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东印度公司与亚洲之海的读后感大全

东印度公司与亚洲之海的读后感大全

《东印度公司与亚洲之海》是一本由羽田正著作,北京日报出版社出版的376图书,本书定价:精装,页数:2019-1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东印度公司与亚洲之海》精选点评:

●通俗。译得粗。

●日本史学家写的还是挺不一样的

●本书作者羽田正是日本著名民族史家羽田亨的孙子,也是东京大学副校长、著名的伊斯兰研究名家,本书聚焦东印度公司与大航海时代相辅相成的关系,作者指出最初的东印度公司是英国的海上商会,在贸易拓展的过程中集成化殖民拓展与商业输出的两种途径,在商业输出的过程中推进了西方世界与印度、东南亚的移民互动,以及物种引入。另外作者在本书中输出一种观点,即大航海时代的兴起,并不是因为陆上帝国放弃海洋统治,而是海岸国家的自我拓展,这其中既有自始至终鼎盛的英国,也有显赫一时的西班牙、葡萄牙和荷兰,还有东南亚、日本局部地区的华人政权、明朝走私家族,以及日本流民。东印度公司殖民活动的兴盛是以海洋为中心,向陆上帝国的进军,这是对前辈迦太基王国的推进。最终帝国的崛起使得东印度公司只剩下了商业属性,在商业革新的浪潮中衰败。

●全球史作品,内容张弛有度,写得很好,秒杀了甲骨文那本ppt式的书

●这本我读过几遍了,哈哈哈。首先说,目前翻译为中文讲述东印度公司历史的作品本就不多,这本我觉得是最好的一本了,涉及欧洲各个东印度公司,英法荷三国为主,当然还有与亚洲各地区的互动。还注意到了一些普通人的故事,例如混血儿。亚洲海域这个提法有意思。同时很期待William Dalrymple的The Anarchy,也是讲东印度公司的,很多印度、阿富汗、伊朗方面的历史。

●非常棒的一本书,一开始仅仅想借这本书来了解一下东印度公司的发展始末(当时甚至不知道是东印度公司「们」),但实际上,标题的后半部分「... 与亚洲之海」才是真正吸引我的地方。东印度公司们是怎样与亚洲之海发生联系的?过程是怎样?我们又应该怎样看待这些历史?诸如此类的问题,当然是一本以此为题材的历史书必须回答的,但最重要的是,除了回答这些问题外,本书的叙述还能够让读者跳出常常被下意识使用的西方中心视角,而试着从亚洲视角甚至世界视角来看待当时发生的一切。作者羽田正不厌其烦地强调他对某些术语的使用和限制,唯恐我们读者再次落回到应该跳出的那个窠臼。对于我来说,许多习以为常的观念被打破了,就像看《唐帝国与丝绸之路》一样,得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看待历史和世界。

《东印度公司与亚洲之海》读后感(一):那个年代西方商就是官,而我们商与官是互相利用

前一段读了很多植物的科谱读物,想写一本烧脑的书,找来小友去年送来的这本书,但书写的相当一般,不过视角很好。

这是一个横向历史的通俗读物,站在世界共同的视角上的看历史。早期的历史多是个比较历史,因为那个时候世界的很多角落都是自我成长的,相互没有关系,只是个比较。而近代历史都是纠缠在一起的,比如一战二战,互相之间不能割裂,国家史的相当大一部分是世界史。其他国家或者以背景出现,或者以参与者出现,甚至以主角出现,比如我国的元朝史就需要在超过现有疆域的视角上去看待。

而从全球的角度上看,从那个大航海的时代开始,世界史即互相独立又互相影响,影响也是由点到面,由平面到立体的一个过程,因而横向历史在这一时期是最为有内容的。书选了东印度公司(荷兰英国都有,很多欧洲国家都有东印度公司)的形成、发展。这一时期西方与东方的相互渗透、影响以及共同成长。

但内容分析的不透彻,立意不高,史料也不充分,即不是严肃的科学论证(原本也不是著书的本意),也不是通俗活泼的读物(著书的本意可能是这个),重要的是没有特别鲜明的论断,知识过于平庸。

日本是不是擅长这个我不知道,但西方史的我还读过“罗马人的故事”,15大本,太多了。说是一个女子写的,只能说是草草的看了部分,还余下三本没有读完,太长了,只能说是留下个印象,对那个时代的罗马。

翻译者的前言对本书的描写还是做到了中心思想提炼,但对日本问题的评论有些偏颇,认为在新世界史中日本描写的篇幅过大,哈,别忘了,这是人家写给日本人看的,又不是写给全世界人们看的。其中还提到世界史角度是中国首先提出的,但这些年并没有在国内得到发展。这个学术界的事咱是说不清楚,但好多年前,读过一本“上古风烟”,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0年。到是写的很好,可惜这两口子再没写,只写了一本,我曾经在网上还搜过,找到了一点点,后来,就没有后来了。

《东印度公司与亚洲之海》读后感(二):The East India Companies evolved like start-up companies

陆陆续续我大概花了一周多的时间将这本东京大学历史学教授写的面向大众的书看完。总体印象的话,这本书较《万历十五年》和《叫魂》差一点。但因为“东印度公司”涉及的时间长度和范围都要比另外两本书要复杂,所以作者要在一本300多页的书里面将其做一个清晰的梳理,其实难度是非常高的。

这本书比较详细地讲到了荷兰,英国,法国的东印度公司为什么和怎么样开始了他们的亚洲之海的贸易和统治,并且比较了不同公司的不同还有他们在不同地区贸易和统治的不同。整本书中,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有一下几个点。

原来在“现代”之前,世界上的人是没有“国家”或者“民族”这样的概念的。这本书里面有非常详细讲到,那个时候的在欧洲和亚洲的人是怎么生活,统治和看待贸易的。我觉得很有意思的是,在看这本书之前我会思考关于国家、民族、国籍之类的问题,而看到了这本书之后我会问自己“这些关于国家国籍民族或者身份认同问题是有意义的吗?或许这些‘现代’社会构建的概念没有那么重要?这些概念就像《1984》里面构建出的东西一样。”

这本书里面写到王公贵族和资本家通过和“东印度公司”千丝万缕的联系积累巨额的财富,还有通过各种外交军事手段主动或者被动地扩大了自己国家的世界影响力。这些历史让我身处2021年的上海,不由得非常共鸣。某种程度上来说,历史能够回答现实的问题。当然历史不是100%的重复,这也是当下的问题独一无二和费解的原因。

从个人的角度上来说,我喜欢史学家在著作中展开一些历史人物(不一定是大人物)的故事。这也是为什么我喜欢《万历十五年》而觉得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难度下去的原因。Learning from other people's life experiences is very interesting. As I like reading Jew's history, some people were able to survive and thrive in difficulties and chaos. History is very cruel, but the human can be powerful.这本书的第六章《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里面有讲几百年前女性、混血儿还有Yale University命名人的life stories. I've really enjoyed the stories.

《东印度公司与亚洲之海》读后感(三):野蛮人的白嫖之路

东印度公司诞生于欧洲,但其主要活动舞台却是在欧洲以外的地方。在东印度公司活跃的17世纪到18世纪,来自欧洲的商人在亚洲全境展开交易活动。这些突然出现的“野蛮人”,极大的改变了亚洲之海的经济政治生态。同时来自亚洲的贸易活动,反过来影响了欧洲的社会形态,为接下来的全球化进程和近现代的政治秩序打下基础。 东印度公司的兴起起源于1498年葡萄牙人对于东方航路的发现。葡萄牙人依靠其武力优势迅速建立了海上帝国。然而葡萄牙本国的体量不足以维持海上帝国的正常运转。其海上力量迅速被后发而至的荷兰和英格兰超越。荷兰和英格兰本地商人依靠其先进的金融制度积累了参与东方贸易的资本,并依靠本国王室的特许分别建立了垄断亚洲贸易的东印度公司。丹麦,法国,瑞典等国家也先后建立了各自的东印度公司,但均未撼动英荷两国的垄断势力。到18世纪末,随着南亚本地政治生态的变动,两大东印度公司除垄断贸易以外,同时得到了当地的部分领土和主权,建立了殖民地。但其公司属性的固有缺陷,却无法维持对殖民地的有效统治。因此殖民地的统治权逐渐过渡至本国政府。东印度公司对于当地贸易的垄断权也从此被打破,继而走向衰落。 东印度公司在亚洲各地的形象有相当大的差异。南亚和东南亚的大部分地区,东印度公司都是欧洲各国日后开展殖民统治的先锋,留下了残酷的侵略者的印象;在中国,大部分人将其理解为携带鸦片进入中国,并发动鸦片战争的罪恶累累的贸易公司;在日本,人们却将其看成传播欧洲先进文化且温顺热情的商人组成的公司。不管哪一种认识都是东印度公司多面性的一种,为了实现通过贸易获取利益的目的,根据地区的不同而采取了各种各样的办法。 东印度公司的特征在于: 公司通过发行股票集中了大量资本,国王或政府对公司垄断东印度贸易给予认可。在17世纪初,为了维持欧洲和东印度那样遥远的两地贸易,这是最好的办法。因此在长达两个世纪的时间里,公司垄断东印度贸易这一做法被长期认可。然而随着欧洲主权国家的建立,所有人民享受相同权利的民族国家的理论也开始成型。逐渐壮大的产业资本家成为和东印度公司水火不容的一大势力,他们反对垄断公司,强烈主张建立任何人都可以开展自由贸易的体制。在迎来民族国家和自由贸易的崭新时代,东印度公司存在的基础逐渐土崩瓦解,进而迎来最终消失的命运。 亚洲和欧洲的贸易线路自古存在,但在15世纪以前,两地的贸易体量并无质的发展,其根本原因在于欧洲并无亚洲人必须的主打出口商品。15世纪以来的航海大发现为欧洲人带来了美洲的白银。从此,西北欧的商人用美洲出产的白银购买亚洲的物产,再将其贩卖至欧洲及世界各地,从而获得巨大利润。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美洲的白银和亚洲的物产造就了近代欧洲的经济基础。 为何欧洲人能够通过寥寥无几的士兵和枪炮在亚洲建立稳固的统治?其原因可能在于印度洋沿岸和东南亚的前现代王权对于疆域的概念与现代主权国家大为不同。由于没有主权国家这一形态,在王权统治下的人们也没有国籍这一概念。在这个地区出现了区域性政治权力,包容了拥有多元复杂的权利关系的人群,在调整各群体之间的利害关系中实行灵活的统治,内与外的区别是不存在的。对于能够促进本地区商业的欧洲人,南亚和东南亚的统治者为其提供了巨大的优待。然而从主权国家的世界中出来的东印度公司,关于国家和统治的概念与当地统治者存在相当大的分歧。在这种多元化社会中,公司却试图利用近代主权国家的理论来进行一元化统治,也就必然产生巨大的社会混乱。两种不同的国家秩序体系在这时相互碰撞,拥有强大军事力量的欧洲国家秩序最终凌驾于南亚之上。相较南亚国家,东亚的日本和中国对主权的概念更加敏感,对外来者的限制相对严格,欧洲商人未能得到宽松的发展空间和殖民统治的基础。 东印度公司为欧洲带来了巨额财富,欧洲人以优质的亚洲产品为目标,不断推动技术革命。欧洲人获得了有关人类社会不可估量的新知识。在有效利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他们重新审视自己的政治机构和社会制度,并进行了创新,与科学技术和学术研究的进步形成了正循环。如果没有欧洲以外的地区,近代欧洲绝不可能出现。在之后的一百年里,全世界的人们不管愿不愿意,喜不喜欢,都被卷入了近代欧洲刮起的旋风之中,在与其对峙的过程中不断寻求自身的生存之道。在“东印度公司时代”即将结束的时候,全世界也在遵循近代欧洲的规则,开始发生巨大的变化。

《东印度公司与亚洲之海》读后感(四):一本书的奇幻漂流

第一次参加书漂流活动,和我想象中的,略微有些不一样。

毕竟初衷不在读书,醉翁之意是想遇见更多内心能量饱满的人。

在参加盲盒活动前,观观问了我好多个问题,确认我是否具备读完一本书的能力。

直到看到盲盒分类,略微有点傻眼,才明白原来如此。

根据六芒星推荐选了个故事性强的种类。

但拿到手迟迟没有翻开的欲望。

以往斥巨资抱回来的世界文明史,到现在还在看第一本东方的遗产。

吕思勉的中国大历史,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在书架上落灰也有些年头了。

还是倾向于轻松的,消磨时光的。

生活工作已经很费脑子了,连“悦读”也要变成“阅读”,多难过。

又或者,理性总处于弱势地位,由着感性去塑造自己,纯粹lan而已。

待到七月,眼瞅着要交作业了,只好硬着头皮上。

废话这么多,说回盲盒主角《东印度公司与亚洲之海》。

实不相瞒,我只能做到已阅的程度。

因为完全没有相应的知识网络,课堂上学的世界历史,都不知道是哪个年代的事了。

甚至怀疑,若非前段时间看过鸦片战争相关,我怕是都不知道东印度公司吧......

到底是吃了学理的亏啊。

刘慈欣问过,“你不会真浅薄到认为历史是善和正义创造的吧?”

那种剥削和压榨的念头在翻开不久之后便冒出来,随后是毒草疯长。

海盗,残暴,利益至上,人性的贪婪。

所有的固有印象,摁都摁不住。

联想到我们国家随后经历的百年沧桑,没有理性,只有偏见。

明帝国和东亚海域的国际秩序应该是是我读的最撒欢儿的一节。

脑袋里会蹦出来诸如“命运共同体”、“经济全球化”的词(实在也是库存有限)。

以往看老朱家故事,顶多也就注意到蒙古和日本。

鸦片战争的大炮轰开国门,中间隔着的百来年,其实也是有前因后果的吧。

不得不说,只有国家强大才能捍卫民众的利益。

像阅读文献一样翻阅完,最后来到凡事盛则衰。

我也的确给它扣一个臭名昭著、取财无道的帽子。

不太明白书中对于印度的分析为什么那么少。

东印度公司的盛,应该和莫卧儿王国的衰也有关吧?

印象深刻的是书本中仅用寥寥数语写下"孟加拉大饥荒使得征税极度困难"。

纪录片倒是花了一定的篇幅去解读这场饥荒带来的影响。

书本中的东印度公司,对于世界政治经济其实是正面的形象。

但是我觉得事物的两面性也应该去反思到。

没有解读到的殖民行为,是否也需要作为参考呢?

写在后面

很喜欢随书寄过来的知识共生的书签。

也喜欢书本的包装。

Anyway,能在ddl前把书读完并交出作业,也算是松了一口气。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