小心打碎了花瓶,我们就怕被别人看见,不想让人看到自己尴尬、窘迫的样子。 为了逃避尴尬,躲避失败,我们会为自己找寻一个精神避难所,藏在厚厚的“壳里”不愿出来。 自我意识是自恋的一个特征,当你如果失去自恋关系的保护,自我意识就会变得敏锐。这时候的你,很可能就会从自恋变为自卑。

《看见与被看见:走出精神避难所》

暴露在凝视下或多或少会导致某种程度上的不适,这种不适就伴随着一系列的感觉,从尴尬到羞耻再到屈辱。 而对于这些遭受害羞、脸红、自卑的人,也都迫切的想得到慰藉。 “我宁愿死,也不愿再面对这一切” “我希望地上有一道缝儿,把我吞没” 心理学家科胡特对于自恋以及客体在肯定或否定孩子的自我形象时所起的作用,展开了讨论。他指出,嫉妒通常是由羞耻的自卑感引起的。 当一个孩子的爱被拒绝时,他(她)就会体验到羞耻感。他(她)会感到自己的自我价值受到了威胁,感觉很糟糕。 渴望被关注和感到无助,是我们小时候可怕的经历之一,如果没有人听到我们的呼喊,没有人意识到我们的需求并做出回应,我们就会面临被抛弃的焦虑。

《看见与被看见:走出精神避难所》

结后语: 我们应当学会多观察孩子的心理状态,不要把自己在工作上,以及外界所遭受的不满情绪带给孩子。 尽量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孩子,要多给他们一份包容,要多看见他们的优点与长处。

谁不渴望被看见?谁不渴望被关注?让我们带领孩子们走出精神避难所!

《看见与被看见:走出精神避难所》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