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时光中的时光》经典读后感有感

《时光中的时光》经典读后感有感

《时光中的时光》是一本由[苏]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50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时光中的时光》读后感(一):死了算了

记得书看到3/4处,就迫不及待地对照每页上面的日期,想把他看死,看死,看死,看死,心理十分慌张。

还有就是他与谢尔盖帕拉杰诺夫的事,之前不知道他们认识,在书里忽然看到他和朋友写信去救谢尔盖,就感动的不知该怎么好,游吟诗人里给我的影响超过了镜子,虽然镜子是那么恼人,刺目。

《时光中的时光》读后感(二):摘录: 九月五日。1970。

生命当然没有意义。要是有,人就不自由了,他会变成意义的奴隶,他的生活会被全新的标准支配:奴役的标准。就像动物一样,它生命的意义就是生命本身,就是延续物种。

动物营营役役,因为它本能地知晓自己生命的意义。正因如此,它的活动范围收到局限。另一方面,人却宣称自己追求绝对的东西。

《时光中的时光》读后感(三):去体会“历史中的人”

从历史的角度来解读“人”,几乎个个都是悲剧作品。

看一个人长长的日记,这种悲剧性就愈加清晰,也令人愈加难以自拔;如专家指出,一个人在日记中往往记下的都是些负面情绪的生活片段,故此。

饶是知道这些,塔可夫斯基的日记仍让我读得愁肠百结、哀痛不已。留给历史的背影无论怎样高大,日记中仍是那么多无奈、等待,和小人物的任何辛酸无二。

另外关于苏联在这日记反映出来的十六年情形。和中国很一致,能感同身受。

《时光中的时光》读后感(四):时光中的时光

全世界都这样。随之坍塌的还有精神标准。很显然,除了别的东西之外,这是持续、野蛮地毁灭文化之后果。没了文化,社会自然走向疯狂。这一切如何收场,只有天晓得。无论从未如此盛行。http://www.zhj2.com推荐了我现在在准备阅读中,对精神的拒斥,只能造就怪物。现在,跟从前完全不同的是,我们必须捍卫所有与精神哪怕是些微相关的东西。

《时光中的时光》读后感(五):摘录: 二月二十三日。1972。

难道接着几年我真的还会无所事事,等着有人开恩让我的电影过关?

这个国家怎么这样离谱——他们不想取得一个国际性的艺术成就,他们不想让我们有好的新电影和新书?他们被真正的艺术吓着了。完全可以理解。艺术对他们来说只有害处。因为它有人性,而他们的目标,是摧毁一切有活力的东西、每一个人性的镜头、对自由的所有渴求,还有出现在我们那道沉闷地平线上的一切艺术表现。

不消除每一个独立征兆,不把人降到牲口一样的境地,他们是不会满足的。

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将毁灭一切:他们自己,还有俄国。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