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们什么也没看见读后感锦集

我们什么也没看见读后感锦集

《我们什么也没看见》是一本由达尼埃尔•阿拉斯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6.00元,页数:2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什么也没看见》读后感(一):蜗牛的目光——《我们什么也没看见 : 一部别样的绘画描述集》

蜗牛的目光——《我们什么也没看见 : 一部别样的绘画描述集》

《我们什么也没看见》读后感(二):短评写不下……

太精彩,我一直认为艺术是私人的感受,随着学识品味的提高也慢慢提高,但任何一个欣赏阶段都不应该被鄙夷。作者这个阶段是我最喜欢的,能看出太多东西,太多有意思的东西,太好玩。“艺术之所以有它的历史,并将始终继续下去,那可都是艺术家们的功劳;其中包括他们对过去作品的审视,以及他们如何借鉴,为己所用。如果您不去尝试理解这种目光,不愿在某幅过去的作品中,找出吸引后代画家目光的东西,那您就忽视了艺术史中的一大部分。”“即使是历史学家,也不能对历史上累积下来的言论加以轻视,因为那些言论已成为作品含义本身的一部分

《我们什么也没看见》读后感(三):用放大镜看名画

艺术应该是给人生以精神上的活力和鼓舞,而不是对人生亮出虚无主义的冷冰冰的魔鬼的拳头。——(德国作家)托马斯•曼

提到艺术,人们总把它当作是一个严肃的话题,并且总是觉得它离常人的生活非常遥远。艺术家给我们的感觉就是,长头发,穿着奇怪,说着有哲理的话……。其实不是的,艺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存在,一样东西之所以被称作是艺术品,正是因为人们有认识艺术的眼睛。最直观的艺术形式之一就是绘画了,每个大城市都一定会有标志性的艺术馆建筑,其内部珍藏着世界上传承了几个世纪的名画与古迹。好的绘画作品会给人带来一种视觉冲击,色彩与线条勾勒出来的平面图画虽然看似简单,但是想要真正看懂一幅作品可是需要很深的研究的。

爱与眼,眼与爱,美学中的永恒主题。在面对那些世界名画的时候,我们真的看到了它想表达的东西了吗?其实我们什么也没看见。本书中,作者介绍的名画当中有大部分是以欲望为主题,作者带领我们走向画中的故事,以一个清晰的视野看清整幅画的任何一处角落。对于一部好的作品,无论是理论还是细节都尤为重要。

天使报喜

《我们什么也没看见》读后感(四):看见,细节之中的艺术

说起来挺可笑的,一直以艺术爱好者自居的我,却每每在西方绘画作品面前陷入迷茫之中,特别是对那些出自名家之手的画作,为什么这些画作会让人们趋之若鹜,爱不释手,它的艺术价值到底体现在哪里,我相信这也是困扰许多人的艺术课题。

以前也看过几本介绍西方画作的书籍,他们不是从技法就是从历史背景的角度出发,倒也让我这个门外汉了解了不少西方绘画艺术史,但当遇到一幅从来就没有见过的画作就束手无策了。还好,《我们什么也没看见》一书又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别样的欣赏绘画作品的窗口。

本书的作者阿拉斯以研究意大利16世纪和17世纪的艺术作品为方向,他的研究之精妙处,就在于他总是从被忽略或不易察觉的细节出发,揭露被历史和文字模糊的真相。《我们什么也没看见》收录了作者对多幅世界名作的细节解读,读来饶有趣味,增长见识。随文配有绘画作品,介绍了自己的欣赏角度、审美心得,言简意赅,一看就懂,很有教益。

有人说,绘画即是一种表达,作品只是表达工具,有了这层理解,阿拉斯的 “我看世界”的东西就很贴心,很敞亮,很少会像一些所谓的绘画专业人士那样常常陷入技术性泥淖或者说技术苦恼中难以自拔。所以我们看着阿拉斯的絮絮叨叨更感受到的是一种温馨在,一种生活的态度在。在本书中你会从一面铜镜中看到人性的欲望,从一只蜗牛的目光中甚至看到上帝的影子,从抺大拉的毛发又联想到体毛的问题……呵呵,这诸多的细节原来有这么有趣的故事在,作品的价值也体现在这里。

最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上了艺术。用绘画留住精彩,留住快乐,留住年华是许多人美好的愿望。作为一名普通百姓,生活中我也喜欢拍拍绘画,但我更喜欢的是那些有故事的作品,就像《我们什么也没看见》一书那样,让作品在细节中展现出独特个性,我们当然也可以尝试着通过画家们自己曾在画中投射的目光,接近绘画的历史”

《我们什么也没看见》读后感(五):回归作品看作品

当我们在看画作,我们看到了什么?

艺术高深而遥远,每一幅称之为名画的作品都令人赞叹,然而画幅的作者在落笔之初仅仅是为了后世的赞赏而作画吗?不论是观赏者还是研究者,他们将画作当做历史的记载,特殊事件的解读,时代风尚的体现。他们像《天使报喜》当中的那只蜗牛,盲目的忽略掉眼前的真实事物,而以其他非直观的方式去感知判断,得到的结论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少有人真正的透过画作细腻的笔触去了解作画者本身的情怀。既然我们常说没有情感温度的作品称不上名作,那么抛却情感的阐释与解读,也就失去了解读的真正意义。由此,本书的作者以每一幅画作的细节带领读者直击画家们的内心和情感,

镜子、蜗牛、水瓶、角瓜、蚱蜢、毛发、手臂。一幅传世的作品,没有任何一个细节突兀而不具备含义。这些细节被作者铺陈开来,成为我们眼前妙趣横生的文字。从细节入手,深层次的洞悉作品的本源,将看不见的通过用心的看,成为我们想要看见,也应该看见的东西。

书中所提到的画作历经岁月的更迭,赋予了更深层的意义。当我们站立在它们面前,注视着它们仿佛画中的人物同样在注视着我们。这些画作之所以不是照片、不能成之为复制品,因为它们是是活着的是具有感情的,每幅画作者都如同皮格马利翁般,对所描绘的艺术对象执着的追求精神,热忱的情感倾注,使这些画作栩栩如生且富有感情。而作者所做的,正是将这些情感通过这些细节挖掘出来。

在《黑人的目光》篇中,黑人国王的目光与观画者交汇,以此来引导观者为他在画面中独具一格的神采所吸引。正是这种吸引,将观者从“眼见为实”的荒诞戏谑中脱离开来,像这个静默而肃穆的黑人国王一样,以心去体悟赋予信仰更浓厚的热忱。黑人国王坚信的是上帝神祗,而作为观画者的我们,更应该相信的显然是笔者所云的艺术作品的真正意义。

文中有句谚语,是猫就叫猫。我们看到一棵树,便单纯的看到它的枝干和茂冠,全然不念它是如何从坚硬的地表生发成长,有如何体会得到生命的伟大?如同《抹大拉的毛发》中,圣女抹大拉那一头茂密的长发,很少有人去细究,为何画家会赋予女子如此一头秀发。而作者不仅逐层剖析画家的本意,且提及茂密的毛发在不断的生长过程中,每一次生发都是抹大拉的一次深省和自赎,这种精神带给观画者以震撼。由此道白,被忽略的那些“看不见”同样往往具有不同寻常的力量。

读罢本书,有如将我们带回到名家们画作落成的当年,回到画家们的画室里,尚没有教条的文字的禁锢,单纯的去欣赏,去感悟画家的真正心意所在。这是这本书带给读者的最奇妙的体验。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