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落日的呼唤》的读后感大全

《落日的呼唤》的读后感大全

《落日的呼唤》是一本由[埃及] 黑托尼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19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落日的呼唤》读后感(一):身体之内冥冥之中

我更喜欢开始的章节,冥冥中的呼唤,奇异的旅行,给人温暖的同行者,怀念之中的故土,不知何时要离开的现实,虚实相间的回忆……

虽然在渐渐习惯之后有一点阅读的倦怠,但还是觉得值得一读,尤其在这样优美流畅的翻译文字营造的氛围里,像打开一轴神奇的叙事画卷,虽则看到的第一个定格的小人和末尾处亭台楼阁静止的场景并无差异,但仅仅欣赏本身也已带来足够的美感和快意。

《落日的呼唤》读后感(二):人生如圆

“苏菲神秘主义认为,人生如梦,人生是一个圆,起点蜿蜒走向终点,终点是圆的完成。”

艾哈迈德由埃及出发,行至摩洛哥,由东至西。作者黑托尼思想深受苏菲主义影响,他构筑出的这个旅程,好比由生命之始走向末端。作者巧妙地将时间和空间统一了起来。埃及是艾哈迈德的家乡,即是他生命的起点,而摩洛哥在阿拉伯语中是“日落之地”之意,即象征生命的终点。

艾哈迈德在象征着他生命意义的旅途中:跟随驼队,品尝友谊珍贵;偶遇绿洲,饱尝家庭美满;入主鸟之国,手握大权万众敬仰;加入拄杖人,自由无度。这场旅途几欲穷极一生所能遭遇。可最后艾哈迈德还是要启程。

“太阳不过是个标志。永不停息的行程才是必不可少的。”

可见时间观念上并没有人一生的终结,艾哈迈德和记录官贾迈勒一样,无论是从东到西的追寻还是原地不动的思索,同样完成了如圆的一生。故记录官说:“出现呼唤声时,我原地回应了呼唤,他离家出行以响应它。因此,他的离去就是我的离去。”

这种对时间空间概念的哲学思辨是黑托尼写作的一大特色,故导致这本小说晦涩难懂,同时虽故事离奇生动却难以让人有一饮而尽的痛快,反而像喝红酒噎馒头,搭配怪异,读罢似有鲠在喉郁结难舒。

这是读李琛老师的第二本译作,如前一本《我们街区的孩子》一样,虽语言精准文学底蕴深厚,但加之马哈福兹和黑托尼文风使然,译文流畅性并不能保证,语意传达上似有碍。

《落日的呼唤》读后感(三):面朝西方,迈开双腿,走到内心去

面朝西方,迈开双腿,走到内心去

——记黑托尼《落日的呼唤》

文/张素闻

黑托尼,当代埃及最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作家,法国文学艺术骑士勋章获得者,他生于上埃及,继承了深厚的埃及法老文化,受伊斯兰文化、苏非文化影响,他的作品别具一格,既有本土特点,又充满玄密气息。《落日的呼唤》采用游记形式,作者黑托尼写得虚虚实实,如天花下坠,朵朵不落凡尘。翻译李琛也有深厚的宗教根基,对阿拉伯文化了如指掌,翻译功夫不仅仅“信、达、雅”,而且简洁异常,深入浅出,因此,读这本小说,首先会感动于作者与译者之间的默契,以及这默契的传达,字字句句,直指人心。

诸多人把这本小说当作“一部奇幻的神秘主义杰作。一个类似中国《西游记》或阿拉伯《一千零一夜》那样的神话故事”,可见,它情节的离奇与斑斓,小说主人公艾哈迈德顺从“落日的呼唤”,向西旅行,这种“落日中的呼唤”,又称为“冥冥的呼唤”,它源于古代东方的生死观。“日出东方象征着生命的起始,日落的西方则象征着生命的结束。向西方的旅程实际上是人类寻找精神家园的旅程”。旅行有两种:一种是身体的漫游;另一种是心灵的提升。艾哈迈德从开罗出发,面朝太阳,不断向西,经历了横亘绵延的沙漠、索依儿绿洲、奇妙的鸟王国、无与伦比的女人们、当过权倾一时的国王、在信奉世界末日抛弃一切束缚享受生活的团体里尽情享乐过、而他还是一直向西,不断向西,在摩洛哥,见到了大长老,得到他的指示……故事的叙说方式极其曲折,主人公的诉说与书记官的记录相映成趣,以致读者不得不分散精力,既追随身体漫游的足迹,又跟踪心灵分岔的路径,它象一个迷宫,走着走着,终点又回到了起点,只是,身体的旅行带来了心灵的提升,身体的一切经历带来了心灵的顿悟。

初行之时,艾哈迈德懵懵懂懂,没有任何思想准备,“我面对太阳落山的方向,沿着太阳运行的轨迹向前。不知道是太阳领着我走,还是我带着她行”,而迈开双腿走下去,他便陆续收获到爱、权利、享乐、乃至清净的智慧,在一一舍弃这些已经收获到的东西的过程中,他意识到“真正的阻力来自内心”,生命犹如一个圆,起点也就是终点,生与死时刻伴随,时间与空间的概念都相对而立,他达到终点时又开始了新的旅程——真我的旅程。奇妙的是,记录艾哈迈德的旅程的书记官杰马勒在听闻艾哈迈德的旅程的过程中,也唤起了对自我的觉知与对心灵的探究,并且,在对方的行程里找到自己相同的经验:“太阳不过是个标志。永不停息的行程才是必不可少的……他的旅行就是我的旅行,他的行程也是我的行程……他的离去就是我的离去……而完全到达意味着我的圆满和他的圆满。”

行者艾哈迈德和书记官杰马勒有同样的姓氏:本。阿卜杜拉。或许,这相依相存的暗示原本就有着血缘上的隐秘关系?杰马勒就是艾哈迈德朝思暮想的未曾谋面的儿子?在绿洲时,他的妻子为他孕育的儿子?一切起于神秘,也终于神秘。杰马勒的那句追问犹如太阳的呼唤:“我们如如不动的清净在哪里?”这,已经是出发的理由,也是最后的目的地。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