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暑假的文字旅行作文

暑假的文字旅行作文

提升写作能力,做到手到擒来,希望这篇文章对您的作文能力提升有帮助,特地精心编写的暑假的文字旅行作文。

暑假的文字旅行作文篇一

从我们在妈妈的怀抱里牙牙学语时,我们就已经接触文字了。我们渐渐长大了,对文字的了解也就越来越多。

小学里,老师在课堂上指着黑板上的文字教我们组词、笔画;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我始终对中国文字的历史感到震撼。以形象表达意思的甲骨文,苍劲有力的金体、婀娜多姿的篆书,正正方方的楷书,龙飞凤舞的草书……中国文字博大精深,它见证了中国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以后,会有更多的文字等待我们去研究。

我们要学习汉字,为什么呢?

为了交流,为了把它们组织成语言,像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等各种有名的书籍、小说都是由千千万万个文字组合而来的,但每个人在欣赏一段文字时,脑海里所浮现出的场景却是不同的,这可能就是文字的奇妙之处吧!

我读三四年级的时候,我总把“幸福”的“幸”写成“辛”,把“辛苦的”“辛”写成“幸”,因此闹了一个大笔话,记得有一次老师让我们用“只要……就”造句。我是这样造句的:“只要你不怕幸苦,就可以成功。”我还美美地欣赏了一番,嗯,不错!结果第二天,就被老师当众批评,说我这个字错了很多遍了,就是改不过来。哎呀!还真是!回家后,妈妈也说了我:“搞什么啊,快点,这个字错了好多遍了,快点,给我更正后抄一百遍,还要组词!”现在我也没有写错过了,还是要谢谢妈妈的良苦用心啊!

随着互联网的飞快发展,现在网上掀起一股“火星文”的热潮,虽然这种东西可以一笑带过,但是这对我们延续了五千多年的中国汉字却是极大的不尊重,作为少年的我们,更应该自觉维护我们祖国的汉字,不让她受到污染!

弘扬传统中华文化,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让我们一起“说普通话,写规范字”!

暑假的文字旅行作文篇二

从小,幼儿园的老师就教我们认读每一个音标、汉字,使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越来越好。

这天,我们全校师生有幸来到了宁乡关山古镇,这里因三国时期蜀将关羽屯兵而得名。关圣庙、箭楼、烈马卧槽等都是那个时代金戈铁马的印记。这里山间雾气飘动,空气清新,古色古香的建筑掩映在青山绿树之中,真是美不胜收啊。

一位姐姐让我们表演舞台剧《桃园三结义》,它讲述的是三位义士在一个桃园里结拜为异姓兄弟的故事。她请了六位同学分别扮演: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被选上的同学换好了服装,看好了剧本,就迫不及待地跑上台了。开始,同学们都读得很流畅,同学们也看得很高兴。后来他们看到了不会读的字时,就读得结结巴巴的了,他们都有点不好意思了,下面的同学也开始议论纷纷,好好的一个节目就因为几个不会认的字给演砸了。

这也让我想起一件事:一天早上,我在家里看书,发现一个不会读的词语“涟漪”,我想了想,这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干脆就读有半部好啦,但是,还是不能确定读对没有,也没弄明白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我取出字典,按照部首查字法,很快查到了这两个字的读音(lián yī), 是形容被风吹起的水面波纹,常用作比喻心里细微的活动。幸亏我没有蒙,否则肯定会闹笑话。从此,我也吸取了这次教训,不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上,不再敷衍塞责,也不敢不认真了。

我相信经过了这件事情,同学们也会和我一样,认识到认真学习语言文字的重要性,感受到它的魅力,我愿意和同学们一起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路上奔跑。我相信,路上的风景会更美好。

暑假的文字旅行作文篇三

汉字,是人与人之间的纽带,语言,是人与人之间的桥梁。语言汉字是国家的精髓,有了它,历史才会熠熠生辉。

汉字,是中国人的骄傲,是一代代先人智慧的结晶,是中华名族的象征。每当我们写一个个生动的汉字时,都会感到汉字的奇妙;每当我们将一个个汉字汇聚成一句话时,都会感到语言文字的优美动听;每当我想起自己是中国人并说着普通话时,我就会感到骄傲。

记得三年级的时候,背过的一首古诗,名叫《赠汪伦》。那时全班男生都是这么背的:“李白乘舟掉河里……”还有《春晓》,我们是这样背的:“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夜来……”老师听了,不满地皱起了眉头:“古诗岂是你们想改就改的,那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不就被玷污了吗?”经过这次教训,几乎没有人再乱背古诗了,也知道语言汉字的博大精深。

有时,同学们还会写错别字,我也不例外,经常把“己”写成“已”,把“了”写成“子”,不光是我,还有许多商店、饭店、鞋店、养生店……都把成语中的字做了改变,卖蚊香的商店,把“默默无闻”写成“默默无蚊”,鞋店写的是依依步(不)舍,这些乱改成语的店子,给中国成语增添了一丝幽默,但也抹上了一层“黑色”。

相信大家都看过《汉语桥》这个节目吧!那里面的外国友人说的普通话比有些中国人说得都好。那么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少先队员,又有什么理由不说好普通话呢?

是啊,语言汉字是国家的精髓,我们一定要学好汉字,说好汉语。讲好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汉字是一把钥匙,是用来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是打开国与国交流大门的钥匙。

暑假的文字旅行作文篇四

语言文字,是人与人沟通的纽带。

语言文字,是人与人交往的桥梁。

语言文字,是人与人共同的结晶。

语言文字是一种神奇而又奇妙的东西,它能用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唤醒那些本不该沉寂的东西!世界各地,都有属于自己的语言,各式各样,各有色彩。汉文化尤为博大精深、豪迈深情。

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就悦耳、动听的语言教我唱歌、吟诗、学习普通话。“扁担宽板凳长,扁担想绑在板凳上,板凳不想绑在板凳上。”“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粉红墙上画凤凰,红凤凰,粉凤凰,粉红凤凰,花凤凰。”“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啊!好聪明的中国人,好优美的中国话,就像一条紧紧缠绕的中国结一样,把五十六个民族牢牢的结合在一起。

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又教我学汉字,每当我写一个字的时候,我都会轻轻的感叹汉字的神奇力量。“横”、“竖”、“撇”、“捺”简简单单的笔画,却组成了成千上万的文字。一个“喜”字,便让我们笑灼颜开,一个“怒”字,便让我们斐然作色,一个“哀”字便让我们黯然失色,伤心不已,一个“乐”字便让我们开怀大笑,快乐无比……!生活中的文字用处也不小,比如:家人分离,难免会彼此思念,我们便会用文字来表达思念之情。用文字来表达情感,与人沟通,让别人更懂你,还可以和别人进一步做朋友,彼此了解更多一点。我们还能成文字中体会到抗日战争的困苦、成文字中了解到万里长城的雄伟壮观、大海的波涛汹涌、锦秀山河的重峦叠嶂……!文字给我生活抹上了五颜六色、画出我的心灵轨迹,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美丽且不可缺。

语言文字带给我快乐,让我的情感得以抒发,让我们的心灵净如清泉,学习中国的语言文字,是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的骄傲,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的象征,我愿在语言文字里遨游,越陷越深!

暑假的文字旅行作文篇五

我们中国通用的文字是汉字,通用的语言是普通话。我认为,中国的汉字就像一个个奇妙的音符,一句句普通话就像是动听的旋律,两者能组合成世界上最美妙的乐章。

中国文字的历史源远流长,一横一竖一撇一捺,简简单单的笔画就能构成千千万万个神奇的文字。它们就像一个个小精灵,每个精灵都有不同的特点。比如“喜”让人眉开眼笑,“怒”让人横眉冷对,“哀”让人愁眉苦脸,“乐”让人眉飞色舞。一个“人”字就能体现出世间百态:善良的人、丑恶的人、高尚的人、邪恶的人、勇敢的人、怯懦的人……汉字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有着响亮的音节,更有着深深的含义。

有一次语文测试,老师念了十个词语,结果我错了两个,到公布答案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我将“文明”听写成了“闻名”,将“条理”听写成了“调理”。读音相同而文字和含义却有着天壤之别,这也体现出了中国语言文字的奇妙之处。

每当我们说起“扁担长、板凳宽,扁担想要绑在板凳上,板凳不要扁担绑在板凳上……”这些朗朗上口的绕口令时;每当我们读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些平仄相对的诗词时;每当我看到“天连水尾水连天”这些正读倒读意思都不变的语句时;每当我看到张贴在家家户户门口的对联时;我心里都会不由自主的感叹:多么奇妙的中国语言文字啊!

中国的语言文字就像魔术师,因为它变化无穷,充满着神秘魔力,所以它吸引了全世界的人们。正如歌曲里唱的“全世界都在说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作为一个中国人,能写一手漂亮的方块字,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无论你走到哪里,都可以自豪地说:“我是中国人!”

暑假的文字旅行作文篇六

我是中国人,说的是中国话——汉语,写的是中国字——汉字。

还没有来到这个世界之前,妈妈天天都会给我放中文儿歌、童话故事、唐诗、宋词。兴许是“胎教”的力量吧,我还不会走路,就能很清晰地说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简单的字。奶奶告诉我,她清楚地记得,我一岁零八个月时,她带我去公园玩,一边玩一边教我诵读骆宾王的《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我跟着奶奶咿咿呀呀地诵着,整整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我终于把“曲项向”这个地方转圆润了。从此,奶奶只要带我出去玩,就会一边走,一边让我诵唐诗宋词。渐渐地,我不由自主地喜欢上了它们。诵读经典古诗文成了我的一种爱好,一直保持到了今天,这个爱好使我受益无穷。

后来,我又接触了绕口令,“扁担宽,板凳长,扁担绑在板凳上。板凳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扁担偏要绑在板凳上。”啊!好聪明的中国人,好优美的中国话,中国话的魅力可真是太大了。

上幼儿园大班时,老师教我们认字和写字。一开始,我就被这种由点、横、撇、捺等笔画组成的汉字给迷住了。我爱上了汉字。慢慢地,我上小学了,认识的字越来越多,也进一步感受到了汉字魔术般的变化。比如说“日”字,里面再加一横就成了“目”,加一竖往上出头就是“由”,往下出头是“甲”,上下都出头时是“申”,都不出头时是“田”。又比如“门”字,里面加一横是“闩”,加个市字变成“闹”,加个伐字又成了“阀”。啊!太有趣了。我被它们的千变万化所折服。

汉语,汉字,是炎黄子孙的骄傲,是先人们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象征,是中国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为自己是中国人,可以尽情地说汉语、写汉字而自豪。我要向全世界大声宣告:我敬您,爱您,我的汉语,汉字。我会努力学习汉语、汉字,做中国文化的传承者。

暑假的文字旅行作文篇七

小时候,还没有上学,妈妈就教我背诵一些古诗词,就算是妈妈给我讲解过这些诗词的大意,我也只是一知半解。当时的我并不知道为什么要背这些,权当“任务”去完成。

一年级暑假的一个傍晚,全家去露天泳池游泳,天渐渐黑下来,泳池边的路灯突然亮了,就在那一瞬,看着池中的光影,我不禁吟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身旁的爸爸妈妈被我惊呆了,都表扬我引用得很贴切,桔红色的灯光确实像夕阳的余晖,池面一半是灯光照出的“晚霞”,一半是初升的月亮映出的朦胧。这该就是爸爸常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三年级,爸爸送我一套蔡志忠先生的国学漫画,我最喜欢其中的《论语》,经常拿出来翻看。后来去南京旅游参观夫子庙时,我对妈妈感慨道:“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现在我想对孔子说,吾现见刚者。”妈妈问我从何得知此语,我说是《论语》,妈妈问我可以写出来吗,我真就一字不差地写出来了。妈妈告诉我,这段话其实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无欲则刚”,妈妈说她看到的是“无欲”,而我看到的是“刚”,妈妈的话我还不太懂,但我觉得有趣,记在了心里。

这时我发觉,以前,我把背诗当成任务,后来,我把背诗当成兴趣;以前,我觉得这些诗书都无用,而如今,我看过的、背过的诗书,早已是我言行、身体的一部分。

南京归来,妈妈送我一本杨伯峻先生注解的《论语》,妈妈说,每个人对《论语》的理解都会有所不同,我看过蔡志忠先生理解的《论语》,现在可以再看看杨伯峻先生所理解的《论语》,有一天,我也会有自己的《论语》。我认为,我已经有了自己的《论语》,随着我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我的《论语》会不断的被修订。

都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多读诗书,纵使我达不到才华横溢、出口成章,至少也可以引经据典,落得个语言优美。

暑假的文字旅行作文篇八

记得我刚刚学会说话的时候,才两岁多,我和妹妹就被送到了邵阳老家!从此,我们的口音就有一股浓厚的山门味儿,还夹杂着一些山门方言!

我四岁的时候,回到长沙才知道,原来还有“普通话”。那时,妈妈把我和妹妹带回长沙上幼儿园。幼儿园的老师告诉我们:“以后都要说普通话哦!”那个时候我还不太懂,直到我遇上了一些问题。记得有一次,我口渴了,我对老师说:“老师,我要恰茶!”老师根本听不懂我的意思,当然,我也没有喝到水。回家后,我告诉了妈妈。妈妈说:“宝贝,到了长沙,你要说普通话,不然老师就不能理解你的意思!比如“恰茶”要表述为“喝水”,“恰饭”要表述为“吃饭”,“快行(hang)”要表述为“快走”,“鳄(e)梨”要表述为“梨子”……妈妈说了很久,我才慢慢理解了普通话和山门话的不同,也才明白了普通话的重要性!

现在,我七岁了,我的普通话水平在渐渐地提高了!现在的我不仅能说普通话了,还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演讲故事!我的同学来自四面八方,随着我们的学习,我们能够用普通话交谈。

让我们一起来学好普通话吧!加油!

暑假的文字旅行作文篇九

从孩童时的咿呀学语,到上学时的认字,再到现在的读书、写字、看报,语言文字与我无处不相逢,它在我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记得小时候认字,我把“傍晚”读成了“旁晚”,还会把“国家”读成“玉家”,把“回家”读成“口口家”,妈妈至今还把这些事情当做笑话来笑我,每次我都想找个地缝钻进去,但是这也让我知道,语言文字作为一种交流工具,是多么重要。

暑假,我和家人去了美国,在异国他乡,我才真正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连接意义。同我们一起旅行的,还有几位年纪大的家人,他们在国外语言不通,也不习惯吃当地的食物,所以,我们只好去唐人街吃饭。来到唐人街,远远看见一个大门楼。门上盘踞着两条巨龙,威武极了,门店上方都有大大的红灯笼,漆成红色的大柱子,还挂着大大的繁体字招牌,看到这些建筑就仿佛回到了中国。特别是走进门店,服务员都说着流利的中国话,家里的老人到了这里才畅快起来,话也多了起来。我们有一次来到了一个湘菜馆,这里的老板40出头,告诉我们,他的老家就是湖南的,但是他从来没有回去过。他告诉我,虽然他没有回过湖南,但是他从小跟着父母学会了湖南话,听到我们说的湖南话,他觉得特别亲切,仿佛我们就是他的亲人。每当他思念祖国的时候,他就和来自中国的客人聊聊天,了解祖国的发展情况,他觉得,这样也算是他回到了中国。听着这一席话,我十分感动,语言文字就是我们中华儿女的纽带,不管走到哪里,拥有相同的语言和文字,我们就是一家人。

现在,我越来越觉得汉语是多么的博大精深,加上一个偏旁,就换了一个读音,换一种读音,它又变成了另外的一个意思。现在的中国越来越强大了,我希望能把中国的语言文字推向世界,我希望我与我们中国的语言文字,一同并进,走向世界!

暑假的文字旅行作文篇十

我叫石锦依,一名五年级的小学生,性格活泼,乐于肋人,成绩也算不错,但是我有一个缺点,特别喜欢写错别字。就说我的名字吧,有一次老师在点名时喊:“石棉衣同学来了吗?”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不过我自己还不以为然,我想,不就是有时候写错了偏旁嘛!有什么大不了的,只要差不多就行了。

可是,一次奇特的经历彻底改变了我。

一个夏天的午后,我刚吃过饭,正迷迷糊糊地犯困,突然,我发现身边站着一只白色的小兔子,更神奇的是,这只小兔子居然会说话。它对我说:“别睡了,快跟我来,我带你去一个神奇的地方。”我突然觉得好兴奋,难道是《爱利思梦游仙境》里面的兔子先生吗?我迫不及待跟着小白兔走出家门,奇怪,为什么这只兔子没有尾巴呢?我刚想问,小白兔用埋怨的眼神看着我说:“你是不是觉得好奇怪,这都怪你啊。”“啊?这跟我有什么关系。”我嘀咕道,突然我想起有一次写作文,我把小兔子写成了小“免”子,难道……

不过我已经来不及多想,小白兔带我来到了一个山洞前。进入山洞后,里面是一条条长长的通道,第一个通道的两边,写满了各种奇怪的符号,来不及细想这些符号的意思,我就来到了第二条通道,这条走道旁边写的甲骨文,我好像认得几个字,第三条通道,写的是金文、小篆、隶书、楷书,中国的文字博大精深,而这简直就是记录我们中华文字变迁过程的通道啊!到了通道的尽头,面前出现一座城墙,上面写着:另字王国。小白兔对我神秘一笑,然后就消失不见了。进入城门,发现这里像古代的商业街。我高兴极了,难道我穿越了吗?

很快我就高兴不起来了,我发现这里的人一个个无精打采,愁眉苦脸的,虽然是商业街,却没有一点欢乐的气氛。这时候,我觉得肚子有点饿了,就走进了一家饭店准备吃点东西,服务员漫不经心地拿来了菜单,我一看,上面全是错别字,蛋炒饭写成了“旦抄饭”,而菠菜则写成了“波菜”,哎呀!这些不都是我平时写下的错别字吗?我羞愧地低下了头,也不想吃东西了,就走出了饭店。到了街上我仔细一看,天哪,到处都是错别字,不是偏旁错了,就是少了或是多了笔画,而有的则是直接写成了别的字。而这些,对我来说都是似曾相识。路旁有一个小女孩在不停地哭泣着,我走过去,问她:“小妹妹,你怎么了?”她哭着说:“都是该死的错别字,我原名叫刘漫,可是登记的时候变成了刘慢,我恨死这个名字了,现在改也改不回来,姐姐,你带我离开错别字王国吧,这里的错别字会害苦好多人呢!”

我羞愧地说:“对不起,小妹妹,这些错别字都是我造成的,‘漫’字我也写错过,这里所有的错别字,我都写过,以后,我一定要认真对待每个文字,再也不敢写错别字了。”小女孩大叫起来:“大家快来,都是她害了我们,快把她关起来。”我吓得拔腿就跑,一不小心,绊倒在一个石头上,我痛得大叫,“石锦依,快起来,要去上学了。”突然听到老妈的声音,原来,我刚才做了一个梦。我轻轻地跟妈妈说:“妈妈,我以后再也不写错别字了。”

是啊,从古至今,文字能彰显出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字又作为时代文化演变的一种媒介,更是不容置疑的一种凭据。今天,语言文字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是内心的一种诉说,是情感的一种表述。我们小学生,对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汉字,更应有敬畏之心,应该严肃认真地对待我们写出的每一个字。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