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夏加尔》读后感摘抄

《夏加尔》读后感摘抄

《夏加尔》是一本由[英] 莫妮卡·博姆-杜琴著作,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9.80,页数:36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夏加尔》读后感(一):人人都愛夏加爾

夏加爾畫作《小鎮上空的戀人》

最近收到後浪出版責編橙老師通知,我翻譯的藝術家傳記《夏加爾》將於本月底上市。時間倏忽回到三年前的盛夏,想起與夏加爾的藍色屋頂、綠色小提琴手和紅色母牛等等共度的許多個周末的午後。

對於很多人來說,夏加爾(Marc Chagall,1887-1985)和他的作品都是極富親和力的。這位俄羅斯畫家的畫作色彩斑斕,極其生動、浪漫而想象力豐盈,在現實與超現實的世界之間自在遊走,讓觀者不怎麼費力氣,就能從他的構圖、用色和意象中獲得感官和心理層面的雙重愉悅。他在青年時代離開故鄉白俄羅斯,前往當時現代藝術家齊聚的巴黎,在那個後印象派、立體主義和超現實主義此起彼伏的時代,卻並沒有走在先鋒藝術的最前列,而是以某種回望的、內省的姿態,近乎沉迷地描畫自己的故鄉,或者更準確地說,是自己夢中和想象裡的故鄉。

夏加爾畫作《我與鄉村》

一方面,夏加爾夢幻般的、鮮艷熱烈的筆法,讓他的作品易親近、易感知,另一方面,他的童年經歷,他與蘇聯政權的微妙關係,以及他對於自身創作過程的誇大其詞或三緘其口,都為這位畫家的作品蒙上一重神秘。我們很容易被夏加爾的作品吸引,卻又很難真正讀懂他。熟悉與陌生之間的張力與糾葛,或許正是夏加爾其人其作被後世常談常新的緣由所在。誠如即將出版的《夏加爾》一書原作者、英國藝評人莫妮卡·博姆-杜琴(Monica Bohm-Duchen)在本書引言中提到的:

與其他《夏加爾》傳記相比,杜琴的這本書並不易讀,當然,對於譯者而言,也是頗具挑戰。全書依時序分為七章,從夏加爾在維切布斯克的童年,談到他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巴黎之旅,再講到他的美國之行以及一九四〇年代之後再畫壇的名利雙收。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介紹夏加爾作為藝術家偉大成就的同時,也用了相當篇幅談論他生平經歷和藝術創作的複雜與多面。夏加爾其人其作,絕不像我們乍看上去那般甜美且浪漫,在單純的表象下,內在的張力、糾葛乃至不為人知的晦暗,才是作者更樂意探尋的部分,也是這本書讓人期待的關鍵所在。

(原文刊於香港《大公報》副刊專欄「黛西札記」,2022年9月29日。略有刪節。)

《夏加尔》读后感(二):有时,他是那个“来自维捷布斯克的瘦小犹太人”,而另一些时候,他是一位世界公民。

“如果不相信爱情,就去看看夏加尔的画吧。”提起夏加尔,大家或许会想飞翔的牛、飘浮的恋人、奏乐的小提琴手……他的大部分作品看起来可爱天真,充满玩乐式奇幻,还有对浪漫爱情不遗余力的颂赞。但在现实生活中的夏加尔,真的如同他的创作那般简单而纯粹吗?

右二站立者为夏加尔

夏加尔

俄国的童年是夏加尔作品的重要主题。在这本中对他(夏加尔)早期经历,尤其是在俄国的创作与生活着墨甚多,深入分析了夏加尔创作的文化本源和灵感来源。

目录

不得不说,每章的标题都起得恰如其分,虽然带着一些主观色彩,但跳出了一概而论的传记写作,看起来比较轻松有趣。

从初生牛犊不怕虎,再到高龄离世,一路看下来也令人唏嘘,节选最后几段:

就像本书想要证明的那样,夏加尔是一个复杂的、拥有众多侧面的人,在他漫长的职业生涯中,创作出了极其有力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黑暗与对于爱、艺术、创造与想象的感人信念共存。

《夏加尔》读后感(三):不在天上飞行的夏加尔先生

你想看一本继续造神的传记呢?还是想看一本还原人的传记呢?应该是后者吧。莫妮卡·博姆-杜琴(Monica Bohm-Duchen)的这部《夏加尔》,一开始就带着质疑。而我看一位画家的的作品,最在乎的是三点:谁影响了Ta,Ta又影响了谁,Ta与自己的已知经验有怎样的交集。这本书恰好很细腻的还原了这些“影响”,哪怕是画家所不愿提及、不愿承认的,这是和其它夏加尔专著相对区隔的地方。

他的维捷布斯克故乡和犹太人的身份,也往往是夏加尔苦难史书写的重要部分,但是在这本书中,更多的是其文化环境对于作品的影响,而不是那些被反复描写、也被夏加尔自己反复提及的tusha之夜。更多的不是反刍过往,而是他在更长的时代中,在犹太教和十字教题材之间的暧昧和尴尬。这都是这部书的好看之处,毕竟我们想看到一个完整的人,而非一个完美的人。

还有就是如电影中更多强调夏加尔和马列维奇之间的关系,但那只是这部书中第三章《夏加尔Tz—俄国与GM 1914-1922年》里非常小的一部分。他与马蒂斯的关系,以及与作为他的经纪人的马蒂斯儿子的关系,他与毕加索的关系,以及几乎毫不客气的使用毕加索陶瓷工坊的日子;甚至他与萨瑟兰创作上的语义关联,都让我惊讶于这条细细的暗线一直会延伸到培根那里;还有他和布勒东、纪尧姆的关系,尽管他一再否认自己作品中的文学意味。

在更多的展览之中,总被强调的是他和贝拉的爱情,从而忽略了弗吉尼亚和瓦瓦,这不是为了八G画家的情感历程,只是这也必然是其创作的一部分,否则你无法完全理解他晚年的作品,在第七章《W大的机器—名利双收,1948-1985年》中,你可以看到他的后期如何画,又为什么而画,又为什么会产生那么多石版画作品;

《朝向另一束光》,生前最后一幅作品,完成于1985年去世前一天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