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蘭亭序密碼》的读后感大全

《蘭亭序密碼》的读后感大全

《蘭亭序密碼》是一本由唐隐著作,春天出版國際文化有限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NT$390,页数:2016-6-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蘭亭序密碼》读后感(一):《兰亭序》疑团

本书以22个人物刻画出了一本以寻找《兰亭序》真迹所发生的秘密,而真迹之谜牵扯到的是一个皇族内部的核心机密,,关系到大唐的国运。文采精湛,以一个老僧的举止引出文章中不翼而飞的《兰亭序》,让人联想到画面仿佛就在自己的眼前,引人入胜。主线是以裴玄静寻找《兰亭序》真迹,危机四伏中,牵扯到的一个又一个谜团,等着接下来去解答,文章中的诗句比较多,说明作者的诗文阅历比较丰富,能把大唐的兴衰以一部《兰亭序》引导出来。文章中裴玄静为王义寻找女儿,长安的落雁塔,各个地方来回奔走,武元衡受贿,一个正直的人收受的是一个玉佩。后来被一一排除假设,为皇帝查明真相的过程中是危机四伏的,金缕瓶的诅咒也让很多人丧失了生命,子虚中毒,在结局,皇帝要裴玄静继续追查金绿瓶的下落

《蘭亭序密碼》读后感(二):大唐君主的爱恨情仇

说实话,这一本作为一个系列的头本,它是出色的,主要人物的个性和人物背景刻画已经全部铺垫完成,主线和感情支线的交叉也基本完成,基本上看完这一本,读者很难不去购买下一本,这看似是一个事件的结束,实际上是一个大事件的开始,非常的棒。 同时,作为历史类的小说,我不得不说作者的历史功底很强,他是有认真去了解唐代历史和唐中期的政治局面的,这对于现在急躁的快餐文学来说是一个不可多得现象,值得夸奖。这给读者直接带来的感受就是真实感,让读者感觉历史也许就是这样 但是,作为单本小说来看,它是比较中庸的作品,情节的铺垫过于拖沓,人物的行为过于现代,作者的文学功底非常的差,以至于让读者刚刚上手小说的时候感觉到文字间的矫揉造作,这是本书和优秀的小说的差距,但是瑕不掩瑜,在现在的快餐文学市场,它依旧是一本优秀的小说,更是一个非常棒的系列故事的开头。 中国人的八卦是刻在骨子里的,特别是文人的八卦。千百年来对于兰亭序的归宿和真假一直存在各种的议论,本书的立足点非常有意思,将时间放在宫廷政变最严重的唐朝,还是唐中期,将兰亭序和宫廷之间的爱恨情仇,人类之间对于家人对于国家的大爱小爱放在一起,交织讨论,我们就不得不说这个书的立足点非常的高也非常的有深度。现在的中国社会,需要去更多地探讨这些问题,需要更多的作品去描绘中国的历史。 准备购入下一本书,且再看唐隐如何布局

《蘭亭序密碼》读后感(三):一頭霧水的盲目追逐?

停手了好幾天,不是因為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心中複雜的感受,而是不知道該寫些什麼?

怎麼定義這本號稱幾億人閱讀過的小說?很顯然的,在這個年輕作者的眼中,唐朝末年的皇帝果然只懂得坐在龍椅上空嘆息,卻沒有十足的魄力來辦理內憂外患的國政,而且膝下群臣似乎對故佈疑陣來解一個沒有意義答案的謎團,比國事家事還要熱衷個千百倍的。這樣看來,

我們想看到皇權的霸氣、

我們渴望見識到求仙得道的靈氣

或者

讓我們如沐弱水三千的兒女情長民俗風氣。

都在這本小說裡面不得見。而其中穿插一個侯孝賢的「聶隱娘」竟然會想拎著一個素未平生的「裴玄靜」去雲遊四海,只因為她與磨鏡郎的緣分已盡,殊不知在「續仙傳」裡出現的裴大娘子一口回絕後,才翻到下一頁,聶大殺手與郎君若無其事地挽著手,四海雲遊繼續本來邀裴玄靜的約定。聶小姐是一個非常讓人一頭霧水的出現與結束。

整個皇上已為胡亂憂心不已,怎知下面群臣卻樂於吟詩作對,巧遇女神探的自作聰明,這幾鍋不同顏色的染料,這麼自作主張地攪和在一起,於是這一本屬於解開石破天驚生死謎團的「蘭亭序密碼」,竟然變成了五顏六色凌亂不堪的瞎掰七彩霓虹燈了根本。

這樣來說好了,唐太宗是殺了自己的哥哥而登上了皇位,為了怕天下人耳語,竟然巧妙地利用了兩百多年前王羲之在酒後揮毫的「蘭亭序」為上段,再加上一段當時王羲之的第九代孫的感慨兄弟手足情深的文章當下篇。為了讓世人懂得他苦心推廣的書法文化,其實對手足情誼還是深深感念的。說實在的,百姓,官員,鎮守各個國度的王爺們,如果真的因為你是篡位登基,這樣的考古發現與珍藏,怎麼阻止得了蜂擁而上的為李建成而勤王的義舉呢?那唐朝也從唐太宗開始不是相安無事第兩百年左右才發生安史之亂嗎?中間不也經過了貞觀之治這個太平盛世嗎?

那這篇蘭亭序哪有什麼密碼?哪有什麼好去知道究竟是不是王羲之寫的?這一段南來北往,東奔西走的調查與追尋,不過就是兩個二十來歲的毛頭在眉來眼去,又故作聰明的演一齣無聊的戲?

最後得知的,是憲宗身旁的閹人「吐突承摧」把這一段秘密說給生殉的主管聽的,所以一來他犯了欺君之罪?沒有把蘭亭序的真實情況告訴皇上?二來他是瞎掰的,反正生殉的人也不可以離開墓園?

其中的崔淼可真是讓人覺得太意外,那個腦子裡面無不是古文經典,只要講到一個莫名其妙的句子,他馬上可以長篇大論的說這個句子的來由。看到後來,一整個覺得火氣隨著夜晚的深度,不斷地悶燒著我,究竟要不要這麼幼稚地把這個沒有意義的疑問,講得如此神奇?而且崔淼要不要就直接把女主挑給推倒就算了?

瞎忙,自作聰明,幼稚,文筆風格突然文謅謅,又突然現代俗世用語,真是一本亂七八糟,無聊又難看的小說。

=============================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脩稧(禊)事也。羣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領(嶺),茂林脩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趣(取/趨)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怏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係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脩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每攬(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由(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攬(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永和九年,時在癸丑之年,三月初,為了脩禊在會稽郡山陰縣的蘭亭舉辦了聚會。許多有聲望有才氣的人都來了,有年輕的,也有年長的。這裡有高大的山峰和險峻的山嶺,有茂密的樹林和修長的竹子,又有清水急流在亭的左右輝映環繞。把水引到亭中的環形水渠裡來,讓酒杯飄流水上,人們在曲水旁邊排列而坐。雖然沒有管弦齊奏的盛況,一邊飲酒一邊賦詩,也足以痛快地表達各自幽雅的情懷。

這一天,天氣晴朗,和風輕輕吹來。向上看,天空廣大無邊,向下看,地上事物如此繁多,這樣縱展眼力,開闊胸懷,窮盡視和聽的享受,實在快樂啊!

人們彼此相處,一生很快就度過。有的人喜歡在室內談論志趣抱負;有的人寄託情懷在愛好的事物,不受任何約束,放縱地生活。儘管人們的志趣千差萬別,好靜,好動也不相同,只要當他們喜於所接觸的事物時,一時間自得其樂,快樂而滿足,渾然忘了衰老即將到來;待到對喜愛的事物厭倦,心情也隨著改變,感慨油然而生。以前感到歡快的事頃刻之間變為陳跡了,尚且不能不因此感慨不已,何況人壽的長短隨著造化而定,最後一切都化為烏有。古人說:「死和生也是件大事啊!」怎能不悲痛呢?

每當看到前人發生感慨的緣由,與我所感慨的如符契般吻合,總是對著文章嗟嘆感傷,心裡又不明白為什麼會如此。雖然一直都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誕的,把長壽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然而以後的人看待今天,不過也就像今天的人看待從前一樣罷了,可悲啊!因此我一一記下參加這次聚會的人,抄錄了他們的詩作。儘管時代不同情況不同,但人們的情致卻是一樣的,後代的讀者也將對這些詩文有所感慨。

飛光飛光,勸爾一杯酒。吾不識青天高,黄地厚,唯見月寒日暖,來煎人壽。

食熊則肥,食蛙則瘦。神君何在,太一安有。

天東有若木,下置銜燭龍。吾將斬龍足,嚼龍肉。

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

何爲服黄金,吞白玉。誰似任公子,雲中騎碧驢。

劉徹茂陵多滯骨,嬴政梓棺費鮑魚。

飞逝的时光,请您喝下这杯酒。我不知道苍天有多高,大地有多厚。

只看到寒暑更迭日月运行,消磨着人的年寿。

吃熊掌就胖,吃蛙腿就瘦。神君可在何处,太一哪里真有?

天的东方生有神树,下置神龙衔烛环游。

我要斩断神龙的足,咀嚼神龙的肉,使它白天不能巡回,夜晚不能潜伏。

自然使老者永不死,少年不再哀哭。何必吞黄金,食白玉?

有谁见过任公子,升入云天骑碧驴?刘彻的茂陵埋葬着残余的枯骨,嬴政的棺车白费了掩臭的鲍鱼。

李賀(790~816年),中國唐代詩人。字長吉。祖籍隴西,生於福昌(今河南宜陽)昌穀,後世稱李昌穀。唐宗室鄭王李亮後裔,但家已沒落。少年時,才華出眾,名動京師。因爲他的父親名叫晉肅,和“進士”音近,一些妒忌他才華的人就以避諱爲理由阻止他參加科擧考試。好友韓愈激於公憤,爲之作《諱辯》曰:“父名‘晉肅’,子不得擧進士,若父名‘仁’,子不得爲人乎?”。李賀在長安當過三年奉禮郎的小官,與王參元﹑楊敬之﹑權璩﹑崔植等友好,常一起出游,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辭去奉禮郎回昌穀,27歲病逝。死前將詩分四編,交給好友沈子明。正史所載李賀資料甚少,其生平僅見於李商隱的《李賀小傳》與杜牧應沈子明之請所撰的《李長吉集序》,以及一些唐人筆記如張固的《幽閑鼓吹》、彭大翼《山堂肆考》。

李賀的詩想象力豐富,意境詭異華麗,常用些險韻奇字,作品中出現的 “死”字達20多個,“老”字達50多個,風格同唐朝其他詩人迥然不同。他的詩作内容有一部分承襲了 屈原 《楚辭》中《山鬼》,《國殤》等篇的傳統,如《神弦曲》、《雁門太守行》、《金銅仙人辭漢歌》等。另一部分則很有現實主義風格,如《老夫采玉歌》,反映了貧民生活的艱苦。但也有少數明白易懂的詩,擅長短篇,《天上謠》、《夢天》、《帝子歌》、《湘妃》等是其代表作,被稱爲“長吉體”。他多寫古詩與樂府,近體很少,無七律。他的詩借鑒了齊梁宮體詩的詞采,也沾染了一些不健康的東西。由於太注意雕琢,有的詩往往詞意晦澀,堆砌詞藻。李賀曾自編其集。有《李賀詩歌集注》。

李賀是中唐重要的作家。因爲政局混亂及自身失意,其詩多揭露時弊之作和憤懑不平之音。既有昂颺奮發之氣,也有感傷低沉之情;既有熱烈奔放的抒懷,也有淒冷虛幻的意境;既有樸素唯物主義思想,也有及時行樂的頹唐。他作詩態度認真嚴肅,嘔心瀝血,屬意創新,形成了想象奇特、思維奇譎、辭采奇麗的獨特風格。在同時代的韓、孟、元、白諸家之外别樹一幟,啟迪了晚唐的詩歌創作。但由於過分標新立異,也有的作品晦澀險怪。毛先舒《詩辨坻》說:“大曆以後,解樂府遺法者,惟李賀一人。設色穠妙,而詞旨多寓篇外。刻於撰語,渾於用意。”錢鍾書的《談藝錄》辟有八章是專論昌穀詩,說李賀在六朝作家中最近鮑照,除在詩中說鬼外,“操調險急,雕藻淫豔”,又說“若偶然諷喻,則又明白曉暢,如《馬詩》二十三絕,借題抒意,寄托顯明。”。錢鍾書發現李賀在運用語言文字的技巧符合西方幾個著名詩人(如英國的 柯立芝)的風格。葛瑞漢在《晚唐詩選》中稱李賀:“久被漠視之後,最近才被重新發現的詩人。”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