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在雪山和雪山之间》读后感精选

《在雪山和雪山之间》读后感精选

《在雪山和雪山之间》是一本由乔阳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页数:30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在雪山和雪山之间》读后感(一):生活的各种乐趣

看到乔阳的这本《在雪山和雪山之间》,几乎是没有犹豫地,收到书架。

大约十几年前备考CPA吧,我天天泡在会计视野的BBS上,由此知道了张乔阳,彼时,她在成都的事务所做审计,这个勇敢的女孩,在视野发起了一场募捐,为藏族小伙阿牛创办的位于德钦的一所免费藏文学校筹资。后来听说她舍弃城市生活,在飞来寺开了客栈,几年后,她又搬去了只有二十二户藏民的雾浓顶,现定居大理。

着迷于她的经历和文字,有些人,只是偶尔的一丝连接、相识,就会让你,在很多很多年后,依然清晰地记得曾经的时光。

《在雪山和雪山之间》读后感(二):「夜讀」

當代自然文學作家的作品很少讀到,這和寫花草樹木還不一樣,要有感知體會需要更宏大的丈量(我沒有所以感受到的有限)我相信自然與人類生活的智識有著某種互為相關的通感,但是這種距離和鴻溝已經拉開了絕大多數人。作者喬陽若在古時候能和王維、陶淵明、謝靈運做朋友吧,浩瀚和生機的力量。摘一段文字,促使靈魂清醒的方法,作為孤單的現代人求索的一種參考:

‘’人類的著作在自然這部大書面前顯得有些可憐,我為這裡的歷史、苦難與歡欣而嘆息,但也深知這不過是過眼雲煙,深沈美好的事物從來不曾失落。意想不到的生命力量會在最衰弱的時候出現,就像如今當悲傷成為世界的情緒時,即使人所不知,大地也會促動生命力量再度蓬勃。因為這是宇宙的大規律,一切相互關聯和制約,趨向諧和與完善,它會促使靈魂清醒。‘’

《在雪山和雪山之间》读后感(三):在大自然深处思考生命

乔阳这本书里,有不少思考。她的这些思考,有点芜杂,但颇有质地,比如关于时间,关于爱,关于生命。

这一类概念,是承载我们整个生命与生活的基础。平素我们不大会主动对它们运思,生活够忙的,谁有这闲工夫,我们像里尔克说的,因袭,对付。

但是,难免有些时刻,生活看不得我们的懒散,对我们严肃发问,要求我们对这一类基础概念提出自己的理解,作出自己的回答。

这个时候,我们可能陷入窘迫,任我们怎么回答,都是些陈词滥调。几十载光阴悠悠而逝,我们对付生活,生活也在对付我们。

怎么办?向乔阳学习,去不了雪山,可以走入山林,在自然当中恢复我们的思考力,在大自然的陪护下,向生命深处开进。

“荒野蕴含世界的救赎”,梭罗这句话,可作如是观。

《在雪山和雪山之间》读后感(四):《在雪山和雪山之间》:山川、藏民、动植物

这对在平原长大我来说,无论如何调动所有的想象,也想象不到其中的画面和冲击的美感,当然还有,山川里的人们对大自然这个造物主发自内心的崇拜。 但我能分明地感知到:驯服一词 恣意的生机、动植物之间的平等姿态,是工业化城市所不具有的视野维度 在山川中没有谁能驯服谁,反观城市中的我们,可能是因为脱离了这种野蛮太久,看似文明,实则一直被很多东西“驯服”:被我们的同类驯服、自我的阉割……由此,产生痛苦、焦虑、无所适从… 不得不说,人可能是文明的,但脱离对自然的敬畏,我们反而是最愤怒的,比不上山间的一朵野花来的平静。 所以,现在的我不选择在人群里扎堆,不如,在有限的选择中,逃去自然。 这会让你,将内心深处的声音听得更清楚。就像快要窒息时,割开一个口子,大口大口地呼吸 一个人在荒野里生活,微风、晚霞、小鸟的歌唱、内心的思索和不停地追问,追问到底就是生命的意义,这个问题谁也答不上来。 但共同点却是:追问者都不约而同的向自然、原始的方向思考,我想,也许是由于自然本来就是人类起源的地方吧。 他们都讨厌现代社会,都渴望纯粹、真我的生活状态,你可知道这是为什么? 在我看来,道理其实很简单:在现实中,我们都会碰壁,会因为种种失望,进而,都会对规则、复杂产生抗拒心理; 换个角度,有谁不喜欢无拘无束呢?抛弃现代的文明所产生习惯、礼仪,很难说,这不诱人啊!

《在雪山和雪山之间》读后感(五):享受自然 但请远离作者的三观

我怀抱着读到另一个李娟的期待,买下它并且翻开,然而喜忧参半。 作者以散文、随笔甚至日记的形式,描写了自己在藏区山间的生活、感悟。她写某一日一共拍到了七种绿绒蒿(全世界的绿绒蒿一共才四十多种),兴奋之情难以抑制,确实是真情流露的爱植之人;她写儿子和狗在小檗科的灌丛低矮处进出自由,沿着一条只有他们才看得见的秘密通道爬行,童真的乐趣蔓延纸上。 然而令人稍觉不适的是,她给自己塑造了一个热爱大自然的形象,但却带着一些傲慢。比如她在山间看到骑摩托车飙车的藏族青年们,认为摩托车会破坏自然植被,会骂别人愚蠢,说自己“绝不能容忍”,然后冲上去拦住对方,并且做好了打一架的准备。我认为其实有更恰当的处理方式。又比如她说自己的儿子断奶后继续喝藏区本地的牛奶、吃藏区本地的食物,村里有的妈妈却要去买外面的奶粉和辅食,言谈间带有批评(我自己的观感)。我认为,你从成熟的工业文明中来,向往淳朴的山间生活,这无可厚非。但别人本就在淳朴之中,向往工业文明的成果,也并不比你昏聩。 总体来说,单纯享受作者描写的自然生活,阅读感受还是美好的,但建议你远离她的三观。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