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个人的体验读后感精选

个人的体验读后感精选

《个人的体验》是一本由大江健三郎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3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个人的体验》读后感(一):读《个人的体验》有感

大江健三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日本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其作品风格独特,富含对社会、历史和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入思考。《个人的体验》是我读到的第一本他的小说,读毕阖书,确实回味无穷。

这本小说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描绘了对生活中困境和挫折的思考。小说的背景设置在战后的日本,这为鸟的成长和思考提供了社会和历史的参照。

小说的一个主题是苦难和彷徨。大江健三郎在小说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描写手法,使鸟的形象立体起来,让读者能更好地感受到了他的内心世界。通过描写鸟面对残疾儿子的挣扎与痛苦,大江健三郎成功地刻画出了一个真实、鲜活的人物形象。鸟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挣扎,他既想要追求自己的梦想,又不能忽视自己的家庭责任。这种挣扎和痛苦,对于每一个在生活中面临类似问题的人来说,都是非常熟悉的。

小说的另一个主题是人的成长。鸟从最初对生活的逃避,到最后的勇敢面对,就是他的成长过程。这个过程虽然充满了痛苦,但也带来了新的希望。鸟最终意识到,他不能逃避现实,而应该勇敢地面对它。这种思想转变是小说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是鸟成长的标志。

不得不说,作者的文字富有哲理,引人深思。他通过普通人的视角,让人看到了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也看到了人性的光辉。这部小说让读者对生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更加珍视自己的生活。

《个人的体验》读后感(二):23版

个人的体验是大江先生比较特殊的一部作品,对于我亦是相同,虽说年岁不长,但确实在这二十多年里,我也经历的数次类似的困境,有的时候直面了,有时是退却的。做不到大江先生般属实惭愧。里间火间子有一句“可能在九十岁以后,衰老而死吧。”把这死亡成为最终的死,与3月大江先生去世给人的震撼是为相似的。作品对于不可控力量以及人类命运发出呐喊,正如大江先生喜爱的鲁迅先生般,但比起鲁迅的暗流,大江先生更多的是赤字般的希望,正如作品最后那本巴尔干字典上的“希望”与“忍耐”。

本版本装帧设计不错,附带莫言老师的作家导读,可能的话希望可以多出同系列大江老师的作品。

《个人的体验》读后感(三):双头婴和甲虫

千百年以来,人们似乎为人生设计了一条理想的大致路线——出生,长大,学习,成熟,工作,恋爱,结婚,生儿育女,事业有成,帮助子女成家立业,悠然地老去,平静地死亡。这可能是多数人认同并期待的人生,而凡是在这条路线上出现的“变异”都会让人不知所措而哀叹“人生的不公”,这些“变异”留下的往往就是那些给人印象深刻的个人体验。

这本书竟然是我读过的大江健三郎的第一本小说……之前只读过他《小说的方法》,还没看懂……不过这本小说也是很不好懂,他的遣词造句更像西式小说而非传统的日本文学,但骨子里还是透着日本那种纠结和暧昧的文化风格。主人公鸟遇到了他人生路线的重大“变异”——生下了一个双头婴,一个脑部有病症的畸形儿。遗弃他?杀死他?还是当个鸵鸟根本不管他?对鸟的内心的描写是如此地折磨、真实、卑劣、肮脏和可怕,但最后他还是决定为孩子做脑部手术,拯救他,也拯救自己。

对这个结局怎么评论呢?有人说这是人性战胜兽性的升华,有人说这是一本“道德说教小说”,有人说这是大江的一本自我剖析和自我治愈的小说——因为他自己就有一个脑部先天缺陷的儿子光,最后也是决定养育了儿子。

我觉得这个描写人生遭遇“变异”的故事,倒是和卡夫卡的《变形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们有着相似的题材和不同的旨趣。

《变形记》里的主人公K遭遇的人生“变异”是自己变成了甲虫,这个“变异”更加寓言化,更有意思的是这个“变异”是发生在自己的身体上。卡夫卡清楚地描写了K的感受却没有明写他的家人的感受,只是通过K的限知视角记录着家人对他的一系列变化,最后家人变得对他冷血,盼着他赶紧死去而摆脱这个累赘。

而《个人的体验》里,主人公鸟正好就是在《变形记》里的家人的那个位置,他的人生中突然出现了一个畸形的孩子。这个孩子不就是那个变成甲虫的K吗?而且可能他根本没有人类的意识而只有动物的本能反应,同样你也不会去了解这个畸形儿的态度,而是纠结于如何去对待和处理他。最终鸟还是接受了这个孩子的存在,如此和《变形记》里的家人对比不得不叫人肃然起敬,纵使人类意识中隐藏了无数残酷,但他还是选择了温柔。

第一次读完《变形记》时,那时候幼小的我沉默地震惊了许久,还跑去问爸妈要是自己变成了一只甲虫你们会怎么对我。还记得父母轻松地说还是会养着你,因为你是我们的孩子。那时的我就已经不敢肯定父母的内心到底会怎么想了,对你周围的人与环境,你能改变的其实很少,你只能掌控你自己。而《个人的体验》就从父母的角度去描写了这个存在的困境,这里面有很多残酷的内容,但还是有了温暖的结局。

面对“正常”人生中出现的“变异”,不管你是当事人还是相关人,都希望能用积极点儿的存在主义态度去面对。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