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鐵路現代性》经典读后感有感

《鐵路現代性》经典读后感有感

《鐵路現代性》是一本由李思逸著作,時報文化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NTD550,页数:41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鐵路現代性》读后感(一):一位非常有趣的豆友

提醒有新的回复,看了这位读者的主页发现是做学术的,各种膜大佬,STS、OOO什么行话都懂,就留下了评论。

得到了以下回复。

以及更改过的莫名其妙的短评。

这位豆友似乎又想通了,或者觉得对方无足轻重,一改强硬姿态、继续回复。如果是学术探讨,我想说“专注于物本身”本身就是陷入物的先在认识论框架中而无自觉,原书作者导论辨析的就是这一点,当然您可以觉得他做的不好,况且谁都可以有不同的意见,但这明显不是学术讨论,也无需继续了。

打什么分数都是作为读者理所应当的权利,哪怕就是纯粹不感兴趣、不喜欢也没问题。但要扯到学术,或者拿实力打脸、或者给出批评论据;探讨问题被吐槽、骂与被骂在这个圈子也是常态,恶心的是势利、算计又阴暗。

我一直觉得读书、观影多的人应该都不坏,好像这次又被证伪。想想也可能是这位豆友读phd压力大、情绪不稳,希望他/她接下来一切顺利。毕竟,除了膜拜大佬、摆弄行话,这位豆友喜欢的一些书、电影甚至音乐也还是很不错的。另外,请您不用把评分甚至豆瓣太当回事,想受人欢迎的方法有很多,就算在豆瓣上有10星好评也代表不了什么。做学问主要还是因为喜欢研究问题、热爱思想和文艺。期待这位豆友的大作问世,我一定会让本书作者去认真拜读下。

《鐵路現代性》读后感(二):铁路作为一种思考方法

作者在研究综述部分指出既有铁路研究中出现的两种趋向,空洞能指化和意识形态化。前者将铁路抽象化为技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与民众的日常生活的影响,则是毋庸置疑的。只是,这里的铁路与蒸汽机、轮船等一样,作为一种符号而存在。此种学术分析也存在技术决定论的问题。后者则将铁路归并到一系列的宏大词汇中,例如资本、权力、历史规律等。这些词汇成为所有历史问题的终极答案,铁路置身其中,成为大词的附庸,自然没有任何的解释效力。 基于此,作者希望关注铁路本身,恢复物的阐说地位,以物来言说自己的以及人的历史。在现代性维度,铁路成为一种思考方式,成为线索和纽带。现代性既是现实,也是建构。经验与感受和抽象的理论思辨是言说现代性的两种方式。而铁路则是在语言、视觉、事件、国家、运动、他者中构筑了一个现代性的世界,它也因之,成为思考现代性的理论与方法。 语言概念与翻译:铁路的命名反映出不同的生活经验和思维世界。传统与现代不是非此即彼的替代关系,而是不同经验层次的累积与覆盖。火车的命名背后,是现代器物、技术在社会中的自然化过程。火车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经验,塑造了人认识世界、思考问题和文学叙事的方式。 视觉图像:《点石斋画报》中的图片一方面体现了画者自身的绘画偏好,另一方面也聚合起一种新的视觉经验。火车的运行带来了速度感,火车事故的瞬间发生为读者提供了感受及时性的机会。这也预示着,人与机器、与现代性的遭遇也发生在一瞬间。值得注意的是,面对同一问题,中西方学者因为不同的环境、背景和学术负担会做出不同的判断。例如,报纸对火车事故的强调,在中国被认为是愚昧、传统和未开化,在西方则体现为现代人对事故的高度警觉,而这,正是现代性的体现。“马拉火车”的现实与意象同样如此。 事件:在这一章中,作者将铁路视作一个变量集合,从其自身出发追溯事件和话语。在是否修建铁路的论辩中,速度与民生是最大的两个争议点。速度是铁路带给社会最大的效益,但在官员并不将速度视作追求的唯一对象时,速度的吸引力则不够显著。此外,铁路还影响了时人对中国与西方、过去和未来的认识与想象,即关注当下、面向未来的新的历史观。铁路之于近代中国,是器对道的颠覆,速度进入核心价值体系,铁路也孕育了新的政治秩序。 民族国家:铁路路线的规划对建构共同体想象起了重要作用。在铁路即国家的论述中,国家和人民是漂浮的能指。铁路的路线边界则体现了时人的领土诉求。当意识以图像的形式固定下来,其视觉呈现便是对文字叙述的巩固、强化和规范。这是杜绝异己想象的方式。由铁路路线固定下来的疆域和边界,借由制图学,既是历史诉求,也是现实选择,更是中央政府的统一典范。 风景:铁路旅行塑造风景,也塑造现代游客。报刊对铁路旅行的宣传,实则是将风景作为一种消费对象,推广了一种现代消费方式。铁路与文学联合,游客消费风景,在旅行中确立起来的对风景的迷恋,在文学书写中转换为对国家的认同欲望。在有关铁路的文学中,常见孤独的旅客这一意象。旅客在观看风景中确认自身,以掩盖自身的匮乏与焦虑。铁路,则提供了一个短暂的阻隔。 他者:铁路是一个有关遇见的故事。车厢邂逅成为文学创作的重要情节,述说着个体与陌生人的故事。车厢是生产故事的背景,也是一个封闭又开放的流体。车厢给旅客带来了与陌生人邂逅的预期,却模糊了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的界线,故事,由此产生。有趣的是,车厢中被欺骗的人,他被骗取的信任,不是来自于某个具体的个人,而是一种夹杂着车厢、规范、既有知识经验的抽象信任。正是他信任的,成为了最大的谎言。

在本书中,铁路是一个流变的概念符号、聚合起来的混杂话语以及一种新的经验方式。在文学中,虽藉由铁路虚构了故事,但虚构依托经验的真实。作者希望以铁路为一种反思的路径,从铁路主体出发,从不同角度分析有关于铁路的现代性。史料与语言无需所言,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大量援引西方学者的理论来解释中国本土的问题,虽然思考的方式与路径相差不大,但各类术语仍让人应接不暇。这也带来了读者的阅读困扰—难免有艰深晦涩之处,从而大大降低阅读体验。不过,这也体现了跨学科背景对学术研究的影响,尤其是作者的哲学学科背景。

最后,作者强调铁路自身的经验,但在论述并未彰显它的独特性,一些论述仍可用于其它现代技术。铁路的独特经验体现在何处呢?例如,铁路带来的速度的体验。作者似乎过分强调了速度在近代价值体系的式微,以此分析部分清朝官员对修建铁路的消极态度。诚然,速度是铁路带给民众最显著的日常生活经验。但对于速度的追求,难道只在铁路诞生后才出现吗?殊不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一语,殊不知,“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速度描写与认知有更多的可能性。

其中,最喜欢他对于铁路文学与旅行经验的分析。因为我能从书籍关照现实,思考我在铁路旅行中的期待与担忧。尤其是作者提到了《爱在黎明破晓前》这部电影,在电影鉴赏之外,铁路的现代性为其提供了更多的解释角度。民族国家、风景、他者这三个章节尤为精彩。

以及,这本书真的很贵。

《鐵路現代性》读后感(三):书评:铁路与中国现代性:晚清至民国的时空体验、文化想象

我阅读的是作者博论,和这本书内容可能还有一些出入(作者又删改了一些)。

当我们要谈论“物”的时候,究竟是什么被谈论了?是自然的、冷冰冰的客体,还是人注入无限情感与意义后人的“附庸”?自康德将时间与空间作为人生来便有的先验条件,并将物自身排除于人之外,并使其成为无法被经验的存在,我们所能感受到的无不是被构建出来经验上的显象,所能谈论的“客体”也无非融入主体的感受。因此,当“物”被呈现在我们面前时,它已然不再是“纯粹”的和人无关的,而是变成了一种人能进行分析和综合的概念。之所以从康德出发,是因为要理解李思逸的《铁路现代性:晚清至民国的时空体验、文化想象》这部书必然要知道其中主要论述的“铁路”到底是什么,或者按行文脉络来讲,“铁路”在近代中国(晚清到民国)如何成为可能。

在讨论文章具体内容之前,要先理解标题,即铁路被置放于现代性史观下的中国近代历史脉络当中,并以嵌入于特定时空当中的体验和处于中西文化交汇的想象为核心。现代性源自西方学者对于自身历史过程的反思,对其讨论大多集中于西方国家,可以说是“西方”的概念。那么以现代性对中国历史进程开展的讨论将会极其危险,正如作者在“1.1如何言说现代性”中所谈到的,“对于任何一个中国现代性的研究者来说,在西方现代性知识理论和中国的历史经验之间永远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以现代性话语建构出中国近代发展进程很可能使历史扭曲、断裂再拼凑以符合现代性的标准。

那么,为什么要谈论中国现代性,并且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作者认为,与其从已经对经验进行抽象的现代性理论入手,不如脱离理论所塑造的樊笼之后,从经验出发。我认为此举是极为恰当的。据康德所言,人对于世界的认知来自于感性之直观,世界之杂多经由感性吸收、知性形塑形成经验与概念,而理性则以概念为应用对象,从而将其系统化思辨化。但人的理性处于不断发展成长过程中,超越于经验之玄思非经自身反思不可避免。这意味着,现成的现代性理论确实是对经验处理后的结果,但作为非西方的读者,如果没有切身经验体察,不可能对其理论获得更深之感受,更别谈运用理论进行分析。作者也因此只借用既有现代性理论不断叩问中国近代之经验,并从经验中试图建构出另一种“现代性”。

作者并没有任由主体对客体“铁路”之体验、表征、想象和实践,而是突破自笛卡尔已降并由康德发扬光大的主-客之分,借鉴布鲁诺·拉图尔等人对于物的探讨,不只是将铁路看作历史进程中人之“奴隶”,还让其具有对人的威慑与规训之能力。因此本文不只是讨论晚清到民国期间人对于铁路的构想,还突出了铁路作为“行动者”对于人之经验的形塑。

除第一章导论和第八章结语外,文章分为六部分,分别对于“铁路”的语言概念之兴起、视觉图像对旅客和路人之刺激、事件话语对舆论之影响、民族国家之想象、风景旅行对思想之凸显、陌生他者之感受进行了讨论。

第二章“沿着语言概念的轨迹:铁路的命名故事”讨论了铁路(railway)如何成为“铁路”?“火车”(train)还是“火”车,这两个翻译问题。翻译问题看似只是转译其他语言之概念的很小的事,但其实是两国思想“视域交融”的过程,是以自身所处文化对于他者文化的一种感受和纳入,从而应对该异物所造成的挑战。正如严复翻译《天演论》,这一过程并不只是把英文译为中文,而是面对传承几千年之历史循环论和近代中国所陷困境时,试图寻求从思想之转变以强国的体现。因此,作者对于“铁路”之由来、中国历史上的“化学”(或者“火学”)进行分析,反驳了传统上认为“铁路”源自德语“Eisenbahn”的直接翻译,而认为是将其纳入中国文化背景中的结果。同时借用老舍的《“火”车》这一小词指出“火车”一词不仅可以从其物理原理、中国文化语境中进行分析,还体现了时人对其造成后果之担忧。

第三章“从视觉图像出发:《点石斋画报》中的铁路与火车”阐释了铁路与火车在时人眼中的形象,并且认为获得这种形象的背后意味着民众对于新经验的活动。作者首先驳斥了传统对于“马拉火车”形象之批判,大众所认为的“这一愚昧迷信的论调和马拉火车这一视觉形象从此联结起来,昭示着半殖民地中国腐朽落后的本质”只不过是传统叙事对于经验的“强暴”。一方面,其他诸国都有“马拉火车”的图像但从未成为批判的对象,二是经过考据,作者发现“马拉火车”实则源自对于火车所造成途经农田的火灾的一种反抗。在之后分析中,作者选择当时上海广为流行的《点石斋画报》作为主要分析对象,从画家的笔下寻求时人对于火车所体现和带来的新经验的看法。一方面,火车所造成的“事故的即时性”凸显出民众的恐慌和火车作为“异物”对日常生活造成的危害,另一方面,火车旅行形成的“想象的移动性”,作为一种利奥塔所推崇的“新感性”,激发读者对于火车旅行的想象和对于火车所提供的现代时间的感受,而这种感受在传统生活中是缺失的。

第四章“回归物的历史:从吴淞铁路到洋务运动”将铁路看作一种“行动者”,而非现代性叙事下的客观实存,并将其看作是吴淞铁路修建拆除和洋务运动之文化争论的焦点。传统对于铁路的看法,无非是将其视为现代化过程的结果,或者铁路所代表的蒸汽工业时代的降临。同时,铁路所体现的时间(时刻表)的精确化、空间的流动性被认为是现代性叙事的产物,铁路之类的“物”只是凸显其特征罢了。然而作者将铁路看作是影响改变人类行为和观念的关键,将对时空的新感受还原为铁路这一物对于人的冲击和宣告自身地位的尝试。世界也因此不再只是人的领域,不再是康德于《人类史之臆测的开端》所言“人是自然的目的”。现代性是人与物相互影响下的产物而非人借助物实现的结果。吴淞铁路是中国境内第一条营业性的铁路,在清政府不知情的情况下私自修建而成,想要借铁路之便利改变清政府官员对于全面修建铁路的看法。然而,早已被客观且精准的时间所虏获的西方人,并未想到中国人对于时间的精确性并无较强需求,也从未有过相同的感性体验。吴淞铁路的修建和管理意味着强加给周边民众以新的时空感,何时不能跨越铁路,否则会有撞击的风险等。之后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与保守派争论的焦点是物质与精神、西方文化与中华文化之碰撞,但就此便认为保守派过于腐朽未免太过狭隘。保守派坚持的论点之一是铁路的修建必然会造成大量民众的失业,这对本就税赋繁重的民众无疑是雪上加霜,保守派之一曾国藩就曾说“中国之王大臣为中国百姓请命,不患无辞置辩。甚至因此而致决裂,而我以救民生而动兵,并非争虚议而开衅,上可以对天地列圣,下可以对薄海苍生,中无所惧,后无可悔也。”同时铁路只会使各地之间贸易往来,于中央并无益处。

第五章“民族国家的想象与测绘:孙中山的‘铁路梦’”则将孙中山、民族主义与铁路三个词联系起来,认为孙中山正是借助于铁路创造了观念上的“民国”,利用铁路规划创造了“中华民族”这一概念。对于“民族(nation)”这一概念,学界争论已久,一是与“族群(ethnic group)”的区分,二是与56个“民族”的关系。费孝通先生1988年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和1997年“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和思考”提出的我国族群结构“多层次性”无疑是为民族研究开辟了新视角。然而,“物”缺席了对“民族”这一概念的探究过程,直到Patrick Joyce和Chandra Mukerji才将“物”引入对于现代国家的探讨当中。孙中山宣扬的“中华民族”一直为近代中国与外国之间紧张的敌对关系所解释,而并没有从对“物”的秩序安排出发,研究这一概念的生成。虽然孙中山在世期间并未建成规划中的任一条铁路,但其早期的铁路计划与后期的全国铁路系统掀起了极为广泛的讨论,大量文学作品因此而创造,他对于“中国”和“中华民族”的构想也因此得以传播。详密的铁路规划无疑是给了民众领略中国的边界和领土的机会,从中产生的想象也为民族主义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第六章“风景与主体:民国时期的铁路旅行、文学书写”则是对于旅客与风景关系的探讨。作者认为,尽管风景一词暗示了面对主体凝视的被动性,但也因不同主体的凝视具有可能截然不同的意义。在“异邦的火车旅行:瞿秋白与徐志摩的苏俄之旅”中,作者对比了这两位作者的游记,认为主体所具有的不同的认识论与政治观会反映到对于风景的描述和解读之上;“本体的铁路游览:新式旅游与风景书写”则将视野放在国内,探讨风景书写对于旅客的国家观的影响,并认为风景书写与国内政治形势变动息息相关:在战争开始前,旅行杂志主要宣扬一种世界主义;而在开始之后,则将旅行中认知途径各地的风土人情与“祖国江山”联系在一起,以助燃民族主义。这一章中对于郁达夫文学作品的分析则与下一章形成对比,前者是凝视主体对风景的欲望宣泄,而后者则是他者进入视野当中成为无法躲避的存在。

第七章“邂逅他者:车厢中的界限,陌生人问题”则将讨论放在文学作品中对于旅客之间互动之上。从旅客对于风景的凝视转变为旅客之间的相互试探,这一转变过程本质上是从原有主体对于客体的征服,转变为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猜测与互动。车厢因此成为包容他者的空间,这一空间的特殊性在于将各个主体置放于统一空间当中,使其保持沉默而放肆猜测。从他人的衣着、言语中猜测其身份和经历,这种窥探的欲望籍由凝视和被凝视得以完成,这一过程并不同于通过言语沟通实现视域的交融,而是每个人都变成了凝视的主体与被凝视的对象,在凝视过程中不断将对象虚构化欲望化,而这种幻想则随着言谈的开始或深入的了解而破裂。

这部书试图从作为观念的“铁路”入手,分析这一概念在不同人口中、笔下究竟意味着什么。与其说是对于铁路的考察,不如说是对“铁路”观念的考察,这并不意味着后者不如前者重要,反倒是对于观念的分析才能探求出平凡之物的深层内部。正如巴什拉在《水与梦》中借助想象消解了传统主客体之间的对立,并通过分析不同文学作品中对水的隐喻,获得对个体心理更深的探究。这部书并不局限于个体叙事,也没有框定在文学作品之中,而是通过丰富的资料尝试去探究:铁路所蕴含的现代性对于时人来说究竟是什么。面对我们能早已熟悉的时空观念,那些初次体验的人如何在生活中确立这种新感性经验的存在?这部书给了详细且精妙的回答。全篇文笔流畅,对于各家理论熟稔于心,后半部分对于郁达夫、瞿秋白的分析更令人拍案叫绝。然而或多或少的缺陷还是存在一些,比如第二章从中国古代化学(火学)分析火车的由来有些牵强附会;最后两章似乎有些脱离了对于铁路的讨论,火车对互动和凝视的塑造性并没充分体现,但瑕不掩瑜。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